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兒海之戰,明朝軍隊運用什麼樣的戰術擊敗敵人?

泰林說趣史


導言:

捕魚兒海之戰是明朝對北元的最後一站,這一戰基本上把北元王朝的戰鬥力打沒了,再也沒有能力復辟元朝,不在對明朝構成威脅,可以說這是明朝一統江山的決定性一戰。<strong>

戰役經過:

捕魚兒海即今天的貝爾湖,1388年,明軍兵臨捕魚兒海,此時風沙大起,白晝如晦,藍玉指揮大軍進擊。北元軍在毫無防範之下大亂,太尉蠻子倉皇間率少量部隊拒戰,兵敗被殺。皇子地保奴、汗妃以及宗室大臣50餘人,將領2994人,兵卒男女77037人以及牲畜15萬餘頭全部被俘。隨後,太師哈喇章的營盤也被攻破,被俘軍兵15803人,馬駝48000餘,北元武裝遭到毀滅性打擊。此戰基本上把北元的十萬精銳全部打光,徹底解決了北元對明朝的威脅。

大捷的原因:

1、主將藍玉驍勇善戰,用兵如神

藍玉乃明朝開國大功臣常遇春小舅子。此人長身赤面,儀表堂堂。是個勇略雙全的大將材料。他最早在常遇春帳下,跟著常遇春學到了不少戰術兵法,“臨敵勇敢,所向皆捷。”並和沐英一起平定雲南,是明朝的戰神之一。朱元璋派藍玉作為主將,也是派明朝的最厲害的戰將掛帥出征。

2、藍玉善於偵查,能做到提前發現敵情,做到進攻出其不意

藍玉大軍進入沙漠,充分利用蒙古軍官充作嚮導,解決了難以尋找水源的問題。

隨時派兵偵查並得情報,在捕魚兒海東北方向八十餘里處發現北元小朝廷。

可見情報工作做得比較好,能夠提前發現敵情,並部署站前準備。

從戰爭經過來看,元軍對於明軍的出現根本沒有防備,他們根本就沒料到明軍會如此輕易的跨過沙漠,並如此迅速的找到在不斷遷徙中的北元主力,更不會料到這麼巧的出現大風沙,給了明軍最好的掩護。因此,元軍可以說完全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3、軍隊士氣此消彼長,北元的戰鬥力大幅下降。

明朝剛剛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士氣正旺;而北元軍隊在中原地區連連吃敗仗,退守北疆大漠已經是苟延殘喘,早已不是馳騁天下的蒙古鐵騎,只不過是北元的殘兵罷了。

這群長期生活在中原的蒙古騎兵,可以說已經喪失了曾經的血性,從中原的花花世界遷到荒涼無比的沙漠草原,這群人能否很好的適應實在是個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這支部隊戰鬥意志方面的問題,從其被殺數千,投降卻高達七萬多就可以看出,這些士兵顯然是沒有什麼戰鬥意志的。

自宋朝滅亡,百年屈辱,終於在捕魚兒海一戰盡洗刷。從此蒙古再不復當年矣。從此藍玉城為明朝一代戰神,並朱元璋稱為比肩衛青、李密。

<strong>





<strong>


遨遊史海


導語: 捕魚兒海,位於外蒙古貝爾湖。捕魚兒海之戰,是明朝與北元最終一戰。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保衛北方,徹底擊滅世敵蒙元,從而掌控草原鞏固大明政權的重要戰役。此戰役主要目標是北元遺孽末代小朝庭,北元末代可汗脫古思貼木兒,以及殘餘北元王公貴族和軍隊。大明派出悍將藍玉為統帥,唐勝宗,郭英為副將。統領十五萬明軍步騎集團軍遠征大漠。

一,收買蒙奸,情報偵查準確。主帥有謀。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明朝軍隊在戰略上首先剪除敵人羽翼。藍玉先後掃蕩十多個蒙古部落,採取收買蒙奸的戰術,成功收買了以觀童為首等蒙古小部落做帶路黨,迅速掌握了北元末代小王朝主要駐紮地和軍隊數量,從而迅速為戰役實施提供了情報。大明第一個成功制勝是偵查和情報的準確。在獲得北元殘餘在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遊牧情報,藍玉迅速判斷敵情,果斷出兵,大明統帥藍玉打仗經驗豐富,是第二個制勝要素,有一個智勇雙全的統帥是決戰的基礎。

