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的鯉魚不吃食怎麼辦?

三水鮮生


垂釣場合不同,水體環境不一,因此揚竿垂釣時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不利於魚情,有的不利於魚情。正如釣友的問題,魚塘的鯉魚不吃餌,如何解決。造成鯉魚不吃餌的原因眾多,具體到魚塘,則有魚塘自身的特點。那麼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儘量詳實的回答釣友的問題。

1、魚塘的水情、魚情

2、魚塘垂釣,鯉魚不吃餌的原因

魚塘的水情、魚情

與自然環境下的河流、湖泊不同,魚塘的水體環境不同,相應的魚情也有所差異,具體如下。

1、魚塘的水情

絕大多數自然水域,水體偏瘦,食物不豐富,魚塘則不然,是專門用於養殖的,像農村魚塘,通常會向魚塘中投放青草、雞鴨糞便,包括飼料顆粒等,水底可能有食物殘渣,水體偏肥。

魚塘的深度與河流相比,大部分偏淺,並且有些魚塘,特別是農村的老魚塘,多年未曾清塘,淤泥厚、柔軟,這也會影響垂釣方法的選擇。

2、魚塘的魚情

通常魚塘,魚群密度大,有的是混養,有的是單獨養鯉魚,不盡相同。活躍在魚塘的鯉魚,分佈是有規律的,像投擲飼料的地方,魚塘的入水口,或有樹蔭,或偏深的坑窪處,亦或有躺底的樹枝等障礙物的水域,常是鯉魚棲息的地方。

魚塘垂釣,鯉魚不吃餌的原因

上文是魚塘的基本水情、魚情情況,鯉魚之所以不吃餌,很大原因都是由兩者產生,具體如下。

1、餌料不對路

前文有所涉及,當生活在魚塘的鯉魚長時間吞食某一款餌料後,會逐漸形成食物依賴,即癖食性,對其他餌料不怎麼感興趣,嚴重時甚至排斥。因此如果餌料不對路,鯉魚的吃口寥寥,甚至不吃餌。筆者也曾遇到這種情況,在一個農村魚塘,鄰座的釣友不時一條鯉魚上鉤,而筆者幾乎空軍,最後發現餌料果然不同。

解決方法:調整餌料,首先嚐試幾款常有的經典釣餌,比如嫩魚、老壇發酵玉米顆粒,或者商品餌料,包括小黃面搓餌、某品牌的螺鯉,直至有鯉魚吃餌。如果依然沒有攝食,向塘主要些,原塘顆粒餌料掛鉤或者將原塘餌料與商品餌攪拌一起使用,鉤餌入水,判定鯉魚魚口情況。2、醬層太厚,鉤餌陷入

像有些老魚塘,與自然河流走水頻繁不同,屬於靜水,加之有可能多年沒有清塘,水底一層厚淤泥,最上層是柔軟的醬層。當鯉魚的鉤餌入水後,迅速陷入醬層中,鯉魚在窩點四處遊動,卻不見鉤餌,自然沒有鯉魚吃餌。

解決方法:調整調釣方式,釣離底。選擇粗壯的浮漂,增加浮力,下拉浮漂。當鉤餌入水、就位後,鉤餌離底5-10公分的距離即可。鯉魚屬於底層魚,便有發現餌料。

3、釣點選擇有偏差

絕大多數的魚塘,水底凹凸不平,有偏塘的情況,即有的地方水深,有的地方水淺。鯉魚在魚塘並非均勻分佈。一旦釣點選擇出現偏差,也會有鯉魚不吃餌料的情況。

解決方法:鯉魚生性謹慎,喜歡水底環境複雜、有障礙物的水域,便於鯉魚的躲藏,所以常用鯉魚的棲息。一些樹蔭下方的水域,有枝葉、昆蟲落水,容易吸引鯉魚的聚集,特別是塘主投放飼料的水域,常用鯉魚徘徊在附近水域。因此鯉魚長時間不吃餌,可將釣點調整到上述位置,鯉魚吃餌的幾率更大一些。

