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城发展如何破局?以后的发展重心在哪?

枣庄老韭菜


当年新城就应该建在滕州南边的官桥镇和柴胡店镇附近南连薛城区北接滕州市,这样发展前途无量,滕州往南发展,薛城往北发展连起来组成大型城市


滕王阁娱乐


首先容我找介绍一下枣庄新城

枣庄新城属于高新区,是枣庄当地通俗叫法,枣庄高新区全名: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就是现在枣庄市市政府的驻地主城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市级经济管辖权限。下辖兴仁、兴城、张范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

1、近年来高新区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城市步伐,积极融入新城。整体布局总体规划筹建像周边拓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2019年更是着急力推行一河一路规划建设,以蟠龙河综合整治和世纪大道建设为带动,推进新城区北跨、南拓、东融、西进。现在已有很大的变化。

2、如何破局,我个人认为以现有的发展来看新城发现的算是不错了,毕竟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4线城市,而且这400分布不同区域,

1 市中区 53.2

2 薛城区 50.9

3 峄城区 39.3

4 台儿庄区 31.4

5 山亭区 51

6 滕州市 169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枣庄主城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并不算多。建的房子配套设施都不错,主要是人少。随着这几年政府的规划建设我感觉我应该点赞。

3、发展重心,对于新城的发展策划和规划犹如行走的两条腿,却一不可。我个人感觉应该把新城打造具有特色独特的

一个区的发展方向,顺应现代化高端产业的发展,引入政策、资源、机遇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主导产业,加基础建设,配套产业。要先有主业去带动形成产业发展格局。主要是新城的定位。之前定位大学城不过最终没有如愿。








枣庄24小时


枣庄下辖五个区一市,市区所在地应该算是一般地级市中最奇葩的一个,我们看下枣庄城市各个区的位置。

枣庄奇葩的城区位置

政府原驻地以前在市中区,现在称为老城区,现在驻地在薛城区的南石镇,又叫新城区。新城区以西和薛城区相连,以东隔20多公里的乡镇和老城区相连。最北面是山亭区,山区为主,最南面是台儿庄和徐州挨着,峄城区还好,离老城区比较近。所以枣庄的各个区并没有别的城市一样城建区相连,非常分散,和县区差不多。

这里我们主要看下枣庄的新城区

新城区所在地

原本枣庄主城区在市中区,后来可能因为京沪铁路,京沪高铁都在薛城区(后来建成),所以政府驻地转移到了薛城区。现在所说的破局基本上是说要怎么把新城区和老城区区联动起来,一起发展。目前来看只有不断的像东发展,但是中间确实太大了,相连起来有点难了,还得从长计议。

1.扶持一个中间一个镇的特色产业,对民营企业进行免税等措施。

2.给企业大优惠入驻。但是枣庄周围有徐州、临沂、济宁等强市存在在招商引资上可能困难重重,所以能扶持本地特色的乡镇企业最好。

3.临沂批发市场较多,能不能从市场中找到一个项目在枣庄形成一个制造产地,在前往临沂销售。

未来还需要枣庄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有魄力,有担当,枣庄人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注城市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城市观察员Real陈


枣庄新城像是一个癌细胞,吸收了五区一市的养分,占用了各区市的用地指标,最终变成一个只有公务员和房价的鬼城,步子扯大了,规划不联系实际,等到真建成规模的时候,枣庄早被其他地级市远远甩在后面


刘胜利v587


现在的新城建设快20年了,变化也就那个样,慢的跟乌龟差不多。枣庄出来的能人那么多,一抓一大把。全国各地的人脉圈子那么大,胡乱给政府出个点子吧,看看就好,纯当胡闹。

还是采用传统招商引资的方式。谁带动回来的客商或者企业回新城投资建厂,没有能力搞大的,就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根据年纳税额予以提成,年纳税1000万。中间人提成100万,2000万提成200万以此类推。纳税额过亿的再适当提高比例,并予以“枣庄最牛市民”“枣庄经济之星”“枣庄发展贡献者”等荣誉称号,市委书记予以颁奖并作陪吃饭。各政府企业部门予以相应的支持态度。

别的不说,就用这最传统的方式,搞不出几个过亿,上十亿的厂子? 既奖励了牵线人,又拉动了GDP,还带动了就业岗位,新城区产业集中,紧接着人口密度,车流量等等直线上升,领导就位期间还获得了政绩,一石多鸟!

