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推背图》?

别酒流年


说是预言,其实是古时智者的预判。

越是近道顺道就越是能夠靠近事物的真相。道,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路径;因此,顺应道的必然走向,智者的研判就注定准确。

人类科技的发展,已经离预判越来越近,但人类的贪婪却不仅仅满足于此,而企图改变未来,已经走到了叛道的“不归路”上;如果,最终不能反省,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许师傅627


这才是真正的推背图



喜耕田32026552


我相信!

举个例子吧!推背图里关于黄河水清的预言。推背图预言300年左右(正负20年左右)也有人说是500年,黄河水会变清一次。每次黄河水变清时,就是天下大变局,或杀戮,或灾乱,或圣人多出时。

我举两个历史发生过的事:

1,靖康之乱,那年就是黄河水变清之年。

2,朱元璋大杀功臣,也是黄河水变清之年。


澳多宝


很早以前,我就得到了《推背图》,当时,惊为“天书”。经过这些年的研习、对照,在此,郑重的声明一句:这是一本绝大部分内容涉嫌作伪的伪书。下面的一段文字,试与同好者分享一番这方面的心得。

《推背图》的由来

此书托名唐太宗时期袁天罡、李淳风所著,从大唐开国讲起,接着讲贞观年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预言了数千年之后的未来。

据说,唐太宗想知道自己身后之事,大唐帝国到底能够延续多少代。这一天,李世民将袁天罡、李淳风招入密室之中,问天下未来之事。袁、李二人说,这是天机,怎么能泄露呢?李世民说,我是天子,是可以知道天机的。袁天罡、李淳风想想也是,老子的机密让儿子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给唐太宗预测未来。

注意了,这样的编排,同样被借去用在了《烧饼歌》的故事中。

为李世民进行推演。君臣三人讲了大半夜,大概是推演到了“世界末日”,再也没有可以预言的了,便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的背,口中念念有词,道:

茫茫天止数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归去休。

据说,当时有一名宫廷画师在场,记录下了袁李二人推背的场景。再加上这四句颂词最后一句,于是乎,这部书便得名《推背图》。

我大胆的猜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当时在密室中推演未来的,绝对不止四人,至少还应该有一个书记员。因为,只有这个人才可能把袁天罡、李淳风所念的颂词、谶诗、图谶记录下来。袁天罡、李淳风是不会事后回忆、整理的,他们对李世民都要考察一番,哪能事后又把天机泄露出来呢?

所以,从《推背图》的出笼故事,就可以开始质疑这部书的真实性了。

《宋史》为何有《推背图》的记载

最早记载推背图的,是《宋史·志第一百五十九》。但是,这一处史料只提到“推背图一卷”,但究竟内容如何,则没有提及,也没有注明作者。可见,至少在元代的时候,就有《推背图》的说法了。

岳珂在《桯史》中也记载了《推背图》的相关野史,说宋太祖知道这部谶书很厉害,便下令禁止《推背图》。赵普说,硬性禁止恐怕效果不好,不如把它篡改、搞乱顺序,大量的散发到民间去,让真假混淆,慢慢的就没人相信了。赵匡胤照此办理,果然,民间私藏这部书的人便逐渐少了很多。


岳珂讲的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很难讲。我所藏的版本中,倒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代后周大将赵匡胤北伐有功,升任殿前都点检。为何是这个官职呢?因为周世宗柴荣在招文袋中发现了《推背图》,其中,有这么一行文字:“点检作天子”。

现在能见到的各种《推背图》,都没有这样一句话。是不是因为赵匡胤篡改《推背图》,这句话被删掉了呢?大概不会,反倒是有可能被加进原书去了。赵匡胤得国不正,北宋开国后,便一直编故事,把自己讲得冠冕堂皇的。这句话写进《推背图》,赵匡胤作天子就是“天意”了。

一般来讲,图谶是最受帝王忌讳的,假如周世宗在《推背图》见到了“点检作天子”这句话,怎么能给赵匡胤封这么个官呢?周世宗绝对不会让位给赵匡胤,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柴世训。

《推背图》第十四象是关于五代历史的预言,作伪的嫌疑非常明显:

干支:乙丑(一作丁丑);卦象:泽火革;图像:如图
谶曰:李树得根芽,石榴慢放花。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竞荣华
颂曰: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很显然,其中,“枯木”的谜底是“柴”,配上“荣华”,说的就是柴荣。赵匡胤很明确的说,柴家后周只是枯木逢春,荣华一现而已。

为什么说这首谶诗是作伪的呢?

