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三观一致是怎样的?

美到惊动人民


书读的不多,没华丽的词藻,我眼中的三观:

吃可以吃到一块,实在不行,迁就迁就,别拉个脸

玩可以玩到一块,实在不行,陪玩也行,别拉个脸

睡可以睡到一块,实在不行,愿开空调开空调,愿盖被的盖被。愿刷手机刷手机,愿看书的看书。

三观一致的相处最是轻松自在,任谁都喜欢。

无奈我说大海好美,你说大海淹过人,扫兴,以后没啥说的了。



我是丽娅


我和我对象在一起四年了,在我们的相处中,我认为的三观一致是,我说想买只猫 ,她会说可以试试,算是当育娃储备经验了。而不是你连仙人掌都养不活,还养猫呢,得了吧。我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我早上喜欢吃馒头面条,她喜欢豆浆油条,她会同时做两份,我也会同时买两份,而不是强迫对方而顺应自己。两个人计划旅行的时候,我想看三国故地—三峡,她想看大海,我们都喜欢古色古香的古城小镇,于是决定在第一次旅行时去她的家乡—凤凰古城。随后的几年有时间再去看三峡的壮观,大海的宽广。三观一致就是我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理想暂时放下自己的欲望。这样两个三观一致的人,明年就要领证啦!我们会偶尔得空一起憧憬未来,比如婚礼的样子啊,比如我们的孩子啊,比如我们要存多少钱等等。我们基本上没有过激的争吵,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很平稳,这样让我很意外,我的年龄比她大很多,按理说应该有很多观念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没有出现,这是上天对我们安排啊。像我之前有位朋友,他和她女朋友一个月后都准备结婚了,却因为拍婚纱照的预算吵了一架不欢而散了。真的很可惜,还有更多的谈很久的恋人因为彩礼而散了,这也很让我惊讶,我们两个就一起决定不要彩礼也不要嫁妆,本来彩礼和嫁妆原本就是两个家庭帮助一个新家庭更好的生活。现在我们房子车子都是自己努力赚来的,不需要父母的额外帮助,双方父母也很开明,让我们遵从自己的想法。很幸运让我遇到三观一致的她,很幸运让我遇到三观开明的家长们,很幸运我们能一直走下去。三观一致就是我们幸运拥有彼此!


BLUE胖子


什么是三观一致,要先知道三观是哪三观,我以前跟朋友合不来吵架就总说我们三观不合,我妈介绍对象给我我也会说三观合不来,但是我都不知道三观是什么。

直到我报了自考学习,忘了是学思修还是毛概还是行政管理什么的了,(我以前初中水平)老师说了三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那么三观一致大概就是看待问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同或者就算不同也会彼此尊重接受的一种感情吧

我就接受过三观不合得朋友,就是大家谁都说服不了谁,谁都感觉对方是个傻子,幼稚

如果再细分的话可能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有联系,比如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得跟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农村的 三观应该永远不会一致吧

个人感觉


是凤兽呀


有人说我喜欢运动,我对象只爱宅着,我俩不合适,三观不一致。在我看来,这是混淆了爱好和三观。我眼中的三观一致是我业务时间爱看书,他不会觉得我装文青;他爱打游戏,我也不会认为他不务正业。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都懂得尊重。


郑州赵律


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现在很多都觉得说三观是在调侃,但是三观却非常真实的在一段持久亲密关系中作用非常大。

所谓观念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早期与周遭环境互动,学习过程,逐步形成对各类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来看看三观到底说的是什么?

世界观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该怎么运行的。比如常见有些人奉行是【对结果负责,至于过程怎么样,合不合法,都没关系】,而另外一些人会认为(过程很重要,只要努力过,结果自然会好)。遵循前者,很多时候就会不择手段达成目的。后者呢,则在乎过程是否掌控,是否合规等等。

人生观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该怎么样,或者说我们期待人生该是如何,当然包含了很多细节。既包括那种,人生就该努力奋斗的大命题,也包括吃完饭就该把锅收拾好生活细节。就拿吃完饭收拾事情,有很多人是吃完就洗好,因为从小家里就是这样的。而另一些人,放在一起,一天收拾一次。当拥有两种看法待在一起,那么吵架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因此会成为问题。

