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第五版诊疗方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曹猫鱼


第五版香相对第四版有如下改变:

一、流行病学特点:1.传染源增加无症状感染者 ,2.传播途径增加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二、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增加咽痛。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2、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删除)多在1 周后恢复。增加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3、实验室检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现LDH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增加)在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三、诊断标准: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无需核酸检测 流行病学史改为: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增加)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增加)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原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增加)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增加)聚集性发病;(删除: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第五版方案中区分了湖北省和湖北以外的省份: 1.湖北以外的省份:“疑似病例”诊断标准,除“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外,增加“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2.湖北省:新增“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四、临床分型:增加“轻型” 在原有“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基础上,增加“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五、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强调湖北省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 (增加)湖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六、抗病毒治疗:新增利巴韦林治疗 1、(增加)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 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2次, 2、(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韦林(成人首剂4g,次日每8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mg/kg iv,每8小时1次)。 3、(增加)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七、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呼吸支持:描述更加详细具体 1、(增加)氧疗: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 2、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然而,此类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失败率很高,应进行密切监测。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3、有创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和低吸气压力(平台压(增加)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当患者使用镇静药物后仍存在人机不同步,从而无法控制潮气量,或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时,应及时使用肌松药物。当病情稳定后,应尽快减量并停用肌松药物。 4、挽救治疗:(增加)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

八、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其他治疗措施:增加对大剂量激素使用的警示,增加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1、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增加)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 2、可静脉给予血必净100ml/次,每日2次治疗; 3、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4、(增加)有条件情况下,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飞天蜈蚣


所谓传染病,必须要有传染源,所以判断是否感染了,前提是明确接触史及流行情况,如果没有流行病学支持,支持诊断的概率是很低的。

开窗通风会传播空气中病毒吗

开窗通风,很多人怕病毒漂进来而感染,这种感染方式就是气溶胶传播。

与飞沫传播不同,说话、咳嗽及打喷嚏出来的飞沫,大的飞沫很快掉到地上,一些小的飞沫可能悬浮在空气中,以气溶胶方式存在。已知的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耐干燥的病菌可以此方式传播。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不明确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但根据SARS病毒喜湿而不耐干,所以推想以此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这方面已得到研究者关注,很快就会完善、明确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稀释空气中的微生物,从而减少这些微生物接触人的机会。

接触传播

正常人的皮肤完整,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播的,如狂犬病毒,就是犬的唾液通过接触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所以,接触传播最大的传播方式就是手接触,手接触病毒后再接触眼睛、抓东西吃而感染,切断接触传播自身需要做的就是管理手卫生。

管理手卫生可以这样做

一、对于可能或大几率接触到了感染源时,手皮肤无破损情况下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二、对于可能要接触或将要接触到感染源时,戴乳胶手套,必要时可戴两层,脱手套时要遵循无菌原则(脱手套时手不要接触手套外层);

三、洗手,目前最流行的是七步洗手法:


内科尘先生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就是隐症者。隐症者是在潜伏期内,潜伏期也可以叫隐症期。

可以简单地说:处于潜伏期/隐症期内也会传染。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处于隐症期传染的疾病种类有很多。比如结核、乙肝、丙肝、戊肝,比如艾滋病,比如SARS等等。

其实不应该叫无症状,叫隐症最合理。无症状也包括正常人。所以用无症状会扩大了内涵,加大人们的恐慌力度。再说,无症状不代表没有疾病。有症状不代表一定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实只是因为检查手段的进步,能让尚未出现症状的人及早被发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有症状表现出来的。

注意,不是处于整个隐症期都会传染,只有在隐症的中后期才会传染。

隐症即处于下图中亚康状态,用kǎng字表示


看看隐症和显症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揭秘白发第一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试行第四版和试行第五版。

现最新公布的为试行第五版,其内容包括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

第五版有个特别关注点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给我们防控疫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更加要提高警惕,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谁会是传染源,(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成为传染源,而我们量体温基本不能把这样的传染源筛查出来),从概率上来讲,你接触的人越多,被感染的几率就越大。

其次,我们还要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治疗。

①抗菌药物使用:强调了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②抗病毒治疗:增加了“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暂时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在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基础上,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同时指出,要关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及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③糖皮质激素: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会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

④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⑤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患者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都是治疗用的,从诊疗方案的第一版到第五版都未提及过任何药物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作用,我们对待网络上的消息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盲从。

最后,奉上

新型肺炎最好的预防方法:少出门,勤洗手,在家勤通风,外出戴口罩!


