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水墨江南2020


书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本人刚刚总结的

一、文化传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的文化正是凭借着汉字和书写这些汉字来传承的,离开了汉字书写,就无法谈中国文化。因此书法作品不只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文化结晶。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它和某些古代文明国家的文字不同,比如埃及文字、玛雅文字等。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文字有的早已“死”了,有的至今无法释读,而我国的汉字不仅一直“活”着,而且流传至今,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个人修养

1、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

学习书法必然要经历选贴、临摹、对临、背临的过程,同样也是发现美、酝酿美、创造美的过程。

2、磨练人的意志

学习书法并无捷径可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书法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临帖练习。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多临摹,多创作广取博收,拓宽视野,记之于心,熟之于手,方能达到心手相应。

3、丰富学识

学习书法首先要了解基本的书法知识,了解书法历史和名家风格,练习创作过程中经常翻阅文学典籍和诗词歌赋,不断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4、健康长寿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养生之道。从汉代至清代,这个在人类平均寿命25岁~40岁的时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三、家庭教育

1、学习氛围浓厚

从小生长在一个爱好书法的家庭,孩子是很幸福的。孩子从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书法过程中,看到了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认知感悟到了什么是美。

2、言传身教

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孩子能在父母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还有什么亲子活动胜过于一家人围绕在书桌旁学习练字!


书法迷茫者


书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简而言之,书法与我们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往高处说,书法是一门艺术,它可以陶冶情操、磨砺意志,更是学习、修养、悟道不可或缺的技能与工具。抛却历代官场的争奇斗艳的书法不说,就如历代高僧大德哪个不是书法大圣和名家呢?如怀素大师、佛印和尚以及近现代的启功大师、赵朴初主席和现任道教协会主席任法融等,无一不是书法界的圣手和大腕!纵观名山大川,佛教胜地,寺庙道院、政府、学校到处都有达官贵人、名人人雅士题写的牌匾与墨宝。往小处说,书法更是无处不在,环顾四周,各种建筑名称、建筑用途、单位名称、道路指示牌等书法牌匾和各种吃穿用的物件品牌或行或楷、或草或隶琳瑯满目、熠熠生辉!毫不夸张的说,书法艺术之于我们已经贯穿于整个衣食住行。

不过,由于现代社会电脑的普及,许多年轻人都习惯于依赖电脑打字,很少去写字练字乃至于学习书法了。个人认为,固然电脑可以代替个人做一些抽象的工作,但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瑰宝,现代人更有必要去学习去提高书法艺术。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文人墨客都习惯于以“诗词书画”论高低,从你的书写习惯书写表现可以窥斑全豹展现你的文字功底、兴趣爱好以及精气神和文化修养!当今社会,更应该倡导年轻人学习书法这一文化传承,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日新月异的大潮中更加发扬光大,焕发出勃勃生机!








君湘粤


当今书法与生活虽然不能与之前时代相比,但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却有无比密切的关系,书法不仅可以修身更是“练字如炼人"!通过书法来养生,因为历史上喜欢书法的都相对比较长寿,在汉朝的钟繇,晋朝的王羲之,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在唐代,虞世南81岁,欧阳询83岁,柳公权88岁。元朝的杨维桢75岁、黄缙81岁、王恽87岁、王馨则享年92岁。而明清两代书法家长寿者更多。明代的董其昌、文嘉、沈周都享年83岁,文征明90岁。清代的朱耷82岁、刘墉86岁、梁同书93岁,而阮元103岁。要知道,在古代那可是“人活70古来稀”的年代。到了现代,书法家中的高寿者仍是不胜枚举。赵朴初、董寿平、萧娴、于安澜都享年90岁以上。社会交换信息功能虽然是有所弱化但在目前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会出现比以往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前些天中国宪法日(12.4)通过对书法书写来表达宣传法制,还有春节的书写对联以及其他喜庆日子贴门窗红纸对联。制作广告牌及包装上题字,还可把书法印制到日常用品上如:衣服、围巾、企业核心文化宣传上和旅游关键点的美化墙上题字和宣传国家政策上等等

……总之我相信会有更多完美结合的文创点子出来美化与我们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愈来愈紧密的!