价值观是我们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我们自己一套评价系统。这套评价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情绪和选择。比如有些会认为你没有按照我期待去做,就是不对,是在试图伤害我。而另外一些人却认为没有按照我期待去做,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需求。可以试想,两种不同价值观得人,会有多少情绪,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你总是让我失望)(你总是不听我的话)(你老是不长记性)等等。

三观大体一致,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在一段持久稳定亲密关系中,包含着无数行为、选择、期待。而行为,选择、期待三者总是在体现我们的三观要求。如果三观不一致,那么会在很多地方,很多场景中,感受到难受,伤心,愤怒等等,而这些负面情绪都会很严重伤害亲密关系。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原因则是三观是关乎你这个人本身,本省就是体现真实的你。所以要改变起来是非常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在24岁以后就不会改变了。表演在一段持久关系中不可能一直存在,因为本能要求我们内外一致,那样我们才会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总是期待做自己。通过很多外界因素让一个人改变行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强迫别人的内心想法。

所以咨询师眼中真爱一定是(在互相了解真实彼此之后,依然被对方吸引),这里的真实多数指的是三观一致。

关于三观改变这件事上,只有小的改动,大命题改变是不可能。比如吃饭后立马洗碗,这个可以改变,但是像如何对待父母命题上,要出现改变是很难的。

上面提到改变三观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生活环境与成长差异,三观不一致是客观事实。





火枫一叶


关于这个问题,突然想到自己在抖音上看到的一段视频:什么是三观一致?不是说你喜欢路边摊,我喜欢牛排,我们就是三观不合。而是你喜欢路边摊我说你low,我喜欢牛排你说我装,才是三观不合。

这个界定大家觉得是不是顿时清晰了许多?我们平时总是用三观不合作为分手,离婚的理由,但其实这些问题是真的不可调和的吗?并不是,只是很多人习惯了把三观当作理由,因为承认关系存在问题,远比自己暴露问题,承认不足容易多了。

在我眼中的三观一致就如文学伉俪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相处模式,两个人一见钟情,第一次相识便一见如故,侃侃而谈,在文学上有太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追求。

记得当时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那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72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恰好的怦然心动与一见钟情,让两个人都显得可爱至极。

婚后一天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自己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过,也从未想要别的女人。杨绛把它读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回: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一样。

钱钟书赋闲在家写《围城》的时候,杨绛就专门陪伴在他身边,负责他的饮食住行,她当时已经是久负盛名的作家和编剧了,竟然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专门在家做家务,什么东西都现学。

但是她毫无抱怨,作为第一个《围城》的读者,她用那句最著名的“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让《围城》一举成名。

在文学上他们的追求是一样的,都有大家与小家的情怀,在生活上,他们都是不慕名利,向往简单生活的现世美好。

即使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爱情依旧被认为是最美好的模样,是三观一致最真实的体现,从文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是相互扶持与理解,用爱与温暖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小结】

好的爱情具有共性,都是两个人的心智成熟与个人追求相一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懂得体谅,包容与关爱,这是亲密关系持久的密码。


怀左同学


其实三观一致,并不是要求你们完全一样,而是彼此之间能够求同存异,懂得包容和欣赏。

什么叫三观不合?

你喜欢看书,他喜欢玩游戏。这不叫三观不合。你喜欢看书,他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文艺嘛。这才是三观不合。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喜欢在大排档撸串。这不叫三观不合。但是他说那玩意死贵,还不好吃,说你真是做作。这就是三观不合。 你喜欢假期去各地旅游,他就喜欢宅在家里。这不是三观不合。但是他说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钱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这就是三观不合。所以一开始,就要找个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他喜欢玩游戏,但是也支持你看书;他喜欢宅在家里,但是也愿意听你分享旅行中的趣事;他喜欢撸串大排档,但穿上正装,打起领带,照样可以挽着你的手走进西餐厅。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他能懂你的快乐,也能察觉你的委屈,就算彼此有分歧,他也能给你包容和支持


燕子归来4321


其实现代人所谓的三观一致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意思,没多少人真正深入沟通了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做出判断。

而要达到普通人认为的三观一致,我认为可以从一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上来看,比如:

1.当发生争执的时候,愿不愿意都冷静一下,向对方靠近,而不是永远等其中一方先开口服软;

2.遇到习惯爱好不同时,愿不愿意妥协。即使都无法改变喜好,能不能变通?比如一个人很喜欢吃榴莲,另一个很厌恶,除了让喜欢的人放弃或不喜欢的人适应之外,也可以是厌恶的人能不能记得买榴莲,喜欢的人能不能在一个人的时候再吃,吃完了刷牙嚼口香糖再说话?

