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该如何解决?

无敌马克兔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拍摄风景可以使用顺光拍摄,这样就不会出现你说的过曝的问题,如果是逆光拍摄一些日落或者日出前后的景色,确实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首先可以调整测光模式改为平均测光,这样相机可以大面积参考光线实际情况更精准的还原现场光线。

还可以将相机改为HDR拍摄,这样相机可以拍摄三张不同曝光数值的照片,后期自己通过ps合成就可以了,这样同样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发生。

如果还想更好的细节建议使用渐变镜,插入渐变镜采用HDR拍摄,这样基本可以完美解决欠曝的问题发生,天地曝光会一致,拍摄完的照片细节非常多。

记得使用raw格式记录文件,这种格式文件可以有更多的后期空间,对于后期找细节拉阴影和曝光有很大调整空间,jpg虽然文件小但是可塑性差,不建议使用。


小鱼大鱼看世界


风景摄影,画面中往往包含着明亮的天空和晦暗的地面,场景大,光比也大,如果处理不当,出现过曝和欠曝是很常见的现象,该如何解决?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使用HDR、渐变镜等,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我在此要介绍一个更简单易行的方法——均衡曝光法。

均衡曝光法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估算画面光比;第二步是寻找最佳测光点。

第一步:估算画面光比

风景摄影的任何一个画面,都有明亮区、中灰区、阴暗区,用数码相机分别对明亮区和阴暗区进行一次测光,就能估算出整个画面的光比大小。估算光比大小的目的是为了考量是否超出自己相机的动态范围。所谓动态范围,就是指相机能够记录亮部和暗部细节的能力。如果光比没有超出相机的动态范围时,出现过曝和欠曝,说明是自己在测光时操作有问题;如果光比超出相机动态范围,可以将过曝或欠曝控制到最小区域,例如天空的高光或地面的阴影,这样对整个画面不会有很大影响。

图1(摄影/夏雪)

以图1为例,对天空亮部区域和地面暗部区域分别测光,估算出光比为5级,即天空过3级,地面欠2级。大多数单反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在7级以上,即欠4级和过3级,都可以在后期进行较正,使色彩、层次、细节得到很好的表现。

第二步:寻找最佳测光点

下面通过试验来说明,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举例图片只对像素大小作了调整,而没有调整图片的明暗和色彩。

图2 光圈f3.2,快门速度1/600秒(摄影/夏雪)

图2,以最暗区域树林测光,虽然树木曝光准确,但中灰区域的大楼过曝,亮部区域的天空严重过曝,这不是自己需要的结果。

图3 光圈f3.2,快门速度1/4000秒(摄影/夏雪)

图3,以最亮部区域天空测光,虽然天空层次丰富,但中灰区域的大楼欠曝,地面景物暗部区域严重欠曝,这也不是自己需要的结果。

图4 光圈f3.2,快门速度1/1250秒(摄影/夏雪)

图4,以中灰区域大楼为测光点,画面曝光获得均衡,不仅大楼曝光准确,而且亮部区域的天空保留了足够的层次,暗部区域的地面景物轮廓清晰,细节丰富。

图5(摄影/夏雪)

图5,将照片转为黑白效果,可见黑白灰过渡自然,影调丰富,反差适中。

综上所述,均衡曝光法的关键是寻找最佳测光点,如果测光点不正确,即使在相机动态范围内的场景,也同样会出现过曝和欠曝,光比越大,过曝和欠曝现象越严重。但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测光点,过曝和欠曝问题便可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


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该如何解决?


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该如何解决,题主没有说是用单反拍摄还是手机拍摄,以单反拍摄为例来说明一下解决的办法。


一,先别用M档拍摄。

其实用相机拍风景,想要拍出不是过曝就是欠曝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如果你怎么拍怎么拍都曝光不正确,那只有一种可能了,你不会调整参数,还用了单反的M档手动档。

改成A档光圈模式拍就可以了。


二,改成分区评价测光。

看一下你相机的测光模式,改相机测光模式为评价测光或是分区测光,这样就不会拍出过曝或欠曝的照片了。


三,注意选择测光点。

注意了以上两点以后,选择正确的测光点就很重要了,一般不能选最亮区和最暗区为测光点,要选择次亮区为测光点。

只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你就是想拍出过曝和欠曝的照片也很不容易了。



我是紫枫,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

关注紫枫,查看大量后期教程,获取各种插件 素材 资源!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问得有此笼统,因为过曝和欠曝的原因是很多的,不同的拍摄模式,不同的拍摄对像,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也是不径相同的。