第十三象画的图是雀儿飞过水面,有谶诗云:“汉水竭,雀高飞。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这是语言郭雀儿(郭威)灭掉北汉,建立后周的事。也就是说,后周姓郭而不姓柴。柴荣是郭威的养子,早就改姓郭了,否则,如何继承郭氏皇位?

赵匡胤为自己找“受命于天”的理由,恢复了柴荣的本姓,柴荣反倒不是后周的正牌皇帝了。如此,赵匡胤取代柴荣便顺理成章,反正又不是你柴家人的江山,大家得的是郭氏后周。因此,《推背图》见记于《宋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的第十六象便很露骨的证实了这一点。这一象的谶诗便这样赞赵匡胤:“天一生水,资秉圣武。顺天应人,无今无古。”查遍《推背图》,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赞颂了。

《推背图》的版本知多少

上面讲的《推背图》的几个预言,出自我手头上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非常的神奇,很多历史大人物的名字都预测得非常准。而且,其图谶也是十分形象的反映了历史事件。比如,第二十五象,图谶是一柄开山大斧,斧柄总共十节。诗曰:“北帝南臣,一兀自立。干离河水,燕巢补穴”。

这是关于元朝的预言,十节斧柄,代表这一朝共十个皇帝。而“颂曰”中有一句,简直就是神乎其神了:“子子孙孙五五宜”。什么意思呢?原来,自成吉思汗起,元人直到第五代皇帝才统一中国,十个皇帝在南北分裂与统一时期一半对开,所谓“五五宜”是也。

真有这么神奇吗?

另一种版本则不同了。这个版本中的第二十五象却不是讲元朝的事情,而是画的“一毡帐,二王对坐,掩面而哭”。这就不是说元朝了,说的是北宋灭亡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俘虏的故事。其诗曰:“两朝天子哭沉沉,总领群臣渡孟津。拱手自然难退去,欲去不去愁杀人。”

无论时间、事件都与另一个版本不同,相差了一百多年。到底谁真谁假呢?

上文讲到,宋太祖赵匡胤篡改《推背图》,但我手头上的这两个版本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假如这么篡改,在当时来讲,一眼就会被看穿。所以,把第二十五象写成北宋灭亡时“靖康之难”寓意的版本,仿佛是伪本中的伪本。

不过,这个本子的六十个卦有卦名,前面六象与京氏纳甲法的卦序一致,从乾宫八卦开始往下推演。因而,这个本子可以依据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整理,预言次序似乎没有被打乱。

比如,这个版本中的第七象给出的是“天雷无妄”卦,其谶诗说的是“不是地亨泰,而能久久安。日光明枝叶,荣复又凋残”。这一象与本文在“《宋史》为何有《推背图》的记载”这一节所列举的例子很相似,所预言的事则是五代柴荣。那么,这一象之前预言的是黄巢起义,后一象则是十节度使之乱。显然,这一象被插了进来,打乱了顺序。

《推背图》总共六十象,配有干支、卦象、谶诗、图谶、颂,按照历史顺序,逐一排列。假如这五个维度都很齐备,便能够找出一条线索,通过版本校订,把打乱了的顺序大致恢复过来。

就目前已知的《推背图》版本而言,大致有六种系列,这六种系列中,各种版本之间也有不同的差异。所以,要还原这部预言书,首先得弄清楚版本问题。

《推背图》预言真的准确得令人颤栗吗?

