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請原諒我取這麼一個譁眾取寵的標題,因為實在沒辦法,也算是順應現在的網絡環境。真實情況是要想新買回來的觀賞魚,尤其是在數量眾多的時候,做到零死亡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但是,我下面要說的這幾點,可以極大的降低將新買回來的觀賞魚的死亡損失率。


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選購

我們從選購開始說起。正常來說,我們購買觀賞魚有兩種途徑,網絡購買和實體店購買。

  • 網絡購買

對於網絡購買而言,我將其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從職業商人網絡平臺那邊購買,一個是從玩家那邊收購。總而言之呢,網購,可以說是被動接受,無法自主選擇滿意的個體,只要收到的不是貨不對板,或者出現明顯的殘缺疾病表現的,餘下的,不管滿不滿意,我們都需要接下這些貨。

所以說,網購僅限於一些小型觀賞魚,比如草缸的一些配魚比如紅綠燈等等,還有孔雀魚,鬥魚之類的觀賞魚。一些大型觀賞魚或者比較昂貴珍惜的觀賞魚是不建議從網絡購買的,雖然有些商家也是支持視頻選魚的,但是比起現場選購還是來的風險較大。


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 實體店購買

在實體店購買,是最佳的購買途徑,我們可以自主選擇我們滿意的個體。在排除品相的因素外,我們在選擇觀賞魚的時候,都是以健康為前提。

實體店裡的觀賞魚基本都是單品種混養的,我們選擇的個體應該是群體中最強壯的那一波。何為最強壯?簡單來說,就是混養缸中個體相對較大且豐滿,吃食相對兇猛,魚鰭無殘缺,眼神有勁,反應敏捷的那一小撮魚。我們在現場選購的時候可以讓老闆餵食進行挑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輕易去選一些明顯有異於正常個體的魚,也不要輕信店老闆什麼變異之類的鬼話,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下,我們只選擇正常的健康個體。

過溫處理

觀賞魚,尤其是一些國內原生的觀賞魚品種,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其實是相對比較寬廣的,但是卻害怕溫度的急劇變化

,一不注意,因為短時間內溫度的變化太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所以在將觀賞魚買回來後的第一步,便是過溫。

所謂過溫,就是將裝有觀賞魚的打包袋中的水溫調整至和家中魚缸中的水溫一致。最簡單也是最通用的方法,便是將未拆封的觀賞魚打包袋直接扔進魚缸中,讓打包袋中的水溫逐漸降低或者升高至魚缸中的水溫。當然,為了儘可能的避免汙染,我們可以先將觀賞魚打包袋擦拭一下。


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過水處理

過溫是為了調整溫度,過水則是為了調整水質。相對於過溫,過水的過程相對較為繁瑣,耗費的時間也相對要長一些。

過水的基本過程就是通過不斷的減少觀賞魚包裝袋中的水,同時不斷加入魚缸中的水,最終將包裝袋中的水完全替換為魚缸中水。在這個過程中,水質緩慢的過渡到與魚缸中水一致,同時給了觀賞魚一個逐漸適應水質的時間。


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具體的操作過程為,在過溫完成後,如果打包袋中的水較多的話,先倒掉一部分水,然後將打包袋敞口固定住,用一次性水杯等容器將魚缸中的水逐漸添加到打包袋中,三到五分鐘添加一次,每次添加的量視打包袋中的水量而定,寧可少一些,同時,視情況用吸管將打包袋中的水抽出來倒掉,以此循環。

過水過程中,要觀察袋中觀賞魚的反應,如果出現反應激烈,如體色變黯淡,亂竄等現象,說明加水過多或者過快了,就需要調整了。而對於過水結束的標準,我們可以大致的進行估算,加入的水量大致超過了原打包袋中的水,過水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市面上也有過水桶購買,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但是一般玩家家裡沒必要備這種東西,畢竟利用率並不是很高。

檢疫缸/過渡缸

在過溫過水結束了,個人是不建議直接加入魚缸中的,而是需要在檢疫缸,或者稱之為過渡缸中飼養一段時間後,如果沒問題,那麼再加入到魚缸中。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所買的觀賞魚原本的生活環境是怎麼養的比如是否用藥等等,而且有些隱形的疾病或者寄生蟲,在短時間內我們是看不出來的,如果輕易的將這些觀賞魚加入到魚缸中,便很有可能對原本缸中的觀賞魚造成影響。

檢疫缸可以是一個玻璃魚缸也可以是一個整理箱,甚至也可以是一個臉盆,當然尺寸要合適。檢疫缸所用的水是魚缸中的水,同時也需要配上合適的過濾器,一般而言,用水妖精就可以了,過濾打氧兩不誤。在檢疫缸中,我們一般飼養一個星期至兩個星期的時間,確認無任何問題後,就可以將觀賞魚添加到魚缸中了。


做好這幾點,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想死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