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俗语“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农村很多俗语老话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还很爱和数字中的4有关联,除了在押韵上可以起到朗朗上口的作用,还有很多的四大系列在我们的农村广为流传,像什么四大绿、四大欢、四大红、四大黑,当然也有四大坏和四大缺德,其中四大缺德就包括“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四大缺德的前两句是:“不踹寡妇门,不挖绝户坟”,这四句是连贯的四大缺德,这些破事都是我们所不齿的典型的欺软怕硬的卑鄙之事,也是很缺德的事情。

这几件事情,都是老太太吃柿子,净捡软的捏的真实写照,有时候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也会使用这几句话来代替,仔细捋一捋还真的是这样,踹寡妇门,是明知道寡妇是没有男人的家庭,即是你踹人家的门,寡妇也是不敢有什么反抗,挖绝户坟更是如此,你去挖一个后代兴旺的人家坟试一试,打不烂你至少也得半身不遂,而绝户坟是没有后人的坟墓,挖了人家的坟墓,由于是没有后人,是没人找你报复的,所以这些都是欺软怕硬的真实写照,这些坏人专门会抓住别人的软肋,去欺负一些弱势群体,是很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坐月子的妇女,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是不能够有平时的力气,和劳累所带来的的虚弱,坐月子的妇女也是最疲惫的时刻,这时候去吃月子奶,很难有什么过激的反抗,而且很容易得逞,这种欺负女性在很特别的时刻,去和婴儿争奶吃,这是对于妇女是一种侮辱行为,不打瞎骂哑,这是利用别人身体上的残缺,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明明知道这样做,别人还不能进行反抗,还是非要去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是所令人不齿的,对于残疾人是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照顾,而不是利用别人身体的残缺进行攻击,这种行为不但很缺德,其实也是很容易去吃牢饭的。

在农村的浩如烟海的俗语之中,很多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有割舍不开的联系,而且都是通过对于生活之中的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所转化成的俗语谚语,在我们民间广为流传,虽然有时候很多的俗语都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其实这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些谚语,而使用的一种夸张的手法,对于这句老话俗语,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蜂农蜜哥


刨绝户坟踹寡妇门,吃月子奶骂聋哑人,这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四大缺德事儿”。如果有人做出了这种事,必定遭受千夫所指,被大家用吐沫星子淹死。


小时候在农村,就曾经遇到过“踹寡妇门”的事儿。 那时候年纪还小,家里父母工作忙,所以每年暑假都要去农村的舅舅家玩十几天,父母也可以安心工作。

舅舅家所在的小队(村下面分成几个屯子,屯就称为小队)有三十多户人家,彼此住的都不远,互相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都比较和谐。 因为几乎每年夏天都去,所以和村子里同龄的孩子都比较熟悉。

舅舅告诉我和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要多照顾一个叫小涛的男孩,因为他父亲早就没了,只剩下母亲带着他过日子,很不容易。 据舅舅说,小涛的父亲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就病死了,他本来带着小涛想改嫁,可是别人介绍了几个男的,有的嫌弃她带个孩子,有的她又看不上对方,还怕对方虐待小涛,所以就一直自己领着孩子过日子。

农村人都很淳朴,遇到耕地、种地和秋收的时候,劳动力多的人家就会去帮忙,所以小涛的母亲这些年也都挺过来了。

不过人有三六九等,有善良淳朴的,就有动歪门邪道的。隔壁屯子里有一个二流子有事没事就来小涛家转悠,明显是对小涛妈妈图谋不轨。



有一天中午正在舅舅家吃饭呢,小涛跑到舅舅家哭着说那个二流子又来了,还和他妈打起来了,舅舅当时是小队的队长,听小涛说完赶紧撂下饭碗就奔小涛家去了,我也好奇地跟在后面。

小涛家院里已经围了很多人,小涛妈妈坐下地上低声哭,那个二流子被大伙堵在院子里出不去,就在窗户根低下蹲着,也不敢吭声。他脸上还带着血道子,一看就是被挠的。院子里有几个小伙子很愤怒,看样子恨不得上去打那个二流子。 大家看舅舅来了,都让到一边。舅舅很快就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流子今天来小涛家要蹭饭,小涛妈赶他出去,他死皮赖脸不肯走,不仅嘴上不干净还动手动脚,小涛妈情急之下就把他脸给挠破了,接着两人就扭打到了一起。

舅舅先让屯子里几个女的将小涛妈扶进了屋里,然后对那个二流子说:“虎子(二流子的名)你也太不是东西了,你要是看上人家了,就正经八百地找人说媒,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是人干的事儿吗?”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舅舅说的话,一致指责二流子这事干得缺德,那个二流子低着头也不说话。

后来有人提议把他送到乡派出所,关他几天作为惩罚,舅舅进屋后问小涛妈妈的意见,大概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同时也担心二流子以后会报复,所以小涛妈妈和舅舅商量着,就放他走了!

