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暴力应该如何让施暴者知道代价?

牛顿摸石头过河


我们应先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孩子,防止受到二次伤害。


至于让施暴者付出代价,这个思考方式欠妥,如果只着眼于此,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帮助,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施暴者同时也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的父母很可能崇尚暴力。当你自己的孩子被施暴后,以暴制暴,固然出了口恶气,但代价是惨重的,有太多血淋淋案例,证说明了这一点。

在校园暴力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定和老师保持好关系,发挥老师的作用,让老师站在我们受害这边,老师的支持是对施暴者最大的震慑。

如何做,具体方法如下:

一、开医生假条、医疗证明

1、孩子被打,伤得重不重,检查下头部,有没有眩晕、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做一个脑震荡之类的诊断,让医生开具脑部检查证明,开医生假条。

2、有没有伤到骨头,软组织戳伤程度,隐私部位有没有伤害到。

3、精神状态、心理伤害程度,找精神医生检查,开具检查证明,开医生假条。

以上所有检查单据、诊断书、医生假条、发票留好,后期赔偿会用到。

二、做一份事发现场的笔录

1、倾听孩子的陈述,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要打断孩子,让孩子把事情说完,越详细越好,有疑问等孩子讲完再问。

2、询问孩子时,引导孩子说出细节,对孩子表述不清楚的,要再次询问确认,表述时多用陈述句,少用形容词,夸张的副词,不要带个人情绪,尽量客观。

3、陈述可按照,时间、地点、被谁打、被怎么打,谁第一个动手,有没有其他人被打,孩子有没有还手,打人的是赤手空拳,还是用了武器和物品,有没有围观者。

4、施暴者有没有触碰和伤害隐私部位,如果有这属于性骚扰,不管对方是同性还是异性。

5、把孩子的转述整理成文字,如果你写字漂亮就手写,老师对写字好的人有本能的好感,如果不是就打印出来,记得在落款处让孩子签字。一旦签字,就说明我们不是闹着玩的,我们是极其认真的。

三、从同学那里打听了解,施暴者及家庭背景信息,哪怕一点点,也非常有用。

四、找班主任老师沟通

1、带上检查单据、诊断书、医生假条、发票、现场笔录,联系老师约见面时间。

2、如果老师不知道,先不要说,可以先聊聊孩子最近学习情况,然后慢慢过渡到孩子被打事情上。如果老师知道,就把材料交给他。

3、施暴者不会把打人的事告诉家里,他们的家长很可能不知道,那我们提前找到班主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总比老师还不清楚,就去闹好得多,这样给了班主任很大的面子,又说明我们是通情达理的人,这在与施暴者家长之后,正面对决时,占据主动。

4、一定不要约对方家长一同去见老师,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到时候现场说不定有多混乱,我们之前的准备可能就白费了,不能把一手好牌就打烂了,切记、切记!

5、让老师去联系对方家长,我们不要自己去联系,并明确坚定和老师说,等着对方的回复。

家长冷静处理、识大体、顾大局,会给老师留下极好的印象,越冷静的人越有力量,越不苟言笑的人,越深不可测。

五、正面对决

1、如果对方家长通情达理,该道歉道歉,该做保证做保证,还赔偿了我们损失,那最好了,问题到这就解决了。

2、如果对方蛮不讲理、不配合,那之前和老师沟通,就发挥出作用了。

3、如果对方是第一次见老师,那我们就要向对方显示,跟老师关系很熟,让对方知道他们老师占不到任何便宜,之前你给老师印象的极好,老师心理有数,也会在调解时,偏向我们这边。

4、老师不想把事情闹大,这对他自己的评比肯定是不利的,他也想尽快解决事情,我们是受害方,只要我们不闹,对方肯定也不会闹的,主动权还是在我们手中。

5、要给老师点时间,耐心处理好这件事情,不要上报教导主任,更不能越级上报到校长那里,毕竟你的孩子还要在那里学习,如果得罪老师,那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要和老师站在一起共同解决。

在对决中,更要表现出沉稳,对方越是刁蛮不讲理,越能突显你,有素质有教养,要把这些魅力通通展现给老师看,这也是对施暴者最强有力的回击。

六、如何解决

1、如果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想开除对方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就不要提出这个要求,学校也办不到。

