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不想腦出血,少做哪些事情?

養生曉助手


說到腦出血,不單指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都會發生,吳醫生實習的時候輪轉急診科3個月期間就遇到了4例因為熬夜玩手機誘發腦出血的年輕人,其中還有一個小女生因為腦幹出血最後沒有挽救回來,確實挺可惜的。

導致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伴發腦小動脈病變,血壓突然波動就有可能導致腦動脈破裂出血。其他的原因比如腦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抗凝或溶栓治療等。

那麼,要怎麼預防腦出血呢?

1.控制血壓

控制血壓要從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採用降壓藥物來調控,要儘量控制收縮壓、舒張壓都平穩達標,避免血壓突然飆升,血壓突然波動很容易導致腦動脈破裂。

2.控制血糖

高血糖會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動脈的脆性,容易導致腦動脈破裂。

3.控制血脂

血脂也是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要從飲食、運動、必要時服用調脂藥物控制血脂。

4.避免吸菸

吸菸可以使發生腦出血的風險升高2-4倍,戒菸可降低腦出血的風險。

5.調整飲食

飲食要少油少鹽,食鹽攝入量≤6克/天,多吃青菜和水果,少吃糖類和甜食。

6.改善生活方式

鍛鍊有助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有助於增強血管彈性,從而降低腦出血風險。缺乏鍛鍊、肥胖都不利於預防腦出血。所以,預防腦出血要加強鍛鍊,適當減肥。另外,要養成早睡的習慣,避免熬夜造成血壓波動。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關注我,您就擁有了一個家庭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前幾天,我的一個前輩腦出血死亡,剛剛過50歲生日不久,在出去應酬之後,醉熏熏的回到家裡面,朋友幫他老婆把他安置在客房睡了。第二天老婆叫不醒,結果一摸,人都冰了——腦出血死亡。

本來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孩子剛剛國外畢業準備回國,結果一下子……哎

50歲之後,進入生命高危期,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50歲之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種致命性的疾病都進入了高發期,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真的是比較危險。

我國腦出血的高發年齡就是50歲~60歲。因此,一定要注意,如何預防,我來給大家講講,希望人世間少一點悲劇。

1.控制好血壓。

百分之七十的腦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腦出血患者都是由於高血壓導致的。長期血壓高,可以導致血管受損,血管脆性增加,當血壓再突然升高時,就很容易破裂出血。就像一個氣球裡面已經灌滿了空氣,你再往裡面吹氣就可以引起氣球破裂,血管也是同樣道理。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壓,該吃藥吃藥,該減肥減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2.儘量不要喝酒啦,如果要喝也別喝大酒

有沒有發現,酒桌上喝死人的報道非常多,主要死因就是腦出血。而且喝醉之後很難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發生了腦出血,比如腦出血患者會昏迷,嘔吐,肢體無力,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喝多了,因此很容易延誤最佳搶救時間。

3.保持平和心態,不要激動

一激動啊,血壓就會飆升,血管就容易爆。我見過婆婆和兒媳吵架,血管爆的,也見過打麻將突然血管爆的。。。。。。

所以,到了五十歲的年紀,要學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和心態。

4.煙能戒就戒

香菸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以損害血管,增加心腦血管發病風險,還可以增加肺癌膀胱癌等癌症發病率,所以能戒就戒吧

5.鍛鍊身體,合理膳食,保持身材,不要太胖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肥胖之後,很多疾病的發病率都會增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又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所以每天鍛鍊半小時,不要大魚大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於健康。


人體探索者


前不久我老公同事的姐姐就是突然腦溢血,才48歲,原因是因為她長期高血壓。

對於中年人來說,保持好血壓,血糖,血脂依然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最基礎。

平日裡一定要注意5少3多:

少吃鹽,少吃油,少熬夜,少抽菸,少喝酒。

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多休息


文靜老師


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的原發於腦實質內的出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腦溢血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病,但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現在這病也找上了年輕人。

