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变得内向,胆小,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没有?

重头再来254860354


孩子变得内向、胆小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帮助他改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是木木大叔,很高兴每天跟你谈谈育儿的事。

首先,要批评家长教育方式很有问题,而且太粗心,应当及时反思、改正:


1.家长的教育方式太有问题:

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很多反面效果,长期如此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反思,并且多多学习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对内向、胆小的孩子应该多耐心教导、正面引导鼓励。

2.家长太粗心,没有尽早发现并改正:

就像前面说的,孩子变得内向、胆小不是一天养成的,而家长没有尽早发现并改正,可能错过最佳改正时机。不过好在为时不晚!

毕竟孩子仍然在可塑期,及时改正完全是来得及的。


其次,到底有哪些补救办法:

1.家长一定要主动道歉:

很多家长还是持有传统的观念,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有错也没有必要道歉,太没面子了。

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家长主动道歉会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有错必认,有错必改。而且

道歉会将之前对孩子的伤害、不良的心理影响都降到最低。

不仅对以往的行为要认错,在往后的日子家长估计还是偶尔会控制不住,对孩子大声吼叫,这时一定要及时道歉,这样会将不良后果减到最小。

2.家长一定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对情绪的管理是正确育儿的重要前提。

我听过很多家长都说,“还不是被这些熊孩子逼的?”好像听着很有道理,不过认真琢磨不是这样。我们身为家长要主动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孩子。

教大家两个我经常用的方法,第一就是情绪快爆发时马上转身离开,不过这个需要一定时间训练,因为有时候转身离开比留下来吵架更需要勇气,更加困难!

第二个就是情绪快爆发时数10秒钟,其实这个道理与第一个一样,就是避免马上爆发冲突,让自己冷静一下,等下再处理。

3.对孩子要多正面鼓励,少反面打击:

内向胆小的孩子最怕一再的打击,长期如此孩子会形成极度自卑的性格。所以家长要多正面鼓励孩子。

这时家长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什么意思呢?

首先,可以先在家里,或者在熟悉的家人面前,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放得开。比如孩子会背几首古诗了,你可以在一次合适的机会,鼓励孩子在家人面前朗诵一次。因为在家人面前孩子比较愿意敞开自己,事后妈妈再给予奖励,多次之后,孩子的信心会增加。

下次,你就可以在一些亲戚朋友面前鼓励孩子说话、表演等,再往后就可以鼓励他参加一些公开场合的比赛、活动等。

当然,还是要提醒,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缓慢进行,而且因人而异,需要父母们多留点心,好好培养孩子,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提醒家长:爸爸妈妈保持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对孩子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哦!


最后,愿所有家长能多学习育儿知识,祝所有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


我是@木木大叔谈育儿,多年海外教育经验,每天与您聊一聊育儿三两事。


木木大叔谈育儿


首先回答您,是可以补救的。既然您已经意识到了是因为自己的大吼大叫对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我们现在就来说一下改正的方法。

您说的这个情况,其实我也经历过,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先来跟您说一下我的经历。


我家儿子今年马上6周岁了,一周多点会说话的他,从小开朗自信,口齿清楚,礼貌大方。见了人不用我提醒会主动问好。现在想想,跟家长有很大关系的是,我爱看书,他小的时候我会跟他说很多的话(普通话)。即使他听不懂,我心里烦闷了也会跟他说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3周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觉得很自豪。


他的变化始于4周岁的时候,准确的说是我的变化。因为我生了二胎了,陪伴他的时间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女儿身体不好,所以有时候儿子玩耍的时候闹出很大的动静我会说他,一次两次不听,就会喊他。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但是等我女儿大点我再回头看看我儿子,变得胆怯、羞涩、不自信。一遇到事情就往我身后躲。我一下子心慌了。

现在想来,我的暴躁可能始于二胎以后生活的杂乱无章与工作,让我心力交瘁,无意间儿子成了我的出气筒。

发现问题以后,我马上做了三件事:

