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打工没人收的60后农民工,返乡靠子女养老?能靠得住吗?

新大风歌


这个问题我想不是靠住靠不住,而是儿女有能力担负没有,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农民的子女子呈父业基夲上以农为生,在农村有件房就行,不论生活的怎样一人有饭人人有吃,养老也就问题不大了。而现在儿女多在城市,自已的生活尚且困难维持,何以养老?在这里养老已是社会的问题,因为社会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分离生活,如何相互关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得从社会制度入手,合理安排人居结构,产业布局,重提老中青结合的产业结构和居住结构,才是解决养老育小的根本出路。


飞翔润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我父母的老年生活。我父母今年六十多岁,我家有兄弟三个,我大哥现在一分钱都没给父母拿,我父母的养老问题现在都是我和我弟弟在负担。每年我们俩每人3000元的现金,生病吃药我俩平摊,每年的水电钱我弟弟负担,每年的燃气取暖费我负担。我的观点是父母养我小我就养我父母老!百事孝为先。我父母认为指望儿子没错,但就看你有什么样的儿女?


农民工陈哥


题目说的确实是这样的情况,60岁的农民去城里打工真的不好说了,有的单位甭说60岁了,超过30岁,没一定的文凭和技术特长的就不好说了。60岁的人,除非工地站岗,或收拾点杂活等,还得有熟人关系。否则,就凉凉了。

打工没人要,回家怎养老,别人莫指望,唯把儿女靠。儿女若孝顺,生活没烦恼。遇到忤逆子,那就倒霉了。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以儿女为主,国家为辅。养儿养女防备老,这个传统的规律习俗,短时期内仍不过时。无儿无女、鳏寡孤独老人,现在国家政策好,绝不会让人饿死的,有多种相应的照顾补贴,能保证基本生活。这方面主要是农民,而国家退休职工一般没有这个后顾之忧,每月丰厚的退休金就是晚年生活的有力保障。尤其是现在的生活环境,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真好!

农民也问题不大,当然不能和城市退休职工比了,不能光看人每月几大千退休金,那也是缴纳了一定数额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光那保险费,普通农民几十年都挣不来的。国家政策好,农民60岁后也有了养老金,虽然不多,这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目前尚不能够太多。再说了,农村人应该有分得的责任田吧,如果能干活的,还可以种几年地,即是种三五年,种不动了,可以流转承包出去,收取一定的承包费,无儿无女鳏寡孤独的,还有各种救助照顾补贴,基本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有儿有女的更不发愁,毕竟不孝忤逆之人是极少数的,多数人是都能自觉的尽孝道的。所以,农村人就是60岁以后不能打工了,回家也没什么问题。无论儿女双全或鳏寡孤独,都能生活,主要是现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决定。即使老了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还可住社区或乡镇养老院,决不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假如不慎患上“冠肺病”到晚期或其它不治之症,那是谁也无回天之力了。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我来回答“城里打工没人收的60后农民工,返乡靠子女养老?能靠得住吗”的问题。

我认为:60后的农民工60岁左右,是该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了?返乡靠子女养老是否可行?能否靠得住是两个问题,依次解答

一. 返乡靠子女养老?不用怀疑,这是切实可行的,因为不论城乡,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老人年龄大了,叶落归根,回到子女身边,由他们照顾晚年生活,天经地义,子女有这份责任和义务。这个问题不用讨论,不用担心。相信绝大多数的儿女都很孝顺,都能够善待老人,因为父母养儿女小,儿女就要养父母的老。如果老人一旦摊上不孝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那就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二. 能否靠得住?这真有点说不准,因为每个老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可能靠得住,也可能靠不住。

靠得住的,是因为:1. 农村老人生活成本很低。一般来说,农村老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老房子,有自己的承包土地,自己也能够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自己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而生活成本与城市比,则低了许多,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儿女的赡养负担压力。2. 儿女必须孝顺懂事。老人总要老去的,当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有儿女在身边陪伴,问寒问暖,即安全也踏实,老人的晚年生活也会幸福快乐。3. 儿女的经济条件也很关键。孝敬老人不仅仅是陪伴,当老人年迈生病需要护理治疗的时候,更是检验儿女孝不孝的时候,经济基础好的儿女,孝顺的概率就高。

