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天京城破的時候,洪秀全的兒子是怎麼逃出去的?

貓眼觀史


清軍攻破天津城後,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洪天貴福逃離的過程,在其供詞中有詳細的記載。我們現在對這段歷史的瞭解,也主要是根據這些供詞。

洪天福貴的供詞主要有三份,一份是給抓到他的清朝下級軍官唐家桐的。還有兩份分別是寫給南昌知府許本墉,以及江西巡撫沈葆楨的。除此外,還有幾首寫給唐家桐的讚美詩。比如“如今我不做長毛,一心一德輔清朝。清朝皇帝萬萬歲,亂臣賊子總難跑”這些,裡面充斥著貶低太平軍巴結清政府的論調。

這些供詞寫得非常粗疏,有的地方語義不通,有的地方秩序顛倒,三份供詞前後也有不少出入。歸納一下,我們大致可以搞清楚天京城破後,洪天貴福的逃亡情況。

(洪天貴福劇照 )

天京城破的時候,15歲的洪天貴福在城樓上看見清軍如潮水般的湧進城來,趕緊往城下跑。當時,洪天貴福的四個妻子拉住他不讓他跑,他說下去看看就回來。他下去後,就跑進了忠王府李秀成那裡。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帶著一千多人、六七百匹馬,假扮成清軍,護送著洪天貴福從太平門逃走。不過,他們很快就被清軍發現。李秀成轉身阻攔官兵(最後被捕),洪天貴福逃走。洪天福貴這裡也同時說了有哪些人被捕,哪些人自殺,哪些人被殺死。

洪天貴福逃到皖南廣德。幹王洪仁玕得知後,率軍前來和洪天貴福匯合。他們在那裡呆了半個多月,聽說侍王李世賢在江西,於是帶著七八萬人前往江西和李世賢會合。除此外,一同前往的還有列王黃宗保帶領的花旗軍等。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不少太平軍前來匯合。但是,他們沿途遭到了清軍的各種圍追堵截。後來,洪天貴福不幸掉進一個深坑裡。當時掉進深坑裡的還有好多人,奇怪的是,清軍把那些人都抓走了,卻把洪天貴福留在那裡。

洪天貴福從深坑裡爬起來,爬到一座山上。在山上餓了四天,後來遇到一個穿著白衣的沒有鬍鬚的老人給了他一個茶碗大的麵餅,給了他後,就突然不見了。洪天貴福又在山上呆了兩天,然後下山,並假稱自己姓“張”,是逃難來的。他在唐家呆了四天,剪了頭髮,又上路了。

(李秀成劇照)

沿途洪天貴福又遇到了官兵,他們把他身上的衣服剝去了。接著又強迫洪天貴福挑擔。由於洪天貴福不會挑,最終露餡,給清軍給抓了起來。

洪天福貴被抓起來後,先是唐家桐審訊他,接著又交給南昌知府許本墉,再以後就交給江西巡撫沈葆楨。1864年11月18日,沈葆楨在市曹把洪天貴福凌遲處死。

從洪天貴福的供詞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以上情況。不過,在這些供詞所描寫的洪天貴福的逃亡經歷中,我們似乎還可以看到一些別的東西。

一是洪天貴福逃走的時候,不顧妻兒老小。他作為幼天王,可是逃跑的時候,完全不顧妻兒老小,而且還欺騙妻兒老小。

二是洪天貴福雖然是太平軍首領,但是他實際上並沒有發揮任何作用。而且,太平軍當時其實也沒有首領,無論是李秀成,還是洪仁玕,還是李世賢,都不能擔當力挽狂瀾的重任。

三是太平軍在失敗的時候,已經人心離散,雖然到廣德的時候,各路人馬算起來,還有十二三萬之多,但是迅速就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完全是一副樹倒猢猻散的樣子。

(洪秀全劇照)

四是洪天貴福本身也是很討厭太平天國的,太平天國及他的父親洪秀全對於他的人生,簡直是一種扼殺。洪秀全不僅不讓他讀古書(他說他偷偷看了三十多本),不讓他出門,而且對他進行宗教的洗腦。更為奇葩的是,洪秀全因為強調男女有別,甚至不准他和自己的母親姐妹見面。因為害怕別的男人走進後宮,一直讓一個叫“天嬌”(有人說這就是洪宣嬌)的女子教他。洪天貴福很討厭這種生活,他想讀聖賢書,甚至想正常娶妻生子,將來考個秀才。

總之,從洪天福貴的供詞中,太平天國完全是妖孽,是人間奇聞。

我不知道洪天貴福的這份供詞有多少真實性。但是從這份供詞裡面所透露出來的太平天國的“妖魔化”,確實是比凌遲處死洪天貴福所產生的震撼,還要大許多的。

(參考資料:《南昌府訊洪天貴福供》《本部院親訊洪天貴福供》)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六月初六的五更時分,洪天貴福夢見湘軍攻入城來。果然,當天中午,洪天貴福就在樓上看見湘軍蜂擁而入,自此,養尊處優的少年天王開始了一段悲慘、離奇的逃亡之路。