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不想腦出血,少做3件事

1、少吸菸

吸菸,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

尼古丁會刺激血管,導致血管變得脆弱,還會損害血管內皮,導致血液粘度升高,容易導致腦溢血。

2、少熬夜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管的壓力也會很大,如果加上情緒一激動,很可能會導致腦出血。

3、少喝酒

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彈性,加速動脈硬化,易造成腦血栓的形成,從而誘發腦溢血。

腦溢血前有四種表現,早識別能保命:

表現一、無法吹口哨

腦溢血發生之前,舌根會出現發硬,說不出話的情況 ,嚴重的人甚至是不能言語的。

一般這種症狀會持續幾分鐘甚至是十幾分鍾,然後消失,此時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腦溢血發生前的警告。

判斷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吹個口哨,如果能正常發音,沒有嘴歪眼斜,說明還好。

表現二、半身發麻

一般中老年人容易出現這種表現,如果你有一般的甚至發麻,並且四肢行動也異常的時候,刨掉頸椎病等因素的影響,就要注意可能是心腦血管的問題了。

腦溢血發生時,很多患者會表現在一側手臂、一邊大腿、上半身、下半身等局部部位出現癱瘓的情況。

並且可能還會有刺痛感,此時就要重視了。

表現三、頭疼嚴重

如果你有高血壓,之前沒有舍什麼明顯的症狀 ,最近總是出現莫名的頭疼,就要警惕,是腦溢血發生前的信號。

臨床上,大部分腦溢血的患者,都會經常有頭暈頭疼的症狀。

尤其是早上起床以後,是血壓的高峰期,這種頭疼的症狀會異常的明顯。

如果1天之內反覆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的情況,那就一定要及時去醫院了。

表現四、雙手溫差大

對於正常的人而言,我們雙手的溫度應該是差不多的,這是血流通暢的一種表現。

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的左右手有文章,甚至手指還有點僵硬,拿不住東西,就要注意了。

其實這是血管閉塞所致,甚至左手在提重物後會出現視線模糊、暈眩等異常。

醫生忠告,做好這4點,更有助於預防腦出血!

一、嚴格控制血壓

不管是新發現的,還是長期的高血壓病患者,都要嚴格的控制血壓,不要抱有太多僥倖的心理,因為高血壓就像一個“定時炸彈”,突然性的升高之後,就會引爆腦血管,造成腦出血。

為此,平時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規律的服用降壓藥,降血壓到正常水平,切忌隨意更換降壓藥或者停用降壓藥,短期血壓的波動危害更大。

二、堅持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有降低血壓、預防血栓等功效。

但是,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並不多,主要有秋蘇籽油、核桃油等食物,其中秋蘇籽油中含量比較豐富,α-亞麻酸在66.7%以上,是α-亞麻酸的良好來源。

研究顯示,α-亞麻酸可降低內皮素進一步影響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內皮舒張功能,進一步研究表明,人體脂肪組織中的α-亞麻酸水平絕對增加1%,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動脈壓均下降666.10Pa左右。

並且,α-亞麻酸可降低 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對患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明顯益處。

每日可將5ml秋蘇籽油拌入200ml自制酸奶中,或淋湯、拌菜也可以。

三、禁止菸酒攝入

酒精會導致血壓升高和抗高血壓藥物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另外,長期飲酒容易導致血管增厚,而在血管的薄弱部位,如果血壓突然升高,則很可能引起腦溢血。

此外,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可加重血管收縮,增加血壓。一旦過量,就會加速腦溢血的發生。

所以,菸酒是腦血管的大敵,平時一定要減少攝入的機會。

四、不要過於用力

尤其是在早起和排便時,更需要注意,早起之後,我們的身體是從睡眠的狀態轉化到清醒的狀態,身體的各項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過於使勁的話,就極易導致血壓在短時間內上升,引起大腦充血,造成血管崩盤的現象,增加腦溢血的風險。

特別是患有便秘的老人,平常要注意飲食和運動,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減少便秘的現象。


養生的小蝦米


人的生命週期分4個階段:

