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婚姻不仅代表着血脉传承,还是为了养儿防老。即使自己现在没什么钱,只要养的孩子有出息,老了以后就能有个依靠。

可话说回来,养儿养女真的能防老吗?

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很多父母年老后被孩子嫌弃的例子,那些常年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儿女双全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养儿防老的算盘,总敌不过生活以外,最后都化作了梦幻泡影。

所以说,为人父母,不能总想着养儿防老。如果你不给孩子陪伴,不给他良好的教育作为引导,即使有了孩子,他与你之间又能有多少感情呢?

在此,我想提醒那些即将老去的70后: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活得安稳。

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退路一: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小区里住着一群喜欢健身的老太太,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她们就已经下楼晨跑、做早操,一直锻炼到七八点钟,才会各自散了,在小区门口买点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带回去,给即将上班的儿孙们当早餐。

这群老太太虽然六七十岁的年龄,却活得特别有朝气,看起来比很多年轻人都精神。我忍不住问她们,为什么每天早上要这么辛苦的锻炼呢?

她们回答说:到了她们这个年纪,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一旦生病就会成为儿女的负担,需要儿女在床前照顾。

现在这个年月,谁家的日子都不富裕,儿女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床前照顾你。

倘若不想被儿女嫌弃,那就先要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就算不能再给家庭创造价值,也至少不要给儿女添麻烦。

人到晚年,身体足够硬朗,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退路二:有两三个知己好友

前些年,我总觉得母亲一个人在乡下孤单,所以总想着把她接到城里住。可每次提到这件事时,她都会借口推诿,就算我把她接过来,她住不了两天就会不辞而别。

刚开始,我以为她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后来我回老家住了几天,才发现她的业余生活比我要丰富多了。

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准时打扫院子,喂鸡喂鸭,再牵着狗绕村子溜达一圈。吃完中饭之后,她还会和村子里的几个老友下棋、打麻将,日子过得一点也不寂寞。

可如果她到了城里,每天我和丈夫上班之后,就留她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客厅,那才是真的心生寂寥。

所以说,人到晚年,还是需要有几个知心好友,儿女不在的时候有他们陪着,自己的生活也能多点乐趣。

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退路三:有一个相互扶持的老伴

邻居张婆婆和老伴结婚快五十年了,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最近却总因为晨跑的事情吵架。

她老伴本就是那种爱睡懒觉的人,可张婆婆这些年却热衷健身,自己一个人锻炼不行,还非要把正在睡梦中的老伴也叫起来,拉着他一起晨跑。

老两口虽然经常争吵,却不会因为这些生活琐事坏了情分。虽然每天晨跑都少不了要打嘴仗,可夫妻俩最后还是会一起下楼锻炼。

张婆婆说:他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我得看着他,可不能让他走得比我早。

她之所以会拉着爱人一起锻炼身体,就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夫妻俩一起走到白头,依然能相互陪伴,彼此照顾,这才是最好的退路。

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夫人说:

在我看来,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终究是不靠谱的。就算儿女愿意孝顺,但你如果总依靠他们,就免不了要看着儿女脸色过日子,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指望呢?

生儿育女的意义,并非是为了养儿防老,儿女也不会成为你的人生退路和养老工具。即使他有心孝顺,也支撑不起你要求的过多回报。

所以,请不要给你的儿女太多压力,希望他能成为你后半生的幸福和保障。若想晚年活得精彩,就要早点给自己准备退路。

台湾作家藤井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不会因为失去什么,或是获得什么就变得比较好。因为你永远都是你,能让你更好的人,只有你自己。

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养老靠的也不是儿女,而是看你自身拥有多少退路。是否具备这些退路,才是你步入晚年时,能否收获幸福的关键。

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放在哪里都一样。

给70后们提个醒:养儿养女都不防老,留好这些退路才能活得安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