当然,临走的时候也警告他,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一定送他去派出所。

舅舅回来后还和舅妈叹息说,寡妇带着孩子过日子真是不容易啊。 后来有几年没去舅舅家,不过听舅舅说,小涛的妈妈最后还是改嫁了,带着小涛嫁给了自己娘家屯子里的一个男人。那男的家穷一直娶不上老婆,结婚后对小涛娘俩很好,后来日子也过的富裕了。

在农村,说起踹寡妇门这件事,除了对女主人动了坏心之外,还有的人看着女人无依无靠,遇到事情就仗势欺人,这样的行为同样让人不齿。

其他三种事情没遇到过,但了解过大概。

先说刨绝户坟这种事。中国传统观念中所谓的绝户,就是没了后代的孤寡之人,他们在死后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祭祀,在另外一个世界凄凉无比,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惨的事。如果有人连他们的坟墓都不放过,做出挖坟掘墓的事儿来,对已经死去的人更是惨上加惨。做出如此行径之人,自然是丧心病狂的。

再说吃月子奶。婴儿刚出生后靠母乳生存,这时候有人如果争抢着吃月子奶,必然让新生婴儿挨饿,这样的事自然也是缺德的。吃月子奶的,基本都是婴儿的稍微大些的哥哥姐姐。但是在农村,吃月子奶的说法是存在另外一层意思的,就是这家的男性长辈和产妇关系暧昧,如果说谁家“吃月子奶”,完全是骂人的脏话。

骂聋哑人这事儿意思大家都应该知道了,残疾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聋哑人耳不辨声口不能言,如果有人当面骂他们,他们也听不到更不能反驳,骂人之人的品德可想而知。


李飞叨


农村俗语“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我的邻居大妈,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里的弟妹众多,身为老大的她,从小就得时时处处的,礼让着弟弟妹妹们。家里的杂活,大妈能干的就得干,干不了的也得学着干。小小的年级就会做饭,洗衣服,还得领着众多的弟妹们玩。大到上学,小到吃喝,大妈都是让着她的弟妹们的。大妈说,从小就听你姥姥念叨,“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那个时候小不懂说的是什么意思。便问你姥姥去,你姥姥也含含糊糊的解释不清楚。就是说反正你得让着弟妹们。大妈说这话是民间的谚语,是老百姓自己在实际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是教育孩子的。

一,“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的涵义

我国的劳动人民,人数众多,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老人们通常的都会对家里的大孩子说,不吃月子奶。其意思就是说,不要和比你弱小的人争东西。不打瞎骂哑,是教育孩子不要打盲人,不要骂聋哑人,也是对残疾人的一种基本的尊重。

二,这句俗语的来源

不吃月子奶,是因为,在哪个贫穷的年代,人们吃不饱饭。如果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应该让给小的孩子吃,以免因为饥饿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不打瞎骂哑,是我国农村的劳动人民,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欺凌弱小,对残疾人的一种基本尊重。

现在的我们早已是吃喝不愁了,但是仍然需要牢记的是,不欺凌弱小,对人要有基本的尊重。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妈粉丝圈,点击加入,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


“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来源于东北农村的“四大”之一,即“四大缺德”。“踢寡妇门、刨绝户坟、吃月子奶、打骂瞎哑人”都是欺负弱小,而且被欺负人没法还手。那里的农民认为是最缺德的事,常常被嗤之以鼻。其实只要正确的理解了“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的意思,也就认可了这句话之所以流传的原因。

