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朋友彎兒差點兒被自家兒子氣死了。

“我兒子居然問我為什麼要這麼關注成績,非要考第一名?”

“現在上好的學校,哪所學校不要看成績,成績當然重要啊!”

“我逼他學是為他好,他還天天嫌我煩,剛剛說他不想學了!”

……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孩子們也不能出去玩,只能待在家裡。朋友彎兒想著:既然不能出去玩,就讓他做練習題,期末考試拿了第二名,還需要努力。

就這樣,彎兒每天都逼兒子做題,兒子剛開始還會乖乖做題,到後面越來越討厭做題,每一次彎兒花式催促,兒子才勉強坐在書桌前做題。彎兒就在一旁監督著,時不時跟兒子說:“你這是笨鳥先飛,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沒有拿第一,趁現在還沒開學,提前做準備,這樣等開學後可以拿第一名了。”

我能感受到彎兒的憤怒還有愛子心切的想法,但我也能體會彎兒兒子對成績的壓力。

現在很多父母都像彎兒一樣盯著成績看,只要孩子成績能好,做什麼都願意。

成績是家長的風向標;也是孩子的緊箍咒。

可是父母向孩子灌輸事事都要看成績,這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人生道理上,父母的思維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家長,孩子才能越學越好。

01

成長型思維模式,是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家有兒女》的劉梅對待夏雨和夏雪很溫柔,但對待親生兒子劉星,只看到他學習差。

有一次吃飯,劉梅抱怨劉星功課差勁,排名倒數第一,化學和語文在及格邊緣徘徊。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而夏東海卻看到劉星成的數學和物理考得不錯。而且,劉星在班級裡很受大家歡迎,“同學評價”一欄是優秀。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劉梅聽到夏東海的話,說了一句:“考試又不考這些,考試只看成績。”

但夏東海不認為,他欣賞劉星身上極強的溝通能力和變通能力,這種能力老師教不了,而很多孩子缺乏。

作為父母,我們沒必要按照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孩子分為三六九等。看到孩子學習成績差,不停訓斥孩子,讓他跟好學生比較,這種教育方式其實已經把孩子分為三六九等,認為自家孩子比別人差。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瓦拉赫效應”,它是指孩子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便能取得驚人的成績。

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力股,只要給他一個支點,就會給你一片天。

養孩子不是套用公式,而是要用成長型的眼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一味指責。

就像艾莉森·高普尼在《園丁與木匠》中寫道:

“高手父母與普通父母的根本區別在於你是園丁還是木匠。真正的高手父母,懂得為孩子搭建成長生態。”

02

你要相信“笨小孩”也能逆襲

一個人畢業於耶魯大學,在密歇根大學醫學院讀研究生,曾經打敗120多位佼佼者入職全球頂尖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從醫多年後,曾與特朗普同臺競選總統,如今則被昔日的“對手”直接提名為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部長,美國還把他的人生經歷拍成傳記式影片《恩賜妙手》

這個人叫本·卡森。

我們看到他的簡歷,感嘆他“學霸”人設。

可你知道嗎?曾經的他是個“學渣”。

1961年,在一次課堂測試裡,全班同學都拿到滿分或者差一點滿分,只有卡森的試卷一片空白,零分。在老師尷尬的目光下,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下課後,一群同學團團圍住他,還一口一句“全世界最笨的小孩”嘲諷。受盡了嘲笑後的小本,回家後詢問媽媽為什麼自己這麼笨。當時卡森媽媽聽到這話楞了一下,然後彎腰告訴兒子,你是個聰明的小孩,你一點兒都不笨,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並且還能做得更好。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在媽媽的鼓勵下,卡森開始慢慢相信自己不笨,只要再稍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這才有了現在的卡森。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許多父母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擁有一直奔跑的能力才是終身受益。

固定型思維的家長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比較,這樣做起不到激勵孩子的作用,反而容易讓孩子過分關注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他們懼怕困難和挑戰。

而成長型思維的家長比起學習成績,更關心孩子從中是否有收穫,更關注孩子有沒有進步。

家長培養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是在賦予孩子一直往前奔跑的能力。

03

面對孩子的成績,成長型思維的家長會怎麼做?

孩子成績有起伏很正常,做家長的如何面對孩子的成績,如何做是關鍵。

(1)用鼓勵代替表揚

樊登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嘟嘟考試成績滿分,樊登沒有對嘟嘟說:“兒子,你考得真棒!”,相反,他仔細看了試卷,然後對嘟嘟說:“你能考滿分,說明這次考試之前你準備很充分,在考試過程中很仔細,這麼多題全部答對很不容易,如果讓爸爸來做,也許沒你仔細。”

前者是表揚,而後者是鼓勵。

表揚是對結果的認可,而鼓勵是對過程的認可。

表揚如甜點,偶爾為之,鼓勵如主食,是每個孩子的必需品。

(2)少批評,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朋友豆豆他的兒子以前很討厭做數學題,成績忽高忽低,分數高豆豆很開心,分數低了,豆豆就會批評兒子。本以為批評之後,兒子會長記性,但豆豆發現兒子數學成績越來越差,到後來甚至討厭做數學題了。

豆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跟豆豆說:“你不要一直盯著分數看,要帶著孩子一起找原因,有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就無法改正。”

後來,豆豆看到兒子分數下來,不批評分數考低了,而是跟兒子一起找到每道錯題的原因,漸漸地孩子對數學也有了興趣,成績也提高了。

我們總是期盼孩子能考個“好成績”,卻從不參與孩子學習過程。

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3)教孩子用平常心接受失敗

比起“贏”,更要讓孩子學會“輸得起”。

《最強大腦》有一次比賽,中國隊對戰意大利隊。李雲龍作為中國戰隊一員,對陣意大利少年安德烈,記憶51對新人的站位順序。由於一個小誤會,李雲龍認定自己擺錯了,在現場崩潰大哭,嘴上一直重複:“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一直到最後逆襲成功,才平復心情。反觀意大利男孩安德烈面對失敗,反而給李雲龍大大的擁抱,他說:“我剛才很擔心李雲龍,他看起來很難過,我想要去擁抱他。”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是一味的求勝欲和只能贏不能輸的心態,而是去接受挫折原諒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失敗是人生的常態。

海明威說:“真正的高貴,不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別隻看孩子比別人差的一面,而是相信孩子可以進步。

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培養成長型思維更需要持續的改變,家長要做的是靜等花開。

願每一個家長,能從今天起,培養成長型思維,不斷精進自我。

做一個成長型家長,這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作者簡介:筆名:滴答,自由撰稿人,抬頭追尋夢想,低頭碼字,做生活的記錄者。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