稍后,我得到一本非大陆作者解读的《推背图》。这个本子一开篇,就解读了第三十九象,这一象是这样的:

干支:壬寅;卦象:山雷颐;图像:如图
谶曰:鸟无足,山有月。旭日升,人都哭。
颂曰: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这一象,非常形象的预言了日本战败。鸟无足,是繁写“鸟”字没有四点底,四点底以“山有月”的“山”取代,就是个“岛”字。结合“旭日升”,讲的就是日本。

颂诗中有一句现在还没被附会明白,即“南山有雀北山罗”,其中,“罗”有可能是指罗斯福,因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轰炸珍珠港,导致美国总统罗斯福参与到了二次大战中。到了一九四五年,金鸡啼叫,日本帝国便“大海沉沉日已过”,战败投降。

当时,我读到这里时,真的被震撼了。而解读者在书中也十分渲染其预言的准确性,竟然用到了“颤栗”二字,表达对《推背图》神奇的预言所带来的震惊。

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第三十九象的预言开始质疑。其实,这一象并不很准确,而是涉嫌作伪。为什么呢?

诗曰:鸟无足,山有月。“鸟无足”解得通,“山有月”便出问题了。“山”配给了无足之鸟,是“岛”,那么,“月”去哪儿了?稍微懂点谜语知识的读者,是不会如此出谜题的,多一个字,谜面便不能与谜底相扣。李淳风、袁天罡会出这种低水平的谜语吗?

颂诗中所言“十二月中气不和”,这是作为者不知历法造成的漏洞。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公历(西历)十二月七日,而《推背图》据说是唐代的作品,那时,用西历了吗?查万年历可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这天,应当是农历十月初三。

一朝听得金鸡叫,讲的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这一年是农历乙酉年,属鸡。这里用农历,头一句则用公历,岂不是很搞笑吗?最为败笔的是,作伪者不懂干支。“乙酉”不是金鸡,而是“木鸡”。假若改做“一朝听得木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可能更具欺骗性。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应当对《推背图》的真伪有一个很肯定的判断了:这部书绝对涉嫌作伪。

《推背图》的最后一次篡改

能够查到的资料中,绿野老道大胆推测,第一次篡改《推背图》的是赵匡胤。岳珂所讲的故事,绿野老道并不认可,那一次并非以假乱真,而是作伪。赵匡胤为了给自己“黄袍加身”找到合法性,搞出了这么一个图谶,以示自己受命于天。

后来,历代都对这部伪书做了篡改,把历史事件搞进去,修改“诗”、“颂”,这与我们写历史故事是一回事。

有点中国古代预测学知识的读者,一定知道,无论如何准确的预测,可以做到把未来发生的事情预测得相对准确,但要把人的姓名推算得如此精准,是绝对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先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神人。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传说,这个智慧的化身预言了很多未来之情。但他的所谓预言不是编造的,就是后人牵强附会解读出来的。即便是诸葛亮预测能力超强,也只能是知后世五百年的事情,而《推背图》竟然预言到了公元2600年(至少是这个节点)。

通过对第三十九象的解读,我推断,《推背图》最后一次篡改,应当就是这个时期,即日本即将投降的时候。

再举一例,来看看《推背图》为何被篡改。

第三十七象,干支:庚子;卦象:风雷益;图像:如图
谶曰: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这一象,已经有高人分析,就是出自反清志士的手笔。这则“预言”中,有宣统、共和、清朝灭亡,等等信息。其中所讲的半凶半吉,就是当时到底由谁来做“王”。绿野老道在高人点破奥秘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这则“预言”应当是在“二次革命”前,而不是为“辛亥”来鼓舞斗志的。颂诗讲到:“倒戈逢八月”,谁是“倒戈”者呢?敬请《推背图》爱好者自祥。

以第三十九象为界,后面的“预言”就不太灵了。很多解读者都以非常好奇之心,苦心孤诣的予以参详。绿野老道也不能免俗,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更加刻苦的钻研谶纬知识,但是,却没有任何收获。即便是有一丝所得,也大多被自己否决,我不愿意牵强附会,自我宽慰。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原因很简单,此前的预言并非预言,都是事后诸葛亮。比如,“预言”太平天国的颂诗是:太平又见血飞花,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滔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这不是以诗咏史又是什么?第三十九象之后,为何与这样的预言相差非常大呢?难道是第四十象之后,还没有历史事件来应谶吗?

