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的。

——魯迅

在這段萬眾抗新肺的日子裡,每天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向我們湧來,我們焦灼著、期盼著,希望能捕捉到更多的好消息。而同時,數不盡的謠言也向我們湧來。手機關注今日頭條的“頭條闢謠”,可以看到,截止到2020年1月10號下午2點,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抗新肺的日子裡,頭條闢謠發了2569個頭條,其中95%以上是在闢謠。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互聯網使我們零距離接觸了世界,也使謠言的速度接近光速,它伴隨著疫情滿天飄舞,闢完一個,又出現十個,無法遏制。

先來看看像我這種自詡理智的人,最近相信的一條謠言。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這條謠言看似合情合理,常識也告訴我毛領、絨線的衣服外套確實更容易匿藏塵埃,更何況“朋友女兒醫院支援武漢前線的醫護”這可信度極高啊。於是,我順手把這條信息轉發到了閨蜜群,同時也開始注意不穿毛領或絨線的衣服。

結果是,我被打臉了。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抗新肺期間,你能很明顯感覺到,那些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的謠言它們進化了,

它們喜歡偽裝成真實、專業的樣子,在我們毫無防備之下,一不小心就成為了謠言的傳播者。假如你也和我一樣不小心轉發了謠言,請不要自責,因為謠言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strong>人們並不是因為真的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它是真的。

<strong>你相信謠言並不是“謠言”。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從眾效應:本末倒置的謠言

戰國時期,魏國有位大臣叫龐蔥,龐蔥對魏王說:“大王,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對大王說,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


魏王搖了搖頭,說:“街上怎麼會有老虎呢?我當然不會相信。”


龐蔥又說:“但是,如果現在有第二個人也對大王說,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想了想,說:“也許我會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龐蔥接著說:“如果這時又有第三個人對大王說街上出現了老虎,那麼大王會相信嗎?”


魏王肯定地說:“三個人都這樣說,我當然會相信。”

這是來自成語“三人成虎”的典型故事。

當一些你不輕易相信的事情,說的人多了,你就很有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的判斷,一旦你開始質疑自己,你就很有可能會接受他人的觀點,甚至在最後,你會相信一些非常無厘頭的事情。

當你在刷手機的時候,朋友圈或各種群裡都在不停的刷一則謠言,儘管你剛開始對它嗤之以鼻,但只要刷的人足夠多,你就很有可能改變立場,戰隊表示認可,最後跟著轉發。

你很可能會說,只有信息比較封閉的人才會這麼做,像我這種天天刷手機,“見識多廣”的人怎麼會輕易相信。

事實上,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在1956做了一個關於“線條判斷”的實驗,被試者都是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

參加實驗的一共有7人,其中有6個人是實驗合作者,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試者。實驗的問題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判斷A、B、C三條線段中哪一條與標準線段等長。同時,被試者的答題順序被安排在最後。在剛開始的1、2次答題時,人都說出正確的答案,但接下來,6名合作者故意說出一個同樣錯誤的答案,用這樣的方式來驗證被試者是否會受到干擾。

實驗結果顯示:

只有大約1/4~1/3的被試者能夠保持獨立性,所有被試者平均從眾行為是35%,另外,有大約15%的被試者從眾行為高達75%。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這便是心理學上關於從眾效應的典型實驗。

從眾效應,利用了大眾的壓力,使人門改變原有的判斷,最終相信那些顛倒是非的事情。這其中的認知心理是逐步進行轉變的,<strong>剛開始你堅定自己的判斷,可當有很多人出現反對意見,你會逐漸質疑自己的判斷,但更多的人向你施加壓力時,你很有可能把一直堅信的東西拋諸腦後,隨波逐流,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無法抵抗來自眾人的壓力?事實上,我們的大腦結構天然的會使我們去更適應這個社會,但錯誤的信息撲面而來,大腦就開始惦量,有沒有必要花盡力氣去對抗,付出和收穫是否能獲得正比,假如不能,就不如相信、接受它,這樣,才能使我們更舒適一些

<strong>在從眾心理的干擾下,一些看起來不攻自破的謠言居然能被“奉若神明”得相信起來。於是,你開始相信謠言並不是“謠言”。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權威效應:讓謠言顯得更可靠

