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對中國歷史的進步有無促進作用?

l湖湘客


當然有。說沒有的,大概是誤認為科舉就是明清後期僵化的八股取士,只看到了科舉制度發展到後期的弊病。

實際上,科舉制度的存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進步意義。

還是舉唐朝為例,大唐詩歌的繁盛,與科舉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

先來看看科舉是怎麼回事。

科舉大概是按照考試科目舉薦人才,發源於隋朝,在唐朝達到興盛。常見的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三科。

明經考試的內容大概是默寫經書等,死記硬背的東西比較多。

進士科,要難很多,也更受人重視,除了考默寫經書之外,還要考時務策和雜文,雜文就是詩歌辭賦一類。也就說要考試文學修養和押韻的詩賦。應考的人必須經史文學和時務樣樣精通。

唐朝的科舉,尤其是進士科非常受重視。很多高官大臣都以不是進士出身為憾,這導致社會上無論貧富,都要求丈夫、子弟讀詩書求取功名。

由於進士科重詩賦文章,士人需要多年積累才能考中,因此很多人從小就開始讀詩文,大多數文人都有著廣博的學識,為了追求高中,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因此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唐人的詩文超過了前代。

由於大批人想要通過詩文進士入仕,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都有可以學習詩文的地方,也有可以教育詩文的老師,這無形中也讓整個社會的詩文素養大大提高了。

在唐代,哪怕是鄉村三尺小童,也會作些打油詩。整個社會的文化風氣是非常好的,而這一切的發端,與推重科舉中的進士科有著莫大的關係。





文史有意思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唐朝進行完善。1.這項制度為許多平民百姓的發跡提供了機會,打破了世族和血緣世襲的壟斷,讓更多人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是較為公平的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

2.加強了中央的集權,鞏固帝王的權力,同時加強與地方的聯繫。這也有利的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使國家更加穩定有更好的發展

3.促進了文化教育,使得百姓文化水平提高。同時社會風氣也比較好,人人都愛讀書,對儒學的傳播也是有好處的。

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

1.思想被束縛,文人只知道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知道學習,並且不重實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書呆子很多

2.科舉制度下官場的黑暗和不公,官員腐敗嚴重,官員受賄嚴重。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科舉防作弊抓的在嚴,也有人投機取巧。而且名字起的不好也不行,就是皇帝的一句話,有個叫吳情的狀元就這樣成了探花

當然,還是積極作用大,畢竟這是相對比較公平的方式




美妹觀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影響深遠!現在的選拔人才制度,基本是科舉演化而來。對後世的政治,對教育,對文化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科舉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標準和價值來選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構 成獲取地位、名望和權力的基本途徑的如近年來在實現普及英語及計算機知識 的教育目的時,採取了大學生與專業技術人員須達到相應等級考試水 平的方式,有利於整個社會對英語和計算機教育的重視。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拔人材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

科舉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產生。

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分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分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縳;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進士出身;但到了明清兩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為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

就算在科舉被廢除以後,它仍然在中國的社會中留下不少痕跡。例如孫中山所創立的中華民國憲法中規定五權分立,當中設有的考試院便是源出於中國的科舉考試傳統。另外,時至今日科舉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取錄、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為狀元等等,俱是科舉殘留的遺蹟。近年來,教育部也在積極修正這些不好的,希望教育資源能趨於平衡






八點說歷史


科舉制的積極作用 “存在即合理”。科舉制之所以歷經多次停廢磨難,卻被歷代君主所採用來選官取仕,並最終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學性和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總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公平公正,唯才是舉 科舉制自隋唐建立,歷經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時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考試製度:“糊名”,“謄錄”,“鎖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約束了考生的作弊行為;“別頭”考試則把考官的親屬交給吏部的考官去負責考試;清代為抑制“縉紳之家多佔中額,有妨寒峻進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

有點長慢慢看 [呲牙]