3.男生相对更理性,女生相对更感性,那男生能不能多说一些甜言蜜语,女生能不能再耍小性子之余讲讲道理?

其实,所谓三观一致,不过是两颗二十年不曾接触的心碰撞在一起,愿意彼此包容,合为一体的过程。


饭特xi


您好题主!我是温柔的依依,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我心里其实一直都存着3个“压箱底”级别的问题,从没有问过其他人。

根据我个人的多年观察,你拿3个问题中的任何1个去问别人,都可能会立即和对方“友尽”。

如果3个同时发问,大概可以达到让你当场掏出手机拉黑对方一切社交账号的效果。

所以如果你想用它们来做“对方三观测试题”也是可以的,三观嘛,3个问题每个问题测“一个观”,刚好测完了,如下:

请正面回答:

1)韩寒有没有代笔?

2)刘翔有没有假摔?

3)杨幂漂亮吗?

————————————

嗯,我坦白一下,以上内容都是我瞎扯的,是给没有耐心读完全文的朋友们看的内容。

我真正要说的,其实是下面这些:

1)别傻了,朋友。人的三观是会变的。

想专门用什么问题去“品鉴三观”,品鉴的结果就是随着你们交往的深入,你的心会持续滴血并不断被打脸。——你常以为你看到的人就是你判断的那样,实际上并不是。

如果轻易判定对方和你三观不合并把他一棍子敲死,或者立即认为他和你三观契合值得交往,都很危险。

如果“三观”那么好鉴别、人心那么容易看透,你觉得那些看起来极其牛逼实际上蠢到极致的什么“PUA”、“教你泡妹子”的课程,还会有那么多人专门花钱去听吗?街头上10块钱一本厚达5公分的“做人1000条潜规则”类似书要卖给谁?知乎上每天那么多“你觉得情商最高的行为是什么”这种问题,还会有数百人竞相回答么?

2)我个人一直觉得,考验人性、品鉴三观,是一种很傻的行为。

人对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要释放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只是他人性的冰山一角,或者他其实和盘托出了,你都不知道。

你观察到的你和对方的某些“契合”,可能只是你们“三观”或者人性的一小部分,并且这种观察受限于环境,所谓的“契合”往往误差极大,某种环境压力下,聪明人都有可能变成傻子。

时间拨回千年前,你去亲历指鹿为马的故事,如果你是被问到的其中一个大臣,你敢拍着胸脯大声说:“卧槽,这明明就是一头鹿啊,你们一群傻帽”么?你是不是会觉得和那些唯唯诺诺、对赵高俯首帖耳的人和你三观不和?但他们昨晚才和你一起吃火锅、逛了怡红院,称兄道弟恨不得掏心窝呢。

你觉得某企业大佬在某次酒局上和你谈笑风生、引经据典,是个博学的人,加上对方事业有成,衣着得体,你几乎为之倾倒,你觉得这才是和你三观契合、此生唯一。

但如果我告诉你,他虽然刚才和你一起批判“搞商业欺诈”的都是小人,骂得十分痛快,但他自己的发家史简直黑得没眼看,现在还欠着一堆债天天愁得掉头发,私下里却还养着一堆小情人,你是他即将俘虏的第N+1个女大学生,你会信吗?

你不信,你说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吧,朋友,睁开你自己的眼睛看看。

如果你觉得和陌生人光是交谈就可以判断“三观契合”或者不合,并且“三观契合”的朋友都没问题的话,那么

那些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亮着粉色灯的“按摩保健城”是为谁而建的?