预言是为什么服务的?

《推背图》总共六十象,除去第一象是“开篇词”,最后一象是“结束语”,中间五十八象都是正文“预言”。上文提到,《推背图》至少预言到了2600年及以后。照此节奏,大约30—50年便应一象,那么,第四十象之后的很多“象”早就应当应验了。准确吗?

假若按照以上所举之例来对照,一象都不准。即便是反复调试顺序,牵强附会解读,都不准。不准是正常的,准了才是咄咄怪事。

本文反复提到赵匡胤的事情,《推背图》此前为何如此神准,应当早就有答案了。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相关谶纬的故事。比如,《三国演义》中便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预言。不仅演义,正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史记陈涉世家》中,也讲了这样一件事:

(吴广)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推背图》的出笼、篡改,大致与司马迁所说的故事一样,都是为陈胜他们服务的。

西方有一部诺查丹玛斯《诸世纪》预言,虽然传得很神,但基本上很少讲准未来之事。但是,这部书却在二战时期被英德所利用。

戈培尔夫人读到一首希恩塔的四行诗,从而,引发了希特勒对《诸世纪》的兴趣。1940年,希特勒摘取、篡改、伪造大量的诺查丹玛斯预言,派军用飞机散发。这些伪预言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告诉欧洲所有人:希特勒必然胜利。德国发动的战争不会波及到法国的东南部。其实,希特勒是为了麻痹法国和英国,降低巴黎沿线,以及英法海峡各港口的防备警惕性,以达成其闪电战的目的。

英国情报机关以其人之身还之其人之道,同样大量编造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编译成德文进行反宣传。

《推背图》再怎么被神话,其实与《诸世纪》一样,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作为一种爱好,偶尔研习无不可,但若是以此来解读未来,就显得有点可笑了。绿野老道也读过当代的一些解读文章,并不认可那些牵强附会的结论。

所谓的预言书,实际上是没有那么神奇的。《诸世纪》虽然也有与历史耦合之处,但其时序非常混乱,与其说是预测对了,倒不如说是蒙对了。《推背图》即便是真有其书,大致也应当与《诸世纪》一样,可以对天下大势进行推测,也可以蒙对几件事。但是,把人名、事件讲得丝丝入扣,是绝对办不到的。

无论是《推背图》还是《诸世纪》等等预言书,都遭遇到了同样的命运:被伪托、被篡改、被利用。这才是认识《推背图》的正确态度。


绿野萍踪01


《推背图》最准确的事,是预言了地球不会爆炸,人类可以进步,中国可以发展,还预言很多假预言的错误!比如玛雅人的预言地球毁灭等预言,《推背图》在唐朝就已经知道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假的!嗯!


说明袁天罡和李淳风确实能量很强大,预言要消耗预言能量,能量有人可以补充,有人无法补充!所以有些人开始预言修炼很快,但后来预言越来越不准,就是大量消耗了自己先天预言能量。


不管哪个朝代改的《推背图》有一点是正确的,就是《推背图》说明人类不会灭亡,只要大道传道门派王弢门主成仙就行了!谢谢!


你们想想2012玛雅预言和前面很多都预言世界毁灭的预言,其实都是假的!人类要发展,世界要进步,时代前进,在唐朝袁天罡和李淳风,就预言地球不会在1999年毁灭,玛雅预言毁灭等等邪教预言毁灭的事!支持《推背图》就是支持,地球不毁灭,人类可以。。。。。。。谢谢大家!希望支持我!嗯!


最后点评(王弢门主版点评):《推背图》不是全部正确,但有20%确实很准,比如很多邪门歪道喜欢说世界毁灭等预言,你看《推背图》就可以知道时间无法毁灭了!嗯!我认为你学古代文学研究《推背图》可以研究出风水、测字、面相、卦象、猜谜等研究!谢谢!