8914291520356山虎


书法艺术作品首先是商品,有价值的书法艺术品价格高升值空间大,是投资和收藏的佳品,赠送亲友也很体面;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是充实生活、陶冶情操的高雅选择;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书法家收入高而且也是很受人尊重的职业。

书法可以向外国人介绍和宣传中国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延年益寿,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品味的追求也在提高,至少室内装饰墙上都喜欢挂上书法作品 。



墨诚书法


回答问题:书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我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一直对书法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工作几十年来,始终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书法成为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练习书法就成为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生活内容,并且把书法作为我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书法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保健养生的有效方法。

我国保健专家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各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书法练习是一门艺术追求,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使人身心愉悦,性情得到陶冶。

书法练习又是一种轻体力的劳动,从手到脚几乎全身都得到了锻炼。

因此书法练习,身心俱养,内外兼修,对养生非常大有好处。

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年龄情况,更说明了书法在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的特殊功效。

从中国历代书法家生卒年表来看,在人类平均寿命25岁至40岁的古代(清代以前),著名书法家平均寿命约80岁。

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徐浩79岁,杨凝式81岁,杨维贞74岁,文征明89岁,翁同和85岁,包世成80岁,何绍基74岁等等。

在人类平均寿命40岁到62岁的时期(期间经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以前),著名书法家平均寿命88岁。

近些年,著名书法家平均寿命已超过90岁,如现代书法界名人齐白石、何香凝、章士钊、郭绍虞、萧娴等均享寿90岁以上。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古今许多书法家通过书法艺术养生保健,并得以健康长寿。

而那些散落民间的书法爱好者,默默耕耘的无名之辈,以习书为乐趣,以习书为养生,从而长寿着更多。

现在每当我们走出门外,在巷子里、街头、公园等地方,都能经常看到一些书法爱好者,在一大群的观众面前,挥毫泼墨,神采奕奕。

中国书法艺术正在以其在养生方面的特殊功效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之奇葩,是我国独有的传世艺术,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艺术的特征。

其地位之高,其影响之广,其基础之厚,爱好者之众,列我国艺术之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书法艺术认识的加深,中国书法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而随着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特殊功效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丹霞老头天天乐,带给您健康快乐正能量!


丹霞老头天天乐


书法,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无处不入——周围大街上,签名广告里,佛教慈善中,送春联现场活动中,现场书法大赛中,忽的一个漂亮的汉字出现在眼前,往往它会吸引不少人驻足,这几个简单而传神的字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也足以见得书法对大多数人的震撼,她是国粹,她更是一种魅力,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中国书法之上。

国粹——书法,很多时候都能够让我们趋之若笃。北京奥运会徽,一个篆书“京”字印象深刻,让世界定睛一看,都知道那是中国!毕竟书法本来就“很中国”,代表的就是中国人,代表的就是中国心,那是北京,那是中国奥运的独特象征,唯有书法才能把中华文化体现这般淋漓尽致,充满神韵。广州亚运会,八个硕大的“激情亚运,动感广州”遍布全城,采用各大书家的不同作品的地铁站名,学校写字课的全面开展,盛会与生活中我们没有离开过独具魅力的书法,总是让我们能够想到国粹的激情荡漾。

书法就是写字其实只是一种最浅显的理解,那英语也就是说说话,上学就是上上课,音乐就是唱唱歌,刘翔就是跑跑步,难道有什么理由告诉我们连跑步都不会吗?书法是一个广义词,其实包括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历史,地理,传记,英语,文学,体育,音乐,画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渗入,对于艺术的理解不能用“就是”“而已”来片面的看待,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之中,相通,相融的事物太多,只有我们去发现,去理解,才能不那么枯燥与无味,每一项艺术的形成,应该更深入更宽广的认识。浮躁如此,归于根本就是当念今书法不能帮你赚到人民币。

书法还有属于自己历史,其历史与中华文化最根本的底蕴关系密切,历史上秦晋唐宋元明清,能够称为书家之人都不是等闲之辈,试想,纸贵如金的年代,一般常人连认字的机会都没有,哪能想象认识与学习书法?这是那些历史无法去改变的史实。现今百花齐放,各家争鸣,不能说完全理解开放,但是对于艺术的追求还是比较开明,瘦金体的代表人物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引得全国自上而下对书法的争相模仿与执着追求,唐朝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书兴起离不开时代的开明与发 展,而诗书的结合恰恰与其不分不离。这就是众人所求的书法百家,现代家长对书法的重视又重新回到了一个高峰,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和谐的时代环境,更多的是人们对书法,对生活追求内在意义的独特诠释。