二,隱蔽出擊,閃電戰迅雷不及掩耳。

明朝軍隊第三個制勝戰術是隱蔽出擊,閃擊戰。當時北元小朝庭十幾萬人流動,如果不能做到隱蔽出擊,反而打草驚蛇,北元殘部就會迅速逃竄,讓十五萬明軍步騎撲個空,這樣勞師遠征,是不可能讓明軍在大漠草原打游擊戰的。《明史.藍玉列傳》記載: 偵知元君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地。明朝步騎在藍玉率領下,秘密穿插從小路間道進擊至百眼井戰略要地,距目標捕魚兒海只有四十里。從而實現了戰術突然性,隱蔽性,加上閃擊戰,徹底奠定了明元捕魚兒海之戰勝局。

總結:明朝軍隊獲勝最後一個法寶,就是上下同心,意志堅定,採取步騎急行軍方式,人不卸甲,馬不停蹄快迅到達目標區域,從而抓住了稍瞬即逝的戰機,在北元未反應過來,十五萬步騎已經包圍敵人,結果是北元小朝庭措手不及,被打了個殲滅戰。此戰明朝以最小代價,徹底擊滅宿敵北元殘餘。共俘虜三千王公貴族,官吏,男女部眾七萬人,北元中央禁衛軍全軍覆沒。末代可汗脫古思帖木兒隻身逃亡,北元最終消亡於歷史長河。






紅紅火火講歷史


捕魚兒海一戰,在《明史·藍玉傳》記載的較為詳細。

首先這是一場奇襲戰。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徵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

明君的情報工作做的好,得知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附近,便“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從間道兼程而進,到達了捕魚兒海附近,

“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

藍玉大軍到了離捕魚兒海四十里的地方,沒有發現北元的蹤跡,藍玉以為情報出現了錯誤,打算撤退,在定遠侯王弼的勸說下決定認真搜尋北元蹤跡,結果終於發現了北元朝廷的位置。

“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

由於這是一場奇襲戰,北元朝廷也犯了輕敵大意的錯誤,最終被藍玉打了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北元大敗。

這一戰是實實在在的大捷,戰果極為豐富。

“元主與太子天保奴數十騎遁去。玉以精騎追之,不及。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餘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並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馬駝牛羊十五萬餘。焚其甲仗蓄積無算。”

藍玉“奏捷京師”,明太祖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

捕魚兒海是藍玉軍事生涯的頂峰之作,他所率領的這支遠征大軍多是從元末以來征伐天下走過來的,很多人仍為他們才是大明最精銳野戰軍。

捕魚兒海之戰,明軍依靠準確的情報,大軍奔襲北元主力所在,出其不意,取得大勝。


微史春秋


徐達北伐

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遣徐達率領25萬軍隊向元朝的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進發,進行北伐。而元順帝早就知道了消息,當徐達大部隊來到通州的時候,元順帝就帶著元朝的皇室成員直接跑到了北方,他們逃到了草原上,繼續稱王稱霸,建立了北元,而徐達則奉朱元璋的命令,繼續掃蕩北元的殘餘勢力,在公元1370年元順帝病逝,

元順帝的兒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即位,這一年徐達在在沈兒峪大戰之中,大破北元俘虜了文武官僚1800多人,士兵8萬多人真是一場大捷。同時明朝的大將李文忠在應昌大勝北元,俘虜了元昭宗的嫡長子。

在隨後的幾年中,明朝和北元經過多次拉鋸戰,誰也不能消滅對方。北元軍隊也再也沒有能夠打到北京城。

貓鼠遊戲

北元的小朝廷只能在草原上稱王稱霸,做一個遊牧偏安政權,在公元1387年,明太祖掃蕩四川,雲南和遼東之後,派遣藍玉為大將軍,率領15萬軍隊北伐,朱元璋要求一仗剿滅北元的殘餘勢力。當時北元的皇帝是元昭宗的另一個兒子,他的年號為天元,所以被稱為天元帝,藍玉大軍出邊關之後從大連出發一直打到青州,一路上日夜兼程,但是並沒有找到敵人的蹤跡,蒙古人早已經嚇得如驚弓之鳥,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和明朝的軍隊玩起了貓鼠遊戲。

這樣耗下去顯然不是一個辦法,包括藍玉在內的很多將領都已經不想再向北方打了,自從出了邊關之後天氣越來越冷,部隊的軍需補給成了困難,這15萬兵馬每天吃喝拉撒,都是很高的耗費,因此軍隊的士氣越來越低。