1歲-35歲,被稱為“健康期”。

36歲-45歲,被稱為“疾病形成期”。

46歲-55歲,被稱為“生命高危期”。

56歲-65歲,被稱為“安全過渡期”。

50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此時,很多疾病容易“爆發”。

其中,腦出血,起病急驟、病情兇險、致殘率高、死亡率高,是中老年的健康殺手。

這3類人,需高度警惕腦出血

第一類:嗜菸酒者

吸菸,喝酒,是導致腦溢血的一大誘因。

尼古丁會刺激血管,導致血管變得脆弱,還會損害血管內皮,導致血液粘度升高,容易導致腦溢血。

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彈性,加速動脈硬化,易造成腦血栓的形成,從而誘發腦溢血。

所以,長期吸菸喝酒的人,要格外注意預防腦溢血的發生。

第二類:長期熬夜、休息不足者<strong>

經常熬夜、休息不足的人,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管的壓力也會很大,如果加上情緒一激動,很可能會導致腦溢血。

因此,喜歡熬夜,精神壓力大的人,一定要格外預防腦溢血。

第三類:長期久坐者

久坐後,突然起身,導致腦梗、腦溢血的病例,屢見不鮮。

長期久坐的人,血液循環會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心肌收縮乏力,長期久坐的人,患腦溢血、腦梗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久坐,要注意適當的活動一下。

50歲後,不想腦出血,少做2件事

1、少熬夜

熬夜,會導致腎上腺素飆升,人也會變得疲勞緊張,再加上久坐不動,血管受到壓迫,就很容易發生腦出血。

此外,熬夜打遊戲時,難免精神會高度緊張,尤其到了關鍵時刻,過於緊張的情緒,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少抽菸

吸菸,也會增加腦出血幾率。

一項研究調查發現,每天抽菸20支以上,會導致腦出血危險增加三倍。

而在空間狹小的房間裡抽菸,煙氣無法及時擴散出去,對於身體危害加倍。

因此,熬著夜抽菸,對於心腦血管來說,危害更大。

腦出血的“前兆”信號,需警惕,莫忽視

腦出血雖發病急驟,但發病前約70%的病人有早期信號。

1、眩暈明顯,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抬腳費力,甚至摔倒在地。

2、劇烈頭痛,無明顯誘因,先是斷斷續續的頭痛,後來轉為持續性頭痛。

3、一側麻木,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別是無名指。

4、突然眼前蒙黑,或一隻眼睛看不清,甚至出現重影。

5、舌根發硬突然感覺舌頭根部僵硬,舌頭膨大,說話說不清楚。

6、常流鼻血,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的症狀就要小心了。

發生腦出血後,該如何急救?

首先,迅速撥打120。清楚告知準確位置,等到急救人員。

其次,正確擺放體位。鬆解患者衣領、褲帶,將患者放置空氣流通、環境較安全地帶,採取平臥位,並使頭部偏向一側,防止舌根後墜,清理患者口腔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最後,冰敷頭部止血。用薄巾包裹冰塊,外敷於頭部,起到止血作用。儘量少搬動患者,亦不要輕易喂藥給患者食,以防加劇出血、藥物阻塞氣道引起窒息死亡。

預防腦出血,做好這幾點:

1、控好血脂

血脂異常,是導致腦溢血的誘因之一。

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所以,預防腦溢血,首先要控制好血脂。

想要調節好血脂,食用油的選擇是關鍵。

食用油,搭配吃,攝足3種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平衡,保護心腦血管。

將橄欖油、大豆油、秋蘇籽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植物油的食用,最好搭配吃,平衡內體脂肪酸,改善血管、血脂健康,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其中,秋蘇籽油,含大量的α-亞麻酸,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每天5ml,做調和油、油淋菜、涼拌菜、拌酸奶等,都可滿足人體需求。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一種脂肪酸。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適當的補充α-亞麻酸,還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一勺這樣搭配的食用油,調節血管,改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益處。

2、控好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高血壓者,一定要穩定血壓,除了要服用降壓藥以外,還可以按揉穴位。

高血壓的人,一旦發現血壓偏低,正常了,挺高興的,就不吃降壓藥了。

然而,這樣做危害較大,不穩定的血壓,容易導致腦溢血、腦梗的發生。

高血壓者,一定不要擅自停用降壓藥,需準醫囑!

