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遨游,是古代人民的夙愿,而如今科技水平达到能够满足人类这一愿望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搭乘飞机危险吗?

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听到“坐飞机”三个字就脸色大变,马上联想到911、马航MH370等等,再加上《中国机长》、《紧急迫降》等等各种灾难片的渲染,更是让大家都以为坐飞机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所以乘坐高铁大巴几乎不会有人买保险,而乘坐飞机则会有不少人愿意购买保险。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甚至身边有些心思细腻的朋友会在临飞前,给自己的父母爱人发一条“我爱你”的简讯,只怕飞机失事,这句话再也没法说出口。

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美国飞行员帕特里克·史密斯写的《请教机长》一书中,拥有极其丰富的飞行经验,足迹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作者帕特里克,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待飞行这件事,其实飞机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出事,很多时候就像是汽车在复杂的路上颠簸那样无关紧要。但是在《请教机长》一书中,还有一些关于航空旅行,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会比较好的事。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1. 湍流值得我们那么害怕吗?

说湍流显得太学术,那么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飞机突然倾斜晃动,空乘人员提示不要随意走动,桌上的果汁也在剧烈地震动,可能在下一秒就被打翻,有的乘客已经开始晕机,一声声“呕”充斥整个机舱······

这个时候你如果坐在其中会不会感到心慌意乱,甚至想掏出纸笔写下遗书?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其实这种情况下,不仅是乘客害怕,飞行员也害怕,只不过飞行员害怕的不是失事,而是害怕乘客躁动不安,把不安情绪传递给其他人,甚至会干扰到整个机组的正常秩序。

真相是,飞机遇到了湍流,即使是最极端的湍流情况下,飞机也并不会翻得头上脚下,失控到打旋坠落,最坏的结果就是让人呕吐、不适。所以很多时候,乘客们在飞机晃动时的担忧是多余的,与其担心追击,倒不如放轻松,让肠胃也好过些。

2. 坐在飞机的什么位置比较舒服?

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值机选座的时候遇到的难题吧。

坐起来最平稳的位置是在机翼上,因为那里最靠近飞机升力和重心的中心,而起伏最大的位置则通常是飞机的最后端,尤其是那一排最靠近机尾的位置。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3. 机舱减压怎么办?

当飞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我们还能保持顺畅呼吸的秘诀就在于机舱内有加压,所以即使是在西藏有高原反应的乘客在高空中,也不会感到缺氧。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机身有一条缝隙或者有一个小洞,机舱就面临减压的危险。减压带来的后果就是氧气罩会从舱顶掉落。这个时候,氧气罩从舱顶掉落,乘客又开始惊慌了。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其实这只是机舱压力不够而已,因为压力问题而导致坠机或者伤亡的案例是很罕见的,即使发生,也并不是单纯因为压力问题。反倒是那些不愿意配合佩戴氧气罩的乘客,才是最容易受伤害的。

4. 正在飞行的飞机撞到小鸟有多危险?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大家可能听过关于飞机不能撞到小鸟的传言,但事实上,鸟撞上飞机很常见,通常飞机都并无大碍。除非鸟撞到涡轮扇引擎,虽然并不会阻塞引擎,但还是会弄弯或者撞裂扇叶,导致动力损失。

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5. 飞机马桶里的东西是在航行途中投弃的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走近科学》有一期“天降蓝冰”,讲的就是飞机马桶里的废物。那么,飞机马桶废物是不是可以在航行途中丢掉呢?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答案是否定的,飞机马桶内容物决不可能在飞行时倒掉。大家看到的“天降蓝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飞机马桶外部喷嘴的接头渗漏,导致马桶水外流、冻结、累积,最后再从空中坠落。


其实关于飞机的真相远不止这些,无论是飞机的运行原理,还是飞机失事的案例分析,包括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百慕大三角,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都不用过度担心。而在劫机、恐怖袭击等情况下,机场的安检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航空旅程也会变得越来越安全。

机长告诉你:空难没那么容易发生

比起地面上的交通事故,空中的事故更容易被放大、炒作,但是就概率而言,是远远低于地面交通事故的,却也没有人因噎废食,不再使用交通工具,航空也是一个道理,过多的担忧反而是在杞人忧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