前幾天,朋友A也加入了雙*連的搶購。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事情是這樣的,某天晚上,朋友A躺在床上無聊地刷著朋友圈,這時,他看到有人轉發了一篇文章,題目為《雙*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因為符合最近關注的熱點,他將信將疑的點開了文章。

不點開不知道,一點開不得了,這篇文章居然引用了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結論。這時,他突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幾秒之後,他打開某寶,果斷了下了幾十盒的訂單。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後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天一早就被闢謠了。後來的後來,朋友申請了退款,現在說了這樣一句:“要不是看到權威機構表態了,我肯定是不會這麼不淡定的。”

這裡澄清一下,上海藥物所和病毒研究所只是說“可抑制”,並沒有說“可以有效預防”,更沒有說“可以治癒”,但普通人看來,卻以為真的出現了“特效藥”。當然還有關鍵的一點,謠言幾乎不給我們時間用理智去分析,我們只能夠用情緒去判斷它。

心理學上有一種權威效應,是指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重的人或機構說出的話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視。<strong>謠言恰好利用了人們對“權威”的認可,它們披上了權威、可靠的外衣,讓人誤以為來自官方的發佈,事實上這些是在利用“權威”讓人們放鬆警惕,取得進一步的信任。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鍾南山院士沒說過這話哈..

為什麼大家對權威的警惕心會降低?因為你天然的會尋求認為有“安全感”的事物,好比小的時候你會無條件信任父母的話,因為你堅信父母不會傷害你一樣,長大之後,你也會本能地認為有威信的人士說的話是對的。

當你認為一個重要的信息是真的之後,你就會急迫的想要說服他人,為了使他人能夠第一時間相信你的話,你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添加“據某消息靈通人士說”、“權威機構已經證實了”、“已經有人親眼見識”,“有人使用了真的有效果”這樣的字眼,去誘導他人相信。

當然大部分傳播者並無惡意,添加這些術語只是為了讓身邊的親戚朋友能夠提高防範、引起注意,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謠言帶來一些怎樣的惡果。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符合精神參照性的謠言


再來說說朋友A採購雙*連的例子,他會相信雙*連是對新型肺炎有效,除了他誤以為是權威機構的研究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一位偏執的中藥迷。

朋友A認為西藥副作用太大,中藥安全可靠,平時沒事就喜歡研究各種中藥的成分和藥性,只要感到身體稍有不適,就會馬上給熬一劑清熱解毒的中藥喝下,還經常鼓勵我用喝中藥的方式來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

新肺期間,大家都在家裡用84消毒水消毒的時候,他卻鼓勵我們用燻艾的方法來消毒殺菌。當然,後來也被證實這是個謠言。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前幾天,他還給我轉發了這樣一則消息,題目是“鍾南山團隊開出新冠肺炎預防涼茶處方,一線醫護人員反應良好”轉發完消息之後,他一大早就跑去中藥店按照藥方買了幾十副涼茶藥房。

事實上,這事後來也被闢謠了。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法國作家讓·諾埃爾·卡普費雷在《謠言》一書中提到了“精神參照性”這樣的概念:將一個信息作為一個真實的信息而接受,取決於你一個人對這個信息進行估量時所採用的參考範圍。如果信息與我們所使用的參照系相吻合,這個信息就很可能被認為是真實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strong>就是一些人之所以相信一個信息是真實的,是因為這個信息符合了人們對它的預期,這裡的預期,可以是信仰、興趣偏好、價值觀等等。事實上,許多謠言正是利用了符合精神參照,才得以廣為傳播。

1938年10月30日的晚上,美國一家全國性的廣播電臺在演播一個劇本,劇本的內容是:一架飛碟降落在紐約,為火星人入侵地球做準備。劇本以現場實況的形式播出,並模擬真實場景。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可當天晚上,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收聽了這個節目,並陷入了恐慌,他們開始祈禱、哭泣,有的甚至驅車逃跑。在這600萬聽眾中,有100萬人信以為真,並因此深受影響。

事後,專家們調查研究,發現以下三類人更相信這個廣播劇本是正在真實發生的事件:

①非常虔誠的信教者,特別是那些原教旨派宗教團體的成員,他們隨時準備著世界末日的降臨。


②對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的危機非常敏感、並堅信一個外來強國的進攻迫在眉睫的人。


③一些相信科學的超級能量,並隱隱約約的感受到這種能量所造成的某種災難就此降臨的人。


以上這三類人,他們對“世界末日”“外星人入侵”這樣的字眼極為敏感,他們也更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以及具有更悲觀的心理特徵。剛好,劇本廣播更符合他們的精神感受,所以他們對此深信不疑。