书法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其实就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根本的传承,真正需要让书法传承的自然包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老师在知识的链接作用可谓力量之大,知识本就是万千,但个别学校过分追求其它目的而使得书法工作停滞不前,甚至背道而驰当然不可效仿,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个别现象就足以大放阙辞,教育危矣,老师差矣,校长无能矣等怨声载道人云亦云。教育作用之大,从新闻联播就可以直接反应出来,开播三十年着实让人“受益无穷”,连五道杠的“黄艺博”小朋友模仿领导开会,看文件,作报告,一笑一颦都栩栩如生。教育无时不在,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与老师就很重要。

各类广告,说明书,店牌,谈吐,语言,地名,批评等等生活中没有一秒不正是教育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书法亦是。一父亲说:没有来上书法课的学生他哪里会懂这些人之情理,书之汉史,连起码的知识都分不清一二,哪想到书法课设置得这么丰富!初中生有些都不如我三年级的孩子。知识就是这样,不断探索与积累才就可以明白一二,学才有,不学则无,强求不来,强装不必。

非常欣慰的是现代家长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华书法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传承中华文化,让书法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兰亭书法社副社长斯舜威认为,“全民书法”并不是要求人人都要当书法家,而是和全民健身类似,“重要的是享受过程。通常意义的写书法,要准备文房四宝。但是书写的范围很广,硬笔、地书,甚至用鼠标书写,只要是写,都可以自由快乐。”

浮躁的社会,人们需要文化信仰,在心中构建文化家园,而书写正是能让中华文化回归大众的方式。为此,浙江书法、教育界专家济济一堂,探讨如何在多媒体时代,推动全民书写。会上,各路专家呼吁——作为书法重镇,浙江能不能率先倡导“全民书法日”?书写进入生活,享受过程的快乐!

社会进步了,人民富足了,城市长大了。应该呼唤书法的回归了! 让书法走进你的家庭! 退休了,你的精力正旺盛,学习书法吧,它让你充实,它让你高雅。工作之余,练练书法吧。它使你心气平和,它使你淡泊名利。 让你的孙儿孙女学点书法吧。这是国民素质中最优秀的成分,它使你的孩子有涵养,懂礼仪,知荣辱,明道义。让书法走进你的家庭!买一件书法真迹,装饰你的客厅和书房,既可以体现一个家庭的文化品位,也可以表现一个家庭的审美追求。物质生活富足了,用书法来装点你的精神生活。让书法走进你的家庭!充实着,快乐着,高雅着。






承宣书画


书法展现的是我们的精神生活。

书法与生活是相辅相成,书法来源于生活,生活造就书法。前人传信,通常开篇是“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之道,展现的是淋漓精致。我们现实生活往往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与人交往中往往有诸多约束与压抑;而在于书法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任我行。

昔时张旭创作书法时,必先喝的烂醉如泥,而后用头发作笔,蘸墨书写。才成就了史上“狂草第一人”的美誉,后之来者,无人超越。



大源文轩


书法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息息相关!

往大里说,书法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巨大,对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力。往小里说,书法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法可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延年益寿

书法圈子里的人都常说“书家多寿”,意思是说学习书法的人往往高寿。这的的确确是一个有趣的事实,值得研究人类生命科学的科研人员关注一下。我举几个近现代的书法家大家看看,启功93岁,吴玉如84岁,董其昌81岁,朱复戡87岁,林散之91岁,于右任86岁,舒同93岁......是不是很厉害?另外我个人还有一个体会,写书法会大幅度提升手腕的力量,如果你练书法几年下来,铁饼、标枪、手榴弹都会扔出惊人的成绩!不信你就试试看。我年轻时候曾经因为标枪创下大学系运动会记录,数年无人打破!