硬漢王弼

關鍵時刻有一個人,那就是定遠侯王弼他站了出來。他是正宗的鳳陽人是朱元璋的老鄉,這位硬漢隨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王弼這個時候就說到我們15萬人出征大軍已經深入草原,如果現在不明不白的回去,怎麼對得起皇帝呢?正因為藍玉的部隊中有王弼這樣態度堅決的漢子,這才導致了戰爭沒有半途而廢,

1388年藍玉大軍終於獲得的情報,北元軍隊就在捕魚兒海附近這個情報,價值千金,藍玉立刻下令,讓王弼擔任先鋒,帶領軍隊直撲捕魚兒。

人銜枚馬疾走

王弼的先鋒部隊一路偃旗息鼓。人銜枚馬疾走,實行軍事靜默政策。

這種巡軍打仗的政策策略很熱很奏效,而這個時候捕魚兒海颳起了沙塵暴,能見度很低,王弼的部隊在沙塵暴中。像一群幽靈一樣慢慢前行,終於逼近了蒙古人最後的堡壘,當時北元的皇室成員還有蒙古士兵,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中都在自己的帳篷中享福,甚至連崗哨都沒有,

而當王弼的大軍一聲不吭的接近大帳的時候,蒙古的軍隊居然毫無察覺,這些明朝的軍隊就像神兵天降一般。對北元的部隊發起了閃電打擊戰鬥。結果也是相當的一邊倒,北元皇室遭到了毀滅的打擊,除了天元帝和他的長子逃脫之外,明朝俘虜了他的次子和皇室男性是64人公主,嬪妃等59人,以及其他皇室貴族2900人。

俘獲的牛馬羊,俘獲的牛羊更是數以萬頭。而這個時候藍玉的軍隊還是相當的仁慈,並沒有對這些殘兵敗將大開殺戒,只是將他們的盔甲燒光,這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

說明軍沒有大開殺戒,明朝的軍隊相對於蒙古人來說相當的仁慈的。蒙古人對於被自己打敗的敵人經常是斬草除根一個不留的,而這個時候也輪到他們了,不過他們的下場相對好了一些,而這個時候美元就從實質上滅亡了,而就在這一年,天元帝父子被蒙古的貴族也速迭爾所殺,

流放到琉球

做了俘虜的地保奴,後來被朱元璋流放到琉球,從此忽必烈的嫡系子孫就在中國大陸徹底斷絕了,而北邊這個小朝廷也從歷史上除名了。

殺掉天元帝父子的蒙古貴族就是當年託雷家的阿里不哥的後代,忽必烈的嫡系子孫在一個多世紀之後命喪阿里不哥的直系後裔,只能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歷史思想家


|導語:漢家衣冠今復見,但使遺民淚滿襟!歷經近百年的元朝統治,明太祖朱元璋起於亂世,以淮右布衣之身,逐鹿於群雄並起之時,以其雄才大略,策劃了一場又一場堪稱經典的不世戰例!


捕魚兒海之戰,是自盛唐以來最為波瀾壯闊、功業蓋世的一次偉大的境外作戰!凡參與此役之戰者,無論官兵,與有榮焉!這場戰鬥的總策劃是明太祖朱元璋,導演是大明一代戰神藍玉!

“捕魚兒海”又稱“捕魚兒那兀兒”,今稱貝樂湖,與呼倫湖猶如漠北的一對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南邊緣!

“捕魚兒海”盛產多種魚類,周邊更是牧草豐滿的優良牧場,誰能想到這個漁歌聲聲、羊群成行的海泡子,632年前,兩個國家曾經在這兒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會戰!史稱“捕魚兒海之戰”!

此役,明大將藍玉率領的明軍,以微不足道的損失,大破元軍,蒙元損失十萬人左右,“不費寸兵,以收其效。”


捕魚兒海之戰的背景:

大明崛起,猶如烈火焚天,逐蒙元於漠北。然蒙元殘部,經常利用其善於騎兵作戰、機動性強的優勢,騷擾邊境、搶掠大明,為害甚烈!


洪武二十一年,為了掃清以脫古思帖木爾為主的蒙元殘部,大將軍藍玉率軍十五萬北征殘元,明太祖要求“肅清沙漠,在此一舉”。是年,明軍來到了捕魚兒海!