第一、向儿子认错

先向儿子道歉,告诉儿子是妈妈错了,不该动不动对你大吼大叫。以后妈妈坚决改正

第二、约定一个方式,以免下次妈妈发脾气儿子没法控制

我儿子和我约定,下次你再生气想喊我,我就摸摸你的脸,你就小声一点,不要再对我大吼大叫。

第三、和孩子约定好,互相监督

告诉我儿子,妈妈很爱你,只是有时候犯错误了妈妈控制不住。和儿子约定互相监督。并不是说妈妈训你了,就是不爱你了,妈妈犯错你也可以批评。


现在儿子马上6周岁了,正在慢慢恢复自信,活泼开朗。但是过程很漫长,开始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看你的脸色。怕你再冲他大吼大叫。但是现在他会跟我理论,好多了,做事情之前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会给他自主选择的权利。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做比较好,但是妈妈会尊重你的选择。有时候儿子会采纳,有时候会依从自己的想法。

虽然不是主攻心理学,但是我也了解。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3-6岁的孩子处于主动感对内疚感时期。主要表现为孩子想要干什么,但是如果孩子干了一件事受到了批评,孩子就会觉得我错了,马上就会退缩了、畏惧了。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感,要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去责备孩子做的不好。

其实现在想想,他也只是一个孩子而已,需要妈妈温柔和爱。

站在妈妈的立场上,我觉得也没有错,孩子也不能不经历一点点挫折,长大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现在压力这么大,孩子为什么不让我省点心。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我还是个孩子,做事当然不能和成人比,为什么妈妈就不给我犯错的权利。

而且根据“踢猫效应”来看,其实大多发脾气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犯了天大的错,大多是因为妈妈在生活中和职场上,有些不顺利,迁怒于孩子了。假如今天彩票中了500万,我相信孩子犯错误了大多家长都会去耐心跟孩子解释,而不是冲孩子大吼大叫。


所以,想要改善孩子的性格,首先大人要成长。不能情绪化,心情要淡然一些。有很多的“自闭症”和“抑郁症”孩子,是和大人有很大的关系的。过高的期望逼的孩子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逃避不愿意面对的。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个职场妈妈,育儿路上陪你一起成长。有育儿问题和建议,随时欢迎来咨询。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妈妈学育儿


我也经常对女儿大吼大叫,但前段时间女儿一句话,我再也不敢了!明白再不控制自己情绪,孩子都会被我害死!

老公在外地,我一个带娃,兼顾上班,晚上

还加班,一天忙的陀螺转。好不容易到家停下来,女儿东问西问,要我帮这帮那。本来工作事多加班,最近因为女儿晚睡上学迟到,被老师说,我又迟到被老板说。现在她又折腾,我忍不住发火了,大骂她,责怪她,把责任情绪都推到她身上。女儿哭了,哭的很伤心,哭着哭着睡着了。。。事后又心疼不已,但每次看到她碍我事,依然控制不住发火!

直到2月24号晚上,帮女儿洗脸洗脚,女儿突然冒出一句,妈妈,以后不要打我了!当时我整个人懵了半天,原来这段时间我给女儿留下这么坏的印象。我面目狰狞,嘴齿不饶人的样子全深深印在她脑海里了!

唯一让我值的庆幸的是,女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也会开始拒绝说不了!不会被骂的不吭声,或者以别的方式叛逆我,或者性情大变,沉默寡言,冷暴力。她还是个健康的孩子!趁她没有被物化之前,我真的需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了。

女儿之所以敢说不,和平时她爸的宠爱以及平时和她沟通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爸除了不犯原则上错误,基本都是宠,给足了安全感。而我平时虽然比较严厉,但很多事情会征求她的意见,比如我想吃她的零食,可不可以吃一点你的蛋糕,妈妈好饿了,看起来好好吃哦!再比如她要我帮忙开电视,当时正忙,我会直接表达,妈妈现在有点忙,可不可以等五分钟?再比如她不愿意分享零食,我会建议她分享零食,上次哥哥给了你两包饼干吃哦,这次可不可以也分享点哥哥吃呢?

大多都是以征求她的意见为主,如果她不愿意,也会问为什么,要是她实在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勉强。她这么小,以自我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的本性,好的留给自己。这是与生俱来!我不喜欢在公共场合为了维护别人和自己的面子,委屈自己的孩子!明明对方孩子错了,偏偏教育自己孩子谦让,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样子!做错了道个歉,我们还是好朋友。

我为什么说这些,如果孩子长期被吼的胆小,内向,那么需要重新建立信任,安全感和良好的沟通方式了,当然自己的情绪控制也非常重要!经常和孩子拥抱,亲亲,对孩子说我爱你,晚上半夜孩子睡醒,给足一个拥抱,再继续睡。带孩子的真的非常不容易,一起加油!