拍摄风景过曝和欠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使用M档时,曝光参数设置不准

现代相机都有智能自动曝光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对曝光的控制相对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们在一般的摄影时,只要启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全自动曝光模式、程序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都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曝光。但有时,我们又需要使用手动控制曝光,有的影友也想尝试一下手动曝光的感觉,会选用手动控制曝光模式来拍摄。但是,在单反相机上使用这个模式并不容易,一是需要有一定的摄影技术和经验,二是要对相机的操作和设置比较熟练,懂得感光度、光圈、快门曝光三要素的配合,否则就会有设置不准的情况。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不难,数码相机都是即拍即显的,我们只要通过显示屏察看拍摄效果,就可以确认曝光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只要调整一下快门、光圈的配合指数,然后再试拍,察看,只到调整满意为止。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察看图片的直方图来确定曝光的正确与否。

直方图是单反相机曝光助手,我们可以通过察看直方图的图形,就可以确认曝光是否正常。(见下图)

(正常曝光的图片,直方图一般呈“山”形。)

二、光比反差较大的场景下使用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并不是全能的,一般的场景使用自动功能可以获得准确的曝光,但如果是光比反差较大的场景使用自动曝光,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天空和地面部份同时存在的场景、比如雪景,在拍摄这些场景时,如果将天空拍摄正常了,就会造成地面欠曝,如果地面曝光正常了,又会造成天空过曝。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下列解决办法:

  • 使用渐变滤镜,平衡光比

渐变滤镜是一种一半透明,一半带有颜色的滤镜,它可以起到压暗亮部,平衡画面光比的作用。例如我们将滤镜的有色部分对准天空部分,地面部分处于全透明的位置,这样,天空部分的亮度就被压暗,我们只要按照地面部分曝光,最后天空部分的亮度因为有滤镜的压暗,也不会出现过曝的现象。

(使用渐变滤镜,可以使反差较大的光比得到平衡,以确保画面的曝光均匀。)

(使用渐变滤镜拍摄的风光照片, 天空和地面都有良好的细节表现。)

  • 使用HDR模式拍摄

HDR模式是一种高动态范围曝光模式,启用这个模式后,相机会自动拍摄三张照片,分别是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然后将此三张照片在相机内进行合成,最后就可以形成一幅亮度均匀、曝光正常、看上去精美绝伦的照片。但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有这个功能,使用之前,要察看一下您的相机是否有HDR功能。

(使用HDR模式,画面曝光均匀,细节表现良好。)

  • 使用包围曝光模式。

这个模式是一般的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都有的,这个模式与HDR有些类似,只不过不是在相机内对三张图片进行合成,而是需要后期在电脑内通过PS对三张不同曝光的图片进行合成,最后形成一幅明暗曝光均正常的照片。



  • 学会使用曝光补偿

如果是雪景曝光不正常,比如雪景不白呈灰色的现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解决,在拍摄雪景等亮色景物时,可以提高曝光补偿量,加大相机的曝光。但如果是拍摄暗色调的景物,则要降低曝光补偿,减少曝光量。

以上方法,都可以解决自动曝光模式下过曝和欠曝的问题。

三、使用微单相机拍摄时多使用M档

前面说过,在单反相机上使用M档(手动档)比较困难,不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的摄影者不要使用。但在使用微单相机时,却提倡多用M档。因为在微单相机上使用M档更方便,可以获得比自动档更加准确、更加符合摄影者意愿的曝光量。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微单相机的电子取景器具有全实时功能,可以在拍摄之前就能看到拍摄后的效果,曝光设置是否准确,是过曝还是欠曝,在取景器里就能观察得一目了然。手动设置曝光,可以更符合摄影者的拍摄对曝光量的要求,同时也不会随着环境光的变化而自行发生变化。

总结:

现代的数码相机具有极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一般不会发生过曝和欠曝的问题,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曝光是需要进行人为的控制和调整的。在控制曝光方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会手动控制曝光,只有在人脑的控制之下,相机的曝光才是最准确的。另外,懂得微单相机的优越性,微单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并不只是少了一块反光板那么简单,在性能上和使用的便捷性上,可能要更胜单反一筹。


摄影艺事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场景采用哪种测光模式来测光的问题。想拍出一张好照片,曝光正确是基本要求。想要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就要搞清楚各种测光模式的不同之处并灵活运用之。用对了测光模式,不管是逆光、高反差、微光等场景,都能轻松拍出曝光正确的照片。