不吃月子奶。“月子奶”是孩子出生以后第一个月期间哺育母亲的奶。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奶水很少,有的还不下奶。时至现在,也是这种情况,医院食堂的“下奶粥”受青睐,也诞生了新型的职业——催乳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母乳喂养婴儿的愿望,又有了营养的婴儿配方奶粉。过去就不同了,人们的生活相当艰难,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求什么营养。生下孩子后自然奶水很少,有条件的家庭,孩子哭闹熬点面糊糊充饥。穷困的人家,也只能望着孩子饿得哭着,自己也跟着流泪。想想不顾他人孩子的饱饥去给自己孩子争奶水吃,是欺负身体虚弱无力反抗产妇的行为,更是简捷地剥夺着人家孩子的生存权,是缺德透顶的事。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个时候,农村生育都比较频繁,媳妇、婆婆都生下孩子的事时常发生,也有左邻右舍差辈份的都生下了孩子。这“月子奶”处于一种困荒时段,谁的奶水多,只要本人及家人同意,也是可以相互“接济”的。像我们这里,因此而被拜为了“奶妈”(干妈)。

不打瞎骂哑。瞎、哑之人是身体残疾者,像我们现在的社会,把他们当作一个弱势群体,政府从各个方面照顾着,国家还有《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极大的保护。不过事情往往就怕万一。因为瞎,你动手尽管去打,他都看不见,连一点反抗的意识也没有;因为哑,即使你用恶毒语言骂上他几辈人,他听不见。只看见你的嘴在吧唧着,有意思吗?瞎、哑之人,都是不健全的人,欺负了人家,会让别人瞧不起你,最终远离你、孤立你。



“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事,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违背别人的意志;更不要在毫无反抗意识和能力的人面前逞强显能,那是在贬低着自己。


为生活而提神


“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 来自北方农村,即“四大缺德”之一,“踢寡妇门、刨绝户坟、吃月子奶、打骂瞎哑人”都是以强欺弱,被欺负人无法还手,这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卑鄙之事,也是很缺德的事情,也不是人干的事,如果乐于干此事,则与畜牲无异。

女人生孩子,在产后恢复期,俗称“座月子”,产后奶,也称称“初乳”,对婴儿而言,能吃到初乳,其日后的生长至关重要。过去也没有什么,婴儿配方奶粉,全靠母乳喂养,如果实在没有奶水,只好喂孩子面糊糊充饥,或者抱着孩子,到处为讨奶水吃。吃月子奶,实际就是与新生儿争饭吃,是欺负身体虚弱,无力反抗产妇,剥夺人家孩子的生存权,是缺德透顶的事。

“不打瞎骂哑瞎”,瞎、哑,指社会残疾人。身体残疾者,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政府从各个方面,对他们均有照顾,《残疾人保障法》维护的就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在现代社会,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极大的保护。不过仍然有一些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发生。因为他看不到,你动手尽管去打,因为他说不了话,即使你用恶毒语言,骂上他几辈人。这个确实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干的事。

这几件事情,都是老太太吃柿子,净捡软的捏,你欺负一个正常的健壮的人试试,不打你个七窍生烟才怪。这是欺软怕硬的真实写照,专门会利用别人的软肋,去欺负一些弱势群体,是很令人不齿的行为。

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不要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违背别人的意志;更不要在毫无反抗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逞强显能,那是在贬低着自己。


德雨50926495


原来农村俗语“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的时候,那个时代的人对一些事情是十分讲究的。其中有些是封建迷信,而有些这是有事实依据的。那个时候有两件事是最缺德的,如果有谁做了这两件事,走在路上都是要被人给戳脊梁骨的。

第一、喝月子奶 !

在现在这个社会,流传着人奶比其他奶更加有营养,尤其是月子奶,因而有很多人喜欢喝人奶。但是这样的一件在现在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古代却是要绝对禁止的。在古代,可没有现在奶粉之类的物品,婴儿出生以后只能够是去吃母亲的奶来存活。古代条件也没有现在的好,夭折率是极高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免疫力是极差的,营养和抵抗力都是来自母乳。

而且那时候农村家庭孩子们多,并且年龄相差不大,有的只是一两岁的差别。因为贫穷饥饿,有时候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便也会扑到母亲怀里抢奶吃。本就奶水不足,如果再任由大孩子吃了,那刚出生的婴儿就会挨饿,甚至会夭折。不跟月子里的孩子争吃奶水,本身就是一种善举。与婴儿争嘴,也是为世人所不齿。

第二、打瞎骂哑!