杨药师话健康


诊疗方案更新得很快,说明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确切地说是越来越丰富。目前的疫情情况,也的确需要我们更快地发现新的问题,对应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试行第五版诊疗方案中提到,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这是我们不太觉得诧异的事情。因为一直以来,紫外线一直运用于空间的消毒。

一个家庭可以备有一台紫外线消毒灯,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更需要经常对老人房间进行杀菌消毒。

在以往的诊疗过程中,我经常能遇到一些老年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与身体的免疫力、生活居住的卫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老年肺结核患者大多有一个共同点,所独居的房间昏暗。不少老人是喜欢在房间内堆积废弃而舍不得丢的杂物,还有就是为了节约用电长期不开灯而导致的昏暗。

昏暗、杂物堆积的环境,加上老人不注意个人卫生,洗澡频率下降,导致了细菌的滋生,尤其是肺结核杆菌、霉菌的生长。

所以为了避免老人因为居住环境肮脏而患病,需要及时清理房间内杂物,保持采光和通风,还要经常用紫外线等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灯相较于消毒液,使用起来更方便。

但是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

1、紫外线消毒灯不能照射人体皮肤,更不能直射眼角膜。

2、不是所有的消毒灯都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一是紫外线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老化,二是不同型号紫外线消毒灯光强和辐射范围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灯的参数安排灯的数量并及时更换灯管。

3、建议是照射剂量达到300J/㎡,照射强度(J/㎡)=照射时间(s)×UVC强度(W/㎡)。照射半小时以上。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紫外线灯可以用作房间消毒的重要工具,比起消毒液难闻的气味以及带来潮湿的环境、误吸的风险,紫外线消毒灯兼具方便和高效的特点。

还是要强调,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人一定要离开房间,关上门。不需要用时,要收好,谨防儿童勿插插头,引起意外照射。关注@罗医生健康说,收获更多权威健康科普,读懂更多感人故事。欢迎转发、评论、点赞,把我推介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私信我,一起交流更多健康话题。


罗医生健康说


卫健委于2020.02.03公布了新型肺炎第五版诊疗治疗指南,其中提及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此外还有那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呢,跟随医鼻哥我们一起解读:

一.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极少,但是却是隐匿,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出门,出外必带口罩,勤洗手;

2.传播途径 明确主要经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等未明确。

呼吸道传播即飞沫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甚至呼出气体被近距离接触者吸入,导致感染。这是对新冠最早的认识,也是最早强调带口罩预防的原因,带口罩基本可隔离飞沫传播;

第五版明确了接触可传播,广州已经明确门把手上有病毒存活,即健康人的手不小心接触新冠患者的飞沫,然后用污染的手摸了自己的嘴唇、口腔、鼻子、眼睛等,通过接触也染上了,再这里强调勤洗手,每次洗手最少20秒以上,最好是七部洗手法;

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目前尚未明确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但存在这种可能性,医院里面气管插管、支气管镜、鼻内镜、喉镜、胃镜等检查容易形成气溶胶,故在疫情期间绝大多数都暂停了无必要的内镜检查,有上述检查要求的头条朋友这段时间就不要去凑热闹了,预防气溶胶传播主要还是带好口罩和防目镜,主要针对医疗环境而言,广大吃瓜群众不必惊慌;

消化道传播即粪口传播,目前已在感染患者的粪便中检查出病毒核酸,但没有分离出存活的病毒,故未能明确是否存在消化道传播,但粪口传播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我们要做的依然是勤洗手!

二、病人分类增加了轻症患者,即确诊患者只有很轻微的类似感冒症状,但CT检查没有肺炎的表现,轻症患者占了确诊患者80%以上,病情轻却具有传染性,除了湖北省,轻症患者都能在定点医院得到很好的隔离治疗,第五版指南增加了轻症患者这一类别主要是针对湖北武汉的病人,截止今日,武汉一共建立了11所方舱医院,可收治轻症患者1万名以上,大大缓解了武汉的医疗压力,也为重症患者的抢救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有助于降低新冠的死亡率,可以说分出轻者患者这一类别是防疫站中一里程碑事件!