這對各省鄉試中有權勢者的行賄作弊是一種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有才幹的清寒人家子弟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科舉取仕這一制度本身,就其公正性而言,與世襲制相比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科舉制的實施促成了學校的出現。從漢代建立的太學到宋代的“三舍法”取仕,四大書院及明清時的鄉村社學和義學,這些教育場所培養了不少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同時由於科舉考試的內容與儒家思想緊密相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儒家思想會成。

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正如餘秋雨所言:“科舉以詩賦文章做試題,並不是測試應試者的特殊文學天才,而是測試他們的一般的文化素養。測試的目的不是尋找詩人,而是尋找官吏。其意義首先不在文學史而在政治史。

中國居然有那麼長時間以文化素養來決定官吏,今天想來都不無溫暖。” 籠絡人才,鞏固統治 將科舉制用來籠絡人才維護其統治,發揮的淋漓盡致的是滿清統治者。清朝建立之初,為補充全國所需文官的短缺,清統治者吸取金元兩代“以漢法治漢”的經驗教訓,沿襲明朝的科舉制度,以科舉選拔漢人文士入仕。

雖然當時的統治者知道用僵化的八古文很難取得真才實學之士,可是他們更知道用此法可以牽制士人思想,減少異端,選拔為朝廷效忠的文士有利於對廣大漢族民眾進行有效的統治。清沿明制行科舉正是統治者高明的表現,同時也說明,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科舉依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人事制度。

加速民族融合,國家統一 在遼、金、元、清等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科舉制也被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這在無形之中,擴大了漢文化的影響力,漢文化在各民族中得到了廣泛傳播。 由此而帶來的民族間的融合也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

唐代之後,隨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文化明顯高於北方,反映在科舉上就是南北中試者人數相差懸殊。為照顧各地區利益,按“分地而取”的原則,統治者在科舉制中實行“南北卷”。

此舉不但改善了朝廷中文官隊伍結構的狀況,而且照顧了各地區,尤其是落後地區的利益,使各地發展差距不至於過大,從一定意義上也有利於國家統一。 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啟示 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在《國人的“現代化”情節》中認為:“傳統具有一切文化的根本屬性:一方面他是剛性的,強悍的,它指導和規定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另一方面,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又是可塑的,遠比生理機制更易變更。

因此人類的觀念和制度的進化不必像狗熊掰棒子一樣,獲得一個就必須仍掉另一個。 一切觀念皆可共存(除了不允許異端存在的極端主義),一切制度皆可轉化,粗魯地摧毀只能導致文化虛無,積極的轉化才是走向現代化的真諦。

”結合當前我國的人才開發與管理機制,可得出以下啟示。 發揮人才的創造性 馬洛斯提出的Y理論把人看作是“自我實現的人”。對人的管理應捨棄“苛求”而就“懷柔”管理。 該理論認為,外來的控制與懲罰並非為使人工作的唯一方法,人具有自我指導,自我控制的願望,因而管理必須尊重個人意志。

封建統治者把通過科舉選拔的人才進行嚴格控制,大部分官吏除了唯命是從外,在其位上很少有做出實際工作的,而像明清等朝代初年的統治者對前代的人才採用“懷柔”政策,使其幫助管理剛剛打下的天下,都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因此企業要想留住人才,使其心甘情願的為企業服務,就應該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空間,通過各種激勵而非“控制與懲罰”措施來實現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 封建制度對於各類人才的壓制,對中國近代史的落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當前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應該大力開發各類人才,尤其是創新型人才,準確評估各類人才的能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使他們能放心大膽地發揮聰明才智。 而企業管理者要具有寬廣胸襟,耐心聽取直言不諱者的忠肯意見。

惟有如此,各類人才才不會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企業也就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選用人才。 加速人力資源的流動 科舉制可以使一介草民進入主流社會,即它給人們提供一條在社會各階層中流動的通道。正是這條通道的存在把讀書人無形地維繫其中。