高血者,經常喝點代茶飲,可驅寒暖身,亦有助於降脂降壓。

兩餐之間,泡一杯 黃谷丁荷葉茶,有助於調血脂,降壓,促排毒。

用黃谷丁、荷葉、小葉苦丁,搭配泡水代茶飲,即可。

荷葉,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小葉苦丁,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清熱散風,可以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者有很大的好處。

黃谷丁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飲,可以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穩定血壓,保護血管健康。

3、常活動左手,鍛鍊右腦

在人的大腦中,右半腦的血管較少,而且相對脆弱。

因此,在相同因素的刺激下,右半腦更容易發生腦梗、腦出血等疾病。

經常使用左手,有助於右腦的開發利用。

所以,平時可適當地多活動左手,這樣能更好地刺激右腦。

4、戒菸酒,穩定情緒

抽菸喝酒,不良的生活習慣,能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硬化。

因此,要注意戒菸戒酒,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壓者。

此外,還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大起大落,也是減少腦出血,重要的一步。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於激動,做到心境平靜,學習緩解壓力的方法,經常聽點輕快的音樂,把名利等身外之物看淡。


操勞的一生


我是小影大夫。50歲,進入生命高危期,不僅是腦出血,其實這個年紀很多疾病都接迥而來。不想腦出血或者得其他疾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少熬夜,多休息,適當鍛鍊,控制有原發病,定期體檢。

就在剛剛,一個其他科室的同事就因為腦出血倒下了。他42歲,沒有高血壓,就是偶爾會喝點酒,昨晚喝了酒,今早出現頭疼,一直沒有看病,還堅持工作,就在下午5點快下班的時候倒下了,額葉腦出血破入腦室,腦組織腫脹,沒有動脈瘤和血管畸形。


每過10歲是一個坎,40歲有些疾病都已經慢慢的凸顯。腦出血沒有任何預兆,有高血壓不控制容易出現腦出血,但是沒有高血壓,喝酒也是一個誘因。有人會問了,醫生也不會照顧好自己嗎?醫生也是人,醫生每週都要熬上至少一個夜班,吃飯也不準時,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因為工作的原因做不到。

而對於老百姓,如果不是工作的原因,還是請不要熬夜,多休息。平時少喝酒,能戒菸戒酒就最好戒了吧。低脂低鹽飲食,少吃肥肉這些高脂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飲食和生活習慣都規矩一些。老人年要多檢測血壓和血糖,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最好要控制,不然會由於高血壓引起腦出血。另外,要定期體檢,一年一次的常規體檢,還要有針對性的放癌體檢。


小影大夫


腦出血是目前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寒冷的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一定要格外注意預防腦溢血。

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不想腦出血,少做四件事!

1、情緒激動

情緒也是導致腦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多數是由於情緒激動:悲傷、憤怒、暴躁等而誘發血壓升高,致使腦血管發生破裂,繼而導致腦出血。

2、頻繁熬夜

現代人熬夜,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行為,但是,熬夜卻嚴重危害血管健康。

熬夜會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易黏稠,導致血液裡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並且,人在熬夜時,精神會處於緊張狀態,血壓易升高,這樣會加速血管破裂。

3、少久坐

血管堵塞這種慢性病高發,很大程度上跟長期久坐有著密切聯繫。

如果身體缺乏運動,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就不能及時排不出去,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廢物就會囤積在血液裡,使血液變稠變髒,加速在血管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繼而導致心梗、腦梗等疾病。

4、少吸菸

比如吸菸、霧霾等,對身體都會有損傷,尤其是吸菸,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煙霧中含有上千種有害成分,可促使血管收縮、痙攣,促使血壓升高,同時還會增加血管中“壞膽固醇”的含量,利於形成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吸菸還會增加血管內皮的損傷,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不利於血管健康。

如果能戒菸,最好戒掉,不僅利於保護血管,還能預防體內基因突變,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出現4種表現,儘早預防腦溢血發生!