办法总比困难多,人不能让尿憋死呀!

如果提成都能拿一千万起步的话

任泽平能去恒大? 早就回来为枣庄做业绩了



一贯宠物


新城的发展如何破局,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近几年新城的发展有目共睹,新城的大城市格局己初步显现,下一步只是一个如何发展,如何形成规模的问题。

提起枣庄,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哪里是枣庄,就连枣庄本地人对枣庄地域的称谓也很困惑。身处新城之地,不少老城人从市中出发说是去薛城,薛城人从新城出发来市中说是去枣庄。只所以形成这种地域困惑,主要还是市民对中心城区或者是核心区域没有一个城市归属感。东、西二城的距离对我们这样的一个三、四线城市来说,距离还是远了些。如果硬要和人家一线城市相比,只能说明你还沒有对自己身居的小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按照先前市府的规划,东、西两城相向发展最终熔和为一个一体的大城市框架格局。但是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时确实让市民看不懂。很多市民认为大学城应规划在东、西两城之间,缩短东西二城距离,使新城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后,更像大城市样。让市民感觉到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荣誉感、自豪感。另外来说,建大学城对提高枣庄城市格局和品味,确实意义重大。但是大学城的建设,要统筹规划,不要这里建一块,那里建一块。目前枣庄东、西城有三处大学园校区,分别为市中枣庄学院大学校区、新城祁连山路枣矿医院北枣庄职业学院(枣庄技术学院)校区、枣庄经济学校校区还有就是现在正在规划建设的高铁站东南大学城。本来枣庄的大学就少,如果再分散规划务必会对枣庄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枣庄城市的发展定位在东西两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假如真是这样,东城的资源也未必都要搬迁到西城,毕竞二城还要共同发展,溶和一体,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城市的发展壮大,一靠自身的活力,二靠人才的竞争力,三靠城市的发展后劲。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力度,多招大型国企、央企来枣庄安家落户在东西两城之间,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枣庄这座焕发青春的崭新城市,将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鲁南大地!





上善若水事故理赔学者


新城向徐州发展,争取徐州地铁修到枣庄,高端产业布局。

薛城向西发展捎带微山,建设交通枢纽。最好能建设一条跨微山湖的公铁两用桥直达郑州。

台儿庄重点发展旅游业。成立旅游文化公司,利用已有经验,盘活全市旅游资源。

峄城和市中区利用枣矿集团底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建立产业孵化中心。另外把三角花园枣庄老街,以及中兴集团整理整理,弄个艺术区也不错。

山亭区农业观光旅游。

滕州车床,精细装备制造。


九八年后生


枣庄有老城和新城,浙江有个金华和义乌,规划发展有可借签的门道,不要用传统的东西南北看地皮,关键是产业规划,民营企业是重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找准一个,形成产业集群,老城和新城之间就填满了,这块空间真不算大。但千万不要发展那些因地制宜的小企业,乱七八糟不成气候,一心挣点小钱说垮就垮的企业。枣庄人要提高视野,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别动不动就枣矿机床,思想太老旧了。


立江看山门外汉


市中要是把果品和建材市场建在市南,早就和峄城区连一块了,可惜每个区都各自为政,分不清东西南北。


长江1977


经常去中院开庭,对新城一带大体了解。

背靠山,那是靠山。

前有凤鸣湖。那不是龙椅?

绝对是风水宝地。

可能否镇的住。就看有没有那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