因此,科舉考試承擔的社會任務並不僅限於選拔官員,它還是穩定社會結構的一根“槓桿”。一個社會要保持穩定,就要允許人們在各個社會階層中流動,並提供相應的通道。庫克曲線和可茲曲線證明,人才流動的週期一般在4-5年,一個人在一個工作崗位最佳的創新時間為1。

5-5年,之後工作狀態明顯下降,如果不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流動,人力資源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有關部門應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活動的前提下,對人力資源做適當調整。以期實現人力資源效用最大化。

優化組織結構 人力資源系統優化原理認為,當系統各部分以有效合理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時,系統整體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

因此,如果一個企業的各類機構臃腫,職能不分,組織老化,甚至各部門之間互相扯皮,互相不信任,就會造成企業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只有精簡掉企業的庸員,科學合理地對各類機構進行重組,各部門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合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真正做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才能使企業的整體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企業才能成為一個高效統一的整體。


歷史雜誌


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文化的影響。然而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同樣,我們評判科舉制度也是一分為二,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通過科舉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

以科舉為核心的教育制度與精英選拔制度,既是維繫社會精英與政治精英相互依存關係的紐帶,也是維繫社會個階層對君主、儒家意識形態和國家權威效忠的基礎。科舉制度促進了傳統儒學文化的傳承與普及帶動了民間社會崇尚人文、教育。其對於國內民族文化融合、社會整合以及國家統一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它推動了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及書法藝術的發展。同時,科舉對民俗文化也有重大影響,對文化習俗的流行具有自發性,有的科舉甚至轉化為民俗。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但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明清時實行八股取士,嚴重束縛應考者,使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由於科舉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標準和價值來選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構成獲取地位、權力的基本途徑的,科舉制度的廢止,從長遠來看,就使國家喪失了維繫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的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這就導致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資源與新時代的價值之間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斷裂。

百年回眸,我們感到科舉制度雖有種種的侷限和弊端,但著卻是我們民族智慧的一大創造,一個重大發明。科舉制度無論過後多少年,它依然功不可末,人們依然能記起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獨孤求敗谷


科舉制對於中國進步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項制度,從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舉制度綿延1300年之久。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封建時代鎖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大大擴展了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特別是大量出身中下層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看看中下層人士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有多漫長!

圖為清代可考試場景

科舉形成歷程

周代時有“鄉舉裡選”的方式,即由“鄉老”(族長)等選拔本土的人才,經由地方直達中央。在周代以前,只有統治集團內部人才會接受教育,故而國家機構的組成人員,實際是統治階級世襲的,在周代形成了“世卿世祿”的制度。在完善的制度下,對人才的選拔舉薦不會超出宗法家族的範圍。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卿世祿”制度被嚴重破壞,一些非貴族階級的下層人士,通過舉薦、考核被選拔的情況才逐漸增多。逐漸的由舉薦考核的官僚制度便產生了。

圖為古代階級分佈圖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漢高祖劉邦下令大臣舉薦賢才,漢武帝時,令各郡國舉孝子、廉吏各一人,後來兩科合併被稱為“孝廉”。“秀才”也是察舉的重要科目,孝廉重德行,秀才重才能。漢代各科察舉需通過考試,漢代察舉考試與後代科舉考試的區別在於:察舉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基本不會落選,而舉薦權掌握在各級官僚權貴手中。一般人士需先被地方官徵為州郡吏員,才有可能被察舉為秀才、孝廉。但是,一般沒有門路的布衣平民,幾乎沒有被察舉的可能性。

魏晉時期,魏文帝時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人才,分九品錄用。九品中正制度可被視為察舉制度的改良,將各級官員改為特定官員。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能直接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導致後來的人才由出身門第決定,於是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圖為九品中正制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注重出身門第的九品中正制逐漸落後時代,隋文帝廢九品中正,開始分科考試。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歷經1300餘年的科舉制形成。

