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1

  一篇名为《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的推文在朋友圈刷屏,这篇文章从项目施工时间、医疗设备安装进程、后勤管理物资等在内的数据维度出发,全景呈现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艰辛远超想象。


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篇文章内容很长,但引发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媒体的报道。就连国资委官方账号“国资小新”都认为“对照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你也可以10天建设一所医院。”

  这篇文章提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助力。

  你需要国家电网,260多名电力职工不眠不休24小时连续施工;你需要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电子等在36小时迅速完成5G信号覆盖;施工中,你需要华新股份的水泥、河北军辉的防火涂料、正大制管的镀锌圆钢、华美节能的橡塑绝热保温材料、惠达卫浴和恒洁卫浴的5931件马桶和龙头、海湾安全的消防报警器;装修完成,你需要联想集团提供的全套2000多台计算机设备和TCL电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显示屏....

  笔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本来就属于工程建设刚需的产品和服务以外,这份手册还特别提到了“你需要猎户星空的医疗服务机器人”。

  为什么在以往看起来只是很炫酷的智能机器人,会被归类到这份以实用著称的《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并且被媒体广泛报道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机器人应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

  2

  在这份《手册》中,提到的机器人是由猎豹移动和猎户星空联合(备注:猎户星空是猎豹投资的智能机器人企业)捐赠的医疗服务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些机器人功能形态各不相同,有些是导诊为主的机器人,可实现无人导诊,自动响应发热问诊、引领病人及初步诊疗,并可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疗。有些是可移动的递送机器人,可以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等工作,用机器人代替医护过程中简单但耗力的重复性工作。

  还有个机器人是“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这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它搭载红外测温模组,能够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体温测量,呈现效果就像好莱坞电影大片的红外热量检测一样,一目了然。我在想,这种设备除了应用在医院,还可以用于学校、车站机场、高速路口等等场景,全方位的为疫情的防控做一些事情。


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些机器人的“上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可能性,并避免医护人员在递送路上感染的可能。

  3

  此刻,我想起了去年在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

  在参加完这场盛会后,我兴奋的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最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在于,越来越多曾经停留在概念、畅想阶段的机器人逐步开始落地,并且常态化的应用到我们生活、工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当时有不少读者留言,对此不太认同。在这些读者眼里,机器人还停留在外观炫酷,内在炫技的阶段,实用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很大。

  现在,我们透过这场“抗疫战争”来看,机器人有诸多真人无法媲美的优势。那么机器人和真人相比,到底有哪些优点?

  第一:机器人效率更高。

  在社会化场景的实践应用中,机器人相比真人哪个综合效率更高?目前看来,当然是真人!

  但是疫情来了之后呢?

  我们就以这次医院的应用为例,医护人员要执行相关的工作时,提前要进行消毒、戴口罩、穿防护服等流程,这一套流程下来要损耗的时间效率难以计算。而机器人就不一样了,因为机器人不怕传染体内也不携带病毒,上场就可以干活,迅速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第二:机器人可以量产。

  培养一个能上“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少则10年,多则20、30年不等。

  而培养一个机器人需要多久?前期的研发当然需要耗费数年时间,但现在前期研发的基础早已经打好,相关的调试工作已经做好,理论上来说只要生产环节不出差错,智能生产线全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台机器人,甚至更快。

  第三:机器人更经济。

  笔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间进入医院的机器人,是猎豹移动和猎户星空捐赠的。综合权威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疫情期间,其他厂商生产的机器人也都是给医院公益赠送。这里我们先对这些爱心企业表达由衷的敬佩。

  机器人这个产业,随着量产规模的扩大,它的生产成本会呈指数级降低。在我看来,这两三年就是一个契机,这些机器人会大规模的应用在生活的各个环节,越应用越便宜,越便宜应用越快,形成正向循环。

  4

  2月8日晚,元宵佳节。

  深夜,接近12点的时候。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情感真挚的发了一份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播报了猎豹移动以及其投资的猎户星空在疫情爆发以来所作所为,表达了共同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公开信虽然没有“邀功”之类的说辞,但我们能看得出来傅盛的骄傲和自豪。这种骄傲和自豪一方面来自于猎豹移动在疫情期间保障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另外一方面就是猎豹移动&猎户星空的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值得一提的是,猎户星空这次给医院提供的不仅仅是机器人,更是机器人服务体系。这些机器人搭载猎户星空Robot OS,除原有的自然语音交流、人脸识别、自动引领等功能外,还针对疫情防控场景进行专项方案定制,能够实现基层医院的发热问诊、导诊及初步诊疗、医疗信息的第一时间披露、医疗物资的定点递送等等功能,助力全国各级医院及医疗体系的防疫阻击战。


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通过这一次实战练兵,相信未来像猎户星空这种厂商生产的机器人将会进一步参与到社会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中来,发挥越来越大的实际价值。

  5

  为这次抗击疫情提供助力的不仅仅是这些医疗机器人,还有服务半径更为广阔的物流快递机器人。

  上周,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一台神秘装置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沿着街道一路前行,灵巧的躲避着车辆和行人,穿过建设二路路口,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这是疫情爆发后武汉智能配送的第一单,完成这一重任的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

  苏宁的无人智慧物流仓在后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智能仓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实现了整件商品从收货上架、到存储、补货、拣货、包装、贴标,到最后分拣全流程的无人化与高效率。疫情期间,无人仓的高效运作保障了货物的出库。


智能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几天,广东茂名的无接触式城际“空中智慧快运”项目,也引发了关注。货物从基站装卸,像缆车一样的穿梭机器人沿索道运输,村民在村基站收发快递。每个机器人都是一个终端,由云端系统“驾驶”,每次可运100公斤。该系统已为中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商提供快递接驳配送服务,逾8600名村民不再用进城取快递。

  6

  一切的态势都在表面,防疫抗疫进入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

  一方面新增病患连续数天下降,一方面2月10日复工潮来临,这一正一负因素交织,到底将会对抗疫带来怎么的变化,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

  对于我们这些生产机器人的企业来说,唯有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设备制造生产和服务体系能力,将越来越多的AI医疗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投入“战斗”,为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