在尋找到蒙元殘部主力之後,雙方在捕魚兒海展開廝殺。

一戰,擒脫古思帖木爾次子地保奴、故太子必裡禿及妃子、公主等宗室百餘人!並獲詹事院同知脫因貼木兒!
再戰,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平章八蘭等二千九百九十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三十七人,得寶璽圖書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會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銀印三;馬四萬七千匹,駝四千八百四頭,牛羊一十萬二千四百五十二頭,車三千餘輛。聚虜兵甲焚之。”
又戰,“破故元將哈剌章營,獲其部下軍士一萬五千八百三戶,馬驢四萬八千一百五十餘匹”。

捕魚兒海之戰,元朝殘部遭受到了明軍毀滅性的打擊,自從,蒙古殘部就因為爭權奪利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一舉解決了明朝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

那麼,明軍在面對實力猶為強勁的蒙元殘部時,是如何取得了風捲殘雲般的勝利呢?


一、以長途奔襲的作戰方式,出其不意地打了一場殲滅戰

藍玉率領部隊,“聞虜主脫古思貼木兒在捕魚兒海,從間道,兼程而進”!間道即偏僻的小路,“兼程而進”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預定作戰區域!

須知,北元尚餘十餘萬人,如果不能一舉殲滅,四散逃入茫茫的草原,於此戰何益?未傷根本,實力優在,待明軍退卻,再聚為軍,依舊是心腹大患!而明軍卻無法在後勤保養極為困難的草原上打持久戰!所以出其不意、聚而殲之就是作戰的總基調!

所以,在行軍過程中,避開蒙元的遊騎暗哨,是此戰成功的關鍵!“玉以弼為前鋒,直薄其營。虜始謂我軍乏水草,必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虜皆不知。”

草原是遊牧民族的天下,他們犯了經驗主義錯誤!明軍缺乏水草必定無法深入草原,所以失去了戒心,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

天助大明!此時草原上又颳起了風沙,白天亦難視物,明軍的行動,蒙元殘部完全矇在鼓裡!


此時,漫漫風沙中,脫古思帖木爾正準備帶領部族北行,明軍卻如神兵天降掩殺而至,猝不及防之下如大水潰堤,再無勝機,只得倉皇逃竄!

其後,元主脫古思貼木兒及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所殺,與脫古思貼木兒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於當年投降了明朝。

謀定而動、動如迅雷,是明軍擊破北元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察而後動、掌握敵蹤,是此戰勝利的前提

此戰,雙方對壘的勝敗,是沒有任何懸念的,歷經數十年鐵血淬鍊,大明的軍隊兵鋒正盛、裝備精良、人數上有壓倒性優勢!而蒙元殘部,一路北逃,如喪家之犬,人心惶惶,物資缺乏,士氣低落,若戰,必敗!

然而,蒙元殘部也有自己的優勢,遊牧民族的機動性相當強,茫茫草原大漠,四面八方散去,明軍追之不及!

再者,蒙元是主場作戰,草原上的民族對明軍天生就有深深的敵意,他們就是元殘部的助力和耳目!所以,捕魚兒海之戰的前提,是能夠確定北元主力的位置!


藍玉是這麼做的:首先,以小股部隊四面出擊,掃蕩了分散在周圍的蒙古小部落十餘,剪除了北元的耳目助力。

其次,以厚金利誘、刀兵威脅,收買了觀童等小型遊牧部落,迅速摸清了北元殘部的兵力部署、軍隊實力、駐紮地點。

一旦確定目標之後,立刻不再猶豫,兼程而進,一戰奏功!


三、不世出的名將藍玉為帥,是此戰必勝的保障

千里殺將,三軍奪帥!一支部隊的戰鬥力能夠發揮到什麼程度,統帥的作用是決定性的!此戰中,徵北軍在藍玉的帶領下彪悍突進、千里追襲,將北元殘部殺得丟盔棄甲!

捕魚海之戰,藍玉作為主帥,所制定的戰術無懈可擊,十五萬大軍深入漠北,出擊如電、神出鬼沒、用兵如神。作為一代戰將常遇春的妻弟,藍玉的用兵方式,深得常遇春真傳,作為漢族將軍,他卻將騎兵運用得出神入化。

他作戰剛毅果斷、思慮周全又善於行險,堪稱一代名將。如果換明朝其他將軍作為統帥,大敗北元亦無懸念,但是勝得如此徹底、乾淨利落,一隻手就能夠數得過來!論其軍事才華,也僅次於徐達數人而已!

