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打击炒卖防疫物品措施

韩国

•从2月5日起至4月30日“禁止商家囤积卫生口罩和消毒液”,违者最多判监两年或罚款5000万韩圜(约32万港元)。如果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口罩和消毒液库存超出去年月均销量150%,且货物持续积压5天以上,将被视为囤积行为。

新加坡

•直接向出卖高价口罩的商家及电商平台发信,询问定价超高的理由,相关零售商在被政府点名后道歉。Qoo10等电商平台亦在政府压力下,撤下了一款声称可抗新型冠状病毒、30个叫价1万新币(约5.6万港元)的口罩。违反相关规定的初犯最高被罚1万新币(约5.6万港元),重犯最高罚款2万新币(约11.2万港元)。

泰国

•将口罩和酒精搓手液列入价格管控名单,要制造商和经销商上报售价、库存、进出口量等数据,如商家被发现囤积或收取不合理价格,最高可被判监7年及罚款14万泰铢(3.5万港元)。

马来西亚

•限制口罩的最高零售价,例如一层外科手术口罩每盒为7令吉(约13港元)、两层外科手术口罩每盒为10令吉(约18港元)、三层外科手术口罩每个0.8令吉(约1.5港元)、防护性最好的N95口罩每个6令吉(约11港元)。售价超出以上规定的个人最高可被罚款10万令吉(约19万港元)或监禁3年,公司最多被罚50万令吉(约94万港元)。

越南

•禁止口罩、消毒洗手液、医疗物资和设备涨价,各地方市场管理机构随后加强检查,已处罚1000多家哄抬价格的药局,有的直接被吊销营业许可证。

大公报记者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