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才志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探春的判词。曹雪芹对探春的评价在于才,在于志,探春不仅有才,而且志向高远。

探春虽然是大家小姐,但是却有几分男孩气概,她曾经说过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贾府里有一个精明能干之人,那就是王熙凤。在荣国府,王熙凤协助宁国府办理秦可卿丧事时,她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但是不可忽视,王熙凤在协助宁国府时,是财力雄厚,权力自由。贾珍委托她,说的是“爱怎样,就怎样,只要丧礼办得好看”,王熙凤有很大的自主权。

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就算管理贾府之时,贾府尚处于属于家大业大时期,王夫人基本不管事,大事她基本能自己作主。

在这样的背景下,养成了王熙凤强势的工作作风,威重令行,结怨很多,但是在表面上,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在王熙凤生病之后,探春也临时管理过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期的贾府已经露出颓败的局面,和王熙凤管理期间显然不能相比。

在财力上呈现出资财匮乏之态,探春没有回避逃脱,大胆实行改革,开源节流。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探春的工作很不好展开。

尤其是王夫人委托探春之时,大事还是由自己主张,探春只是做一些琐碎之事,探春的权利受到了辖制。

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但就是在众人都没有办法,财力和权力都受到局限的情况下,探春广结善缘,从自己做起,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尊重。

在管理方面,她和王熙凤都很严格,这也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王熙凤的严格,下手有点狠,在协理宁国府时,下人因为不小心迟到,就受到严重的惩罚。而探春面对吴新登家的特意为难,也进行批评,尽管很严厉,却不刻薄,给她改正的机会。

王熙凤自视很高,目中无人,却唯独畏惧探春几分。

后来百年望族的贾府在气数将尽的时候,王熙凤所依赖的财和权都没有了,她的权威立刻瓦解,难撑局面

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探春理家的时间不长,但是她的情怀,她的能力,她的个性却圈粉了很多人。

综合比较下来,探春识文断字,王熙凤大字不识;探春志向高远,关心贾府整个家族的兴衰,王熙凤只是自己敛财,探春理家有格局,有远见,有危机感。

在方法上,她有智谋,有手段,更有分寸,她知道恩威并施,注意上下团结,所以无论是在管理的力度上还是方法上自然比王熙凤更高一筹。

探春不独在管理方面有才能,在大观园那一群姑娘当中,文才斐然者当属林黛玉和薛宝钗,但是探春也以工诗善书、趣味高雅著称。

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是她发起建立的,并且自号为“蕉下客”,还给红楼梦里的第一才女林黛玉起名为“潇湘妃子”, 并当场做东开了第一社,做《咏白海棠》诗。后日又开第二社,做了《簪菊》《残菊》,其诗才仅仅次于林黛玉。

贾府四春,各以琴棋书画擅长,探春是书法极好。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是她的住处秋爽斋的布局,成功地显现出她是红楼第一书法家,她的生日是三月初三,刚好是《兰亭序》创作纪念的日子,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

探春,管理能力不输王熙凤,文才堪比黛玉宝钗,她最后怎么样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既有补天之才,又有补天之心的女子,在贾府进行改革的同时,却被江南甄家太太带进宫请安,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儿,会奉何旨,后文不时又提到“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暗指探春奉旨成婚,和亲远嫁。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远嫁之时,该是一番怎样的心情,便纵有万般才能,也不能改变被安排的命运。探春远嫁之后,将是怎样,勾起人无限的遐想,但是不容置疑的是随着探春的远嫁,贾府的衰败也正式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