神仙们的学习


都说中华文化寓意深厚,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很多著名的书籍巨作,《推背图》就是其中之一。

在人类历史中,“预言”二字永远代表着某种神秘力量,而《推背图》就是中华史上预言第一奇书!其预言了后世发生的许多大事,比如:不文亦武照临下土(武则天称帝),无王无帝定乾坤(新中国成立)等等。

相传,推背图是唐太宗为了推算唐朝未来的走势而请当时著名的2位大师(李淳风、袁天罡)共同编撰而成的。这部书贯穿了易学经典理论、形象的图文描述、天文知识等多种艺术形式,甚至应用诗词形式来进行阐述,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推背图》因其神奇地预测功能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一度被用来和古埃及的壁画作比较。这是因为古埃及遗留下来的图画预测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习惯的演变,而推背图也恰好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在上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推背图的描述形式可谓是非常多样,而且融入中华文化中的各大学派理论,所以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丰富程度上远胜于古埃及文明。


虽然《推背图》被传说得神乎其神,但是深究其意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这部来自于唐朝的道家奇书虽然通过六十象来大胆预言和构想,但是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并没有全部应验。

而且其所流传版本大都有所编造和改动,其原因有很多,有封建帝王通过篡改《推背图》的谶语来佐证政权合法性,有野心家、阴谋家通过篡改《推背图》来帮助自己实现野心的,还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神棍瞎掰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集几版的《推背图》,比较着看,就会发现它们的互相矛盾之处。所以说,这部《推背图》是一部道家经典哲学书,并没有那么的神秘。从了解道家文化,丰富见识的角度来看,读读《推背图》是可以的,但若当真,那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从这件事请可以看出,不管是来自于专家墨客的学术作品,还是坊间流传的小道传闻,我们在听取其有益之处之时,仍需保持理智头脑和鉴别性。

比如推背图这本书,虽然他在现代研究中被广为流传成不可超越的预测经典,但其真实性仍待考证。


白话历史君


一、「推背」是什么意思?

流行观点有二。其一,原书最后一图为推背之图;其二,袁天罡推李淳风背使其停止推算。二者合并即是「最后一图再现袁天罡阻止李淳风泄露天机一刻之画面」。

另外,尹奈认为「推」为「推算」,「背」为「背运」,即失败,但无证据支持。王见川引《后山谈丛》认为「推」同「稚」,「稚背」即「小孩能背」,但各本《后山谈丛》该字难以确定,关键证据模糊,因此结论可信度降低

尹奈.小议《推背图》推数之源[J].图书馆学研究,1985(3):105-106. 王見川,林萬傳,車錫倫等.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M]. 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

因此「推背」还是应该作动宾短语解。

二、史书上有记载吗?

有。

唐代文献中,最早见于敦煌卷子 S.2658《大云经疏》,林世田考证为武周时期的书。然而读罢引文发现句式并不整齐,黄复山指出这些引文是杂抄诸种符命、谶纬之书而成。

林世田.《大云经疏》结构分析[C].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2002. 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 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2002(2):64-72. 黄复山.《推背图》版本流传考[C].中国古代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学者论文集.西安:中国古代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9.23-24:3.

宋元文献中,引文则变为整齐的七言杂诗。《新年分门古今类事》只提到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只提到诗,《五代史平话》有诗见于《推背图》,但是引自《推背图》还是被《推背图》所引则待考。

陈佳玮.《推背图》预言历史文献的初步整理与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1.

因此,最迟元代至治(1321~1323)年间全文完成。但这与作者所处时代明显矛盾。

三、谁写的?