2、把欺凌者调到别的班级去。

3、如果孩子和欺凌者离得很近,把他们调得远一些。

4、你提出把孩子转到别的班级去,这不是个好主意,到了陌生班级会增加被欺凌风险。

5、道歉可以接受,但不要和欺凌者和解。

6、我们不和欺凌者和解做朋友,因为大多数养出欺凌者的父母,自己往往也都迷信暴力、性格古怪,跟这样的人结交,成本比较高且完全没有必要。

要明确和老师讲,我们不希望他们和好,我们只要自己的孩子安全,健健康康度过剩下的几年,不影响学业。

当孩子遭遇霸凌时,家长要勇敢地站出来,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要以暴制暴,要用策略与霸凌者斗智斗勇,莫为逞一时之快,追悔莫及,家长的冷静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希望我的留言,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欢迎大家在下方这里留言讨论,我们一起聊聊大学那些事。


慕颖渊


最可悲的是,老师在处理欺凌事件时,常对弱者说,他怎么不欺负别人!!!!

简直无耻!!!

助长了强者欺人的正确观念!

班风正不正,还跟正副班长有直接关系。好的班长绝不容忍欺凌事件发生,他的振臂一挥,众生拥护,会把那些耍恶欺凌的学生修理的服服贴贴。当然,他身后一定要有个正义的班主任撑腰。

老师更应该有侠义之心,我中学二班很乱,一班班风却很正,班主任把顽皮劣性的学生严加看管,专在课间休息时,冷眼关注那几个劣质人品的学生。

二班却翻了天,皆因班主任无能,因有事后来一班主任代管一段时间,二班自学课,上下学,课间休息也安静了许多。以耍恶为荣的几个人绵羊一般温顺。




疙瘩姜1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说起来校园暴力,我很有感触。上小学的时候,班里就有一个男孩被冷暴力了。他家比较穷,单亲家庭,妈妈卖菜为生,他被孤立了,班里的同学没有一个愿意跟他说话,看到他犹如感到恶心的虫子一般,离他远远的,而且,更可怕的是我也如此,因为我怕跟他走得太近,我也会被孤立,班里的同学都是这样想的。

直到有一天,他打翻了一个同学的水杯,要弯腰去捡时,那个同学一把推开了他,说:“滚!你个恶心的臭虫!我杯子都被你碰到了!”说着便用脚踩在了他的手上。没想到,这个男生忍无可忍了,左手边上刚好有个凳子,拽起来就要朝那个欺负他的男同学腿上磕。

那个男生被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这个男生站起来之后说了一句:“我忍你很久了,我不是怕你,我是不想伤害你,你如果继续这样,我不敢保证下一次,这个凳子会不会砸到你头上!”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他。

我的这个经历告诉我,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被人欺负?缺乏的是一种气场,当你态度强硬了,气场自然就强了。对于施暴者的代价,没有必要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怂,还手,或是吓唬他,就够了,因为这些人,多是欺软怕硬型的。


还有就是希望各位爸爸妈妈可以学一学国外的一些父母,看他们是如何教训自己那爱欺负人的孩子的。

美国一位爸爸,因为10岁的女儿在校车上欺凌同学,因为是第二次,所以被列入了“校车黑名单”,爸爸让女儿每天步行8公里去上学。当然,这位爸爸开车在后面跟着,不让女儿上车。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女儿在班里嘲笑一位因为疾病剃光头发的女孩儿,妈妈将女儿的头发也剃光了,让她体会这种滋味,这也是一种代价。

我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这一个个的例子,体现出家长对于暴力的态度。不管孩子是被欺负的还是欺负别人的,都应该拿出态度。用这样感同身受的方式让孩子去体会代价,相信这样会让施暴者收手。

如果每位施暴者能够做到上面那二位家长的做法的话,我想,之前的上饶小学生也不至于被杀。当然对于案件本身我并没有了解太多,先不说女孩子的爸爸是否存在精神问题,只知道死者不是熊孩子,与人友善,但是至于他欺负人这件事,他的父母如果再去深究一下的话,并且态度诚恳的去登门道歉,我想悲剧也不会发生。

因为作为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家长来说,态度最重要,哪怕是对方家长的某一方已经觉得可以了,登门拜访还是有必要的。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福林妈咪


恕我直言:我觉得以复仇者的心理,暗自盘算一定要让对方付出代价的想法有点偏激了;校园内的矛盾一般是小纠纷引起的,只要防患未然,完全可以息事宁人;怕在施暴者的老师与家长视而不见、明哲保身、有教分类,甚至私下偏袒一方,增长施暴者的气焰;我认为解决的途径还是以沟通协调为上上策,再者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教育法对在校的孩子是有保护条款的,依法行事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增加对暴力事件不重视、充耳不闻、有目不睹的学校教师,视情节轻重,可以开除甚至送交公安机关,这要明文规定下来;制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


2.强调法律知识的重要性,甚至把法律常识当作基础课列入课程表,经学习后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是否升级的分数之一;有句话是“家长宠,老师哄,进入社会警察管”,学校解决暴力问题应该提上日程了!

