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有人不畏艰险冲锋在一线

守护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也有平凡的普通市民

用他们的暖心举动

传递着战“疫”力量

他们的点滴爱心

汇集成荆州抗击疫情的大爱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她叫陈桂云,荆州实验小学82岁的老党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和老伴每天都关注新闻,通过媒体他们得知目前荆州各大医院医疗防护物资紧缺,全国各地都纷纷驰援湖北。作为一名老党员,她萌生了捐款的想法,并得到了老伴的支持。两人把前不久在银行取的10000元工资,全部捐给了荆州市红十字会。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陈桂云老人说,比起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他们的捐款并不值得宣传,她和老伴都希望自己的家乡早日恢复往日的活力。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一份来自雪域高原的爱心捐赠

正当新型冠状病毒在荆楚大地上肆虐的时候,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学子送来了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捐赠。沙市第六中学西藏班98级(1)班校友丹增旺姆及其亲属所属公司,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40万元用于防控疫情,其中10万元定向捐赠给沙市区慈善总会。

丹增旺姆原是沙市第六中98级(1)班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勤奋刻苦,品学兼优,一直担任学生会的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党员发动全家为防疫一线捐赠蔬菜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爷爷,现在外面特殊时期,要不把家里种的蔬菜捐给在一线战斗的工作人员吧?”

“好!不仅要把家里的蔬菜捐出去,还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捐。”

荆州开发区重点项目办邹卫和他的家人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把家里种的1000斤西兰花全部捐给了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还发动身边的亲人,为沙市区北湖路社区捐赠了5000斤的蔬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帮助群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邹卫表示。

残疾居民困难再大也有爱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你好,我想用微信转账200元给你,帮个忙代捐一下可以吗?这是我的一点心意。”2月5日上午,监利县汪桥镇残联工作人员张腊梅的手机突然弹出了一条微信和一笔200元的转账,原来是莲台社区残疾人王海清希望捐款助力疫情防控的请求。

王海清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他,他身残志坚,苦学裁缝,先后在广州、虎门等地服装厂打工。七年前,王海清在莲台社区街道上租了一家店面,开起了一家小商店。店面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后,他在2016年主动向政府申请取消了低保。

困难再大,只要有爱,我们就一定能共克时艰、迎来春天!

贫困户自发捐助物资暧人心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脱贫了,不管能拿出多少物资,我们都要为抗击疫情出份力。”在公安县经济开发区(杨家厂镇)青罗村和荆中村,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暧心的故事:不少贫困户将菜园里的新鲜蔬菜,家里的土鸡和鸡蛋,腌制的腊肉、腊鱼、咸菜等捐助给疫情防控一线。

八旬老党员捐出“家底钱”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在公安县毛家港镇蒲田咀村村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手摇着电动轮椅,出现在村部大厅,他从口袋中拿出2000元现金,颤巍巍地交到村支部书记翟秋红手中。

“翟书记,我来晚了,如今我八十多了,什么都干不成了,不能同大家一起在前线抗疫,我想着还有点余钱,就当在后方为你们助力了,请你们一定帮我完成这个心愿”。老人叫肖登山,今年89岁,是毛家港镇原水管所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有66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的家境并不宽裕,2000元对大多数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却是老人多年的积蓄。

一人一车,奔波千里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2月6日下午,松滋市人民医院丰铭院区收到了松滋现代农博城投资方——湖北中土农产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卫军送来的500个防护镜。在知道松滋医疗救援物资紧缺后,吴卫军几次跑杭州,终于购买到防护镜。6号清早,他从老家浙江衢州启程,1000多公里的路程,10多个小时的奔波,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松滋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其实,中土公司一直心系松滋战“疫”,此前就已经捐赠了20万元爱心款。

江陵两兄弟捐赠万元口罩

疫情当前,请记住荆州的“温情时刻”!

江陵县熊河镇幸福村村民邹佳凯、邹家林两兄弟,将价值一万元的医用防护口罩送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委托村委会将口罩发放给村民。疫情发生后,幸福村“两委”组建专班开展防控工作,对村出入口实行严格防控,同时要求村民做好个人防护。考虑到村民缺乏口罩,邹佳凯、邹佳林俩兄弟自筹资金购置了7000多只口罩。

爱心还在不断汇聚

这些平凡人

不为留名

只为战胜疫情奉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