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花销和收入一直用私人卡,不走公账,怎么办?

助你财务


这个以后变的很难,现在银行监管越来越严,流水特别大,会被当地税务监管


虾皮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公司是老板个人的,她想怎么花没人能阻止他,还有他可以把公司账面的钱转到私人账上还可以逃避税务,我老婆公司老板就是这样的,期间老板想开出一名怀孕的员工,没想到员工手里有老板公司做假章做标书好多对老板不利的东西,最后老板赔了四个月工资才解决,当然这手段不好,最好别走这一步,对大家都不好





小飞的生活记录


个人花销走公帐,好像是不合规矩吧。我不是专业会计,但是听说过这么个事,老板想花钱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或者分红调高一点,或者把公司的接待费,办公经费,营销经费等都调高一点,但是绝不能把私人开销放在公司账上,税务平时不查,但是真较真的话还是很麻烦的。


吉F乐呵


因为这公司是老板个人所有全,公司的钱也是他个人的,所以他就不需要走公司账了


废品小罗哥Q


没什么好奇怪的,几乎所有的小微企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就是一种逃税的手段。只要他的交易对象不需要开具发票,他就可以把交易收入作为个人收入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公司的项目上根本就不体现这笔交易,没有经营收入自然也不用缴税。资金进了个人账户那就是自己的钱了,怎么花都可以。


寒雨89949


有一件事,叫做,和你什么关系。只要你能挣到钱,你能拿到工资,不克扣你应得的。就和你没关系。


卑微De灵魂


很明显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老板的钱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

1.【分析】

应该说,抛开一些应付账款不说,公司通过缴纳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后以及各种附加税后才是老板个人的钱。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的规定,其适用条件并没有企业必须盈利这一前提。因此,凡纳税年度终了后,股东向企业的借款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即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并依据“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分红税率为20%。

(2)花销和收入都在一张卡上,是怎么到这张卡的,是怎么入账的?是不是有账外收入?也就是无票收入,没有进税控系统的。

2.【解决方案】

(1)如果存在账外收入,那就所谓的两套账了,财务的都知道这是税务机关明令禁止的,但是企业绝大部分是这样的。那作为财务人员首先就是要保证外账逻辑清晰,账套完整。与内账要做好区隔。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个人安全。

但是这里要说的是,大数据环境下,慢慢就归于一套了,哪怕是第三方支付也要进行公账提现了。到公账不开票?

现在也没有那么高毛利的行业,不开票的公司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要提前考虑是为宜的。

(2)老板用的,就拿票进来。基本上现在都是可以开票的,能拿发票为什么不拿呢?都是自己花出去的成本,拿到公司来抵扣有啥不行的?

(3)又没票进来的,那就到年底前还进来了。如果再用,就再跨年后再借吧。

企业所得税欠不了,每年年底预缴了,次年5月前还可以通过汇算清缴调整一次。

但是,个人所得总是挂在那里的。早晚是要解决的。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难道等到公司破产那天?

注销也是要解决的。不然影响法人征信,成为被执行人,限制就很多了。

最后还是提醒广大财务人员实名制后,大数据环境下,要与老板多沟通新的税法环境,提高风险意识,提前筹划才是最关键的。毕竟税务管理也是可以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真金白银收益的。

我是@可知在线

专注职场伦理分析与解读

即便身在生活,也要做理想的卧底

关注我,与我共同成长进化


可知在线


对于很多小企业或者个体户而言,这是普遍现象。笔者的大学同学,就是这种情况。由于个人和公司的次财务分割不清楚,现在创业失败,负债累累还没有上岸。

个人花销和公司费用混在一起是个很危险的问题,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加公司费用,在会计上将公司的利润尽量留在公司里。但其实这种个人和公司账目不分割的做法很难把公司经营的更好,更加规范。由于没有很好的分割,个人可能会承担无限责任,将来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创业者可能要变卖资产来弥补公司经营问题。


行走的字符


可以作为借款入帐,也可以作为其本人的追加投资入帐。 借款时记: 借:短期借款——XXX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XXX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硕宝儿在青岛


你是财务吗?这样做绝对是不正规的,但很多中小企业为了避税又确实是这么干的,这么做肯定有风险,特别是税务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