擺脫妻子,會合李秀成

在湘軍剛突入時,李秀成還報以力挽狂瀾的幻想,親率士卒前往抵抗,試圖把清軍堵回去。可是,湘軍蜂擁而入,哪裡堵得住!李秀成只得趕緊去尋幼主。

幼天王呢?此時有點發愣,他的幾個幼王娘死死抓著他,不讓他走。洪天貴福藉口下去看看情況就上來,趁機擺脫了幼王孃的糾纏,帶著兩個弟弟去找李秀成。

城破之時,洪天貴福哪裡還顧得上自己的女人,設法自尋活路去了。

李秀成接到幼天王后,先帶幼天王等人回到自己家。他找到了自己的母親,拜在地上,”既為忠臣,難為孝子“,李秀成只能保幼主,無法保護自己的母親了。全家痛泣,生離死別。

李秀成帶著洪天貴福開始突圍。可是湘軍大隊已經湧入,李秀成身邊人少,幾次突圍,都不得出。

化裝清軍,趁夜突出

此時,有人提議,硬逃恐怕難以逃出,不如暫時找到安全之處暫避,等到夜色降臨,再假扮清軍,從清軍炸開的口子裡突出。

李秀成依計,於是,帶領幼主暫上清涼山暫避,令人收集清軍服飾。

當夜,李秀成帶著幼主著清軍服飾奔往太平門缺口。由於此時湘軍正在爭先恐後地進行最後的巷戰,並忙著掠奪財物,一時有些大意。洪天貴富等人一行居然從口子裡突出。

可是,剛突出一部分,湘軍就發現不對勁了。此時大家都忙著攻進去發財,怎麼還有人往外面跑?於是,立即組織追擊。

清軍攻破天京後,入城大肆劫掠,李秀成得以尋得機會,帶幼天王逃出天京。

李秀成獻馬護主,不幸被俘

李秀成見狀,立刻把自己的寶馬送給幼主,令猛將尊王劉慶漢率大隊護幼主快走。

李秀成自己乘劣馬(非戰馬)僅率百餘人回馬阻擊追兵,掩護幼主。

在阻擊戰鬥中,李秀成與大隊打散,自己的劣馬撲地不能行。無奈之下,李秀成只能逃入方山。最終,不幸被俘。

李秀成對天王父子,算是”愚忠“到底了。

洪仁軒的大志,意欲東山再起

洪天貴福在猛將劉慶漢的護送下,一路逃到廣德。幹王洪仁軒聞訊立刻趕來會合。

此時,洪仁軒見幼天王尚在,依然雄心勃勃:”天京雖陷,但幼主尚在,大事還可為。長江以南,光李世賢、汪海洋兩支軍隊就有兵馬三十餘萬,江北的扶王陳得才及捻軍領袖張宗禹尚有六十餘萬大軍。以此百萬大軍,還大有可為。“

洪仁軒提出,應立即會合李世賢、汪海洋大軍,入湖南,北上聯合陳得才所部,然後,回漢中,再一起北上取關中,以關中之地再重振大業。

洪仁軒絕命詩:”天朝雖傾蕩,他日必復生。“難怪他對形勢會有過於樂觀的估計。

不論是對形勢的估計,還是對自己實力的估計,洪仁軒恐怕都過於樂觀了。這樣的計劃,即使全力以赴的執行,恐怕也難以達成。

黃文金憤私仇,錯失時機

雖然洪仁軒的大略不現實,但若能積極行動,趁敵軍大隊尚未接近,會合李世賢、汪海洋部眾,在江南繼續堅持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早已形同軍閥的太平軍將領,卻完全沒有統一行動的執行力了。

就在此時,黃文金卻表示,降將蔡元隆正攻湖州,已被黃文金擊敗,已被圍困,彈盡糧絕。黃文金決意先弄死蔡元隆,再去會合李世賢、汪海洋。

洪仁軒苦勸無果,畢竟,他老人家以前長期在天京,現在的兵馬都是黃文金的,只得由著黃文金延誤時間。

黃文金確實擊敗了蔡元隆,可惜,蔡游水逃走,沒有被他”弄死“。更可惜的是:由於耽誤了時間,大隊清軍已經靠近!

大隊被打散,充滿玄幻色彩的流浪

幼主在撤退中,與清軍連續激戰。黃文金戰死,太平軍損失慘重。


在一次戰鬥中,幼天王跌入坑中,與洪仁軒等人走散,開始了奇幻的流浪。

洪天貴福跌落坑中時,還有十幾個人一起跌入。清軍趕到,把這十幾人全部殺害。可是,居然無視了洪天貴福。(幼天王會隱形術?沒辦法,洪天貴福被俘後自述的)

洪天貴福大難不死,逃入山中,開始獨自流浪。

到山中的洪天貴福,值得喝山泉水,摘野果為生,又餓又困,幾乎要死於野外。

就在他支撐不住時,一個白衣服的無須老人,給了他一個碗口大小的麵餅。洪天貴福拿到麵餅後,那老人忽然不見了。(何方神聖?沒辦法,洪天貴福自述的)

幼天王編故事的水平,可不比老天王差多少!

吃了麵餅的洪天貴福體力恢復,又等了幾天,卻再沒等到那個無須老人來救濟,只得繼續逃跑。

此時,汪海洋派來找幼天王的馬隊正好經過,洪天貴福看到了這支部隊,立刻上前去追。可惜,養尊處優,此時又腳都起泡的洪天貴福實在追不上,眼睜睜看著這支部隊遠離了。

隨後,洪天貴福又謊稱自己姓張,找了一戶農家幫忙幹農活。農忙過後,又繼續前行。

劫數已到,卑躬求生,依然被殺

不久,跟著難民一起行動的洪天貴福一不小心誤入敵營。恰好,敵營中有一個曾經給他叔叔洪仁政放過牛的人認出他了,把他出賣,押入席保田大營。

儘管洪天貴福等人成功逃出天京,但他,以及太平天國主要領導都沒有熬過1864年。

此時,洪天貴福還真差點又闖過這關了。當時,有人和席保田說:曾國藩已經報告皇帝,洪逆賊已經全部被除,你這個時候報功說抓住了幼天王,給曾國藩難堪,不怕被報復嗎?不如就把這個小孩放了算了。