科舉制度創立

唐朝貞觀年間,科舉制度逐漸創立完善,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又創立了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考試多由高管主持,到武則天時,由皇上親自考試。科舉制經過幾代皇帝,逐步建立形成。

圖為唐太宗李世民

在科舉制度創立初期,難度非常之高。唐朝時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例,明經科以儒家經典為主,較進士科難度較小,但也限制了為官的上限。而進士科涵蓋詩詞曲賦,時務策,主要針對國家現實問題。在唐朝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一說,可見進士科的難度之大。

隨著人類發展和進步,社會現實等問題,統治階級也需要與時俱進。而科舉制度的作用不言而喻:1、緩和階級矛盾,衝破了世族門閥壟斷仕途,擴大了人才選拔範圍;2、提高官員整體文化素質,科舉創立前的各項制度均存在官吏可能目不識丁的情況,至此知識和做官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科舉制度發展

科舉制度發展至宋朝,科舉制度得到逐步的發展,有常科、制科和武舉。

圖為殿試場景

宋朝科舉採取彌封法、謄錄法,姓名、年齡、籍貫、性別等信息均被密封,後期又發展到各級考試採用謄錄法,由專人謄抄考生試卷內容,使考生信息更加無法辨認,彌封法、謄錄法均是為了減少考官考生間的作弊行為。

宋朝科舉錄取人數也遠超唐朝,僅宋太宗在位22年,錄取進士便超過唐朝三百年。唐朝時三年一次開考,錄取幾十人,宋太宗時期則為數百人不等。同時為了安撫民心,經常性開恩科,導致宋太宗時期幾乎年年開考。

科舉制度由唐至宋,不斷為統治階級穩固政權進行發展,但此時期能夠參加科舉的仍然有很多限制,基本是有錢人和官宦子弟才能參加。

科舉制度完善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時代科舉制度完善至巔峰時期,名目繁多,體系龐大。明清科舉有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

童試由地方縣、府主持,孩童自進學開始,便可參加童試,考中便成為童生。

院試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又分為“歲試”、“科試”兩級,歲試每年舉行,是童生參加的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通稱“秀才”。科試則是對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成績劣者要受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科試也稱為錄科,只要考取了生員,即表明脫離平民階層,稱為“士”。

鄉試也稱大比,三年一次,所謂的秋闈。鄉試考取稱為“舉人”,各地錄取名額由中央規定下達,按人口多少分別為數十名到一百數十名不等,全國錄取總額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考取了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鄉試之榜時稱乙榜,鄉試則稱乙科,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圖為江南貢院

鄉試結束後的次年,在京師禮部舉行會試,又稱春闈、禮闈。會試的內容與鄉試一樣,每科會試錄取進士約二三百人,會試之榜稱為甲榜,會試則稱甲科。會試正榜外還有副榜,錄入副榜的舉人不算進士,但可授予學校教官或低級官職,也可進入國子監為監生。

會試結束一般一個月後舉行殿試,殿試內容為時務策,參加殿試基本不會落選,錄取分三等,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為一甲,為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為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為同進士出身。一甲的三名進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編修等職,其餘進士還需要館選或朝考,結合殿試名次,分別授予官職。

自明朝開始,科舉命題均從四書五經選取。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為準。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文章即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考試內容固定,形式固定,明清科舉也成了中國考試史上文字技巧的巔峰,嚴格限制了人的思想。

明清時期,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範圍也基本涵蓋了所有人,除了罪犯子弟和娼妓子弟,均可通過參加科舉做官,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結語

在現代眼光看來,科舉制度雖然仍然有一些疏漏和制約,但在當時已經起到了擇優選能的目的。科舉制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對今天的教育制度有一定參考意義。無論從哪個角度,科舉制度都是中國文化、中國社會對世界的創舉之一。


以史知今


科舉制自實行以來,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不僅作用的!