这件事说的就是不要欺负哑盲人,这些人都属于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打瞎子他又看不到是谁打的,骂哑巴他又不能够回应你。这是一件极其缺德的事,而在现在的社会当中,竟会有人以此为乐。在古代欺负这样的人是有说法的。如果你欺负了哑盲人,那么你的下辈子还不如他呢。这体现出古代人对于残疾人士的一种关怀。

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盲人、聋哑人本身作为残疾人,就很自卑,他们在心理上会因为自己有残疾,而觉得抬不起头来。农村有这样一部分人,闲来无事愿拿这些残疾人取笑,有时候抓唬盲人看不见,偷偷打他一下,或者辱骂哑巴,欺负人家不会说话。这种人的行径恶劣,他们的行为叫人瞧不起。 所以,村里的老人们会教育后代,不欺负残疾人,即使不能伸手拉他们一把,也不能再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捉弄残疾人本身这种行为就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应该做的,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才是正道。


其实还有些地方还有着“不踹寡妇门 ”的说法!这主要因为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在那个时候讲究的是男是女人的天。如果那个女子死了丈夫,人们都会认为是是这位女子克死了丈夫。而且在古代,女性对于自己的名声是看的非常重的,如果有谁无聊去踹寡妇的门,那么不仅是他自己会遭到议论,而且还会害了哪位寡妇。周围了邻里邻居的会对这位寡妇风言风语,有的寡妇会为了清白自己上吊自杀。所以,踹寡妇门也是一件非常缺德的事。


我觉得很多农村俗语放在今天,不仅仅听起来有意思,也同样有着它实用的道理。生活在于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对于老人长辈们流传下来的我们也要有所了解。


做你永远得太阳


我是少言,此题我可答。

原顺口溜: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欺残疾人。

这是农村几种不道德的行径,村里人淳朴,智慧,所以编成顺口溜传唱,顺便让小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举几个例子,自然清楚原因了。

1,踹寡妇门

古代寡妇挺惨的,男的经常战死、病死,又没有个福利保证,还被村里人或者婆家骂克夫、灾星。这么可怜了,还有无聊人士去骚扰、去强占。

最有名的就是汉高祖刘邦死后,老婆吕雉被匈奴单于调戏了吧。

刘邦虽然是一代神皇,但对老婆吕雉蛮坑的:找小三不说,还在外面打架,打输死了后还让吕后被仇家调戏。他欠吕后的太多了。

匈奴单于是这么调戏的: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意思是“我生在水草丰富,牛羊成群的地方,国土辽阔,愿意来你中原大地,而且我们孤男寡女,不如互补所需”

吕后气的不行,召唤大臣开会呀。

刘邦的好兄弟樊哙不能忍,要带兵去打,出一口恶气。但被季布叫住了,就是“一诺千金”那个季布。

“高祖40W兵都打不赢,你10W能打赢?你想说你比高祖更厉害吗?”然后让吕后为了长远考虑,忍忍。

吕后也是狠角色,吞下了这口气,回信:

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

意思“我老了,牙也掉了。服侍您,怕脏了您身子啊,我们也没犯什么错,放了我们吧”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汉武帝报世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把人家匈奴赶到穷乡僻壤去了。

可见,踹寡妇门,不仅缺德,还很危险。

当然,现在思想开放,离婚后再婚,追求幸福已成常态,若是真心和两情相悦,可以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去提亲。

(图为李沁白鹿原和黄渤的杀生)

2,刨绝户坟

就是人家断子绝孙、孤家寡人,死了还被刨坟。

这事分几种情况。

一是仇家,对方都断子绝孙了,够惨了。死后应该死者为大,恩怨已了。如果还去挖绝户坟以报私仇,就太小肚鸡肠了。

二是盗墓,绝户生时便是郁郁寡欢,死后阴气更甚,且盗墓多是夜晚时分,容易中邪、疾病缠身。

三是无聊,很多村里的小混混或者小孩子,不信命不懂因果,总喜欢招惹是非,更多的是影响自己的阴德和命运,被大家所唾弃,也会指责父母不教育好。

当然,明清的太监也算是绝户了,他们多在北京的八宝山和中关村埋葬,被挖了发展到现在,也挺不错的。

所以,绝户,也得看生前的德行如何,坏事做绝了,真的是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

3,吃月子奶

这个在当时封建时期是十分残酷的

古时有许多宝妈,命运没现在这么幸福:有老公疼,有婆婆带。她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带孩子,干活。

然而很多地主豪绅,觉得奶水营养价值高,专门买、甚至豪抢她们的奶水,让小宝宝都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间接性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甚至剥夺了生命。