可惜的是,藍玉有也自身的性格缺陷,縱兵搶掠,帶兵叩關、強佔元妃、肆無忌憚,這一切是朱元璋所無法容忍的,最終藍玉被以謀逆罪名處死,大明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1.5萬多人。一代戰神落得此下場,可悲可嘆!


結語:男兒何須裹屍還,大漠明月亦照人! “捕魚兒海”一戰,大明攜大國初立之兵鋒,大破北元!一舉解決了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然,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既要記得藍玉破虜的不世功績,也不能忘記那些埋骨荒原的無名戰士!


脂肪故事


捕魚兒海,又稱清水泊,位於明奴兒干都司哈剌孩衛境內,即今貝爾湖。

1388年2月,藍玉率領大軍15萬開始了對脫古思帖木爾的征討,藍玉得到情報說元朝皇帝脫古思帖木爾在捕魚兒海,也就是今天的中國與蒙古國交界處的貝爾湖附近,於是藍玉率兵軍隊抄近路日夜兼程到達了百眼井,這個地方距離捕魚兒海只有四十里了,但是仍然沒有發現元朝皇帝脫古思帖木爾的蹤跡,於是藍玉就想要撤兵,部將王弼不同意退兵,王弼說,我們領兵千里迢迢來到了捕魚兒海,沒有見到元軍的蹤跡就撤退,不好向上面交待。藍玉覺得王弼說得有理,於是命令部隊繼續前進,並且採用了王弼的建議穴地而炊,這樣元軍就無法看到明軍做飯的煙火之氣,不容易被元軍發現。就這樣明軍繼續秘密前進,後來偵查到元朝皇帝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里的地方,於是藍玉命令王弼為先鋒迅速出擊,直奔元朝大營。

脫古思帖木兒所率領的北元小朝廷以為明軍不熟悉地形,且難以找到水源,絕不會這麼快殺到,因而防備極為鬆懈。

明軍在大風沙的掩護下,突然發動襲擊,猝不及防的北元軍隊頓時亂作一團,混亂中被殺死數千人,這次戰役,明軍俘獲了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軍士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等。

捕魚兒海戰役是北元貴族遭到的最大的失敗,脫古思帖木兒死後,蒙古內部就開始陷入了不斷的內訌之中,其間雖然有過統一,但對明朝未能構成實質性威脅。


時光隧道2019


明初建時,被趕回蒙古的北元小朝廷依然屢侵遼東,威脅明朝。朱元璋令藍玉征伐實力最強的脫古思帖木爾部,要求“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1388年3月,藍玉率明軍十五萬北進。4月,偵知元主盤踞於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一帶,藍玉率大軍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晝夜兼程,直撲捕魚兒海,將毫無防備“方欲北行,整車馬皆北向”的北元軍重重包圍聚殲。

此役明軍戰果輝煌,既給予北元軍毀滅性打擊,又俘獲了大批皇室成員,繳獲無數戰略物資。此後,蒙古各部陷入內訌中,無力再對明朝形成實質性威脅。

綜上所述,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使用的戰術是:長途奔襲。現在亦稱“斬首行動。”


2許雲輝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雖然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區仍然有很大的勢力,全國許多地區如山西、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仍在元朝統治者手中,時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脅。

1387年朱元璋任命藍玉為大將軍,唐勝宗、郭英為左、右副將軍,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塞,作戰目的是徹底殲滅北元小朝廷。明軍獲得了重要的情報,知道北元小朝廷遊牧到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藍玉率師十五萬由大寧(今內蒙古寧城一帶)進至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進,終於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名叫“捕魚兒海”的地方。所謂的“捕魚兒海”,即是貝爾湖的古名。

將士們“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從間道兼程而進,藍玉從巡邏騎兵那裡得到情報,確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東北方向八十餘里之外,便馬上下令求戰心切的王弼為先鋒,“銜枚卷甲”,直撲其營。 脫古思貼木兒與身邊的臣子們自以為明軍不熟悉地形,難以找到水源的位置,決不會這麼快殺到,因而防備疏鬆。明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接近,發起突然襲擊。北元主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北元朝小朝廷也未能倖免於難,大批皇室成員身陷囹圄,只有元主脫古思貼木兒、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數隨從坐著數十匹戰馬乘亂逃出了包圍圈,但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所殺,與脫古思貼木兒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於當年投降了明朝。

至此,這個以元朝小朝廷基本上瓦解!