2、书法可以提升书写者的文学素养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而书写内容多为唐宋诗词,文学经典。在创作书法作品之前,必须把书写内容烂熟于心,这样潜移默化之间,文学素养得到很大提高。这方面练习书法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那就是“通常写书法的人,文学水平都不会差!”。

3、朋友遍天下

我们的古代人通过练习书法也会得到一定的交往,主要途径就是书信、诗文来往,而且通常只是少数大人物在切磋,平头百姓难得交流。比如苏东坡与黄庭坚之间,颜真卿与怀素之间等等。时光到了互联网时代,书法家来往更加频繁广泛,普通书法爱好者也可以互相交流书法学习心得体会,甚至许多许多完全不认识的人也可以通过许多自媒体平台切磋书法。

以上三点就是书法与我们的生活的直接关系,还有一个关联影响我应该放在第四位,但我估计地球人都知道的,所以就没列出来,那就是书法练习如果最终成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您一定听说过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家中失窃的事情,那个毛贼偷走的可是成捆成捆的现金啊。

回答就到这里,随文附上我的近期书法作品两幅,顺祝题主愉快!


永书101


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为我校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书法在生活中的意义》的精彩报告。

  欧阳中石先生首先从自己对于书法艺术问题的认识谈起,他说,学科可分为文和理两大类,理是规律,文是规律所形成的轨迹的表现,完全把他们从理论上归纳起来的是哲学,从理论上加以实践的是工程,把文艺加以美化的是艺术。在理工学校谈有关艺术的问题是合适的,是艺术发展规律中的必然举措。

  在谈到汉字的书写问题时,他说汉字是中华艺术的结晶,他形象地把汉文比喻成是把艺术结晶结合起来的串珠,而书写则是串珠上的光环。相对于语言存在时间持续性和空间感受性的问题,以形体进行交流和用书写的办法形成文字是发展的必然。随着不断的发展,书写艺术已成为一门很深厚的学问,即为书法。

  欧阳中石先生特别指出,传统的不等于旧的,传统的是自古就有并且经过历史考验流传到现在,在今天也存在的。而旧的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后来消失了的。书写的艺术是伴随着文化的成长而形成的一门新颖且可爱的学问。

  最后,他谈到怎么学习的问题时说,《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习”字应该是精通的意思,就是说学过之后及时融会贯通,才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因此,他告诫同学们在学东西时,尽可能的做到直登高峰,力求精,而不是长时间的在同一高度上练习,就像书法的学习一样,关键是学习方法到位。

  报告会持续约90分钟,演讲结束后,欧阳先生还就同学们的提问做了精辟的回答。

  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各体兼通,而汇综到行草书,以东晋书风为宗,博采周金汗石、碑刻法贴之长,形成飘逸而沉稳、刚健而温润、灵动而厚重的艺术风格。代表性作品出版有《中石夜读同钞》、《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书卷》(小楷)、《朱子治家格言》(楷书)、《欧阳中石书古文辞》、《道德经》(章草)等。欧阳中石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专门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其主要著作《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书法教程》及《书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国的书法》、《章草便检》、《学书津梁丛书》(六册)、《章草字典》等,在有关学科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他还精于诗词曲联创作,擅长传统写意画,京剧为著名老生。

  今天想谈一下我对书写的艺术这个问题的认识。书法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在各门学科中占着一个什么位置。我是这样理解许多学科间的关系的:在我的认识中,我们的学问有两大类:一类是文,一类是理。而理是规律的发现,文是对规律发现中理解到的轨迹的表现。这两项应该是学科中最主要的。我们常说,一个人生活在天地间。天和地本来是自然的事物,它们之间有固定的理论和规律在。比方说人长的这张脸,有鼻子、有嘴、有眼睛。鼻子管闻,竖着长;眼睛在上面,横着长;下面一张嘴,也是横着长,就没竖着长。如果竖着长,说话的问题不谈,吃东西、喝水就成了问题。一张嘴水就顺着流下来了,东西也就掉了,很困难。偏偏这张嘴是横的。眼睛分在鼻子的两边,可以左右看,耳朵左右听,这是自然的。他们之间可以活动,活动形成一些痕迹。嘴上下开,还向腮帮子两边开展,这需要有个活动的余地,于是就形成了两条纹。这两条纹长的很有规律,在鼻凹的上方,向下弯,到嘴边又扩展了一点。就因为这两条纹,嘴可以上下开合,脸可以两边开展,这是自然反应。所以理和文是规律、是规律的轨迹。眼睛闭闭张张,两边出来了鱼尾纹,抬头又出现了抬头纹。这都是活动的结果。所以我说,理是规律,文是规律所形成的轨迹,完全把他们从理论上的归纳起来的是哲学,把理论给以实践的是工程,把文加以美化的是艺术。因此学科之间有的是根本的规律,有的是展现的轨迹。所以今天能和理工大学的朋友来谈一谈关于艺术的问题很有意义!我说的如果不对,就希望大家指教。