复古平民公主


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孩子内向、胆小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并不只是吼的问题,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女强男弱家庭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生,高一开学后不久就休学了,原因是这个孩子非常内向,不适应高中生活,内向喜欢某个女生,但是又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搞了个恶作剧,给女孩发了个恐吓信息,他妈妈在他的日记里,也发现了孩子写的很多不太正常的日记,对女孩充满了威胁。于是主动联系学校,让孩子休学了。

在这过程中,我跟他父母接触过几次,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个家庭的话全让孩子的妈妈说了,嘟嘟地说个不停,而孩子的父亲,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木讷,基本上是一言不发,孩子也是父亲的性格,可以想象这个家庭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二、拥有一个“巨婴”的父亲

这种类型和第一种类型基本相似。我一个邻居家的孩子,上完初中就辍学了,父母急着给张罗婚事,以便早抱孙子。谁知道,结婚后,男孩根本就没有担负起任何做父亲的责任,一天到晚玩网络游戏,根本不和对象交流,虽然有了孩子,但是基本上没有管过,孩子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胆小。

三、过早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或者学屋

老家有个亲戚,家里有工厂,孩子小的时候,正式工厂起步阶段,两口子都一起经营工厂,孩子没人管,但是又非常重视教育,把孩子送到城里的一所最好的小学,但是因为无法住宿,所以在学校旁边找了个学屋,就这样一住6年,到了初中,又送到一所寄宿制民办中学,所以孩子到了高中,基本上不和别人交流,说话声音非常小。到了大学后,他爸爸想锻炼他,给他钱让他请辅导员或者请宿舍舍友出去吃饭,他竟然都不敢请。假期回来,他爸爸让我继续开导他一下,结果说着说着,一个男孩竟然哇哇大哭起来。

四、父母经常打闹,家庭不和谐

一个从小就亲眼经常看到父母打架、吵架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变得胆小、内向。

可以说,90%孩子的问题,都源自家庭和家长,其中家庭关系不和谐,父亲长时间缺失是主要原因。有人说:母亲决定孩子的智商,父亲决定孩子的情商,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研究发现,在大脑负责记忆和思维的区域内,没有父亲的细胞;而在负责情感的区域,没有发现只含母亲基因的细胞。相反,只含母亲基因的细胞,出现在负责语言和计划能力的“执行区”。因此,他们相信对人类来说,母亲的基因在大脑皮质的形成中有更大贡献。

所以,当孩子出现内向、胆小的问题时,要想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亲的回归,让父亲多陪陪孩子,多带带孩子,多做一些冒险的、刺激的优秀,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才是解决的关键,而且发现越早,越有利于解决问题。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想说一定可以补救的,心理学是一个open的学科,任何时期开始心理教育,给予孩子心理营养都不晚,而且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先说说我经历吧: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上学前也是内心、胆小,说白了是没有安全感。跟我对她的管教太严,有时候脾气不好,冲孩子大哄大叫有关。


学习心理学,慢慢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发觉孩子内心是缺乏心理养分的,安全感及其不足,也没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即使自己很优秀,也骨子里有很多的自卑,让我非常的着急和伤心。


1.当我意识到问题以后,先正视自己,为什么给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养育环境,通过剖析,发现原生家庭真的给我们父母带来了很多影响,可父母我们无权力选择,但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童年,去与自己和解,可以改变的是事情带给我们的影响。


先要做自己的好父母,鼓励、欣赏、赞美自己,告诉自己这么多年来很不容易。当真正自己不缺心理养分的时候。我们来给孩子去补充心理营养。


2.给女儿郑重的道歉,告诉她,妈妈以前做的不好,妈妈也不懂,妈妈也没有学会如何当妈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管理和教育你,好像之前只会用大喊大叫,告诉她,妈妈真的也不会,请她原谅。当我这么说时,我们母女都流下来幸福和感动的泪水,真的不容易,作为一个妈妈可以给女儿道歉。


3.给孩子做心理养分。孩子多年在喊叫环境生长,会有很多情绪,恐惧、害怕、担心,这时候大脑经常处在紧张焦虑状态,需要重新调整。改变家庭环境,改变喊叫,开始鼓励、陪伴和赞美孩子,鼓励孩子一点点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把自己胆小和内心的感受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妈妈知道你有一些害怕,不太敢当众说话,我们可以在家里练习一下。慢慢的,当孩子内心的负性情绪被处理,当孩子的内心和胆小可以被父母接纳,慢慢孩子的问题反而解决了。