席保田雖然不敢得罪曾國藩,但也不敢輕易放了幼天王,就把情況報告了沈葆楨,把幼天王送到了南昌。

在被審訊期間,洪天貴福極力想要求生。他說造反的事情,都是他老爹乾的,和他無關。他登基後的事情,也都是李秀成、洪仁軒在幹事。他還說,他自己現在就希望跟他的”唐爺爺“(押送他去南昌的湖南人)去湖南讀書,考取個功名,將來報效朝廷。

只能說,幼天王太幼稚了。審訊官員很可能也是個有幽默感的人,才和他多聊了幾天。

由於幼天王身上實在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清朝廷也懶得親自審問了。下令,不必押送北京了,直接就地處決就可以了。

這一年,洪天貴福16歲。

16歲的幼天王,才能不足,還可以歷練、學習。可是,他卻居然連起碼的氣節都沒有!

在李秀成等人的竭力維護下,洪天貴福多次大難不死。

可是,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是需要條件的。

幼天王,顯然沒有資格”必有後福“。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洪秀全,五個兒子,長子洪天貴福,次子洪天曾在一歲多的時候,夭折。三子洪天光,四子洪天明,小兒子洪天佑。


1864年7月19日天京淪陷,洪秀全家族遭到滿門抄斬,洪天貴福帶著自己的兩個弟弟洪天光和洪天明一路狂奔,跑到忠王李秀成家請求李秀成保護他們 逃難。由於李秀成只能維護幼天王一人,所以洪天光和洪天明被扔在一邊。

當時李秀成找到了一匹大白馬,讓自己的幾個心腹,假扮成清軍的模樣,一路上歷盡千難萬險將洪天貴福偷偷的送出了城,南京北清軍攻陷之後,那些沒有被消滅的太平軍,大概有幾十萬太平軍流落到了各地,路途中有些講義氣的太平軍給洪天貴福好多的幫助,使洪天貴福面受好多苦,他們假扮成清軍將士護衛的模樣掩護洪天貴福逃到了安徽的廣德州,這裡有太平軍大將,黃文軍帶著本部人馬飛速抵達廣州與洪天貴福會合,之後騎著大馬離開安徽準備進入江西與當時最強大的太平軍王李世賢會師, 但是江西的清軍早有防備,在他們剛進入江西后,立即遭到清軍的重重撞擊,攔截,太平軍頭目黃文金被清軍炮火擊中不久死亡,太平軍一片混亂, 洪仁簡直是個廢物,只會逃跑根本不會指揮軍隊,他帶著洪天貴福 逃跑了一個多月,幾十萬的太平軍,支離破碎只剩一萬多人,在江西石城縣的楊佳牌又遭到清軍夜襲,太平軍潰散,洪仁被活捉凌遲處死,洪天貴福由於慌不擇路,一個趔趄跌入了一個大深坑,嚇得自己捂住了口鼻,暫時逃過了一劫。



等清兵過去之後,洪天貴福,慢慢的從洞中爬出來,像一隻驚弓之鳥,躲藏在了大山中,單獨一人在山上躲藏了四天,餓的實在受不了了,只好下山要飯,他來到了一個農戶家,姓唐。洪天貴福隱姓埋名,這家農戶收留了他,洪天貴福為了隱藏身份,剃了個陰陽頭,新發型讓他像變了個人似的。壞就壞在他平時嬌養慣了,洗衣不會,做飯不會,收割不會……簡直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農戶家實在養不起閒人。四天後,洪天貴福被農戶逐出家門,只好迴歸老本行——要飯! 你說你去哪裡要飯不成,偏偏自尋死路,誤闖到清軍大營中的被太平軍俘虜認了出來,受盡折磨,他還寫了沒有尊嚴的自供書,丟死自己老爹的人了,兩個月後還是被拉到菜市場凌遲,割了一千多刀,慘死!



11歲左右的洪天光和洪天明像傻子似的被丟棄在路邊,只好跟隨逃命的百姓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撞,又驚又怕,又飢又渴!有沒有逃生的本領,更沒有什麼社會閱歷。他們兩個哪裡受過這樣的苦,路上有幾次受到清兵追捕,最後被亂刀砍死了。

洪秀全的第五子洪天佑過繼給了東王楊秀清,因為楊秀清立過大功,而且無子嗣,所以從此以後洪天佑被洪秀全稱為“子侄”。但是連姓都沒改。天京淪陷後戰火紛飛,兵荒馬亂,宮廷護衛們保護洪天佑和王妃,打扮成老百姓的樣子混入難民中逃命,幾個護衛們見太平天國無回天之力,也棄了洪天佑各自逃命去了。



王妃帶著不到十歲的洪天佑來一路乞討到安徽定遠程家灣,被一個老夫婦收留,洪天佑改名程文起,王妃嫁給了老夫婦的一個兒子,後來洪天佑平安長大,結婚生子,子孫後代人丁興旺。1993年,經過專家考證安徽淮南程氏被正是載入《洪氏家譜》。


小姐姐講史


“雖天王氣滿蒙塵,誤國失邦,我受過其恩,不得不忠,盡心救得天王這點骨血。”這段話源自太平天國晚期的擎天柱石忠王李秀成。正是李秀成在天京城破之際,千方百計,捨身忘死,帶著洪秀全的長子洪天貴福逃出城外,自己卻因跨下坐騎不力而被俘。

