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轉遍了全縣大小的鄉鎮,為村裡人照了四十多年的相


我叫宋愛民,六十六歲了,是山東省成武縣國營照相館的退休職工,退休後自己的街上開了一家小照相館貼補家用。我父親是服務公司的職工,我接他的班,開始我在服務公司當保管,七五年的時候公司推薦我去學習照相技術,在青島學了一年多的時間,回來後就到國營照相館上班了。#自拍我的故事#

我這一輩子都沒有脫離照相這個行業,國營照相館經營不好的時候,單位其他人幹著幹著不幹了,就我自己幹著。 其他人也都不是專業的,自己也開不起來,調走的調走了。當時俺家的人也想讓我調到其他單位,叫我去銀行上班,請一場客就可以了,當時想著我很喜歡這個照相,我上那幹啥,所以沒有去。

我下鄉拍的照片最多了,我們縣十八個鄉鎮我都照過來一遍了,現在許多村的家庭都有我拍的照片。村裡人照全家像、學生畢業像、證件照的多,最多的就是計劃生育證件照和學生照了。


以前講究三角光、側光、順光、逆光、半逆光,都是這種情況。現在不講究這些了,我感覺還是講究光線好,因為你講究光線,照的照片也有立體感。過去學習的時候,老師都要求我們看電影上,圖像出來的時候是個啥樣的光線,正面是啥光線,側面是啥光線,主要是對加深光線的學習、運用,從看電影這方面也學習過。

有一次,我出九女鄉給人家照合影像,當時是用黑白三角架機子照的六寸的,照的時候,咋著對都對不實,就是底下邊清亮上面不清亮,當時很著急,說實話當時還有空拍的,就是沒照上,我回來以後,我是板凳落板凳落多高,我反覆的調,不停地研究,到底是屬於啥原因,終於找著原因了。後來俺縣照勞模會包括其他的會議,那都是我去照。那一次是我照相生涯中記憶是最深的。

還有一次照計劃證件的時候,有的懷孕的婦女,她不叫你照,她們說照相是吸她們的血。其實就是一家兩口子,男的整天在地裡幹臉有點黑,女的臉白,洗出照片以後,你要不整修,肯定是一個黑臉一個白臉,所以咱得給他處理一下,把這個臉白的用紅色給他衝一下,這樣兩個人的臉色就一樣了,他們只是看到咱處理的照片,沒看處理過程,他不理解,所以認為是什麼吸血。


俺成武縣的每個鄉鎮,大小莊子,百分之九十我都去照過像,都走過。中、小學基本上我都走遍了,四十年來,年年都是這樣下鄉拍照,村裡都非常熟悉,還和很多人交成了朋友。

現在數碼照相是方便了,但是數碼沒有膠片效果好,過去用膠片出來的照片,再一著色,那效果相當好!著色的照片都放幾十年還很清楚,現在數碼照的照片,你再會保存的,經風吹日曬,最多也就是幾年就褪色了。

我有這樣一個預測,很有可能再回到那個黑白著色的時候,因為時間久了,大家對照相都有認識了,大家肯定還是認定著色的好,無論是從審美角度還是從保存時間上來看,著色的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是好。

現在照相的生意越來越不好了,民政局把結婚照攬過去了,交通局把駕駛證照片攬過去了,公安局把身份證攬了,所以現在鄉鎮照相館的生意也是每況愈下。

在以前照相是很神秘的, 我經常去照相館,看人家照相,很好奇,二十歲的時候在青島學習攝影,室內照,室外照,還有著色,水彩、油彩,還有修底版、修照片,那時候都是黑白照沒有彩色照。

現在照相館有資金的都改成婚紗影樓了,照點婚紗照,還有就是拍點老年人的證件照。大的影樓有車拉出去拍去,有時拉到青島海邊去拍, 也有去婚紗基地拍的。

我的父母還都在,還有兩個孫子,照相館的生意也不好,退休之後,我想盡盡孝心,儘儘自己該盡的義務,因為四十年沒有陪老人過過春節,心裡總感覺虧欠他們。幹一輩子了,能吃上飯就中了,做人要有責任心,無論是對老人還是孩子,不能給自己留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