我们以佳能相机为例来了解一下不同测光模式。

目前一共有四种测光模式,即: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首先我们来看评价测光,这种测光模式是对取景器范围内所有区域进行测光,自动为你设置适合场景的曝光。评价测光模式是制造厂家预先在照相机里储存好2000-3000条图片信息数据,当你采用这种测光模式后,相机会把你测得结果与相机内事先预设好的图片数据进行比对,将最接近你测光数据那个方案调取出来,为你设定一个曝光数据,即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采用这种测光模式,拍出来的照片就不会过爆或欠曝了。对我们一般摄影爱好者来说,评价测光是最智能的一种测光模式,他适合大多数的室外风光和人像摄影场景。评价测光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平均测光模式,所有相机已经看不到平均测光模式了。

其次是点测光,这种测光模式是对画面中央很小范围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只对主体负责,而主体外围却兼顾不到。它适用于对某个被摄体或场景特定部位进行细节突出表现时采用的一种测光模式。比如,我们要拍摄阳光照射下房檐阴影中的某个细节或是鸟窝里小鸟,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准阴影中的某个细节或小鸟采用点测光进行拍摄。这样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一个不会欠曝的照片了。当然,限于点测光的局限性,可能中央外围会产生过爆的情况,这时你还可以采用HDR方式再拍一张,与你采用点测光所拍的照片比对一下,选择一张你心中理想的照片。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测光模式,即局部测光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两种测光模式都是对点测光的丰富、完善和延伸。

局部测光比点测光测试的中央面积稍大一点,当背景比被摄主体光照明亮场合,如逆光拍摄等场景,此模式非常有效,再者是被摄主体占中央面积较大时使用。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也叫中央重点测光,这种测光是测量画面中央的亮度,然后对整个场景进行平均。也就是这种测光模式是兼顾被测主体和周围的亮度,使得拍出来的照片主体与周围的曝光更协调。这个测光模式经常被用于户外拍摄,同时兼顾主体与背景的亮度。

我们掌握了以上四种测光模式的知识后,那么就是如何针对这四种情况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值了。

在相机设置中,不用曝光补偿的情况就是我们所拍的主体或场景是中性灰,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因此,我们所摄物体或场景比中性灰暗或亮,按照白加黑减的原则,暗多少或亮多少,相应就加减多少曝光补偿值。否则,我们所得到的照片不是过爆就是欠曝。比如,我们在拍摄白雪场景时,根据日光照射情况,若是中午时刻,雪的白度比中性灰至少要亮两个档次,那么拍摄前,我们就把曝光值加两个档次,即+2,再测光按快门拍摄。这样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照片。如果是正中午,光线特别强,再加半挡,即+2.5档次,再测光拍摄。如果拍摄煤炭等纯黑色物体,要比中性灰暗2个档次,那么,我们在测光拍摄之前将曝光值减少2个档次。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了。而对于一般物体如土地、绿色植物等,这些被拍摄主体要比中性灰暗1/2到2/3档,拍摄前就将曝光值减1/2到2/3档,再测光拍摄,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了。当然,如果你想要画面更亮一些,那么就把曝光补偿值加一些,想让画面亮多少就加多少就可以了。

以上是摄影测光模式结合中性灰在摄影曝光补偿方面的应用。掌握好并灵活运用测光模式与结合中性灰设定曝光补偿,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了。

下面是佳能相机的四种测光模式照片和中性灰板,供参考。以上是个人在摄影拍摄中的一点心得,不对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正。








走进兴凯湖


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拍摄现场光比大,尤其是在逆光的情况下,拍摄主题不明确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明确主题,正确测光,是避免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的途径。

一是明确主题。就是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面对一个场景,首先要细致地观察,看看这个地方适合拍摄什么主题的片子,画面中以什么为主体较好,看是适合拍远景、中景还是近景,把这些问题弄清了,想好了,再着手拍摄不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吗!进而,对着主体测光试拍一张,看看整个画面曝光明暗情况,然后再针对问题实施调整。

二是正确测光。风景摄影,尤其是逆光情况下的风景摄影,其测光方式推荐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是专门针对背景与主体亮度差异悬殊时的一种测光模式,它是以约占画面中央3.5%的面积作为曝光依据,所以,点测光在风景摄影测光中是相对最为准确的。而中央重点测光,则是对整体图像平均测光,但侧重于中央的主体部分,其精准度就次于点测光了。测光的方法有二:一种是对着景物的亮部测光拍摄,使景物呈剪影状态;另一种是对着景物的暗部测光,将暗部的细节表现出来,牺牲景物亮部的细节。两种测光方法都不能使用平均测光方式,应该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方式,通过重点测量亮部(或暗部)来达到我们逆光下对景物曝光的目的。