观点有三,一曰李淳风,一曰袁天罡,一曰二人合著。虽然引文丰富(下略),但由上文,三点全错。之所以依托李淳风之名,是因为李淳风一生大部分时间任职于太史局(国家天文台),主要功绩也在天文历法方面。《旧唐书・李淳风传》「女主武王」部分所谈,太宗密诏李淳风(从五品下)一事,「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一言,「据象(天象)推算」一行,加上「天人感应」等等的思想,促使「《推背图》由李淳风所作」一事被大众所接受。

尽管如此,观点也是与事实不符的,具体可见引文。概括地说,金圣叹的自序说写于癸亥年,那时候他才 15 岁,而且名为「金采」而非「金喟」;文中「南辕北辙」是宋时才有的成语,唐人用不了;各本出入过大,雷同者未达三分之一;对清末民初用墨过多,岂有唐人所做图谶,轻描本朝国事,而反独钟距唐千余年后国事之理;书中称「唐司天监袁天罡、李淳风撰」,但司天监一职乃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所置,与李淳风(602~670)相隔百年;人物出现清人服饰,运用西方立体透视技法。可见可疑之处极多。

翁常锋.《推背图》研究[M].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

四、哪本是真的?

各种本子,分为四版。

其一,经疏本。由敦煌文献《大云经疏》所引,仅引一小段,未提有无图像,但都对武则天称帝进行了预言。

其二,六十七图本。六十七图本由日本国学院大学中野达之父中野江汉得自肃亲王善耆(假的),后由德国慕尼黑大学鲍尔教授译成德文,后收入《纬书集成》附录。国图藏有《推背图转天金锁钥》(善本 T3193)及《推背图》(古籍 21025)。此为目前所见产生时间最早的《推背图》,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当时流传于世的谶谣,并经众人之手修改整理而成。

其三,六十图本。六十图本又分两种,早期本国图藏有《推背图说》(古籍 140860,善本 T3194,善本 T3189),晚期本有《推背图说》石印本。

其四,金圣叹评点本。到处都是。

书格推背图所附文件,「彩绘钞本」为六十七图本,「清抄彩绘本」、「手钞本」为早期六十图本。

各本内容(下文自左向右简记为①②③④),取第三象为例。

①②相比,①前有序一篇,结尾题「万历戊寅……」应为照抄原书,但对内容加以修改,添加了满人入关等内容。因为 35 象内有「铉」缺笔,而 41 象「弘」未缺笔,故抄于雍正年间。

①加入《周易》卦象,出现 53 卦,6 卦重复,四十二象无卦。卦辞部分出自《焦氏易林》,但并非本卦卦辞。③中卦序又有重排,卦辞也有变化,并改卦辞为「谶曰」,改谶诗为「诗曰」。④中卦辞三、五言均有,以四言为主,又改「诗曰」为「颂曰」。由此《周易》内容的加入仅是为了抬高地位故弄玄虚。

从史料上看,一方面,《推背图》被统治阶层视为禁书,一再下诏禁止收藏、传播,而在统治阶层各势力之间,《推背图》则演变为互相倾轧的工具。另一方面,在元明清三代的民间,《推背图》则成为民间宗教势力即「有志图王者」的思想武器,用于为舆论造势,以扩大其影响力。 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M].中華書局,2011:1122. 宋濂等撰.元史[M].中华书局,1976:266. 顾祖成等编.明宪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64:2550.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推背图》的流传又活跃起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大众对《推背图》的认识也会逐渐趋于理性,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推背图》的图像、谶诗以及所隐含的思想内涵。

杨康.《推背图》考论[D].山西师范大学,2016

十一在此


我配评价这本书吗?

我?!配?!吗?!

隔那么一段时间,我就想翻一翻推背图。

但是要我评价,我还真评价不了。

因为我看到的,或许根本就不是真的推背图!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推背图,比较著名的就是金圣叹批本,然而,金本非常像伪作。

最大可能就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人写的。

第三十七象: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这简直太明显了,生怕谁不知道是孙中山与共和似的。

还有前面,第五象,直接就是渔阳鼙鼓过潼关。眼熟吧?渔阳鼙鼓动地来这句诗流传的很广吧,所以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跟这抄的?

当其他版本都是銮铃击鼓的时候,谁的问题最大?