1864年6月1日,時年52歲的洪秀全病入膏肓,臨終前將長子洪天貴福託付給忠王李秀成、幹王洪仁玕,讓他倆盡心輔佐幼主,重振天國聲威。託孤之後洪秀全便上天向上帝報到去了。幾天之後,洪天貴福在朝臣的擁戴下即天王位,稱幼天王,時年16歲。此時湘軍圍困天京已經兩年有餘,闔城上下斷糧多時。洪秀全別出心裁,詔命城中百姓採集野草,合成糰子充飢,稱之為“甜露”。但人畢竟不是牲畜,吃草度日不是長久之計,城內將士因長期斷糧,喪失了戰鬥力。

7月3日,位於紫金山麓的重要據點地堡城被湘軍攻陷,自此天京城破只在旦夕之間。湘軍曾國荃部用炮火對天京城日夜攻擊,地下暗挖地道,直通城牆之下,在地道盡頭放置大量火藥,這種戰術稱為“穴地攻城”。7月19日,隨著一聲轟天巨響,把太平門龍脖子附近的城牆揭開二十餘丈,湘軍蜂湧而入。

洪天貴福在天王府樓閣上看見城牆被轟開,嚇得丟下四位妻妾,與兩個弟弟徑直奔往忠王府。洪秀全膝下有四個兒子,長子洪天貴福,次子洪天光,三子洪天明,四子洪天佑因過繼給楊秀清,稱幼東王。

李秀成在自述中說“幼主及天王兩個小子併到問計,我亦無法,獨帶幼主一人”。洪天貴福沒有坐騎,李秀成將跨下戰馬“漫天雪”讓給幼主,自己隨手拉了一匹馱運物資的老馬,召集殘部在城內各門尋找突圍地點,均無功而返。到了夜間,換上清軍號衣,假扮官軍從太平門缺口處逃出城外。尊王劉慶漢用長槍繫上白帶,洪天貴福便拽住白帶跟著走。

湘軍隨後發覺有人出逃,派出人馬一路尾追。幼天王一行人逃出城外,一路狂奔。李秀成卻因坐騎不力與幼天王失散,逃到方山被當地村民遇見,因隨身帶有金寶,兩撥村民互相爭奪,把李秀成扭送至湘軍蕭孚泗營中被俘。

幼天王一行逃到廣德(今安徽宣城市境內),遇到前來護駕的幹王洪仁玕。洪仁玕保護幼天王前往江西與侍王李世賢會合,不料李世賢大軍已進入福建。清軍臬司席寶田率領兩萬官兵窮追不捨,於10月15日在江西石城縣楊家牌趁夜劫營,俘獲幹王洪仁玕、恤王洪仁政、昭王黃文英等太平軍首領。幼天王獨自一人逃入深山之中,數日後下山,在路上被盤查拿獲,關押在石城縣桂花巷桂花屋。

被俘後的洪天貴先後寫下八份乞命討饒的親筆供詞和詩文,江西巡撫沈葆楨據此上奏,表示要進京獻俘。清廷很快下達上諭:該犯系洪秀全之子,麼魔小丑,漏網餘蟲,不值檻送京師。著在江西省城凌遲處死,以快人心。1864年11月18日,洪天貴福在南昌鬧市凌遲處死,年僅16歲。


歷史茶坊


史景遷在《太平天國》一書的第二十二章中,講述了南京城被湘軍攻破時的殘象,並題名為“死別”。在這場血戰中,洪秀全的妻室兒女大多罹難,其中幼天王洪天貴福僥倖逃脫,但他的兩位兄弟卻與十二萬太平天國將士被誅殺。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談及,洪秀全的這個兒子本名洪天貴,後改名為洪天貴福,因受洪秀全封閉式的教育,成了一個近似於“天然呆”的少年。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卻能夠在亂軍中逃脫,也著實令人感到詫異。

洪天貴福的“金蟬脫殼”,只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也得益於李秀成的幫助。

拜上帝會和太平天國運動,是在洪秀全的謀劃下興起的。這個原本屢試不中的書生,經過一場困病後成了“上帝次子”,並忽悠著不少人幫其傳教。最終,洪秀全又利用拜上帝會的影響,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一度令清王朝極為恐慌。

到1864年6月時,洪秀全走完了自己充滿爭議的一生,由其子洪天貴福登上王位,成了幼天王。不過,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是遊離在了崩潰的邊緣,按照李秀成的自述來講:

“自幼主登基之後,軍又無糧,兵又自亂,主又幼小,攝政王無決斷之人才……合城文武,無計可施。”

一段時間的苟延殘喘,南京城還是被曾國藩的炸藥轟開了。當時,幼天王站在宮門口,被自己的四個妻子拉住。這四位女子原是洪秀全給洪天貴福挑選的王妃,此時還對“上帝”充滿了幻想,拉著自己的丈夫抵禦清軍。

不過,洪天貴福到底還是不蠢,他掙脫了妃子們,拼命地帶著兩個弟弟去忠王府找李秀成。然而,儘管身邊有人一路保護廝殺,卻還是衝不破清軍的包圍。最後,幼天王等人在一座破廟裡躲藏了起來。

由於湘軍對太平天國有著莫大的仇恨,所以在破城時忙著燒殺擄掠。就這樣,有人找了幾件官軍的衣服,穿在洪天貴福等人身上,趁著夜色從東城門附近的裂縫中潛逃。在逃跑的過程中,洪天貴福的兩個弟弟被殺。