4、垂釣時間不合適

垂釣時間對應大致的天氣狀況,而鯉魚在每個季節、天氣吃餌情況各不相同。比如夏季中午時分天氣炎熱或者冬季氣溫較低的上午時分,都不利於鯉魚的攝食,自然不會有好的魚口。

解決方法:如果在夏季釣鯉魚,可選擇夜釣。夜間水溫低,周圍環境也安靜,大鯉魚謹慎,通常會趁機四處覓食,一般夜晚的9點至11點有個鯉魚覓食高峰期。冬季天微微亮,鯉魚有趨光的特點,會趁機覓食;或者中午水溫高時,覓食也積極些。

5、老魚塘滑口魚多,遇到餌料謹慎

對一些十幾年的老魚塘,如果釣魚人數多,塘裡的鯉魚被多次鉤刺後,吃餌謹慎、小心,甚至遇到一些餌料更本不會輕易觸碰,即所謂的老滑魚。

解決方法:遇到不吃餌的老滑魚,調整垂釣方法,利用餌料的動態效果,刺激鯉魚的攝食慾望,降低它的警惕性。比如飛鉛釣法,上拉鉛墜直至緊靠浮漂的漂腳,相當於延長子線距離,當鉤餌入水後,鉛墜快速下沉,首先圍繞浮漂做大的擺鐘運動;當鉛墜就位後,鉤餌繼續圍繞鉛墜做擺鐘運動在,直至鉤餌著底。整個過程,鉤餌緩慢運動,極具動感,特別容易吸引滑口鯉魚的注意,而被其他吞食,剩下既是提竿上魚。6、鯉魚上浮,改釣底為釣浮

鯉魚屬於底層魚,一般採用釣底的方法。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鯉魚離底上浮,自然沒有魚口,比如像氣壓低,溶氧量減少或這其他因素。

解決辦法:改釣底為釣浮,在確定鉤餌水層時,需不斷調試等待,直至有鯉魚吃餌,最終確定最佳水層。如果是因溶氧量低,鯉魚上浮,需要調整餌料的狀態,儘量做到蓬鬆、霧化,增強適口性,便於鯉魚的攝食。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對魚塘的水情、魚情做了初步介紹,同時對幾個魚不吃餌的原因做了描述。不難發現,鯉魚不吃餌的可能原因,並不少見,釣友垂釣時,發覺鯉魚不怎麼吃餌時,不要急於打窩誘魚,建議花更多的時間分析魚情,再確定最佳垂釣方法,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便是如此。


野釣分享


你好,我是農村小養殖戶。魚塘的鯉魚不吃食怎麼辦?這很好辦,不吃食的原因無非就是幾個問題,只要找出問題,就能針對性解決好。

魚塘鯉魚不吃食的第一個問題:看溫度,鯉魚在溫度超過30度或者低於10度的情況之下,會減少吃食或者不吃食,躲在水底適合的地方行動遲緩甚至不運動。這時候溫度過高應該注入流動活水,注意溶氧量及時增加氧氣。氣溫低要少餵食,做到不浪費。


鯉魚不吃食第二個問題:觀察魚塘水質,檢查水質各項指標。如水質有問題,應該調水解決好。

鯉魚不吃食第三個問題:拋網捉幾條魚起來觀察解剖,看看有沒有病害,一旦鯉魚發生病害會不吃食,及時作出應對,現在的鯉魚病害都有很有效果的藥和科學的療程,還有平時要做到先預防。

鯉魚不吃食第四個問題:飼料變質、飼料本身誘食性差、飼料粒徑都可能會引起魚不好好吃料。解決方法,更換飼料。

這是我的養魚經驗,謝謝補充。


養鵝肥珠珠


1、魚殺過口。個別魚坑老闆與魚販子狼狽為奸,魚在運輸過程中用高錳酸鉀水浸泡過,這樣魚會好幾天不開口,當然也有一定原因是為了消毒,害怕外來魚病傳染魚坑,唉,這個說不清楚。

2、鍋底坑。顧名思義,魚坑猶如鍋底,而不像正常池塘一樣,水底是平緩下降,越來越深的。更有甚者,在鍋底深處用沙袋砌成矮牆,水面看不出來,但魚由於天性,窩在裡面不出來了。

3、頂涼水。尤其是深井水,水溫很低,有的魚坑老闆雖然當面撒進很多魚,但是暗中往坑裡灌涼水。這樣魚由於溫差變化,也不會開口。

4、消毒。魚坑消毒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在釣友買票消費時消毒,而且正常情況下,關閉魚坑消毒幾天,對之後的上魚。