三是拍摄方法首选多重曝光。使用三脚架,设置好相机参数,建议使用手动模式或光圈优先,F8或该相机镜头最佳光圈值,点测光,风景风格,最低感光度。曝光的次数视情况而定,一般3至5次。固定好相机先对主体测光曝一次光,再分别对景物的亮部、暗部各曝一次光,相机机内自动合成。或者相机不动,分别对主体、亮部、暗部各拍摄1张,后期用PS软件堆栈合成;或者用相机HDR功能一次拍摄完成。

通过以上这几种途径就可以解决大光比下拍摄时过时欠的问题。





柯善方


拍摄风景时,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该如何解决?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在拍摄风光时,画面效果有时会过曝有时还是欠曝,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测光模式引起的,如果我们在画面比较亮的地方测光,那么整体会欠曝,如果测光点在暗的地方,整个画面会过曝的。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测光模式

如果出现问题中提到的状况,可以变换一下测光模式,可以用平均测光模式(各个机型叫法不一),也就是全局测光,这样相机会辨识更多的区域来均衡曝光的,会让画面曝光更为准确的。

2、HDR拍摄

如果拍摄画面光比较大,我们可以用HDR模式来拍摄,当下的大多相机有这种模式的,它就是用三种曝光来拍摄最后综合的一种形式,过曝拍摄一张、欠曝拍摄一张、欠曝时拍摄一幅,最后合成为一幅曝光比较精准的画面,这也是一种方法。

3、学会对焦与测光分开拍摄

现在有许多相机有这个功能,有后键对焦,如果有,大家尽量学习并习惯使用这个功能,它是把对焦和测光完全分开的一个设置按钮,很实用的,以前我们拍摄照片时会半按快门测光及合焦,这样有很多不便,假设我们拍摄某个极亮或极暗的物品,那么就会出现曝光不准的情况,而后键对焦就不一样的,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3、学会M档拍摄

如果拍摄风景,其实当下的数码相机还是相当方便的,那就是用手动档拍摄,拍摄一两张就可以有个恰当的曝光组合,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熟悉或者不喜欢这种模式拍摄,大家可以慢慢熟悉一下M档,拍摄起来也不难,尤其是光比较大的场景下拍摄,还是挺好的。

4、后期处理

这就看你的相机的宽容度了,如果过曝或是欠曝不是太严重,可以在后期进行弥补了,建议大家用RAW格式拍摄,可能在后期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在后期操作时可以把亮面和暗部分开操作,达到一个合适的曝光操作。后期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后期是万万不能的,呵呵,数码时代,我们不能拒绝后期。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大家畅所欲言,相互探讨。

剑舞影像,西部摄影爱好者,欢迎关注,相互交流


剑舞影像


打开手机相机,一般的手机它自己会根据实际场景的光线进行调整,如果不是前期你设定好了参数,一般不会出现曝光过重或者曝光不够这种情况!

单反的话,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进行一顿猛烈的参数设置,个人建议前期曝光参数都别调太高,太高容易影响画面的整体感觉!

风景图片的拍摄,先取景,再构图,后调整!

取景:选择你要拍摄的中心区域物体!

构图:天空,房屋,长江,大桥,是整个画面包含的!

调整:移动相机使整个画面相对和谐,天空的占比,房屋的占比,保持一致为好。

下边这张是我在天津拍摄的一张图片,主体是临江的建筑物,物体上下分别是天空和江水,整个画面比较和谐!

比较专业的解释可以参考下:

对于初拿相机的摄友来说往往只是知道要延长和缩短曝光时间,或者开大缩小光圈才能校正这种“过曝欠曝”。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面对曝光越来越糊涂,其实对于曝光来说相机里面一直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提示着我们,那就是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不是一个动词,也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名字。曝光补偿是用来量化一张照片明暗程度的参数。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世间万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之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成了像。如果极白是反射了100%的光线的话,那么极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线,反射了0%。在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却并非像我们想象中反射了50%的光,经过科学家们精确测量实际上处于最中间的灰色反射了18%的光。所以中间的亮度又被称为18度灰。

▲不同亮度与18度灰

如果我们使用相机自动档(AUTO)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拍摄照片,会发现尽管光线的强度差距很大,但是拍摄出来的照片亮度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这就是因为相机在自动档时会根据测光系统来设定出相应的光圈、快门、感光度,从而拍摄出一张18度灰的照片——不太亮,不太暗,刚刚好。如果对于这个刚刚好的亮度进行量化的话,这样一张亮度居中的照片曝光补偿就是0。

▲一张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

一般相机的曝光补偿都是从-2到+2的,也有部分高级相机曝光补偿是从-3到+3的。如果对于同样一个场景拍摄,曝光补偿为-1的照片亮度就是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亮度的一半,曝光补偿为-2的照片亮度为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的1/4。反之,曝光补偿为+1的照片亮度就是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亮度的2倍。