值得一提的是,在洪天貴福與李秀成突圍時,忠王李秀成為了讓幼天王能夠安全出逃,特意將自己的戰馬交給了洪天貴福。洪天貴福仗著有人保護,又有戰馬可以使用,故而得以順利出逃。

不過,自從李秀成和幼天王走散後,一直覺得洪天貴福凶多吉少,很可能已經被害。所以,在劉秀成被俘後,他也對天平天國失去了希望。所以,這位忠王將自己的所作所為、所見所想,統統交代的一清二楚,寫下了一部數萬言的自述。

再說出逃的洪天貴福。逃出南京後的幼天王還算幸運,身邊尚有一百餘人保護,他們輾轉來到了湖州,想投靠幹王洪仁玕。不過,此時當地有湧入了許多官軍,在李鴻章等人的率領下圍剿太平軍。最終,洪仁玕也寡不敵眾,很快落敗。

在洪仁玕被俘獲時,洪天貴福再一次幸運的逃走了。不過,這一次幼天王沒有那麼幸運。在身邊隨從被捉後,洪天貴福被土匪搶劫,算是吃了不少苦頭。最後,他於1864年10月25日被清軍俘獲。

經過一番審訊後,洪天貴福交代了一切,不久後被慈禧太后下來處以凌遲之刑。就這樣,原本並沒有做過什麼惡事的洪天貴福,因為自己是洪秀全之子和太平天國幼天王,成了刀下鬼。



史海爛柯人


1864年7月19日中午,南京城被炸開一道口子,頓時石頭紛飛。天京終於被攻陷,湘軍沒來得及慶祝,為首的領隊拿著地圖,穿過城內寬闊的大街,直奔天王府。奇怪的是:宮裡空蕩蕩的,氣氛有些詭異。

早在6月1日時,天王洪秀全因貪吃“甜露”的緣故,提前到天父上帝那報道去了。天王的隨葬品很樸素:全身只裹著一塊黃綢。一個月後,曾國藩見到了比他小三歲的死敵——洪秀全,只不過洪秀全緊閉雙眼,全身都在發臭。

在聽到一聲巨響後,一開始幼王洪天貴福,呆立在天王殿中,半天才晃過神來。他顧不上收拾東西,徑直往前跑。誰知還沒衝出宮殿門,就被四個年輕的妻子絆住,她們不想讓他逃走。但求生的本能,讓他逃了出來,後面還帶著兩個弟弟。他們奔向忠王府,在忠王李秀成的護佑下,他們騎著馬,想趁著兵荒馬亂之際,從城門口逃出天京。但試了幾個城門口,都被官軍攔下來。

沒有辦法,他們返回城裡,在城西一座破廟中藏了一段時間,這廟建在山上,南京城內清軍的動向看得一清二楚。等風頭一過,他們各自換上湘軍的衣服,藉著月色,從東門附近的缺口縫隙逃出。混亂中,天貴福的兩個弟弟落在後面,在那晚和十二萬太平軍一同成為刀下鬼。

餘人向南疾馳,途中,忠王李秀成倒下。護衛軍顧不上帶上他,繼續向南。李秀成因在廟裡睡過了頭,被當地村民發現,便交給了清軍領賞。李寫了自白書,並請求官軍寬恕他的部下。

李秀成被俘時,還以為洪天貴福已經就義。其實他帶著一百多個隨從,一路繞太湖西岸到了湖州,幹王洪仁軒在此處有一支大軍。

通往湖州的路上,隨處可見殘缺不全的屍體,這裡有一個頭,那裡有一條胳膊,清軍用這樣的方式,來警告叛亂者:這就是你們的下場!

雖然太平軍在湖州還有一支大軍,但他們被李鴻章率領的“常捷軍”圍得死死的。“常捷軍”使用新式火槍,湖州的太平守軍無論人數還是武器裝備都不及清軍。於是在1864年8月底,洪仁軒和幼王只能棄城而逃。他們一路往南,似乎想回到太平天國的發源地——廣東。

到了10月,一隊清軍突襲他們的營寨,幹王洪仁軒與洪天貴福走散,在10月9日,洪仁軒首先被擒。一個月後,洪仁軒在江西南昌被處決。

幼王洪天貴福在逃出後不久,在1864年10月25日被官軍抓獲,他祈求朝廷開恩,他說:“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與我無干。”他告訴審訊者,他目前最大的心願是,若是能獲釋,他要努力讀書,爭取當個舉人,完成他父親洪秀全一直未能完成的心願。

看到洪天貴福的供狀書,慈禧估計會笑出聲來,老佛爺終究要斬草除根。1864年11月18日,幼王被凌遲處死,是日離他十五歲生日正好只差七天。


本草百曉生


洪秀全的兒子名叫洪天貴福,在洪秀全死後做了幼天王,湘軍圍困天京城的時候,洪天貴福主要依賴忠王李秀成之力逃出城外。

綜合李秀成被捕後的自述和洪天貴福的自述,大概可以知道,當時洪天貴福跑到忠王府,李秀成決意帶他突圍,連衝幾個門不得出,李秀成把自己的好馬給洪天貴福騎乘,洪天貴福逃出天京城,李秀成被俘。

①洪天貴福自述如何逃出天京城:

六月初六日五更,我夢見官兵把城牆轟塌,擁進城內。到了 午後,我同四個幼娘娘在樓上望見官兵入城來了,我就往下跑, 幼娘娘拉住不放,我說下去一看就來,便一直跑往忠王府去了。 忠王帶我走了幾門,都衝不出來,到初更時候乃假裝官兵從缺口出來,才出來十多人就被官兵知覺,尾後都被截斷了。(江西巡撫衙門供詞“本部院親訊洪天貴福供壹本”)

