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节古人们爱搞猜灯谜活动?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游艺活动。根据记载,最迟在南宋,猜谜语就已经成为元宵节中的一种游戏方式了。人们在庆祝元宵节时,纷纷将迷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上,供人猜解,称作“灯谜“。成书于南宋时期的《武林旧事》记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可见当时元宵节猜灯谜的盛况。

为什么元宵节古人们爱搞猜灯谜活动?

关于猜灯谜的起因有这样一个故事:家财万贯的财主笑面虎一贯看人行事,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一年春将至,笑面虎笑脸迎来了衣帽华丽的李才,并借银子十两给他;而对同来的穿着破烂的王少却拒之门外。王少越想越气,于是在元宵夜打出一顶大花灯,上面写道:“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为什么元宵节古人们爱搞猜灯谜活动?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两眼圆瞪。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不要着急,其实这四句诗是个谜语,谜底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件事传开后,到了第二年灯节,就有不少人把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人猜度取乐。此后,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要举行“灯谜”活动,相沿至今。

为什么元宵节古人们爱搞猜灯谜活动?

灯谜的谜面大多借用成语或诗句,也有用俗语的。谜面上往往还要注明用什么迷格,这是为提示和启发猜射者的一种方式。猜谜的能手也要懂得制谜。苏东坡是一位善于制迷和猜谜的能手。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为名画题字,他便随手写了“虫二”两字,大家茫然不解,原来这是“风月无边”的意思。相传王安石也喜爱制作谜语。他的“目字加两点,不作具字猜”(贺字),“具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资字),被人们视为佳作。

明清以后,猜灯谜已成为城乡人民在年节,特别是元宵节中不可缺少的文娱活动,不仅在街头巷尾或者公共场所,而且在官宦家中也常有猜灯谜的活动。《红楼梦》中就有关于贾宝玉和姐妹们的猜灯谜场面描写。

为什么元宵节古人们爱搞猜灯谜活动?

元宵节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于民族风味的民间习俗。它健康活泼,极有风趣,它不仅能增长人们的知识,而且能丰富和活跃文娱活动,增加节日气氛,至今仍为广大群众喜爱。

最后奉上一些经典灯谜供大家猜射!!!

历史人物灯谜

1、东晋灭亡 2、蓝翔技校 3、济州岛家书 4、降落伞 5、妙手回春 6、大闹天宫

中国地名灯谜

1、双喜临门 2、四季常青 3、欧战结束 4、风平浪静 5、快递送达 6、男子散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