1、身體發軟

常常表現為四肢無力,有時候拿筷子也會突然掉落,或者是出現單單側身體麻木的情況。

這就是由於腦血管出現病變、阻塞或破裂導致的,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2,經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並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就要小心了。

高血壓患者,經常的鼻出血,半年內很有可能出現腦溢血。

3、哈欠連篇

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如果哈欠一個接一個,很頻繁的話,就要小心是腦供血不足了!

研究顯示,腦供血不足的人,多見頻繁打哈欠,數值高達80%。

並且這類患者,夜間多不自覺流口水,甚至會被口水嗆醒!

4、舌頭髮硬

表現為,突然說不出話、吐字不清楚、吃飯時吞嚥困難等,這些症狀,都是腦出血發生前的徵兆。

很多人出現這些症狀,只有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就消失,往往會被大家忽視。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危險消除了,出現這樣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治療。

養血管,預防腦出血,多補二物,做好三戒!

  • 多補二物:

1、一杯藥茶水

茶療具有防病治病之效,兩餐間適當地喝些茶水,不僅有助於血管健康,還可疏通血管,給血管清淤,效果尤佳。

兩餐之間,可以常飲用黃谷丁荷葉茶泡水。

用黃谷丁、荷葉、小葉苦丁,三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可降脂,改善血粘稠,還可以給身體排排毒。

荷葉,是十分常見的消脂食物,用其泡水,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小葉苦丁,用其泡水,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有助於減少血栓形成。

黃谷丁,更是隨處可見,用其泡水,不僅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還可以幫助人體排毒。

三者搭配,泡水喝,有很好的降脂、改善血粘稠,預防血栓,且能幫助人體瘦身排毒。

2、膳食纖維

飲食過於精細,是現代人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補充一些膳食纖維,比如吃一些粗糧。

膳食纖維可刺激大腸蠕動,將膽固醇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血管健康。

  • 做好三戒:

1、戒過勞

俗話說,勞逸要結合。

適當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有助於身心健康;

但是不要過於勞累,要知道,超負荷的疲勞,可誘發腦出血。

2、戒外賣

現代年輕人基本三餐都離不開外賣,偏愛點一些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這類“三高”食物,其實最“堵”血管。

因為“三高”食物攝入過多,超過身體代謝範圍,過多的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就會沉積在血管中,加速血粘稠,導致血栓。

3、戒不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高血壓者,一定要穩定血壓,除了要服用降壓藥以外,還可以按揉穴位。

高血壓的人,一旦發現血壓偏低,正常了,挺高興的,就不吃降壓藥了。然而,這樣做危害較大,不穩定的血壓,容易導致腦溢血、腦梗的發生。血壓高的人,是否停用降壓藥,需準醫囑!

最後,經常做三個動作:

1、動腿肚

常按摩腿肚,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下肢靜脈曲張,保護血管健康。

2、動頸部

將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為宜。

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並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

3、動腳裸

平躺床上,大腿放鬆,以腳踝關節為中心,進行360度環繞,然後重複即可。


營養師老楊


人到了50歲以後,已過半百。而在這個時期,既是中年危機,也是“生命危險期”。

統計學上來說,腦出血常發作年齡在50-70歲。

腦出血也叫“腦溢血”,是老百姓常說的腦中風中的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腦出血,醫學上指腦實質內原發的非外傷性的出血。

腦出血高發原因!你佔了幾個!