洪天貴福自述的另外一個版本,和上面的江西巡撫衙門的供詞基本相同:

六月初六日五更時,我夢見官兵把城牆轟塌,擁進城內,醒來告知兩弟。不料是日午後,我在樓上望見官兵果然把那裡城牆轟塌,擁進城內。忠王李秀成及尊王劉慶漢們帶了一千多兵、馬六七百匹於初更時保我從太平門缺口處衝出,官兵在城牆上看見,追來至山邊,李秀成轉身攔截官兵,同洪仁達均被擒獲。(南昌府供詞“南昌府訊洪天貴福供壹本”)

②李秀成被俘之後,尊王劉慶漢帶洪天貴福出城:

出南京是尊王帶我出來的。時尊王用長槍系長白帶,我騎馬跟緊這白帶走。我兩個弟天光、天明,在南京未出。站王李遠繼在楊家牌被官兵殺了。尊王劉慶漢被官兵拿到殺了。南京有千多王未出。(洪天貴福親書自述之一)

③李秀成被俘後,寫下自述,和洪天貴福所說的略有出入,洪天貴福在自述裡說李秀成帶著他攔截官兵,被官兵捉拿,李秀成卻說和洪天貴福失散,逃到一個破廟裡,因為分散珠寶等給鄉民,有鄉民怨恨不均,是以爭吵,洩露了行蹤,被官兵捉拿。

我由太平門敗轉,直到朝門,幼主已先走到朝門,及天王兩個小子一併到,向前問計。
斯時、我亦無法處,獨帶幼主一人,其餘不能提理。幼主又無馬坐,將我戰奇(騎)、交與其坐,我奇(騎)不力之奇(騎),直到我家,辭我母親、我胞弟、與侄,合室流悽(涕)、辭別,帶主、而上青涼[山]避勢。
是日將夜,尋思無計,欲衝北門而出,九帥之軍重屯,又無法處,隨行之文武將兵,自亂如麻,合眾流悽(涕)、而無法處。不得已,初(此字為黑筆塗去)更之候,舍死領頭、衝鋒,自向帶幼主、在後而來,衝由九帥、放倒城牆[缺口]而出,君臣捨命、衝出關來。我此者,實為一點愚忠、而救危主。衝出城之後,過九帥營寨,疊疊層層,濠深壘固。幼主出到城外,被九帥營中,營營炮發,處處喊聲不絕。我與幼主、兩下分離。九帥之兵,馬步追趕。現今雖出,生死未知。(《李秀成自述原稿》引文中的括號文字為校改文字)


師明禮


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克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幼天王洪天貴福(1849年11月23日—1864年11月18日)​在李秀成等人的保護下成功突圍,走上了逃亡之路。3個月後,16歲的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一帶被清軍生俘。

洪天貴福

洪天貴福(1849年11月23日—1864年11月18日)是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長子。廣東花縣人。初名就叫洪天貴,後洪秀全又給加了個“福”字。洪天貴福被俘後,相繼在清軍大營、押解途中和江西省省會南昌留下多份親筆自述、詩句和口供。在這些供詞中,洪天貴福交待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值得注意的是,洪天貴福多次提到清軍中一個叫唐家桐(根據現有史料判斷,此人應該是清軍中的一個低級武官)的人,對他極盡吹捧諂媚之能事。

例如,洪天貴福親筆書寫的供詞中寫道:“我先是幼天王,今是跟老爺的人。我做唐老爺弟弟,我年輕,到這裡,道理我有些不曉,望大人老爺憐我年幼,莫怪我。今蒙唐老爺待我甚好,我就放心了。”在同一篇供詞中,洪天貴福用蹩腳的詩句吹捧唐家桐:“老爺識見高,世世輔清朝。文臣兼武將,英雄蓋世豪。”後面還特意註明:“右頌唐家桐老爺詩一首”。

在江西巡撫衙門,洪天貴福供稱:“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與我無干。就是我登極後,也都是幹王、忠王他們做的。廣東地方不好,我也不願回去了。我只願跟唐老爺到湖南讀書,想進秀才的。是實。”當年洪秀全因為科場失意,走上反清的道路,如今他的兒子卻明確說自己要考秀才,不知九泉下的洪秀全會作何感想。

洪天貴福供詞

為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和求生的慾望,洪天貴福於1864年11月17日再次寫了3首詩送給他的“唐家桐哥哥”。詩云:“跟到長毛心難開,東飛西跑多險危。如今跟哥歸家日,回去讀書考秀才。”“如今我不做長毛,一心一德輔清朝。清朝皇帝萬萬歲,亂臣賊子總難跑。”“如今跟到唐哥哥,惟有盡弟道恭和。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謝哥恩再三多。”

從這平仄混亂文字不通的詩句中,可以看出:第一,洪天貴福襲用清朝對天平天國的蔑稱,自己也稱自己曾經是“長毛”,並承認“亂臣賊子總難跑”。第二,洪天貴福對自己父親曾斥為“閻羅妖”的清朝皇帝百般奉承,高呼“清朝皇帝萬萬歲”。第三,洪天貴福有著強烈的乞求活命的意願,希望“回去讀書考秀才”,“一心一德輔清朝”。