可能你會說,世上精神偏執的人畢竟是少數,相信這類謠言的人肯定不多。事實上,相信這類謠言的還真不少。事實上,就有不少認為用鹽水漱口、吃大蒜、用風油精這些可以殺死病毒。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以上這些,恰恰符合各種偏執的喜好,也符合各種各樣的人的精神參照。

這些謠言的造謠者,他們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精神偏好,編造出符合他們精神創造性的謠言,儘管小眾,但數量驚人的龐大,況且,一旦謠言傳到組合精神參照性的人的手上,那麼這個人必定會確信無疑。

這些有各種精神參照性的人,為了能夠擴大自己的精神信仰,他們往往會利用這條謠言作為資本,向身邊的親戚好友大肆宣揚,從而獲得他人的價值認同。所以,精神參照性謠言的傳播力度不容小覷。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闢謠難度大,傳謠需謹慎

很多人都知道謠言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但他們很少認識到謠言的破壞力到底有多大。

1967年7月26日,美國兵工廠的一名冶金工人,因為連續18小時佩戴隱形眼鏡,導致角膜發生了嚴重的病變。當時他正在廠裡工作,也沒有聯想到是長期佩戴隱形眼鏡導致的,於是他跟醫生說,可能是在電焊的時候接觸到了火花,所以眼睛才不舒服。

抗新肺期間:自詡見識廣、高學歷,竟不知道自己也在散播謠言

就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幾個月之後,居然穿越了大西洋彼岸,成為席捲整個歐洲的謠言。

被改版之後的故事是這樣的:

兩名電焊工人工作的時候戴著隱形眼鏡,電焊過程中,不小心打開了保護面罩,當時並沒發現異常,可當他們回家想摘下隱形眼鏡時,居然連眼角膜也一起脫落了,最後導致了失明。

解釋是:電弧產生的微波瞬間使帶隱形眼睛上面的液體薄膜蒸發掉,導致隱形眼鏡牢牢粘在了角膜上。

事情似乎並沒完,這個謠言還引起了法國一家可靠的工程協會的注意,1984年8月他們專門公開向全國600多家企業發出一則工作備忘錄,呼籲工人們不要在工作地點佩戴隱形眼鏡。接著,通過這600多家企業,這個謠言再次散播到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

<strong>一起看似像蝴蝶一樣渺小的謠言,當它煽動翅膀的時候,卻足以引起強大的颶風。

你可能會問,難道謠言傳播的這幾個月裡,沒有權威機構出來闢謠嗎。事實上當時有許多權威機構都有出來闢謠,許多專家也都用科學的數據向大眾證明隱形眼鏡的液體薄膜熔點極高,不容易蒸發。

可是,這樣的效果收穫甚微,幾乎沒有人在意這些闢謠信息。因為,謠言早已在人們的印象裡佔據了大部分的位置,人們幾乎很難在接受其他的解釋。更何況,謠言塑造的故事總是那麼此起彼伏,讓人充滿好奇,而那些闢謠的消息總是那麼平淡無稽,顯得不起眼。

<strong>心理學上還可以用刻板印象來解釋為什麼造謠如此簡單,闢謠如此艱難。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一些事物產生了固定的認知之後,就很難消除對他原有的認知。<strong>當一個引人關注的事件懸而未決的時候,人們急切需要獲得解釋,可權威機構又遲遲沒有給出解釋,這時候,就給了謠言急速傳播的機會,只要這個謠言看是符合常理、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情節跌宕起伏,就很容易造成大範圍的傳播,並且在官方解釋之前早已深入人心,它造成的影響在人們的心中是極難消除的。

俗話說好: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更何況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造謠根本連嘴都不用張了,即使足不出戶,也能使謠言鋪天蓋地。

但是你想象一下,當我們的生活充斥著謠言,我們每天接受到的信息有一半以上都是謠言的時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當人們按照謠言說的去執行時,又有多少人因此受到傷害。

特別是,在這段困難的日子裡,謠言如此張揚只會讓我們恢復得更加緩慢。所以,理智如你,再相信一則謠言之前,不妨先動動手指查一查最近闢謠的信息。

畢竟,謠言止於智者。

關注我的頭條號@凡菲凡 用專業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心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