  前几年,有一个事实很值得我们思考。北京有一个工艺美院,还有一个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偏重理工的综合性大学,工艺美院原来属于轻工业部。前几年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一个规定,除了教育部有条件办学之外,别的部都不要办学校。这样分布了一下,凡是带中央的“央”字的都归教育部,所以中央美院归了教育部。凡是带“国”字的归地方,中国美院就归浙江。工艺怎么办?于是找了一个地方,很自然的清华大学收录了工艺美院。可见是把理、工、艺术和在了一块。所以今天在理工大学来谈艺术的问题,这是很合适的,是按照应当发展的规律的一个很必然的举措。

  现在我来谈一谈关于汉字书写的问题。我觉得汉字是中华儿女的智慧的结晶。汉文就是把字集中起来表达文意的,就是把这些结晶组合起来形成的串珠,而书写有它独特的意义。它是在这一串一串的串珠外面加上的一层光环。在人们的交流中语言是原始的。


逸笔乐享


1.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2.书法的内涵

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确承载着文明,承载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为此,多少仁人志士而浸醉。而在当今,更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尤其在新疆,宏扬主流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继承传统文化,传承书法艺术,增强文化软实力,对强国固边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书法研究基本技法,体现文化内涵,更注重艺术品格,它考验人的修养,胆识和胸襟,体现人生的审美价值意趣。在一定时间段,重要的是发现,而不是创造。数十年孜孜不倦挥毫铸情,磨练了人生的意志,在历练中一步步提升技艺,在技艺中发现体味美的元素,美的格调,美的韵律以及美的表现形式。在玩味中收获愉悦。书能陶情,书亦载道、寓志。在书写中需要凝神静气,又要欲书先散怀抱,既遵循艺术规律,又要注入情感,呈现艺术品味和文化含量及历史渊源。是心灵的律动,感情的流淌和释放。境由心造,神融笔畅,无为而治,意味无穷。书法能使人静,更让人思考,确实是修身养性、培养情操、延年益寿的良药。

3. 书法艺术与人生修养

点为心画、挚爱永恒、志气平和、淡定拂尘、含容空有、阳舒阴敛、天籁涌情,方寸之间,营造和谐,永远是心灵与自然,书法与人生的交融碰撞与凝结。“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不也正是天人合一,心手双畅精神境界的自然表达吗?由此可得,练字陶情,学书通道也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享受,一次升华。

“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对书法的表现特征做了精要的概括:“所以中国人的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惟其如此,书法,可以讲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当年,毕加索偶然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那“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从此对中国艺术怀有敬畏之心。

4. 书法艺术与人生哲理

书法中有自己的理论,简称书理。书法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这是孙过庭从学书法实践中得出的精辟见解,也是对书法用笔的高度提炼概括。“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对书者提出了要求,切记随意乱画,任比为体。在笔“动”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做到意在笔先,而后才能运筹帷幄。以行书中不可或缺的“牵丝”为例。牵丝是两个基本笔画之间非常细的线条,是由书写时收笔或出锋时顺势带出的。其方法也像做人一样讲究:行书变化重韵律,基本笔画要重,牵丝却可细可无,层次分明。太多太乱的牵丝只能让整幅字看起来杂乱无章,不分主次。人生也是一样,生活中的许多事都需要我们有条理、有层次,泾渭分明,什么时候该连,什么时候该断,都要以智慧去辨别,从整体去分析,用理智来处理,做到心中有数中国传统崇尚儒释道。仁义理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万物均应和谐,更重秩序礼节。文字象形会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符号。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表现审美品格,体现传统文化内含的精神实质、涵养和风姿。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创造了古代灿烂的文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