天真無知的洪天貴福並不知道,自己的諂媚並不能換取苟活的機會。因為清朝政府非常清楚,洪秀全死後,幼天王洪天貴福就是太平天國的象徵,留著他“則神奸巨憝倚其名號,足以揮召群兇”。11月18日,洪天貴福把他送給唐家桐的3首詩又重寫一遍後,就被綁到南昌街頭凌遲處死了。那一年的幼天王年僅十五歲,走完了他無辜且悲劇的一生。


梧桐夜雨390


1862年9月,久攻上海不下的李秀成由蘇州出發,統攝13王,領兵20萬,回援天京。可惜,13王作戰計劃完全失敗,意味著太平天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氣數已盡。1864年2月,湘軍對天京形成了全面合圍之勢。

在離失敗不遠時,也就是6月1日,深居幕後的天王洪秀全病死,兒子洪天貴福繼位。7月19日,天京的所有據點皆失,徹底陷落,幼天王洪天貴福開啟了三個月的逃亡之路。忠王李秀成在19日早晨,眼見大勢已去,從太平門趕回來,帶著幼天王和數千文武殘兵,打算從旱西門悄悄突圍,然而卻被湘軍發現,輾轉到了清涼山,晚上又潛入孝陵衛,在此李秀成把自己的馬給了洪天貴福,就和幼天王走散了。

而與李秀成分道逃跑的洪天貴福,分道奔逃。幸運的是,尊王劉慶漢一心護主,帶著洪天貴福跑出了南京,到達浙江湖州。休養生息一陣後,又逃至皖南廣德,幹王洪仁玕從湖州跑來會合。此時,這部分太平軍餘部面臨的選擇就很少了,經過策劃,試圖出走江西,8月底就去投奔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以圖東山再起。可惜的是,殘兵中的支柱堵王黃文金,很快在寧國中炮身亡,太平軍死的死,跑的跑,10萬餘眾幾成流民土匪。

在眾人保護下,洪天貴福拼盡全力到達江西,不料清兵甚多,圍追堵截,在江西湖坊一帶又遭遇大伏擊,導致譽王李瑞生被擒,而宗王譚乾元、譚慶元等人臨陣倒戈,重奔前程。等到了石城境內楊家牌一帶,已經是潰兵能夠承受的極限。

10月9日前後,太平軍四處遊蕩,老弱病殘,已經沒有任何生機了。清軍席寶田部半夜三更打來,不到萬人的太平軍失去了任何鬥志,洪天貴福掉進了一個深坑沒被發現,而幹王洪仁玕自此與他走散。

僅僅15歲的洪天貴福平時養尊處優,從巍峨的天王府到荒郊野嶺,缺乏生活經驗,幼天王哪裡受過這種亡命之苦,在山上躲躲藏藏,形同乞丐,在附近地區流浪多日,幸好有一個白鬍子老頭給了他一塊餅,聊以充飢。藏了幾天之後,洪天貴福下山,到了一個姓唐的好心農民家裡,給人家割了4天禾苗,換來幾口飯吃,清兵此時也沒有發現。

這個時候,強烈的生存慾望使得洪天貴福變得有點聰明瞭,他剪掉了自己的長頭髮,改頭換面,繼續遊蕩。然而,清兵開始了拉網式清查。最終,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被席寶田部俘獲。陸陸續續,幹王洪仁玕、昭王黃文英、恤王洪仁政、尊王劉慶漢、譽王李瑞生等人也先後落網。清廷憤恨太平天國運動,認為洪天貴福雖然:

黃口小兒,無足介意,惟洪秀全竊號十有餘歲,流毒十有餘省,遺孽猶在,則神奸巨憝倚其名號,足以揮召群兇。

洪秀全已死,兒子作為首兇,慘遭屠戮。11月18日,可憐的洪天貴福在南昌被沈葆禎下令凌遲處死,年僅15歲。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同治二年,曾國荃率領湘軍正在圍困太平天國都城金陵,李鴻章的淮軍攻破李秀成部將譚紹光鎮守的蘇州以後,也向金陵進發。

當湘軍圍困金陵的時候,李秀成已經被洪秀全召回金陵抵抗湘軍。而洪秀全本人則患了重病,腳丫子突然爆腫,沒多久就病死了。享年51歲。臨死之前他留下遺命,託孤於李秀成,並加封李秀成為輔國軍師,將一切軍權都交給了李秀成,並讓李秀成兼任通天大元帥。此時正是同治二年四月,洪秀全死後,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繼承天王之位。洪天貴福繼位時只有16歲。

正當天京城內發生如此大的變故時,湘軍對太平天國的攻勢絲毫沒有減弱,不同以往的是,此時曾國荃已經改變以前湘軍築深壘、堅不出戰的防守圍城策略,開始大規模進攻金陵城。曾國荃攻打金陵城的方法是地面佯攻,地下挖地道。在此之前,曾國荃已經派軍挖了很多地道了,但是都被太平軍識破,圍困金陵城的三年間,湘軍只較大的地道就挖了十多個,而且大部分都是剛剛挖到城牆根就被太平軍攔腰截斷。湘軍在地道里埋了炸藥,想要炸破城牆,不過都失敗了。

這時候金陵周圍已經陸續被清軍攻破,李鴻章也已打下重鎮蘇州,而左宗棠的楚軍正圍困湖州,所以曾國荃才放開手腳,開始對南京城進行最後的猛攻。而陳玉成帶領大軍前來救援,卻剛剛走到霍山、六安一帶。