3.组织老师学习教育法,明确自身责任,懂得自己对孩子应有的义务与担当;也可就法律知识进行测试,不及格者不能当老师,对没有社会责任意识,只知道推三阻四,和浠泥的老师给予辞退和开除的处理,决不姑息!对处置暴力问题得当,未雨绸缪者加薪、晋级、升职!



4.对失职的家长,经学校沟通协调依然不管孩子的,或者有意助长孩子横行霸道、恃强凌弱者,付于老师对学生家长的训戒权,彰显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如果仍屡训不改,直接开除其子女,甚至报警处置。


5.任何校园暴力,不管轻重都要把当事人记录备案,并要追究学生监护人的责任;现在学校联网的条件已经成熟,备案后,有开除的学生通报各校,不得录取,以震慑施暴者;家长知悉后,也不敢怂恿子女蛮不讲理,嚣张跋扈了!

6.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相互牵制,制造杜绝校园暴力,形成学校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不允许发生了暴力事件私下解决,如对侮辱、威胁、恐吓、殴打过同学的孩子一定要公事公办,对章处罚,不能私了,不能让任何侵犯他人安全的学生简单地赔礼、道赚、赔钱就完事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校园暴力事件最近几年真的是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刚发生的江西上饶的校园暴力案件。女儿在学校被同桌欺负,孩子的爸爸最终做法比较偏激,再跟老师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冲进教室,用刀捅死了男孩。

这是一起悲惨的事件,让两个家庭支离破碎。那么面对校园暴力,父母应该如何来做呢?

前几天看了一个关于国外校园暴力的视频。孩子被校园暴力,这位妈妈的做法是,跑到女儿的班里,进行了一次演讲大意就是:如果你敢欺负我的孩子,我虽然不能揍你,但是我可以揍你的家人可以让你的家人鸡犬不宁。如果你不信我说的话你可以试试。

记得很早之前,还看过一个视频,就是女儿每次上舞蹈课的时候,都会被同班同学欺负,但是老师只批评自己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这位父亲提醒女儿,有时候当别人不够友善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试着回击一下。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当她的女儿再次被同学有意推了一下的时候,趁老师不注意,他的女儿直接把这位同学摔倒在地,在老师上课前迅速站好,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结果是老师批评了这位同学。



所以说,面对孩子的校园暴力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孩子必须强势。不管是孩子之间还是成人之间。有一个默认的处世原则,就是柿子捡软的捏。如果孩子第一次被打了没有还手,第二次被打了没有还手,第三次被打了还是没有还手的话,那他就可能会被不停地持续地欺负。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被打的时候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去警告对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要再有第二次,否则我们就不要再做朋友。

当孩子第二次被打的时候,我建议孩子去找老师来处理这件事情。如果老师一味的偏袒,或者说老师已经批评过这个孩子之后没有任何效果。

当孩子第三次被打的时候,我建议孩子还手。毕竟就算孩子还手了,也只能算孩子之间的问题。当双方家长被请到学校的时候可得才可以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的去陈述清楚,也让双方家长对两个孩子之间平时相处的一些问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第二点,如何才能让施暴只知道代价,就是让家长适时地出手。我这里说的家长出手,并不是说家长要去揍孩子。

首先家长可以去跟老师谈,如果老师对这件事情不是很重视的话,家长可以出面去跟老师谈。

其次呢就是可以和施暴者的家长约到私底下去谈,如果家长的态度十分恶劣的话。可以采取在本文开头提到的案例中,那位妈妈的做法。家长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警告那位施暴者。

第三点,成人不可以揍,孩子但是同龄人之间的打架很正常。这是一位朋友分享的方法,找自己亲戚中比较大的孩子,在放学路上就堵住施暴者,给他以教训。


很多时候,校园暴力都是在家长的忽视和不闻不问中越演越烈,作为父母我们也一定要记住,积极的回应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永远比以暴制暴更重要!