舞陽拳王白寶山


你好,我作為一個釣魚人,經常釣鯉魚,來給您分享從垂釣中得到的一些經驗。

鯉魚最喜歡吃的就是一些小魚小蝦了,不過還有很多東西都是鯉魚喜歡吃的,帶別是帶有腥味的食物,鯉魚最愛吃。

蚯蚓是廣大釣友心目中的萬能餌,而且幾乎各種魚都喜歡吃它。為了突出它的地位,所以才把蚯蚓單獨列出。

  魚蝦類各種小魚小蝦,特別是小河蝦是鯉魚的最愛。

  陸生昆蟲竹葉蟲、蟥蟲、各種蠶蟲、蜻蜓、蚊子、蒼蠅等。

  水生昆蟲 如紅蟲(搖蚊幼蟲)、蜻蜓幼蟲等。

  糧食作物玉米、紅薯、小麥、高梁、稻穀等等,以及它們的衍生物(如麵粉、米飯、麥麩等)。

  貝殼類如螺螄、河蜆、河蚌、白貝等等。

  各種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等,以及它們的內臟。特別是羊肝、雞肝、雞腸等,都是鯉魚的最愛。

  大部分食物鯉魚都會吃,都非常的喜歡吃,也很少會看見鯉魚有不吃的食物。

所以從食性上來說看下日常餵養的飼料是否合鯉魚的胃口,另外很多養殖戶都是投放的原塘顆粒,如果您一直是餵食原塘顆粒而突然不開口的這種情況那有很大可能是由於魚的密度太大或者水質等出現問題,導致水中缺氧,導致魚不進食,建議提高打氧時間或打氧次數。



戶外露營釣魚船長



一、如果是飼養的魚不吃食的話,既然說的是鯉魚,那就要看看是不是魚塘裡別的魚也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可能是水質有問題,可以檢測一下水質,因為水裡面氨的含量比較高或者pH值比較極端時魚就會出現不吃食的情況。魚類的糞便、餌料都有可能導致氨含量增加,解決辦法是定期往魚塘裡注入新水。

另外,水溫也會對鯉魚的進食有所影響,當水溫低於15度時,鯉魚就會出現減少進食的行為,當水溫低於10度時,鯉魚就很少會再吃食了,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是要釣魚的話,可以選擇中午溫度較高時再釣。


二、如果別的魚沒有這種情況,或者是檢測過水質水溫了,那就是鯉魚自己出了問題,可以檢查檢查鯉魚是不是生病了,然後制定相應的對策。


三、如果是去魚塘裡釣魚,這時鯉魚不吃食,那麼可以先換換餌料,試試鯉魚吃不吃主人的食物。如果吃的話,那就把自己的餌料換一下,商品餌換活餌,或者加些比較腥香的小料。如果它連黑坑主人的飼料都不吃的話,那就玩不成了,以後也沒辦法玩了。


紅色男爵釣魚俱樂部


魚塘的鯉魚不吃食怎麼辦?

不知你所養殖的鯉魚是單養還是套養的,如果是與其它魚一起套養的話,只是單一鯉魚不吃,則很可能是魚本身出現了問題,如果所有魚都不吃或是單養的鯉魚不吃則原因會有多種,下面踏火個人來分析下:


  1. 水溫引起:現在除了華南一帶一般地方的水溫已下降了很多,對於鯉魚來說當水溫低於15度時吃食會明顯減少,水溫在10度左右時吃食再度下降,水溫低於10度時鯉魚是很少上來吃食的,一般也只是在中午溫度高時才會吃一些食物,水溫低於5度時通常都會在水底不怎麼動了,更不會去吃食物。因此當水溫低於10度時鯉魚不吃食也算是正常情況。