给孩子心里补养,任何时候都不晚


多年的儿童心理教育工作,每当回忆曾经这段经历,都经常被自己感动,感到到自己能意识到问题,并及时刹车,及时调转方向。


楼主今天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一半了,只要持续的给自己和孩子增加心理养分,相信你的孩子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心理咨询师心雨


看到这个标题,从心底里觉得应该写上点什么。

我家有两个男孩,而且性格都属于比较活跃那种。用我婆婆的话说,从早到晚,除了看电视、睡觉、看书那会儿,基本上就是一出出的武打戏。精力那是相当的旺盛。

在有孩子之前,我看了很多的文章,心里就暗暗决定,以后我的孩子,再皮,也不能语言暴力,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温和的态度,讲道理的语气,来跟他们沟通。力求让他们养成冷静、成熟的性格。

所以老大小的时候,我很少大声吆喝他。不管他再怎么的无理取闹,始终耐着性子讲道理。但是这种情形在老二出生之后,就改变了。

两个孩子,双重的打闹,加上还要兼顾工作上的压力。让我的耐心变的没有那么好。特别是老大进入到小学之后,辅导作业简直就是噩梦。各种写作业的毛病,一并爆发,让我有限的耐心很快就消耗完了。也开始出现大吼大叫的情况。

但是我发现,吼叫是会有一定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吼叫过后,顶多半天,他就又故技重施。而且,因为我深知吼叫教育的坏处,经常在吼叫过后,仔细观他的反应,并且及时的进行关怀教育。不管是具体到那件事情还是妈妈吼叫这个行为。所以,老大的性格并没有特别的内向,也不会胆小。但是确实有些不够自信。

所以,我觉得,如果形势所逼,无可避免的对孩子大吼大叫。一定要在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亲情干预、关怀教育。不能放任不管或者是心里难受。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妈妈对他吼叫的目的,以及妈妈对他的爱。另外一点就是,吼叫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为,不仅仅是

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形成。更重要的一点,对吼叫者本人的心情和身体都是不好的。长期的发火、焦虑,很容易让女人患上乳腺、扁桃体、卵巢方面的疾病。所以,能避免一定要避免发火。立规矩、讲道理,不一定就必须要大吼大叫。坚持原则,对错分明,即便是普通的音量,一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你的认真。

那么怎么改变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呢?

1.家长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绪感染,也会模仿大人和大人学习。所以,如果家长们情绪很大,爱发脾气,那么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会发脾气、大吼大叫。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2.尊重孩子。

孩子也需要尊严,就算孩子犯错了,家长也应给予孩子尊重。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喋喋不休抓住这个错误不放。要给孩子弥补错误的机会,给孩子尊重,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孩子当做成年人一样的沟通,和声细语的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进行双向沟通。

4、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夫妻和睦,婆媳关系融洽。

其实要做个统计的话,一般孩子比较胆小的家庭,多是女强男弱型。爸爸多数在家地位比较低。夫妻之间的沟通也多少有点问题。有的是家里经常爆发一些婆媳矛盾,小的争吵不断。当孩子深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不自然的就会受大人情绪影响,习得一些大吼大叫、指责埋怨的行为。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特别优秀,整个求学阶段,都是最好的学校,后来以高分考上了北大。我们沟通的时候,他们就提到过,每当他们家里有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大家会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每个人轮流发言,从来不会争吵或者贬低对方。回家后,大家也是各做各的事情,做饭的做饭,看报的看报,孩子自觉主动的在自己房间写作业或者看书。

4、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宣泄情绪。

如果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那么家长可以先观察,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去询问原因,并哄哄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随后教给孩子如何正确的宣泄情绪,找到健康的、有效的宣泄渠道,及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毕竟,他们还小,后面必然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其中不乏不顺心的事情,没有一个良好的调整情绪的方法,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家都说,性格决定成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诚然有理。所以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如果你存在大吼大叫的行为,那就趁现在还来得及,调整教育方针,做出及时的干预。相信,假以时日,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