三、诊断标准,在第五版中有三个重要改变: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现在已经认识到新冠患者可能没有发热,而可能只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2.湖北省疑似病例诊断标准放宽,粉碎了之前湖北省故意隐瞒疫情、人为减少确诊新冠患者的谣言,而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3.增加了临床诊断病历,尽管核酸试验阴性,但疑似病历CT检查提示病毒性肺炎也可以确诊新冠感染,国家卫健委在最短时间回应了诸多一线影像学专家的疾呼,明确存在临床诊断病例,让这一类患者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家也会犯错,但我们的纠错能力也很强!

为什么说这三点很重要,到了第五版指南,无论是无症状、轻症、普通、重症、危重症、核酸阴性但影像学阳性的新冠感染患者,到了医院都能得到相应的诊疗,第五版指南是抗战新冠的里程碑指南!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1~14天,一般为3~7天,也就是说如果不行感染了新冠病毒,最长潜伏在体内14天就会发病,故密切接触者一定要隔离14天。

2.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表现,较第四版增加了咽痛,故有些患者以鼻炎或者咽炎的症状去看了耳鼻喉科以至于有可能漏诊,耳鼻喉科和口腔科也成为了重点防治科室!

四、治疗,目前没有确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包括瑞德西韦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疗效也是不确定,目前还在做三期临床试验,当然希望瑞德西韦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消息,新冠感染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

截止2020.02.07,以上是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诊疗的最新解读。

当然了,关于新冠的消息随时都在更新,关注医鼻哥陈医师,后续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前线靠谱信息!

我是医鼻哥陈医师,希望世界无毒,天佑中华[祈祷][祈祷][祈祷]










菁妈自己是学公共卫生的,今天过年班上的微信群非常热闹,因为我们班上不少同学是在防疫一线工作,有些上门去检测体温的,更多在到路口测过往车流驾驶员的体温的。大家每天在微信互相问候,希望都平安。

而昨天一个谭同学说她们一个同事被隔离了,因为同事的姐姐被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核酸是阳性。

而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试行版本已经从第一版到第五版了。

而第五版中菁妈对于我们的一般的民众来说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信息需要关注:

1、无症状感染者也成为传染源

也就是可能明明和一个看着健康的人在一起,可能过几天她被检查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你也可能再过几天也出现症状了。

传染病都存在着潜伏期,传染病不像我们吃饭,饿了吃很快就觉得饱了,传染病的病毒潜伏到身体再使坏让身体生病,中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是病毒发力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病毒没发力时人和正常人无异,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当然也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但是这时候飞沫中已经有病毒了,已经可以传染别人的。

所以一句话少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尽可能不在外面就餐。

2、粪口传播也就是消化道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尚不明确

不明确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说肯定传播,也不能说肯定不传播。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卫生。建议我们就按会传播来防护,小心为上。

少出门,实在是要出门的话,最好在家里解决三急,少在外面上公共厕所。

气溶胶传播也就是病人打了一个喷嚏周围一米的地方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都会有病毒,所以自己做好防护,戴好口罩才是最重要的。

3、没有特效药

也就是前几天大家去抢的X黄连的药说是抑制病毒,都没有明确的证据。建议大家不要去排队买药。

排队的过程中极可能会感染上病毒,而且这病毒也不是买来的药可以治得好的,这样被感染会更冤枉。

还是就是一些保健品说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如果家里不差钱的,有人送货上门的,直接放门口的,微信转账的。不用见面接触人手的,可以买买,当安慰剂。

可能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的调节。

但是还要带着娃去排队买那就没有任何必要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更注重的是重症病人的抢救,因为我们只有把重症病人抢救过来才能降低死亡率。

以及注意防止医护人员被传染,而医务人员因为要对病人进行治疗可能要更多的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和体液,这些会更加要注意。

比如我们同学说他们医院一个发烧门诊的护士就不小心被传染了。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做是就是可以不出门就不出门,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菁妈育儿


钟南山团队首篇新冠病毒论文:最长潜伏期24天,超一半患者早期不发热!

