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医院接管雷神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全面接管雷神山/<font>

2月8日

医院将开设32个院区、1500张床位

全力救治已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

中南医院接管雷神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等多个科室专家赶赴雷神山医院,实地查看医院建设和患者收治情况,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交接。


此前,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已入驻雷神山医院,做接收患者的相关准备工作。大连、锦州等多个支援医疗队将驰援雷神山医院,进行患者的收治和诊疗工作。


在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之外,武汉市还征用了大量会展中心、体育场等改造为“方舱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进行集中收治。


其中位于武汉客厅会展中心的中南医院“方舱医院”设立床位2000张,为目前武汉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


为了保证入住患者得到顺利救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章军建副院长、李志强副院长现场指挥,大家克服苦难,在36个小时内完成了方舱医院信息化等基础建设,如同在武汉客厅设立了一个新的院区;700余名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地工作,确保“方舱医院”发挥最大作用。


36小时建好19个医护工作站/<font>


位于东西湖区的武汉客厅会展中心距离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金银潭医院相距500米。自“方舱医院”建设命令下达后,东西湖区迅速调集相关物资,加快内部设计和施工,于此同时,中南医院也立即启动了方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2月6日,中南医院信息中心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确定了方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将方舱医院作为中南医院的病区延伸,软件、硬件均复制中南医院模式。该中心主任肖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医护人员迅速熟悉工作环境,进行操作时效率更高。


在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的支持下,肖辉带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赶赴方舱医院,连夜开展基础网络布线等基础工作,36小时内,完成了A、B、C区16个医护工作者、2个药房、1个患者出入口的网络布置。


2月7日晚,首批近400名患者进入中南医院“方舱医院”,每张床位都接通电源,标配电热毯、军大衣等生活物资,中南医院支援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和8个国家援鄂医疗队也全部到位,将为患者提供及时科学的治疗观察,防止病情加重进展。“方舱医院”不但可以让患者可以在正常就医、用餐,还配有读书角、大屏电视等设施,方便开展疾病宣教、心理疏导等。一面面鲜红的国旗和党旗交相辉映,“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励志加油海报分布各处,给医患双方予以精神鼓舞。


按照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制定的方舱医院管理规则,“方舱医院”原则上收治已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患者统一由政府组织转入。根据治疗过程中的病情演进情况,出现病情加重达重型、危重型标准时,这些患者将被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救治;治愈的可就地检测,符合出院标准即可出院。


2月4日,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高永哲、护士长黄文莉夫妇得到医院号召支援“方舱医院”的消息后立即报名。“你先去,我值完夜班就过来与你会合。”高永哲表示,妻子在4号下午就赶赴武汉客厅,4日晚夜班结束后,自己没有休息,5日一早就直奔武汉客厅,和妻子一块参与“方舱医院”的前期规划和建设。


从进入武汉客厅那一刻起,高永哲夫妇每天吃住都在里面。“把患者集中隔离,切断传染途径的同时救治患者,这对于防疫工作至关重要。但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一所2000张床位的医院,谈何容易。”高永哲表示,医护人员和施工方加班加点、齐心协力,终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兴建、大容量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的“方舱医院”。


中南医院护理部周俊辉护士长负责“方舱医院”三个区护理人员的协调及管理工作。截至2月9日,她已在“方舱医院”连续工作4天,平均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


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如何统筹安排,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颇费思量。周俊辉协助高永哲,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安排4个班次的护士进行登记、指引、协调工作,确保“方舱医院”整体运转平稳有序。


周俊辉介绍,方舱医院收治的是轻症患者,医护人员每天进行巡检,指导进行口服药、肌肉注射等,并备有一些医疗设备;如果患者好转痊愈经过检测可以出院,万一病情加重立即则转至定点医院。


7号晚上,有5位患者先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低等症状,周俊辉协同吴长蓉、余山桢两位护士长迅速联系转院事宜,并一刻不离守护在患者身边,直到5位患者均平安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她们又再次投入到“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中。


“我们时刻密切监测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并通过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周俊辉表示,由于人手紧张,很多同事白天黑夜连轴转,甚至7、8几个小时没空喝水,但大家从不抱怨,一心只想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关怀,早日康复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