那些门口停着各种豪车的夜总会、娱乐城的主顾们都是哪些人?

那些挂着“名烟名酒”招牌的店铺的老板们都是谁?谁会到那里买?谁会去那里兑?

你以为那些门可罗雀的、一年寂寞得都不见得能飞进去一只苍蝇的古玩店,真的是开给寻常老百姓的古玩爱好者么?

你身边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每一个看起来和你三观契合的人,有些什么黑历史?哪些秘密是他们憋死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对第二个人说的?有哪些可能会让你和他的关系崩溃的丑事他做过了,你怀疑、思考过吗?

还有一些人引以为傲,动不动就拿出来说一通的“看这个人对服务员的态度可以品鉴一个人”、“看这个人对流浪猫流浪狗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爱心”等细节定律,我真是受够了。

我如果说他是一个对家里爹妈孝顺无比的优秀儿子而且很容易通过了你们奉为圭臬的“对服务员的态度”测试,但依然做出了让人恶心的事,你们又作何感想呢?

如果一个人很孝顺,那他会做出丧尽天良,伤天害理的事情吗? - 杨小的回答

你们的考验人性、品鉴三观,能有多靠谱呢?

3)你觉得,“你这人说了半天废话,不就是为了说明三观不可测么,叽叽歪歪好烦啊”。是也不全是。

你可能发现了一点:有些三观即使测不到、鉴不出,也不影响你和他的交往,就像夫妻之间可能有些思想观念不和但主要维系的东西还在,他们的婚姻依然可以很幸福。

所以我想说的是,与陌生人交谈,谈你想说的,听他想说的,就可以。

你可以多听,少说,看看他喜欢讲些什么,你和他谈笑风生,毫无压力,岂不美哉。

陌生人的交谈,远不是你所认为的“掌握了对方是个什么人”的任何凭据。

不用去刻意准备任何测试题,你测不了、你也测不出,人的本质是变化的。

如果有否认这个本质并且告诉你“有办法帮你迅速品鉴陌生人三观”的人,要么是个忽悠学大师,要么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教育过,用刻意的任务去考量人,聪明的人性会反噬回你自己。

你心里真实的样子、你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最后会自动成为你的筛子,帮你选出你要的人和你的圈子。





温柔的依依


我眼中的三观一致,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看法必须趋同!

第一是世界观必须统一:

  • 哲学上讲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态度,也就是说,是物质是第一位,还是精神地位?唯物主义者都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那么要三观一致的话必须要在世界观上先统一,这是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不然一个信奉精神第一位的人,比如一个信佛或道教之类的人,跟一个普通凡人的世界观上肯定不在一个层面上,那么对他们相互关系的影响很大,俗话说,他们不可能说不到一块去,那种滋味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

第二是人生观应该趋同:

  • 所谓人生观简单说就是人生态度,换句话讲,就是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信奉享乐主义,有的人追求工作事业;有的人信奉难得糊涂,有的人追求精致生活;有的人信奉感恩知足,有的人追求助人为乐等等,这都是人生观的表现,两个人的人生观不能绝对一样,但起码也应趋同,也就是说看问题大体能有相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有共同语言和沟通的余地,反之,人生观不一样,遇事意见相左,说话就顶牛,对双方心身都不利,也不利于感情的稳定。

第三是价值观基本一样:

  •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称为人对事物的价值观点。虽然价值观在三观中排名相对靠后,但它却是生活工作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比如说对具体事物价值的看法,会直接影响了双方的关系,你买了个东西的好与坏?你做了一件事值不值得?看似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处理不好确实影响到你生活的质量。所以价值观应当基本一致,不然的话就会有扯不完的皮,吵不完的架,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综上所述:所谓的三观一致,就是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看两个人的具体情况,就算不能完全一致,也必须求大同存小异,只有这样才能在相互尊重,换位思考的情况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让双方三观越来越统一,关系越来越和谐,生活越来越幸福!

燎原寄语:三观是人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人生经历,所受教育,生活环境等的共同成果,轻易不好改变。所以三观一致是保证当事人在今后生活中关系融洽,快乐幸福的前提与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反之,三观不合必将给双方关系和婚姻生活留下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