捕魚兒海之戰,明軍採取的戰術:依靠準確的情報,奇襲北元主力,出其不意,採取“斬首行動”!完勝!!!


大江侃歷史


明軍為何能在捕魚兒海戰役中取得大勝,其實從《明史·藍玉傳》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徵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

“去海四十里,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

“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設備。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

第一點:明軍前期情報工作準備充分,能準確捕獲北元部隊的準確位置。

第二點:明朝開國初年,明軍經過南方軍閥混戰和北伐元朝戰爭的磨練,軍官戰術素養高,軍隊戰鬥意志頑強,能完成長距離的深入敵後作戰。

第三點:善於利用天氣麻痺敵人,趁敵人不防備時突然發起襲擊,在最短時間內打掉敵人的指揮首腦,使得敵人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首尾不能相顧自行喪失戰鬥力。

由此三點,明軍想不獲勝都難。



七品闡史官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來到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附近)。北元方面,在愛猷識理達臘離開和林之後,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去,脫古思貼木兒嗣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脫古思貼木兒率部遊牧到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在此遭到了明軍殲滅性的打擊。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線統帥部獲得了重要情報,探悉北元小朝廷遊牧到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機不可失,藍玉在同年三月親率大軍由大寧(今內蒙古寧城一帶)進至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進,終於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名叫“捕魚兒海”的地方。所謂的“捕魚兒海”,即是今貝加爾湖的古名。當初元太祖成吉思汗按照蒙古遊牧貴族的傳統分封親族時,將兀魯灰河等地(相當於烏珠穆沁旗一帶)封給了同母弟哈赤溫的後裔。而鄰近的捕魚兒海亦應該是哈赤溫後裔的勢力範圍。北元小朝廷以“捕魚兒海”為棲身之地,這表明哈赤溫的後裔仍然忠於大汗脫古思貼木兒。將士們“人不卸甲、馬不離鞍”,從間道兼程而進,於四月九日,來到遊魂南道,卻在此地找不到水源,一時飢渴難耐。關健時刻,“帶路黨”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歸順的蒙古軍官觀童憑著多年來在塞外的生活經驗於營地附近發現了一處泉水,為全軍解了燃眉之急。克服重重障礙的藍玉於十一日到達距離捕魚兒海尚有四十餘里的百眼泉,卻突然間偵察不到敵軍的影蹤,失去了任何線索。他一度判斷錯誤,以為敵人嗅到了什麼蛛絲馬跡而躲藏得無影無蹤,想從這個環境惡劣的地方退兵。但他很快在定遠侯王弼的勸阻之下改變了主意,決定留在原地再堅持一下,看看有什麼新發現。為了不打草驚蛇,藍玉下令官兵在地上挖洞煮飯,以免大量濃煙直上雲宵而被敵哨兵望見。次日黎明,明軍搜索到了捕魚兒海的南岸,但此地空無一人,部隊停了下來。“少憇飲馬”。好消息突然來臨,藍玉從巡邏騎兵那裡得到情報,確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東北方向八十餘里之外,便馬上下令求戰心切的王弼為先鋒,“銜枚卷甲”,直撲其營。 脫古思貼木兒與身邊的臣子們自以為明軍不熟悉地形,難以找到水源的位置,決不會這麼快殺到,因而防備疏鬆。營地裡的士卒正在牽馬備鞍,整理輜重,把一大批車輛的車頭都轉向北方,準備轉移。偏偏在這個時候揚起了大風,沙塵滿地,白晝如晦,對明軍起到了很好的掩護作用。王弼提著雙刀帶兵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接近,發起突然襲擊。驟不及防的北元軍隊來不及列陣,在混亂中死了數千人,另外有七萬七千多人與四萬七千匹戰馬被俘。此外,成為明軍戰利品的還有四千八百四十頭駱駝、十一萬二千四百五十二頭牛羊、三千餘輛各式車輛以及一大批後勤輜重。