靠不住的,是因为:1. 儿女不孝,不想尽孝。虽然农村老人生活成本很低,虽然不需要过多的陪伴,但是,照顾老人关爱老人却是个长期的义务。如果儿女厌烦老人,虐待父母,这样的儿女肯定是靠不住的。生活当中也确实存在。2. 儿女日子过得艰难,无力尽孝。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他们的生活贫穷,自己的日子都过得艰难,无力关爱自己的父母,有些儿女还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父母成了“留守老人”,艰难度日。这种现象在农村也是很常见的。这样的儿女是靠不住的。

三. 最靠的住的还是自己有财产,有支配权。至于为什么?你懂的!我就不细说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满意,供参考!


海滩拾贝


屈指一算,如果是上世纪60年代生的人,今年都60周岁了。

60岁,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花甲之年,都开始在家养老了。

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六十岁的人身体都还强壮,如果现在返乡就靠儿女养老的话,我实话实话,这不靠谱,因为为时尚早。

你自己60岁,那你的儿女也就三十多岁,在这个年龄段,大部分人都还在培养儿女上学,他们自身的负担也还还重,再加上农村现在很多人都要去城里买房,想想看,他们自己要养儿育女,还得背负高额的房贷,除了这些,他们还会有多少余钱呢?

也许,许多人会说这样的子女不孝顺,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你不信来农村看看,60岁的人,只要身体健康,大家都在干活。

再说了,60岁,只要身体好,在农村自己养活自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种一两块稻田和蔬菜,自己养一头猪,再养点鸡鸭,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眼下还不需要儿女来养老的。

当然,如果身体不好,自己干不了活,返乡以后,那就只能靠儿女养老了。


李茗说乡村


养儿防老一直是人们热衷于养儿的原因,但有些人到老了才发现,自己手里存着钱才是防老的最好办法。现在60后的年龄介于51到60岁,这个年龄阶段城市还是有许多岗位需要的,就算你真的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想要返乡。也要经营好自己在农村的一亩三分地,别给儿子添麻烦了,因为儿子不是靠不住,只是现在你还不能靠。请听我给你说说其中的缘故。

子女经济压力大

现在农村出去的人,我们暂且称他们为穷二代。他们为了在城市稳得住脚,所以他们都贷款买了车和房,所以他们的工资在还完每月必需的贷款后,往往自己所剩无几,他们对钱的需要很大,但他们确实没钱。

除了还一些必要的贷款,他们在社会中需要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也需要花上一大笔钱。他们的经济压力对他们来说真的异常巨大,所以就算他们答应愿意给你养老,那他们自己过的日子就要雪上加霜。

你的年纪不算太大

现在好多70岁的老人都在自食其力,51—60的60后老人尚有力气自己靠自己,所以完全没必要为了子女的一把米而让子女左右为难,也让自己苦恼不堪。

人总要为别人而活,就像许三观买了一辈子的血,但出发点总是为儿女谋幸福,为了子女的快乐,作为老人我们更应该体谅他们,能不给他们添麻烦就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子女是心头的肉,他们过的好了就是老人最大的期盼。再说你自己种了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你还可以养上些牛羊,这样每年的收入可能与你打工不相上下,甚至要远远的好于你打工的收入。

综上所述,于情于理我们作为老人,都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子女多想想,自己能劳动得了一天,就要多劳动一天。一个家庭的兴盛靠得是祖祖辈辈的付出,自己已然是农民,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自己的子女刚好跨进城市的大门,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什么,但我们可以决定不向他们索取什么!父母的心一直都在儿女上,这是千古不变的。


星琴轩


60后现在都差不多60岁了,现在很多行业超过40岁都不要,城里混不下肯定得回乡下,干了一辈子,为家里付出那么多,也到了子女承当责任的时候,乡下销费水平低,生活成本少很多,儿女的负担也会轻点。

还要看儿女条件,条件好的养老自然没问题,条件不好的,身体还好的该干还得干,种种菜,养养鸡鸭,尽量减轻儿女负担,现在政策好,农村高龄 老人也有养老金领,自己干点,儿女再 赡养轻松多了,养老还是没问题的。



离吧人


为什么要等到60岁了才会考虑养老问题呢?作为一名六零后的农民兄弟,我就想问咱们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时,都干什么了?不为养老做点铺垫?做点准备?等到你60了,干不动了,才来考虑养老问题?再就是国家从2014年已经开始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虽说晚了点,但可以一次性缴纳社保养老金后到退休年龄可以那一部分养老金的。你现在问返乡靠子女养老能否靠得住?这不扯吗?