1、高血壓,其中收縮壓尤為重要。

隨著收縮壓的增高,腦出血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體力、精神活動緊張時,血壓進一步升高,當壓力超過了血管承受的能力,則血管破裂發生腦出血。據報道,約有70%-80%的腦出血是由高血壓所致。

2、A型性格,躁脾氣。

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容易發生腦出血,比其他性格的人防出血的發病率高4倍。有這種性格的人,具有強烈的求成、速達慾望,目標過高,熱衷於競爭,有時間緊迫感,過於好勝,說話與行動節奏快,整天處於緊張狀態,脾氣急躁。由於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兒荼酚胺分泌增加,脈搏,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反應強烈,致使血壓升高,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高血壓性腦出血。

3、肥胖

研究證實,體重增加血壓亦增高。降低體重可減少息高血壓病的危險性,每降低體重1公斤就使收縮壓降低0.3千帕(2.25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0.2千帕(1.5毫米汞柱)。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的肥胖者,高血壓的患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2.9倍。

4、食鹽過量

食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長期多食則有害。有一部,分人愛吃鹹味較重的食物,這是不良嗜好。研究證實,食鹽對血管壁有直接損害作用,可增加血管的敏感性,使血容量增加,血壓增高,易於發生腦出血。

5、如吸菸、酗酒、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性交、便秘、腦力緊張活動等,均是腦出血的觸發因素。

腦出血的前兆

1.劇烈頭痛

患者如果出現突然的頭疼症狀,但是又沒有其他特別的誘因的話要注意警惕。這種突發性的頭疼可能是腦出血的症狀。很多患者最先是出現間斷的頭疼,但是隨著病情的加重會發展成連續性的頭疼。

2.頭暈

腦出血的先兆之一還有頭暈。患者在頭暈發作時會感到以自身為原點,周圍的食物在不停的旋轉,自己站立的時候會出現站不穩或是無法站立直接暈倒在地的現象。這種症狀剛開始時是短暫的,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越來越嚴重。

3.麻木

腦出血有何徵兆呢?很多腦溢血發生前都會出現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別是無名指!如果常常感覺左右半身麻木,應該考慮腦內小血管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如果麻木的同時,出現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況就更加危急了。

4.經常嗆咳

在喝水或者進食的過程中莫名的出現嗆咳,這也是很多人腦溢血的先兆。

5.哈欠連天

一些病人還介紹,他們會不分時間、地點而情不禁自的打哈欠。其實這正是大腦缺氧的徵兆。

6.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並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的症狀就要小心了。專家介紹,高血壓患者經常的鼻出血,半年內很有可能出現腦溢血。

預防腦出血,保護血管健康,堅持做這5件事

1、 補充茶水

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的人比喝2-3杯水的人,更不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尤其是含硒量較高的紫陽毛尖。

硒元素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明顯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減少血栓形成,保護腦部血管。

紫陽毛尖產自陝西紫陽的富硒生態區——不僅含有硒元素,含有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還可增強微血管的韌性,抑制斑狀增生,從而預防心梗的發生。

平時喝水時加點,飲茶也需注意水溫,控制在35-40°C之間為宜,這樣可以減少對血管的刺激。

2、定期檢查

對於有高血壓症的人,平時要做好定期測量血壓和血液粘度的工作,而對於一些可引發腦出血的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免疫性疾病等,則要及時治療,控制好病情。

3、調整情續

情緒不佳也是誘發腦出血的原因之一,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於激動。 悲喜勿過,以防出現意外。

4、戒菸戒酒

菸酒會導致血管收縮,讓人心跳加快並導致血壓上升,同時還會加速動脈硬化,所以對於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人,預防腦出血一定要忌菸酒。


因簡單而不凡


腦出血,又叫“腦溢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

在臨床上,腦出血,致死率非常高,倖存下來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大腦損傷,留下後遺症。

腦出血,主要高發於40歲~70歲的人群。寒冷的冬季,是腦出血的一個高發時間,此時,要格外注意警惕。

這5類人,容易被腦出血找上,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類:高血壓者

<strong>

臨床上,約80%的腦出血,是因高血壓所致。

當血壓升高時,會突然導致腦內動脈破裂出血,易致殘,甚至死亡。

如果,高血壓者,再大量喝酒的話,還會刺激血管,導致血管破裂,誘發腦出血。

因此,長期高血壓者,一定要注意戒酒,千萬要控制好自己,切莫貪杯,要滴酒不沾。

第二類:動脈硬化者

動脈硬化的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逐漸老化,失去彈性,彈性降低以後在,自然容易破裂,誘發腦出血。