逍遥散人ELla


我们家之前也是这样的,我的情绪不稳定时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还有情况是我是个急脾气,这两种情况下,我都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后来就如同你所说的那样,好像孩子变得内向,且我一扬手,他都会惯性用手抱头!此时我就发现事情严重了,这样下去我家孩子岂不是被我毁了!我家这个孩子他是男孩,他本身性格就有点不是调皮型的,再被我这样一折腾,解决肯定是悲的,后来为了改善以上关系,我做了以下事情

1、开始出去学习,学习心理学,了解心理原理

2、参加自我成长疗愈的读书会和沙龙

3、参加《正面管教》育儿工作坊

4、参加《非暴力沟通》读书会

5、约相同类型朋友经常一起聊育己育儿

6、看许多育儿书籍

7、看许多疗愈自己心理的书籍

8、尝试去实践做“知道”“悟到”“做到”“得到”

9、学会成为倾听者,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10、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11、多与孩子真诚沟通,平等沟通

12、与孩子成为朋友

以上仅是我现在做的,现在我做到了倾听他内心的声音,我做到了与他有事就沟通,不再说教了,而是言传身教了,也不再打他了,对他有更多的耐心了,总之,要学会示弱,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文梦语


当然有补救的办法。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个阶段,最初在1~3岁,3~7岁,7~20岁,重塑的难易程度不太一样。解决问题先找原因。

孩子胆子小,不仅仅是因为你经常大声。1.每个人品种不同,有些小孩儿就是会相对胆小一点。这个是可以通过生日来分析的。2.父母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3.父母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里尤其是妈妈。这几条路都要去调整。

我姐姐家的小女孩是6号人本身就会敏感、害怕犯错,我姐姐是7号,又是347情绪波动大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敏感的孩子去的也不快。同时她的工作压力也大,经常胸闷,又陷在我父亲前几年走了的不安与遗憾之中。孩子与家长沟通不仅仅是语言或肢体,她会感知到你的能量状态同时复制过去。久而久之,我们妞妞讲话最大声都很轻,胆小很小又害怕犯错。当我进入心灵这个领域之后,慢慢去帮她们调整。现在小妞活泼开朗,姐姐的小叶增生这些都好了很多。

你不用自责,尽快找到合理的途径帮助到你就好了呀!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才能养出聪明活泼的小宝贝!



意启动


为什么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确实容易让孩子变得内向,胆小,不自信。可能我们潜意识并不希望事情发展成这样,我曾经也无数次反省自己,孩子这么小,我这么大,对他发火,对他吼叫公平吗?

也许是我们对孩子太严厉,以至于孩子稍微犯点错,我们就不能忍受,我们自认为对他凶,吼他,是希望他好,却没想到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

我家孩子一般稍微犯点小错,我基本上是简单教育一下,让他知道错了就行。我只有在他学习的时候,在一个问题反复给他说,他不懂,又不愿意听,还要哭的时候,是我感觉我最忍受不了的时候。你不会,我愿意教你,你却选择逃避,不会就不做,我感觉我自己整个人不受控制,要崩溃,所以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冷静下来后,我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妥,但是面对这样的孩子,学习不上进,我能怎么办?我不逼他学习,可能也就放弃他了。我相信长大以后,他会理解我的。相反,我不逼他,他以后出去找工作到处碰壁的时候,他应该会抱怨我,当时没有逼他学习。



我觉得要补救,就必须找到你对他大吼大叫的原因,然后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在心里提醒自己冷静,不生气,深呼吸后在和孩子好好沟通。也许刚开始会很难,但是我们一边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多表扬他,让他慢慢的自信起来。


陪读妈妈谈教育


停止你的行为,改变你的教育方法。

我也是小时候被打骂怕了,内向,自卑,但是高中时改变了。我那时候住在学校,学校氛围很温馨,大家对我都很友好,加上我平时也不在家住,学校还有好多上台演出或者演讲的机会,大家都鼓励我参加,我每次的演出和演讲都会获得好评和鼓励,慢慢的,我就变的自信、开朗,也不再胆小。而因为学校总是举办家庭性活动,爸妈都要来,我爸妈也是被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给“洗脑”了,他们变的愿意跟我沟通,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我们的关系也变好了。我们一家是靠着这种外力的帮助改变了之前糟糕的情况,这是我们的幸运,遇上这样好的学校,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改变了,他们停止了之前错误的相处方式,我积极的调整了我自己,所以,外力只能是辅助作用,真的想改变,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