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人们通常认为,造成对斯大林恐惧的原因是斯大林本人,正是他唯一的、独一无二的驱动力,使得这一现象在苏联开始出现。一些人认为,这完全是因为斯大林的个人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赫鲁晓夫。他在后来全盘否认斯大林中,指出其的残暴的性格、报复心强和对人病态的不信任导致了苏联一场场灾难的出现。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如果真是斯大林的个人驱动,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目的是什么?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一、政治方面的解释

有人指出:这主要是政治原因,这显然是斯大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在他们看来,斯大林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消灭、或者将大量敌人送去劳改营——古拉格,二是让剩下的人保持沉默,以维持其自身的稳定统治。

历史学家塔克便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惨案中,其实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为了建立一个无限制的、个人独裁的政权而实施的,这一观点有一个力证,那就是斯大林本人其实在1934年还没有掌握苏联的全部权力,所以他需要这么做。

甚至他们认为斯大林是想通过消灭1917~1924年便参与政治的,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代人来保证他的稳固统治。于是在1936年,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被公审、布哈林于1938年被处决等等。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二、经济原因

除了政治原因外,有些人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这是斯大林为了加快苏联工业化道路而造成的。而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想加快工业化进程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那时西方国家正对苏进行围堵,于是斯大林不得不选择集体农庄的道路。于是在1930年和1931年,苏联组织了的小组,来清除对集体化采取抵制态度的人。

而在苏联的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古拉格也为苏联的加速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一些劳动力。比如1933年,很多古拉格劳改犯都被派往西伯利亚,去开采苏联在工业化道路中需要的矿产资源。而古拉格中这些人的遭遇,则通过索尔仁尼琴的那本书而为世界所共知。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索尔仁尼琴

三、思想原因

另外有人认为除了政治和经济,也就是斯大林为了加强个人权力和为了加速苏联工业化的道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方面的原因。

他们认为斯大林主要担心西方国家会乘着苏联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对苏联进行扼杀。毕竟在革命成功后不久,西方的多国已经派出军队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

而有一些人认为,斯大林所想到的解决方案子之一就是暂时与德国合作,也正因是如此,苏德两国在二战前夕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德国的特殊性,使人们开始普遍将德国和苏联类比起来,结果在西方国家中,斯大林便成为了与希特勒相提并论的人物。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四、自下而上统治的恐怖

但是即使是上面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导致了斯大林的统治政策,不过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为什么苏联的政策能够如此的包罗万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与都其中,这些仅靠斯大林一人就能够完成吗?这种传统上,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思想多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真的靠谱吗?

所以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其中对于斯大林的统治来说,苏联“自下而上”对斯大林“自上而下”命令的反映其实给了这一策略一个额外动力,而这个动力大大超过的任何人的预期,包括斯大林。

换句话说,尽管斯大林在莫斯科推行这一政策,但这一政策的实施方式其实是地方决定的。在农村,从集体化运动开始,地方对莫斯科命令的过度反映已经成了一种地方病。1929年,莫斯科已经发布了相应的法令,要求地方必须明确哪些人应该被列为应被处理的人,并且还指出,驱逐他们本身其实并不应该成为其为工作的主要目标。

但这一效果实施的并不好,地方很快掀起的过度处理浪潮,使得斯大林也不得不在1930年出面来进行阻止。虽然斯大林的阻止在短期内成功遏制了这一现象,但到了1930年下半年,地方的这一趋向又重新出现了,并且一直持续到1932年,这使得莫斯科也不得不对其再次加以控制。

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总体政治文化就是这样的,但这一文化的源头,则和“俄罗斯传统的激进狂热有关”。斯大林发动的每次指示模糊、目标模糊的运动,地方都将其退化为一场场混乱和暴力的斗争。除了地方外,工业也是如此,经理们为了追求不同的利益,经常与员工发生冲突,结果造成了大范围的混乱。

并且因为西方国家的围堵,大部分苏联人都认为在苏联内部存在着西方国家派来的“破坏分子”。为了大家的生存,为了苏联,他们必须受到惩罚。于是,公审出现了,而反过来,它又助长了人们对经理的怀疑的怨恨。农民提供信息来审判经理,这可以说是一种“老鼠杀猫”的游戏。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改变对斯大林的狭隘看法,不再认为他是这些政策的唯一推手。重要的是他继承了一场革命,但这场剧变的规模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才能理解,世界的其他地方却都不理解,尽管斯大林发起并维持了各种恐怖运动,但其势头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变得更加可怕,因为它不再完全归咎于一个人的偏执,而是归咎于人性的多种表现。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五、西方国家的双标

总的来说,其实斯大林的统治起到的是一柄双刃剑的作用。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给苏联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也为苏联的快速工业化奠定了其实。

但是有些西方国家为了抹黑斯大林,将整个斯大林的执政时期,也就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这段时间,都称为斯大林个人统治时期,认为斯大林在这一时期在苏联国内展开了多次镇压活动。

但说实话,我们来看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看看他统治的第二个任期,也就是从1996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俄罗斯的情况。在1996年,俄罗斯判刑人数有111.11万、1997年判刑人数101.34万、1998年判刑人数107.11万、1999年122.33万、2000年118.36万!

从对斯大林偏见的塑造入手,看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叶利钦

如果说斯大林想西方国家说的那样,那叶利钦又是什么?为何从来就没有人批评他?原因很明显,因为叶利钦是亲西方的,虽然西方国家到最后把叶利钦也给卖了,但是却要给他留一个好名声,所以一定要夸叶利钦,不要然怎么体现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而叶利钦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在普京上台前的俄罗斯政治经济近乎崩溃,斯大林又为苏联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二战的胜利,是使得苏联成为冷战中的一极,这就是斯大林的贡献,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为了抹黑他,这些都被忽略了。

(苏粉、喜欢世界近现代史,尤其是苏联历史,革命史、战争史,兴趣相投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