有些版本肉眼可见是假的,因为那些诗写得太烂了!!!烂出天际,我敢说我写得都比这烂诗强一百倍,李淳风和袁天罡会是这种水平?

可推背图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第一象全都一模一样,就是盘古手托日月。

再吐槽下金批本,第一象又很牛逼的不随大流。

最后一象也都是以推背为结束。

可问题就是,中间的部分,被篡改,被造假,被删除,被调换顺序……我们根本就看不到真本了。

真本则是真相,但有人不希望我们看到真相。

从古至今,没有人希望芸芸众生都获得真相。

可也没有人能阻拦我们探索真相的脚步。所以推背图经久不衰,永远有着令我们着魔的能力。

-------丸--------


祁门小谢


《推背图》相传是唐朝李淳风、袁天罡写的,根据《周易》推演而成,总共六十图,第一图是前引,中间五十八图神神叨叨,推测历代王朝的国运,最后一图为结语。从唐高宗起,预测往后的数千年。据说李淳风当时还想推下去,一直推到地球爆炸,太阳坍塌,是袁天罡提醒他天机不可泄露,推了推他的背,这就是《推背图》的得名。据历代各种史料记载,历代有不少名人的生平行事,都和《推背图》有关,比如范仲淹、岳飞的孙子甚至袁世凯。

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还是相信大多数内容。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保持原貌,可能会有一些失真。


正觉奇门与科学预测


《推背图》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袁天罡与其弟子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如何,没想到这师徒二人运用周易八卦演算到唐以后两千多年的命数,可能袁天罡觉得知道的天机太多,推了一下弟子李淳风的背,说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方才停止,这便是《推背图》的由来。

此书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共六十象,由于《推背图》遭受后世的修改,由袁天罡与李淳风所著的最原始《推背图》并没有流传下来。其中在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有人从《推背图》中参悟得知宋代必亡于宋太宗时期,一时间人心浮动,宋太宗为了制止这种乱象,出版假版本让百姓购买,从而导致《推背图》真假都流传下来了,至今都无法判断哪种版本是原作。所以当今,流传下来的《推背图》有六种版本: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金圣叹批注版。

德国学者O·弗莱希泰姆在1943年首次提出未来学这一词,确定未来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综合学科,这里无疑可以说,《推背图》就是中国未来学的史诗级巨著。其主要阐释了天下分久必合、必将归为一同的的观点,这里充分展现了其观点就是中国未来的走向就是从帝制走向一个天下一家的大同社会。这里充分包含了儒家和道家政治理念,所以在唐朝就预见了千余年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政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而从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对《推背图》的注释,就可以发现其中神奇。比如第三十七象: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和共。这四句便是谶语,金圣叹就曾说此象有元首出现,但是国家仍处于混乱。而这四句结合武昌起义就明了了,汉水指的是武昌,暗指武昌起义,不继承帝王血统的元首统治了国家,意思就是孙中山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帝制,任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而南北不分,和衷和共这句便是,中国不再分南民国政府和北洋政府,东北易帜,南北走向统一,这样天下人都拥护共和。这样一解释,就觉得《推背图》的可怕了,很难想象到这是唐朝时期的人能预测到中华民国的事情。

再来一卦,《推背图》第三十九象: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金圣叹对此象的解释就是,似乎有一外夷将扰乱中原。而鸟无足,山有月,意思就是鸟在山上,就是一个“岛”字,意思就是将有一个岛国作乱。而旭初升,人都哭,则指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恶。此卦就是算到了日本侵华。

《推背图》共有六十象,其中如果仔细看得,非常神奇,这里就不多说了。

浮人语

《推背图》是中国未来学的一部史诗级巨著,其价值远超西方预言著作。但是其阐述世界将会归于大同,我是十分赞同的,当今时代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但是身处如今的我们依然还是要相信科学,且不论这命数说不准,就算有人说得准,提前知道,只能徒增烦恼而已。而对于《推背图》还是怀着尊敬古人智慧去读读吧。

相信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