所以在处理校园暴力的时候家长千万要克制自己,努力做到:

1.不要盲目的替孩子出手,以暴制暴。

2.一旦出现校园暴力,积极的回应孩子,解决这件事情。如果选择性的忽视,对孩子发展没有好处。


豌豆妈妈育儿



中国法律对贩毒惩罚最重。对寻衅滋事惩罚最轻。与美国做对比,对于具有欺凌性质的寻衅滋事罪。美国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而中国最高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刑罚过轻,不是震慑犯罪,而是鼓励犯罪。

要根治校园暴力,必须重刑罚而禁之。

首先,要对《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三处修改。

一、删除‘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的条款。增加一条:‘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从严从重处罚。’

二、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至35年。数罪并罚提高至50年。

三、修改加重对寻衅滋事罪的处罚。

1、针对打砸财物的寻衅滋事罪。判处三至十年。

2、针对人的欺凌的寻衅滋事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从犯十年以上,主犯无期或死刑)


我举几个实例:

一、前不久,某大专院校一男生被敲诈缴纳保护费后,依然被几名同学暴打。事后,首犯被判了两三年。其他几人被行政拘留数日。这无疑是在鼓励犯罪。

依据修改以后的寻衅滋事罪。对此事的一名首犯判处死刑。对另外一名主犯判处无期徒刑。其他从犯判处20年有期徒刑。

二、前几年看到一个新闻。一辆公交车在公交专线上行驶,前方有一辆轿车。公交司机鸣笛,示意小车让行。小车司机下车,脱掉了城管制服。上公交车,对司机一顿暴打。

事后,这名城管小车司机被行政拘留数日。

依据修改的寻衅滋事罪。应对这名城管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只有如此,才能震慑犯罪。才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

孔子曰:大罪不诛,小罪必诛。此之谓也。过失犯罪,大罪不诛。恶意犯罪,小罪必诛。

附录:有一点必须言明。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必须是受害人没有明显过错。犯罪嫌疑人无事生非。若某初中生有明显过错。被其他同学围殴。这不是寻衅滋事罪。而是同学之间的矛盾。应当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具有欺凌性质的,不是寻衅滋事,不是犯罪。


杨朱学派


我倒是想弱弱地问问:现在有没有人关心过那个女孩?她活得怎么样了?离凋零还有多远?

怎么没有信息呀?

法律本来应该是保护弱者(废话:强者需要保护吗?),可是,事实是什么?

逝者已去,再怎么都不可能活过来;罪者自然有法律审判;活着的,能不能好好的活着,这才是关键。

惨案已经发生,我们为双方家庭心痛。

关键是怎么才能够杜绝此类惨案再发生?亡羊补牢犹未迟。

有组织去慰问安慰过那个女孩没有?她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没有组织捐款,我想省下饭钱捐500元。


刘明老师


必须对施暴者进行惩戒,建立法治、管理、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才能遏制住校园暴力蔓延的势头,才能还校园一个干净和安全的晴空。

一是对施暴的校外社会人员进行法律严惩。江西上饶家长刺杀女儿10岁男同学暴力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让人震惊让人反思。虽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必须对施暴者进行从严从快法律惩戒。前一段时间,还有一位家长因儿子在校打架吃亏,堵在当事学生回家路上狠揍一顿致其轻伤,也被诉诸于法律解决。触犯法律就按司法程序解决,走协商解决不能达到社会效果。

二是对施暴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法律和行政并重处罚。老师和校长的施暴行为,对孩子心理和成长影响更大,会让学生在校期间惶惶度日无法正常学习。虽然学生犯了错,也需要适当的警告和处分,以矫正和引导学生行为举止。但老师和校长不能超越管理教育应有的度。也是前段时间,一个校长煽了自己学校学生的耳光,师德素质坠落到如此地步,还怎能为人师表甚至做校长。对施暴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给予行政惩戒,该免职的坚决免职该处分的处分,让其不能在教育界从事任何工作和担任任何职务。

三是对施暴的未成年学生加大监管。前几天,一名14岁女生被同学在厕所打死,反映出学校管理教育混乱到何种地步。加强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的沟通机制建设,让孩子一旦受欺凌能及时发现,学校治安力量能迅速介入解决。还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增强学生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让学生掌握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和方法。对校园小霸王,处于非义务阶段的坚决开除,不能让一块臭肉污染一锅汤。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霸王,列入学校治安黑名单,责成专门老师和家长严厉监管,加强专门教育和规范行为,促进其改正缺点错误。

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形成合力,坚决惩处校园施暴者,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祖国的未来培养追求上进和团结互助的合格人才!