<strong>

最新新冠病毒的研究,迄今最大规模样本分析,钟南山团队出品。

这篇刚刚预印发布的论文中,钟南山及其研究团队分析了1099病例后,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

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

他们还在论文中指出,检测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过分侧重于是否发烧

钟南山团队还在论文中披露如下研究结论:

  • 一些感染患者中却存在正常的放射学表现,仅靠CT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准确率为76.4%;

  • 疾病潜伏期中位数只有3天,最长达到了24天,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 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可能在病毒的快速传播中起了作用,这也意味着粪口传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他们也在论文中断开了新冠病毒与肺炎的联系,而是把这一病症称之为2019-nCoV ARD,新冠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

因为他们得出结论,肺炎与否,不必纳入临床症状…

这些结论基本上刷新了当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对抗击新冠病毒带来了新的参考,也是钟南山团队在新冠病毒疫情以来首次以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

<strong>


高乐幼儿教育咨询


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没有相关感染症状,但做病毒核酸检测却呈阳性的人。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免疫应激反应没那么强,临床表现比较潜行,也可能是由于其机体异质性可与病毒和平共处。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自己而言,病毒虽然存在,但不会对其本身造成影响,能正常生活。但是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感染与之密切接触的人群,这样一来就很可能会因隔离不及时而导致其周围的人大量感染。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就目前来说,并没有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无症状感染者。虽然可以做核酸检测确认,但这样既增加了去医院感染的风险,又浪费医疗资源,没有必要。

临床在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不仅会考虑到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如果你在过去 14 天内没有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旅行史,且身边没有发生家庭集聚性病例,与疑似、确诊病例没有密切接触,无症状或轻微发热、咳嗽不需要过度恐慌。

如果你有过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即使没有发现症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应及时上报社区或当地疾控,如实反映过去 14 天接触史,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结合影像学特征(肺部 CT)进行相应的诊疗与隔离。


皮肤科赵恒光


大家都在围绕无症状传染者来谈,那么我就说说这一版诊疗方案其他变化的地方。第五版的诊疗方案同前一版相比,大概有十余点变化,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大概有以下四点,吴医生将一一给大家解读:


关于旅居史和接触史

目前在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依旧是疫区相关的旅居史,但这个标准已经不是绝对标准了。

在前几版《诊疗方案》中,由于彼时全国尚未出现大量病例,新冠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且发病前多有武汉等地旅居史,因此疫区的旅居史和感染者的接触史是确定疑似病例的重要原则。


但在第五版中,《诊疗方案》关于疑似病例特别强调了两点:湖北省以外的省份如果出现临床表现高度符合,但没有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的也需要纳入疑似病例排查。而湖北省内的居民,无论是否有感染者的接触史,只要有发热和/或呼吸系统症状,加上血常规的改变,就可以被算作疑似病例。

这次关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更改,对于湖北居民自己在家进行自我评估是否去医院就诊的难度就加大了,或者说就不再建议根据旅居史或接触史来自行判断是否去医院检查了。这无疑会像新闻里说的那样,未来的疑似病例反而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但这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


关于临床表现和疫情防控

第五版诊疗方案中对于轻症的临床表现有了明确的定义:”强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这结合题主提到的“无症状传播者”,反应了两个问题:首先是无症状传播者和轻症患者一般病情不中,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皆可痊愈。有数据表明,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平均住院日为9天,也就是说基本上9天上下就能够治愈出院。这样能够适当地减轻民众过分担忧甚至是恐惧的心情。

但同时,因为无症状传播者和轻症患者的存在,对于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依然要保持此前学习到的个人防护守则,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同他人密切接触等;此外还需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配合防疫人员的网格化管理,争取一同将疫情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不散播出去。


鉴于最近很多的药品都在被传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但是在第五版诊疗方案中,明确了目前抗病毒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一切治疗仍以对症为主,目的是消除或预防并发症,让患者尽快建立自身免疫体系,消灭病毒。

不过诊疗方案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利巴韦林的使用建议,这款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或许有些作用,有待后续研究(无预防作用,大家无需抢购)。


关于解除隔离的标准

原有的解除隔离标准是体温恢复3天以上和呼吸道症状好转即可解除隔离,但在这一版中强调需要有明确的影像学表现支持,即胸片或CT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这样的改动显得更严谨一些,影像学上炎症的吸收基本可以代表着肺炎的痊愈,再配合核酸检测阴性,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以上就是关于第五版诊疗方案的解读,同第四版相比,内容更加完善,细节更加准确。吴医生分析这预示着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道路上已经取得成效,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开展,临床一线治疗的不断精进,我们终将在春天结束前,把病毒打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