第三類:三高人群

除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由於身體代謝紊亂,出現腦出血的幾率更高。

第四類:有腦出血家族史的人

從臨床統計的結果來看,有腦出血家族史的人,其腦出血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無腦出血家族史者。

第五類: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據統計,肥胖、吸菸、嗜酒、進食過鹹、性情急躁者,罹患腦出血的幾率,遠遠高於沒有這些習慣的人群。

腦出血到來時,5個“腳步聲”很隱蔽,一定要高度留心

1、劇烈頭痛

突然間,莫名其妙的劇烈頭痛,很可能是因腦出血而導致。

大多先是間斷性頭痛,然後,逐漸演變成連續性的疼痛。

2、面部、四肢麻木

一旦,發何時能腦出血,導致腦血管供血不足,便會引起肢體麻木。

尤其是,面部、唇部、四肢,會出現一定的麻木,甚至伴有視力模糊。

3、頭暈

突然間頭暈,覺得周圍的事物都在轉。

這種症狀,在腦出血初期,會比較短暫,隨著病情發展,會越來越嚴重。

4、嗜睡、打哈欠

一部分腦出血者,還會出現嗜睡的現象。

即便睡眠充足,也會感到非常睏倦,身上疲勞感無法消失,總打哈欠。

5、經常嗆咳

喝水或進食的過程中,會頻繁的出現嗆咳的現象。

這也是腦出血的一個前兆之一,一旦出現這類現象,要引起重視。

生活中,養護血管的方法

1、早起後,喝杯水,防血栓

清晨,起床後,是人體血液比較粘稠的時刻。

此時,喝一杯溫開水,35-40℃,是最佳選擇。

補充水分,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減少血栓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早起後,白開水,才是最佳選擇。

2、兩餐間,喝杯茶,促排毒

淡茶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釋劑。

白天,在兩餐之間,泡上一杯茶水,有助於消脂排毒。

黃谷丁荷葉茶,泡水喝,可降脂、降壓,促排毒,給血管清清淤。

自己動手,用黃谷丁,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黃谷丁,隨處可見,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全株可入藥。用其泡水喝,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助於消脂排毒,疏通血管,有益心腦血管健康。

荷葉,也是常見食材,用其泡水,可降低總膽固醇、生甘油三酯,同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