一句话文章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少年管教所”和“工读学校”,这两个机构的存在对当时的青少年犯罪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不知何故消失了。或出于人道、或出于司法实践需要、或因为某些所谓砖家叫兽的嚎叫。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严重、手段越来越恶劣,这里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取消工读学校、少管所等准法律手段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校园暴力、欺凌甚至强奸杀人等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断上升的今天,对这部分既不能适用成人法律而又没有其他制约机制的青少年,不能留有空档,从而失去对他们的制约。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恢复工读学校、少管所等社会准法律手段。这样做既能惩戒不良少年又能保护守法少年,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挽救不良少年。


用户6340062621721


校园凌霸

目前许多在校学生“凌霸”,欺负凌辱弱小同学,一个半隐形的严重社会问题……教育你的孩子:正直的人要首先做到不去欺负人,但同时遇到欺负时要有足够的胆气及时反抗。尤其要告诉鼓励孩子,这时候越忍让越糟糕。一、小孩子之间无理可讲;二、无故出手打人的孩子,包括其背后的家长基本都是不可理喻的。因此,面对此事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告诉孩子毫不犹豫地打回去。而且要百折不挠,必要时把加害自己的对方打怕!一个孩子没那么多后果可计。他(她)们的孩子打你的孩子,别人漠视或出于各种考虑而不管;同理,你的孩子敢于拼命反抗,即使把对方打坏,一个受欺凌的小孩子,既无道义上的负担,也基本没有法律上的后果,都是未成年人!说实话,谁的孩子没遭遇暴力欺凌,谁也不会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只有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才会感到比打了自己还难受的锥心之痛!而且如遇到打人孩子的家长从无换位思考意识,尤其对方家长放任,甚至纵容自己的孩子放肆地欺凌别人的孩子,你不告诉孩子适时反抗,就更不好弄……而且对方只要放任,蹬鼻子上脸,他(她)们在心理上多半也是钻得这个空子。不过,即使这样糟糕,你也不要因愤怒而乱了方寸。——冷静下来想清楚:其实,这样的问题好解决,也很简单,关键就是看你的孩子有无足够的胆量!我有一个外孙女,上初中时,当地没素质的学生,尤其家长总以为我们是外地人,他(她)们就可以肆无忌惮而我们奈何不了,几次欺负我这个外孙女,说给老师,老师也是似管非管……没办法,孩子,一个女孩子也只好奋起反抗,从撕坏书包、校服,到经常雨伞打烂,雨伞柄打断……最后一次,我这个外孙女面对高年级十好几个当地的男生,竟也毫不退缩犹豫,抄起板凳就奋力地朝为头的男生拼命砸过去,其他十几个立刻做鸟兽散……事后虽然受到老师袒护当地学生的“批评”,包括扬言所谓“叫家长来”,但经过这一战,我这个外孙女却在学校打出威名!不但那些被欺负的同学一致佩服地尊称她为“大姐大”,就连原来那些欺负她的男女同学,再见到她都侧目而视,不敢在再有所冒犯。事实上,喜好欺负人的孩子,主要是家教不好,与其部分家长个人的品质有直接关系,品质决定他(她)们的本性和教育子女的出发点,都是欺软怕硬。所以,制服他(她)们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告诉你的孩子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打回去!现在最高法连对大人的正当防卫都做出了最新解释,也有新的判例,比如闻名全国的昆山反杀案等等,何况都是孩子!所以,告诉你的孩子,包括你:根本不用怕,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就是了。

        另外你一定记住,这时候千万不要出于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一味说埋怨评价孩子“窝囊”之类的话……未成年的柔弱生命外面受了欺负,正处于精神恐惧无助状态,你是他(她)最亲近的人,让孩子起码感到他(她)身后还有你存在的温暖……等孩子能自已战胜了恶,你也不要忘记给孩子补上一课,反复叮咛嘱咐:千万不要乘此去欺负别的同学,那不是好人干的事儿!要把这句话像种子一样栽在孩子心田上,你才能不愧为是人!

        你以为生个孩子养大,不缺吃不缺穿……就尽到了义务,这些精神层面的事情更不可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