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株洲日报记者 郭亮


“尊敬的医务科:今天是大年初三,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如火如荼,身边援鄂的同事早已出发了;在科室内我第一个报名,之后报名的同事也陆续在发热门诊上班了,我仍没有接到医院的通知,心急如焚!再次向医院请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申请至新冠肺炎防疫一线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这是株洲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医生唐江写下的第三封请战书,全家六口都在这封请战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春节前夕,新冠肺炎自武汉发端,迅速席卷全国,给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蒙上一层恐慌的阴影。对普通的群众而言,可以居家自我隔离,而对医护人员而言,这是一场与新冠肺炎的战斗,无以计数的像唐江这样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走上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1月25日,株洲市7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湖北黄冈,这是湖南省首支支援湖北的医疗救援队。


到前线去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湖南省第一批驰援湖北的137人医疗队中,44岁的姜飞军的身影在一堆口罩遮面的医护人员当中很好找,行动起来略有不便,显得有些吃力,这来源于他一个月前的一次工伤,下班途中不慎摔伤,左足第5趾骨骨折。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原本该在家静养的他,在听到医院发布去湖北支援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老党员,轻伤不下火线,打着石膏,拄着拐杖也要坚持。”

姜飞军是株洲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生,除夕前一天刚赶回汨罗老家准备陪父母过年,正好在医院微信群里看到了招募志愿者前去湖北支援的通知。作为抗击过2003年“非典”的老将,姜飞军第一个报了名,甚至都顾不上和家人吃一顿热闹祥和的年夜饭,年三十清早就赶回医院,参加相关的防护培训,做好出发的准备。

跟姜飞军一样前往湖北驰援的还有省直中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任玉钢。出发的前一天,他的母亲刚做完一场大手术,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在医院值班,两个小孩子,一个1岁,一个3岁,也需要照顾。即便如此,在年三十那天得知驰援湖北的通知后,任玉钢义无反顾地报了名,面对媒体采访,他斩钉截铁地说:“把家里的事放一放,人民需要我,祖国需要我。”

还有株洲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毅、株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陈翠红、株洲市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生陈晖可、三三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谢燕飞……这样的名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湖南省第一批驰援湖北的137人医疗队中,有75名是株洲调配过去的医护人员,全省排名第一。

湖南医疗队的定点援助城市是湖北黄冈,疫情仅次于武汉,包括75名株洲医护人员在内的湖南医疗队,一抵黄冈,经过短暂培训后便即刻投入战斗,防护服厚重,穿上密不透风,没一会儿就一身汗,为降低感染风险,穿脱要尽可能地少,往往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渴了、饿了,忍一忍,困了,倦了,扛一扛……正是这些逆行者无私忘我的付出,原本措手不及的黄冈疫情防治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1月30日,姜飞军在隔离病区与患者交流。


留守也是逆行

并不是只有前往湖北驰援的医护工作人员才是最美逆行者,更多留在株洲的医护人员也走上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王娟娟,石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1月21日,她原本买好当天下午的火车票回河南老家,上午接到领导电话,疫情突发,单位急缺人员值守。王娟娟从事的是医学检验工作,岗位关键,她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愿意留下。

挂掉电话,她拨通了丈夫的电话。王娟娟家庭美满,丈夫在株洲一所高职院校任教,儿子3岁,一直放在河南爷爷奶奶家。放寒假后,思乡心切的丈夫提前赶回老家。还没等她说完,丈夫就说,职责所在,家里有他,放心留在株洲工作。王娟娟退掉车票,紧急赶赴单位,加入疫情防控机动队。

彭晓,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内科副主任医师,得知医院成立预检分诊门诊后,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并担任发热门诊医疗组组长一职。他妻子是口腔科主管护师陈源红,彭晓与她商量,主动提出夫妻要上一起上,把孩子送外婆家去,于是也报名上了一线。区预检分诊第一批上前线共有10名队员,夫妻俩一般情况下会错开排班,下班之后居家隔离,用彭晓自嘲的话来说:各上各的班,各进各的房,各自保护好自己。

孙聪明,三三一医院门诊部护士长,也是一名曾经抗击在非典一线并进入过SARS隔离病房的老将。此次新冠肺炎病情发生后,她又再次踏上征途,管理医院的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连续十多天未排休,随着疫情的变化,加班加点修订操作流程、做好人员培训、准备抗疫物资,翻开她的手机通讯记录,一天工作电话竟然达130多个。

哦,对了,还有本文开头提到的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医生唐江,在写下第三封请战书,全家六口人签名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调到株洲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支援。

同样的,名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自疫情发生,无以计数的医护人员放弃休假,自动请战,奋战在防治疫情的第一线,将株洲本土的疫情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株洲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医生唐江写下的第三封请战书,全家人都在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领头羊的作用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

这是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个医护人员在进入医护学院学习后的第一课都会面对这份誓言庄严起誓。因着这份誓言的指引,每有突发疫情,医护人员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直面最危险的境况。这种大无畏精神难免不会让人想到事事争先的共产党员,每有大灾大险,共产党员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疫情当前,医护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也始终站在防疫战疫的最前线。