金陵城早已糧絕,連堵截湘軍地道的炸藥也沒有了。曾國荃預感到了城內的危機和混亂,加緊施工,並用蒿草堆在地面作掩護,遮掩太平軍的耳目。然後從金陵城的北門太平門又挖了一條地道,這次地道挖得很順利,直通城內,畢竟此時太平軍糧食、炸藥都沒了,無法有效阻截,於是湘軍在這個大地道內埋了更多的炸藥,總共挖了七天終於大功告成,當天中午,地道炸藥引燃,突然間地動山搖,牆崩地裂,天京城終於被湘軍打開了一個大豁口。當天是同治二年六月十六曰。

李秀成想帶兵突圍不成,轉而又帶人回到皇宮,正好碰到洪秀全的老婆賴氏揹著一把寶劍拉著洪天貴福跑出宮門。賴氏對著李秀成一陣哭訴,並把洪天貴福託付給李秀成,然後跳河自盡了。

於是李秀成扶著洪天貴福上馬突圍,臨走之前,他回了一趟家,因為他的老母還在城內,李秀成老母不願拖累李秀成等人,讓他們快走,然後在牆樑上懸了一根繩子想要上吊自盡,幸好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賢及時趕來,救下老太太。李世賢等人找到李秀成和洪天貴福,二人合兵一處,想要從西門突圍。不想西門已經被湘軍攻破,人多勢眾,他們又折而向南門逃去。結果南門上都是從梯子爬上來的湘軍,沒法突圍,他們又返回了西門。這時候正好遇到太平天國的兵部尚書劉慶漢帶著幾千殘餘兵力,於是兩股人馬合為一處,又向湘軍炸開的北門突破口衝去,想打湘軍一個出其不意,結果此處湘軍太多,只好又退了回來,暫時退到鼓樓歇息。

這麼一折騰,天已經黑了。

這時候李秀成堂弟李世賢建議,等天黑好了,還是衝擊北門的突破口,趁著天黑湘軍不知道他們有多少兵力,渾水摸魚也許就衝出去了。其他人都同意了李世賢的建議。於是這幫人護著洪天貴福趁黑又悄悄向北門突破口突圍。在路上李秀成抓住一個湘軍士兵,問明湘軍的通關暗號後將之殺死。然後靠此一窩蜂地終於逃出了金陵城。

城牆上的湘軍發現以後馬上追擊,李秀成等人邊擋邊逃,一直跑到孝陵衛才沒有什麼追兵了,到了鐘山更是湘軍的一兵一卒都見不到了。

李秀成的部將吉慶元建議,除了洪天貴福外都剃頭才可能安全地逃脫,要不然處處受阻。大家都非常贊同,這時候李世賢出來說,這是誰的建議啊,此人當斬,你們一個個只顧著自己,不管幼主了嗎?於是就沒人再敢說剃頭的事了。

於是這些人又接著跑,在路上遇到一股駐紮在河邊的清軍的阻擊,隊伍被打散,又沒有吃的,白天不敢走,躲在沒人的荒山破廟裡,只敢夜間行軍。李秀成被打散後帶著少數人往方山方向跑,結果在山腳下被村民抓獲,有人認出是他是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於是部分村民就把李秀成給送到曾國荃那去了。

而李世賢護著幼主洪天貴福一路逃竄到了安徽宣城廣德縣,想帶著洪天貴福去找太平軍的大部隊,離得比較近的是在湖州附近的堵王黃文金,路上遇到了太平天國的軍師洪仁玕,洪仁玕因為被派往外地召集人馬勤王,所以南京城破的時候他不在南京城。二人商量著一起去找堵王黃文金,結果沒多久黃文金就兵敗了,黃文金本人也被清軍大炮轟死。

於是李世賢又著人馬護著洪天貴福去江西找康王汪海洋,結果走到江西湖坊碰到清軍,隊伍被衝散,然後又遇到湘軍席寶田部,李世賢護著幼主洪天貴福又是一路逃竄到福建延平府白水寨,此時只剩下兩三千人馬,而席寶田的追兵也是一直死咬著不放,此時李世賢等人離汪海洋的大軍已經沒多遠了,沒想到席寶田怕觸碰汪海洋的大軍,加緊追擊,半夜突擊,將李世賢的殘兵打散,洪天貴福也跟李世賢失散。

洪天貴福在大山裡藏匿了三天,實在餓得不行,跑下山來,跟著流民隊伍誤打誤撞地跑到了席寶田部將蘇元春的軍營裡。蘇元春軍營中有個人,原來給洪天貴福的叔叔洪仁政放過牛,認出了洪天貴福,便上報了蘇元春,消息走漏到了席寶田那裡,於是席寶田派人持令牌鎖拿洪天貴福。蘇元春的父親曾任清軍團總,後被太平軍殺死,蘇元春跟哥哥蘇元璋為報復仇還曾加入過天地會,他本來跟太平軍有殺父之仇的,可是蘇元春卻想放了洪天貴福,所以席寶田派人來拿洪天貴福被他拒絕,沒辦法,這麼重要的人物,席寶田不敢掉以輕心,於是親自帶人來到蘇元春的軍營將洪天貴福帶走了。

但是蘇元春警告席寶田說,席公不要以為抓到洪天貴福就立了大功,其實大禍不遠了。曾國藩告訴朝廷南京城破,城內洪秀全後裔全被殺死,你現在突然抓到太平天國的幼主,你以為曾氏兄弟會放過你嗎?

席寶田沉默了一陣子,於是決定把洪天貴福交給江西巡撫沈葆楨,將禍害移到沈葆楨身上。沈葆楨將洪天貴福草草審問了一下就給殺了。

洪天貴福死時是1864年11月18日,即同治三年十一月,此時距洪天貴福繼承太平天國天王之位僅僅一年零七個月。而且是一路逃竄,忙忙似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