北元小朝廷直屬的中央禁衛軍中的兩員悍將,曾經參加過和林保衛戰的太尉蠻子與太師哈剌章竭盡全力抵抗。其中蠻子被郭英當場揮刀殺死,而哈剌章的大營亦在十多天後被藍玉擊破,所部“一萬五千八百三戶”與“馬驢四萬八千一百五十餘匹”被俘,哈剌章本人下落不明。 這兩個元朝老臣子昔日在和林並肩作戰,死中求生,卻在捕魚兒海劫數難逃。中央禁衛軍作為北元正規軍的主力,終於在這次決戰中基本上被明軍全殲。而北元地方部隊的主力脫因貼木兒所部也是螳臂當車,逃脫不了全軍覆滅的命運。脫因貼木兒逃跑時墜於馬下,不得不潛伏在草叢之間,但最終未能躲過明軍將士的搜捕。此後,各種史料再也沒有王保保舊部的任何記載,由此可知,這支依靠鎮壓紅巾軍起家的部隊已經在捕魚兒海與北元小朝廷一起結束。北元主力既然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北元小朝廷也未能倖免於難。大批皇室成員身陷囹圄,這些人員包括已故君主愛猷識理達臘的妻子、現任君主脫古思貼木兒的后妃及次子地保奴、公主等,成為階下囚的各類達官貴人總共有二千九百九十九人。值得一提的是,明軍還在捕魚兒海俘虜了北元吳王朵兒只。朵兒只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哈赤溫的後裔。他在世襲的封地上被俘,意味著成吉思汗親自分封的哈赤溫汗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只有脫古思貼木兒、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數隨從乘亂逃出了包圍圈。明軍出動精騎追擊千餘里,都督餘通淵所部一直打到了克魯淪河,因追之不及,方才撤了回來。戰鬥結束後,藍玉為了以防萬一,下令那些披掛著鎧甲的俘虜兵卸甲。各類鐵甲、皮甲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明軍一一放火焚燬,而蒙古鐵騎的威名也伴隨著各種盔甲在熊熊的火焰之中灰飛煙滅。但這絕不等於歷史悠久的蒙古騎兵從此銷聲匿跡,這支被打散了的遊牧軍隊能否東山再起有待後人。明軍放了這把沖天大火之後,遂班師。捕魚兒海之戰,蒙元損失十萬人左右。而明軍的損失卻是微不足道,據說是“不費寸兵,以收其效。”洪武五年和林之戰中倖存下來的蒙元軍隊,主要有蠻子、哈剌章的軍隊及原屬擴廓帖木兒的軍隊,這些軍隊全部參加了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魚兒海之戰。他們雖然在和林逃脫了滅亡的命運,卻最終在捕魚兒海末能倖免。首先,蒙元小朝廷直屬的蠻子及哈剌章二人的軍隊,他們一直承擔著保衛蒙元小朝廷的任務,《明太祖實錄》詳細地記載了他們在捕魚兒海與蒙元小朝廷一起覆滅的過程。其次,還有擴廓貼木兒的軍隊。擴廓貼木兒在和林之戰之後跟隨著愛猷識理達臘,轉移到了“金山”,自然,擴廓貼木兒的軍隊也應該和愛猷識理達臘的軍隊會師在一起。《明太祖實錄》記載擴廓貼木兒“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死亡時間是洪武八年八月。其後,明軍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魚兒海之戰中,俘虜了蒙元“詹事院同知脫因貼木兒”,脫因貼木兒就是擴廓貼木兒的弟弟,而此戰之後,各種史料再也沒有關於原屬擴廓貼木兒的軍隊的記載,由此可知,包括脫因貼木兒在內的原屬擴廓貼木兒的軍隊,已經在捕魚兒海遭到了明軍毀滅性的打擊。值得一提的是,明軍還在捕魚兒海俘虜了蒙元吳王朵兒只,朵兒只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哈赤溫的後裔,他在世襲的封地上被俘,意味著成吉思汗親自分封的哈赤溫汗國的結束。元主脫古思貼木兒及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所殺,與脫古思貼木兒一起逃亡的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於當年投降了明朝。自從元順帝於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帶領百官部屬從元大都出逃之後,這個以元帝為首小朝廷經上都、應昌、和林、捕魚兒海等一系列激戰,至此基本上已經瓦解。勝利消息傳到京師,明太祖大悅,遣使勞軍,諭中比藍玉為衛青、李靖,晉封藍玉為涼國公。捕魚兒海戰役是北元貴族遭到的最大的失敗,自脫古思帖木兒死,蒙古內部就開始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其間雖然有過幾次統一,但對明朝始終未能構成傾覆性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