攸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是本次疫情的救治定点医院,他们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建了“党员防控志愿队”,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倡议全院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踊跃报名。攸县人民医院二支部的95后党员王艳萍今年新婚,原定正月初二出发去厦门度蜜月,机票和酒店都订好了。疫情来临,医院安排她进隔离病区,她毫不犹豫退票上班。在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的医生刘宇,得知医院人手紧张,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上班;内科医生李勇参加过2003年“非典”抗击战,这次他又第一时间向医院申请上一线。他说,自己是老党员,又有参战经验,在救治病人和自我防护方面有很多优势,应该当仁不让。

患者陈某,女,56岁,攸县联星街道人,在武汉市经营小宾馆,2020年1月16日回攸县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1月20日收住攸县人民医院就诊,1月24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入院后,攸县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安排最强医护力量全力救治,在经过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的结果都显示为阴性,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出院标准,于2月2日下午出院,这也是株洲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不止留守在株洲本土的医护人员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驰援湖北的株洲医护人员也是共产党员走在抗疫最前线,并吸引更多的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靠拢。

1月27日,赴黄冈援医的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护士谢燕飞,将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到湖南省赴湖北支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24岁的谢燕飞在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岗位已工作5年。去年,她生下一子,今年正月初八满周岁。

疫情发生后,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倡议医护人员赴鄂支援,谢燕飞第一时间报了名。

“只有疫情控制了,才有安全健康的生活。”她坦言,自己割舍不下儿子,起初也担心疫情,但想到有这么多战友并肩作战,越发义无反顾了。

“到黄冈后,什么事都是党员冲在最前面。”谢燕飞感慨地说。

“队友、老党员陈淑华值得敬佩,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以免感染。当看到我情绪稍有不对时,就放音乐给我听。她还开导我,等战胜了疫情,我们就可以放松了。”谢燕飞说,“陈党员”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自己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党员的突出表现,他们不计报酬、不惧病毒、不怕牺牲,抢分夺秒,奋斗在疫情防控、生命救治一线。他们,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谢燕飞在入党申请书中动情地写道。

据湖南省卫生工会主任、湖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高纪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137人在抵达湖北黄冈的第二天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当天便收到了24份入党申请书。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三三一医院护士谢燕飞在抵达黄冈的第二天就将入党申请书交到湖南省赴湖北支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一衣带水的亲情

湖南湖北,一衣带水,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都属于湖广行省的管辖范围之内,湖湘荆楚,原本便是一脉相连的好邻居、好兄弟。落实到株洲地界的观感更为直观——株洲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中国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与湖北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齐名,其肇端便是1989年开启的南大门小商品市场,受益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成功,早期南大门市场的商户,很多是湖北人,顶峰时更是占了市场经营者的九成以上。

正是这样一脉相承的亲密关系,在疫情爆发后,湖南第一时间组建了137人的医疗队伍驰援湖北。同时,那些留守在株洲的医护人员也给流落在株洲的湖北兄弟姐妹家一样的温情。

因为新冠肺炎是由湖北发端,在疫情初起之时,不少非湖北地区民众对湖北籍人士或由湖北返乡人士颇有歧视之举,在株洲,则对这些遭遇不幸的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家的,在家自我隔离,在株洲没有家的,有定点隔离酒店,医护人员每天上门消毒检查,尽可能地将新冠肺炎遏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1月27日上午,一个特殊的咨询电话打进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客服中心,咨询者是一名从武汉回株洲探亲的二胎孕妇,她十分焦虑地告知,怀孕近39周,1月22日从武汉来到株洲,已经连续两周没有产检,上医院产检有感染和被感染的风险,不产检又非常担心胎儿的安危。接到消息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决定立即派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

该院产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周文勇主动请缨,护士袁银挺身而出,经医院感染科对防护措施进行强化培训后,便带齐医疗用品直接上门为这位孕妇做产检。周文勇详细地询问了孕妇的孕期情况以及近期健康状况,之后为产妇进行全面产检,未发现异常。周文勇嘱咐其自行监测胎动、安心养胎,叮嘱如有破水、腹痛等临产症状随时联系。

孕妇及其家人对市妇幼保健院的上门服务既感动又意外,特殊时期,别人闻武汉而色变,不想妇幼保健院医生却一点没放在心上,主动上门产检,这也让身处异地的他们倍感温暖。

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的隔离病房内,住着我市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确诊者成成(化名)。

4岁的成成一直和父母住在武汉,他还有个一岁半的妹妹。年前。成成父亲将其送回株洲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1月27号,成成开始发烧,爷爷奶奶赶紧将其带到株洲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后疑似新冠肺炎,进入隔离病房观察治疗。

株洲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医生龙云铸介绍,成成入院时主要症状是发烧头晕,经过检查确诊为新冠肺炎。由于成成的父母亲在武汉居家隔离不能赶来,爷爷奶奶也在医院隔离观察。得知成成一家人的特殊情况,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要求医院承担起对成成及其爷爷奶奶治疗、护理、生活等全方位的责任。