阿正19688630


说到农民工,我们会想到那些城市里劳动强度高,特别累的工种,像是筑路、建筑,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尤其是又到了一年的春节,农民工讨薪的话题会经常被提起,农民工为了一条路早日畅通,为了建筑早日封顶完工,每天都在拼命加班,说白了,就是为了多挣几个钱。

日复一日之后,农民工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着胳膊疼、腿疼等种种问题,甚至这些农民工上了年纪之后,这些状况会变得更严重。他们就像一台严重磨损的老旧机器一样,被各种慢性病折磨着自己。

当年的第一批农民工,已经年过55周岁,甚至已经60多岁了,早就过了青壮年时期,现在很多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再接受大龄农民工,毕竟建筑建设行业,安全是第一位的,一般年过55岁的农民工,公司老板就不会再收了。

在建筑筑路这行里,农民工其实不是去找公司谈待遇,而是只跟着包工头跑。有的包工头找的活跨度大,今年北京,明年广州,那么农民工也会随着包工头从北跑到南,哪里有活,他们就会跟到哪里。这样下来,要问农民工是在哪家公司工作,或许他们会被问懵,但要问哪个包工头带来的,他们一定说得出来。

这一代即将老去的农民工,子女多是80后,因为不想让子女再重复自己打工的艰辛路,所以会尽一切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上学,进而在城市里工作,毕业后在写字楼里当白领。但面对结婚和买房时候,靠着子女的那点微薄的工资,的确又结不成婚买不了房,于是,父母在工地更加卖力的挣血汗钱,而钱则贴补给了子女,让他们买房。

没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则会陪着父母一同打工,然后在老家盖房子,存彩礼钱,一场婚礼之后,多年辛苦的钱就基本花光了,甚至有些家庭还因此欠下了外债。

按城市职工的年龄来说,这一批老去的农民工,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可他们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没有公司签合同,没有人给他们交劳动保险的,就更别提五险一金了。回到农村,继续种地身体已经不再允许,况且种地根本养不活自己,那养老咋办?指望一身贷款压力的子女?

子女在城里也不容易,本来就农村出身起步低,好不容易工作稳定也30多了,这岁数在农村都已经有二娃了,但对于他们来说,能结婚就不错了,之后有个孩子,上学,去医院看病……,都是一笔大开销。自顾不暇的子女靠不住,指望不上了,只能靠自己存下的本就不多的养老钱。

而没上大学在村里的子女呢,下了学没几年就早早结了婚,所以他们的孩子也大都在上小学,甚至也有上中学的,上学之后就又是向外走,去读大学,买城里的房子,农村的生计难讨,只能再和父辈一样,去城市里打工挣钱。那种无奈,没在农村生活过的是体会不到的。

所以,这些生于60年代前后的老人们,建筑工地不收的他们,靠子女养老靠不住,靠自己也靠不住,两难啊。

还有一点,子女虽然难尽孝养老,可照顾隔代孙辈的压力却大了起来,很多老人都要帮助子女去照顾小一辈。这就是高龄农民工返乡后的养老生活。


标峰理评论


你好,我是来自四川绵阳的蜀乡六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很实在,在我们农村,有些在家种一辈子的地,有些在外打一辈子的工,后头一看60岁了,也该好好回家歇歇了。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子女会接受吗,我们村外出打工的还是不少,年近60的也很多,子女都还是会接受,回到家因为不是啥都不做,毕竟在农村嘛,农村的事情也比较多,帮儿女带带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田间的手脚活都还可以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