  2. 水質不良:如果水溫還在15度之上鯉魚出現不吃的情況,則可以檢測一下水質情況,看下水質本身有沒有問題,如果水中的氨之類的過高或是PH值不合適時鯉魚也會出現不吃食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換水將水質調好之後再去餵食。如果情況嚴重的可以在塘裡用一些益生菌來改一下魚塘的底質會更好。
  3. 魚本身的問題:如是是套養的魚,別的魚吃飼料而只有鯉魚不吃的話,這各情況下最好是將魚撈一兩條上來看一下到底有沒有問題,當然,單一養殖的鯉魚也有可能出現魚病方面的問題。這時就得看魚的外表及鰓有沒有異常,如果出常異常時再對症用藥,水溫低的季節要防寄生蟲(15度以上的水溫)及水黴病的發生。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因為撒化肥後,為水中藻類繁殖提供了養料,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造成水中的融氧量降低,讓魚處於一種輕微的缺氧狀態,導致釣友們不管怎麼釣,都不吃鉤。同時撒化肥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魚不思進食。

可以先撒一些碳酸水等弱酸性液體局部分解化肥,垂釣時魚餌最好用香油、食醋、蔗糖等拌一下,使魚餌帶有香味和甜味可以提高上鉤率。

也可採取以下方法提高吃鉤率:

1、在釣餌中適量的加點氨基酸,如果有條件的話先撒一些碳酸水等弱酸性液體局部分解化肥。

2、儘量選擇在連續下雨的天釣魚,或者用一些增氧劑打窩子。

3、到水庫、江河等地,選擇有流水的含氧量高的“活水”位置做釣。

擴展資料:

增加水中含氧量的方法:

1、生物增氧:草缸中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釋放出的氧氣,水生植物的盛衰對水體溶氧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草缸的溶氧量高於裸缸。

2、機械增氧:通過氣泵、潛水泵等形式強制充氧,氣泵強制充氧是我們主要的供氧途徑。

3、化學增氧:加入化學藥品增氧,目前使用的化學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過氧化氫和過氧二硫銨等。

4、換水增氧:更換新水可提高溶氧量,在換水過程中水流經過一定的流程和落差可使溶氧量提高。


唔曉釣


去抓幾把塘主餵魚的飼料試試,,,換活餌,,,拿瓢往浮漂不停潑水,,,,[捂臉][捂臉][捂臉]說實在話,我不怎麼喜歡去釣塘,因為塘魚不開口的時候,除了抽水,真沒有什麼好辦法。那心情就是像一隻小老鼠看著玻璃瓶裡面裝著的炸排骨一樣,撓心呀[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快樂吹釣


這個問題我給你說幾點 僅供參考 鯉魚是雜食性的寵物,喜歡進食不同味道的食物。如果飼養者長時間餵食單一的食物,魚兒就會吃膩然後開始拒絕吃食。因此飼養者應該將食物的品種進行豐富的搭配,保證每天都有不同的美味給魚兒吃,讓魚兒永遠擁有良好的進食口味。當鯉魚患病,身體不適時也會拒絕飲食。飼養者要經常觀察魚兒的生長狀態,當魚兒出現行為異常或是不吃食,飼養者就應該考慮魚兒是否生病了,然後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和治療,讓魚兒儘快的恢復健康。新來到一個環境的鯉魚,由於對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也會出現不吃食的現象。當魚兒適應了新的環境就會恢復吃食了。長期沒有更換新水,魚缸中的水質環境變差,鯉魚也會拒絕吃食。此時飼養者應該為魚兒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健康的生活環境,鯉魚也會慢慢恢復吃食的習慣。鯉魚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飲食的分量也會不一樣。當天氣熱別炎熱或者寒冷的時候,鯉魚也會出現短暫的不吃食現象,等帶氣溫回暖,生活環境變暖魚兒就會重新開始吃食。在平時飼養過程中,要注意為魚缸中增加氧氣,為鯉魚的生活提供足夠的氧氣,讓鯉魚可以正常飲食;此外還要密切關注水環境,定期的換水,定期的清除水中的汙染物,保持水環境乾淨,為鯉魚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讓魚兒可以正常吃食物。當然,如果鯉魚是因為疾病而不吃食物,那麼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千萬不能忽視大意,人有鯉魚自由發展,導致最後疾病加重甚至危害鯉魚的生命。然而,如果只是因為鯉魚還沒有完全的適應新環境而出現的不吃食物情況,那飼養者不妨給魚兒多一點的時間,讓它慢慢地適應環境,在慢慢地恢復正常咯。


漁眼看天下


抽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