对于很多场景18度灰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亮度。比如我们拍摄雪景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不会知道这是雪,是白色的,只会傻傻地认为这里太亮了,所以如果曝光补偿是0的时候拍摄出来的雪景就是一片被“灰”雪覆盖的场景。如果我们拍摄的是煤场,相机会傻傻地认为这里太暗了,如果曝光补偿是0的时候拍摄出来的照片里会都是“灰”煤。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在拍摄雪景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地加曝光补偿,这样才能将雪拍摄成白色;拍摄煤堆的时候,我们要减曝光补偿,这样才能将煤拍摄成黑色的。

▲适当增加曝光补偿雪才是白色的

对于初学者要切记一点就不会搞错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与拍摄时环境亮度没有任何关系,只与拍摄完成的照片亮度有关系。即使周围一片昏暗,如果加曝光补偿,最后的照片也是明亮的;即使周围灯火通明,如果减曝光补偿,最后的照片也是昏暗的。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知道,其实曝光补偿都是在一些特殊场景或者特殊情况下才调整的。比如你拍摄的物体本身比较亮,在画面中占了很大面积,为了体现物体本来的亮度就要把照片拍摄亮,就要增加曝光补偿。同理,如果物体本身较黑,在画面中占了很大面积,为了体现物体本来的颜色就要把照片拍暗,就要减少曝光补偿。

此外有时候我们要表示欢快的场景也会提高照片的亮度而增加曝光补偿。对于一些压抑的阴郁的题材,我们要适当减少照片亮度而减少曝光补偿。

▲悲凉的场景要减曝光补偿

很多照片的明亮程度就能够反应摄影师的拍摄意图,所以可以说曝光补偿是在照片中反应摄影师拍摄意图的重要参数。

在我们的相机上只要不是纯自动相机就都能够调整曝光补偿,如果你的相机只有AUTO这个自动档那就算了吧。曝光补偿一般只能在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档中调节,在M(手动档)档下虽然不能直接调节曝光补偿却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来控制。

▲相机肩屏中的曝光补偿标尺

曝光补偿一般在相机中表现为一个标尺的样子,也有表现为数值的样子,在默认情况下曝光补偿就是0。

高级一些的单反相机会有两个拨轮,在P、A、S档下有一个拨轮就是调节曝光补偿的。专业级的机身镜头一体化的DC很多也是这种设计。

入门级相机一般只有一个拨轮,在P档下,这个拨轮就是调节曝光补偿的。如果在A档和S档下,按住曝光补偿按钮拨动拨轮就可以调节曝光补偿了。

这样的设计也会用于一般的机身镜头一体化DC,所以单拨轮的相机一般都会有一个曝光补偿按钮。按钮位置通常在拨轮附近或者相机右肩附近,方便大家一个手指按住曝光补偿按键,一个手指拨动拨轮。

很多时尚卡片机因为机身设计简洁,所以很难在机身上看到曝光补偿按键,有的需要三维拨轮可以通过按拨轮选择到曝光补偿,有的触摸屏相机可以点击屏幕上的曝光补偿按键选择,具体情况要看相机的说明书。

▲触摸屏相机内的曝光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复古的相机如佳能G12或者富士X100,都单独设计了一个曝光补偿转盘。调节起来就更方便了。

▲曝光补偿转盘结语:对于一张照片来说,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的曝光,任何一种曝光都是在反应摄影师的意图,掌握好曝光补偿就是将自己的拍摄意图恰当地表现在照片中的第一步!

文章源自:hxqmqxim


杨箴


你好,我是摄影师有六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拍风光片由于都是在室外拍摄,自然光天光很亮,检查拍的片子效果时,只看相机背屏显示,室外光线比机背的显示屏亮,会经常看不清图片曝光细节,造成曝光误判。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看直方图参数,记住,数码相机的曝光一定要向右曝光,只要直方图没有越出右侧的格子,就一只向右加档曝光,数码相机前期拍摄,不要学胶片摄影那样减档拍摄,数码摄影的影调在后期可以调整。前期要保证最好的画质,曝光就要数据准确,ISO才能降到最低,才可以发挥数码相机的优势,保证拍出画质最细腻无任何噪点的片子来。


有六儿拍视频


这个问题似乎是,对亮处测光,则大片死黑。对暗处测光,则大片白茫茫。找不到一个平衡点。

这是典型的宽容度问题。

建议用曝光包围来拍,面测光。比如拍日出日落,一级的曝光步长。保险起见,我都是连拍9张。如果不想要光边的太阳,做HDR时不要最黑的一两张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