很多地方的药引子都有奶水,可见在他们思维里,奶水是十分稀缺难得的。

而现在科技发达,物产丰富,奶水充足,还有各种配方奶粉。城里已经不太讲究这些了,孩子吃不完也会倒掉浪费,索性肥水不流外人田。


4,欺残疾人

也就是打瞎子,骂哑巴,骗傻子,踢瘸子,绊跛子,追疯子,偷乞丐,扔瞎子探杆,劈瘸子拐棍……

这些我们小时候,基本都做过一部分,因为自己淘气,觉得好玩。

但长大了,有同情心了。正常人都觉得生活不易,更何况残疾人,他们被社会区别对待,受尽世人奇异的眼光,他们同样活在这个太阳下,却感受不到一点温暖。

如果我们再去嘲笑、甚至欺负他们,以取乐自己,觉得自己厉害,那就太不人道了。

总结

这是村里有智慧,有善心的长辈们编出的顺口溜,旨在提高年轻朋友们不要干缺德事,欺负弱小,要多行善积德。


我是少言,用真诚和诙谐,分享和记录。

少言近道


农村俗语“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古人说“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和谐的根基。而在农村,老人们教育子孙后代的时候,往往会具体到一些事例,告诫后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农村人认为争吃月子奶,打骂聋哑人等行为是非常卑鄙的行为,所以用“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来告诫后人,注意自己的品行,与人为善。

不吃月子奶

在这里,不吃月子奶是指不与月子里的孩子争奶吃。过去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产妇有了小孩子以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就是母乳了。有的家庭生活贫困,因为自身营养却反,即使是奶水,有时候也不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

过去农村家庭孩子们多,并且年龄相差不大,有的只是一两岁的差别。因为贫穷饥饿,有时候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便也会扑到母亲怀里抢奶吃。本就奶水不足,如果再任由大孩子吃了,那刚出生的婴儿就会挨饿,甚至会夭折。不跟月子里的孩子争吃奶水,本身就是一种善举。与婴儿争嘴,也是为世人所不齿。

不打瞎骂哑

盲人、聋哑人本身作为残疾人,就很自卑,他们在心理上会因为自己有残疾,而觉得抬不起头来。农村有这样一部分人,闲来无事愿拿这些残疾人取笑,有时候抓唬盲人看不见,偷偷打他一下,或者辱骂哑巴,欺负人家不会说话。这种人的行径恶劣,他们的行为叫人瞧不起。

所以,村里的老人们会教育后代,不欺负残疾人,即使不能伸手拉他们一把,也不能再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捉弄残疾人本身这种行为就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应该做的,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才是正道。

“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其实就是农村人教人向善,将一些事情具体到事例上来,让后人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从小养成与人为善的习惯,将优良的传统继承发扬下去。


建行渐远


农村人实在,说话浅显、形象、生动。不吃月子奶,不打瞎骂哑,不踹寡妇门,不挖绝户坟。这很好理解,是劝人不要干这四件最卑鄙最缺德最无仁义之事。为人不要恃强凌弱,称霸欺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伤口撒盐,柿子专拣软的捏。与人为善,善即至;与人为恶,恶将临。做人要多行仁善,不干恶毒坏。

坐月子的女人,弱不经风,孩儿才出世,如与孩儿争奶吃,不是明摆着以强欺凌弱小吗?这不该是有智有仁善之人所为,只有流氓地痞恶毒之人才会干这卑鄙缺德天人道之事,这人不谴责,也会遭天收雷打的。

盲人瞎子聋哑人,看不见,听下到,说不出,身体有残疾,已够自卑,已够悲惨的了。要是再利用他们的弱点打他骂他,不是乘危趁弱,仗势欺人吗?这那是正人君子之所为,十足是小人无耻之行径,是万万做不得。不踹寡妇户,不挖绝户坟也是同样的道理。做人应有品德,多行善,不作恶,趁人之危,见人之弱,就欺负,凌霸是卑鄙缺德的,不应是常人所为,只有无人道,奸邪无比的地痞流氓才会干这极缺德的事。

做人要互相帮助,更要有仁善之心,多行善举,扶危济困帮助弱小才对。有句说得好: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行恶之人,祸虽未到,福已不至。做人千万不要干卑劣鄙陋的缺德事,不要恃强凌弱,作霸欺小,趁人之危还落井下石,再在伤口上下刀子。锦上添花可不做,雪中送炭切要为。





树德汉硕


打瞎子,骂哑巴,踢寡妇门,挖绝户坟。一起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的底线吧,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你真的是禽兽不如了。其实老祖宗就给我们很多东西,其中有一句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问题不懂得,特别是文学方面的,那就多读几遍。什么问题都要问,那我们带着脑子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