1、科舉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現象,讓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得到做官的希望!

2、科舉制保證了專制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官員行政,為提高行政效率創造了條件;

3、促進了社會讀書風氣的形成,和普遍的讀書風尚;

4、以較為嚴格的方式選拔人員,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夏帆說史


科舉制度是從隋朝(605)年開始實行,一直到清朝光緒31年為止,經歷了1300多年。

科舉制主要是以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也算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發明,就像我們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就是從科舉制演變過來的

科舉制它的內容分為文章、口試、詩詞、政論等各種內容

科舉制到了清朝以後,非常的成熟,分為三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其它的都屬進士

那麼,科舉制對中國的歷史有沒有促進作用呢?

首先第一點,它保證了政府的行政人員的供應,第二點,同時也杜絕了各大官僚家族的壟斷官場的一個手段,第三點他也擴大了基礎,增加了中央的集權政策,第四點促進了平民讀書鑽研的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第五點嚴格的考試,讓官員也秉承公正,非常合理

整體來看,他對中國的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是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的選舉方式,真正的有才人,被國家選用,同時推動了教育和人們的思想前進,填補了中國歷史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同時培養了人才,集中了中國的文化和思想的統一,使中國向心力凝聚





歷史榴芒教授


科舉制度對初期封建社會還是有很大促進的,我們先來簡單說一下科舉制度的背景。

漢代的時候,選拔人才採用的是“察舉”制,就是地方官員發現地方上的人才向朝廷推舉,很顯然,這種制度有很大弊端,就是任人唯親,到了曹魏,陳群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按照一個人的家世,品行來選擇做官,到最後就是變成了只看出身不看人,只要出身於豪門世家,都能做大官,而出身寒門,最多也就是個小官,“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結果就是國家權利和社會財富被士族把持,而廣大庶族只能在底層任勞任怨。西晉之後發生了“五胡亂華”,歷經幾百年戰亂,戰亂中都是以武力強者為勝,沒人管你什麼出身不出身,毫無能力,寄生蟲一般的士族子弟只能是要麼被殺,要麼逃跑,而有能力的庶族平民也不會去真心保衛由他們供養的士族。以貧苦出身的劉裕取代東晉建立劉宋開始,後面的齊,梁,陳都是平民庶族以軍功上位的,預示著以門第高下取人的門閥制度的沒落。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開創了科舉制度,大家通過科舉公平的參與競爭,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一直延續到清代,當然中間歷朝科舉制度都是有些不同的,科舉的輝煌時期應該是唐宋,那時的科舉不光是考“經義”,就是我們所說的八股文,還有“策問”,就是對目前國家社會形勢的看法和對策,所以說那時做官並不是靠死讀書就行的,要有一定的判斷和處理能力。而到了明清,科舉制度就開始落後了,第一是取消了“策問”,而以八股為主,造成只會死讀書,思維僵化保守,第二是那時歐洲開始文藝復興,自然科學大爆發,科舉制越來越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潮流。所以到了清末,愚昧不堪,落後捱打。比如我們熟知的林則徐,鴉片戰爭中認為洋人腿不能彎,因為洋人不下跪;認為洋人茹毛飲血,沒有中國的茶葉都會消化不良而死。

洋務運動開始後,一部分人見識了外面的世界,造槍炮,開工廠接觸了大量自然科學知識,科舉制的弊端就越發明顯,隨著各種現代學堂在清末的建立,科舉制越發沒落,最後,在1905年,隨著最後一屆科舉的完畢,科舉制在中國也就壽終正寢了。

順便說一下,科舉制並不是在我國才有,朝鮮,越南都學習我國實行科舉制,其中越南維持的時間更久,好像到1919年才取消。


翡翠鑑賞風


有促進作用 (1)政治方面: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2)教育、社會風氣方面: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3)文學藝術方面: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消極影響: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