小葉苦丁,用其泡水,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

三者搭配,泡水喝,不僅可降脂、改善血粘稠,預防血栓,還可以幫助人體瘦身排毒。

3、管住嘴,多蒸煮,少煎炸

保護血管,飲食上,也要十分注意。

首先,要管住嘴,切莫貪食吃得太多。

尤其是,鹹菜、油炸食物、奶油蛋糕等,三高食物,要注意少吃為好。

其次,烹飪方式,儘量選擇蒸煮,減少煎炸。

蒸煮的方式,可以儘量保留食物的營養,更有益健康。

煎炸的方式,不但營養容易遭到破壞,還會導致食物的某些營養變性,不利於健康。

尤其是油炸的方式,食用油多吃油炸,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嚴重威脅血管健康。

4、邁開腿,常鍛鍊,控體重

生活中,邁開腿,經常鍛鍊,有益血管健康。

多走路,可以增強肌肉耐力,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健康。

每天堅持30分鐘的快走,是一項不錯的心腦血管保健操,可以增強肌肉耐力以及血管彈性。

此外,墊腳走路,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交替進行。

並且,多運動,還有助於控制體重,減少肥胖,對於血管健康,也是十分有益。

最後,2個小動作,經常做,疏通血管,更健康

轉手腕

由內往外,再由外往內,緩緩轉動手腕,有助於血管健康。

動腳踝

以踝關節為中心,腳趾360度環繞,儘量保持動作幅度最大。


微笑的一生


腦溢血,也叫“腦出血”,是腦卒中的一種。

其突發性強,致死率高,被譽為“最快殺手”。

腦溢血高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

也可以說一到50歲後,就進入到了“生命高危期”。

而冬季是腦溢血的高發時期,此時,一定要注意預防腦溢血。

身體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腦溢血”來了,切莫忽視

症狀1,突發劇烈頭痛

突然間頭痛欲裂,僅持續幾分鐘便消失,但只要出現,就要警惕腦溢血。

一般來說,先兆症狀出現後,2個月內發生的風險尤其高。

症狀2,經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並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壓,還經常會出現流鼻血,就要小心了。

高血壓患者,經常的鼻出血,半年內很有可能出現腦溢血。

症狀3,舌根發硬

腦溢血爆發前,舌頭會出現發硬、吞嚥不了,甚至是不能言語的情況。

這種症狀,一般會持續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然後短暫消失,隨後可能會直接引發腦溢血。

症狀4,吹不成口哨

臨床上,在腦溢血爆發前,會出現吹不成口哨,不能正常發音,嘴歪眼斜,此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症狀5,偏癱發麻

這種異常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老人若是突然手指手麻,四肢異常,刨除掉頸椎病、腕管綜合徵等因素,就要小心是腦血管出問題了。

腦溢血發生時,很多患者會表現在一側手臂、一邊大腿、上半身、下半身等局部部位出現癱瘓現象,還會伴有發麻刺痛,這時必須立即去醫院進行診治了。

腦溢血有7類高危人群,出現以上情況應該及時就診,另外生活中也應該做好預防工作!

1、高血壓病人

2、糖尿病人

3、心臟病人

4、血脂代謝紊亂者

5、吸菸與酗酒者

6、長期疲勞、精神緊張熬夜

7、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增加,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不想腦溢血,少做三件事,保持4個好習慣,保持血管健康,防止腦溢血!

少<strong>做3件事

1、少吸菸

吸菸,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

尼古丁會刺激血管,導致血管變得脆弱,還會損害血管內皮,導致血液粘度升高,容易導致腦溢血。

2、少熬夜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管的壓力也會很大,如果加上情緒一激動,很可能會導致腦出血。

3、少喝酒

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彈性,加速動脈硬化,易造成腦血栓的形成,從而誘發腦溢血。

保持4個好習慣

1、早晨彆著急起床

腦卒中容易發生在早晚溫差比較大,季節變化的時候,在秋天早晨起床的時候千萬彆著急從比較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可以在床上坐一下或者賴床,這樣可以讓身體先適應外界的溫度之後再起床,外出時要戴好帽子或者外套,這樣可以保持身體的溫暖。

2、常飲水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日攝入的水量應該達到2000-2500毫升,而中老年人容易出現血液粘稠問題,在平時就應該增大喝水量,尤其夜間是腦血栓發作的高峰階段,因此臨睡之前應該適當喝水,防止夜晚身體水分流失而導致血液粘稠、腦血栓的形成。

喝水時也可以加點富硒的茶水,可以有效預防腦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但事實上我國70%的人都屬於缺硒人群。

日常補硒不妨飲用富硒茶,如產自全國兩大天然硒谷之一-----陝西安康地區的紫陽毛尖,其中富含硒元素,而且是天然硒好吸收。

不僅富硒,而且綠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兒茶酚胺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可以從根源上降低腦梗的發病率。

3、定期量血壓

平時要定期的去醫院測量血壓,當血壓不正常時要及時的去醫院診斷治療。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定期的去醫院做心電圖以及頸動脈超聲的檢,年齡越大發生心房顫動的幾率就會越多。

4、多運動,定時吃藥

按照醫生的囑咐來服用藥物,及時的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進行運動,避免身體肥胖,戒掉菸酒,高血脂和高血壓的人群應該定期服用降低血壓和血脂的藥物,這樣才可以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