感染内科的12位医护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成为了成成临时的“爸爸、妈妈”,除了为他做治疗以外,还从家里带来自己做的可口的饭菜,还有护士将自己孩子的玩具带给他玩耍。成成对身边新出现的一群护士姐姐还觉得挺开心,护士们也觉得孩子不认生,挺好带。

“看见这么小的小孩无依无靠,我们都十分心疼他,现在每天24小时有三班护士轮流陪护,不让他自己一个人呆着,也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康复出院,一家团圆。”感染内科护士长胡玲俐说。

2月4日上午,经过株洲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9天的精心救治,小成成最终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这也是株洲市治愈的第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当日,12位临时“爸爸、妈妈”与小成成一一拥抱作别,并给小成成送上了自己买的玩具等礼物。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2月4日上午,株洲年龄最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成成 ( 化名 ) 出院,临时的“爸爸、妈妈”给他


穿白衣服的人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疫情发生以来,一段早已找不到确切出处的文字在网络刷屏,奋战在防疫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并不是天生道德感就高人一等,他们也是人,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枕边人的爱人,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一样的情,一样的爱。

王嘉铭,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武汉爆发新冠肺炎后,他主动请缨并入选驰援湖北的医疗援助队员之一。在疫区,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救助患者,王嘉铭毅然决定剃光头,轻松上阵。在第一天落地黄冈后,他跑了几条街终于找到一家理发店,老板听说他是湖南援鄂医疗队的,还免费为他剃光头。王嘉铭摸着自己的光头调侃自己成了“葛优大叔”。王嘉铭说:“为了轻装上阵,我已经变成了葛优大叔,现在谁需要洗发水,我这里有一瓶,还附赠一瓶护发素。”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株洲医护人员奋战新冠肺炎纪实

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王嘉铭在落地黄冈的第一天就剪了个光头。

不止王嘉铭,株洲市赴湖北支援医疗队75名队员,不论男女,大多数人在奔赴黄冈的当天就把头发剪短,“女的用手抓起来齐根剪,男的尽量短一点。”据媒体公开报道材料,此次援鄂的75名株洲医护人员,有三分之一是90后,正是爱美耍帅的年纪,不惜将头发剪短,一为方便打理,节省时间,二也是防护要求,以免交叉感染,这同样也是一种付出。

或许,剪短头发只是个人形象上的一些妥协,非常时期,也不算太过,可人世间最难割舍的亲情,以及一年到头难得的亲人团聚,也因疫情的突然到来而按下了暂停键。

“老公,这是你去黄冈的第一天。同为医者,我知道你此行肩负重任,救死扶伤,咱们义不容辞……”1月27日,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特殊的家书,信件内容让不少人泪目。这是该院心内科护士文可写给丈夫的家书。

原来,文可的丈夫李锐是此次株洲支援黄冈医疗队队员之一。

“原本,我这封家书是想等丈夫回来再给他看的,现在提前公布是想给他加油鼓励。”文可介绍,她的丈夫李锐是市中心医院手术室的一名男护士。两年前,两人领证结婚,如今,儿子有1岁2个月了。

1月23日,文可发现丈夫有些“异常”。“他白天偷偷地趴在电脑桌前写些什么。当天我值晚班,他还主动提出要陪我值班。”文可说,直到第二天,她才知道丈夫递交了去湖北支援的请战书。同样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理解也很支持丈夫的决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这种关键时刻我们不能退缩。”

为了好好珍惜团聚的时光,除夕那天,一家人守岁到深夜。第二天一早,李锐还特意带上儿子去放烟花。1月25日下午6点,李锐与我市其他74名医疗队员踏上了前往湖北黄冈的专列,出门前,他将儿子久久地抱在怀中……

同样因为疫情的突然到来而不得不与挚爱的家人暂时分别的还有省直中医院呼吸专科护士邱亿,她是在大年三十凌晨接到护士长征询是否去湖北支援的电话的,二话没说邱亿就应承了下来,唯恐护士长不批。因为时间太紧,她甚至来不及跟醴陵的父母当面告个别,只在电话里歉意地跟父母说起要去黄冈驰援的事情。

这样的名单还可以列出很长很长,75名驰援湖北的株洲医护人员,包括留守株洲、奋战在防疫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哪一个不是暂别挚爱的亲人,满怀愧疚与不舍踏上征程的呢?

2月1日,就在株洲支援黄冈医疗队抵达黄冈的第7天,邱亿接到了儿子萌萌幼儿园班主任吴倩老师发来的一个特殊的视频。视频是儿子萌萌同班的小朋友的家长在得知邱亿驰援湖北的消息后,指导各自的孩子拍下了加油视频,再由吴倩老师编辑、配乐、合成。

收到视频,听到视频里37个稚嫩的声音高喊加油,邱亿和身边的队友们都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便是有泪有爱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早日战胜新冠肺炎,让更多的人能回家团聚。我们同样也希望,这一群穿着白衣服的医护人员,也能早日胜利归来。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