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一個說法,現在民航客機飛行包括起飛降落階段都是自動駕駛,這是真的嗎?

小小棣


飛機在起飛後可以設定為自動駕駛模式,無論是民航還是軍機都可以。自主起降的技術目前也有了,應用在無人機上。但有人駕駛的飛機,特別是關係到上百人生命安全的民航客機,都是採用有人控制模式,畢竟用無人自主起降未知風險太大,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它在將來可能會成為客機、運輸機的輔助降落模式,但為了更保險,還是有飛行員在旁邊人為干預比較好。畢竟人命關天嘛。


血染戰旗紅


錯!起飛和正常降落(包括盲降和緊急降落)這二個階段都是人工駕駛操作,當飛機到達一定高度又稱為巡航高度時可以切換到自動駕駛,但飛行員或機長仍然需要觀察自動駕駛情況,遇特殊情況由自動駕駛改為手動駕駛。


YingFei


起飛絕對沒可能自動,都是人工駕駛。著陸階段技術已經能實現自動落地,但需要跑道、飛機、飛行員資質三者同時滿足這個條件,很苛刻,所以基本上還是手動落地。巡航階段自動。但有時候自動巡航時也需要飛行員人工輸入某些參數進行調整。


用戶3992966595738


自動駕駛技術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開始投入到航空飛行器控制中了,為了實現自動駕駛飛機按照設定的航向進行飛行,就需要為飛機裝載上各種傳感器,比如氣壓高度計、無線電高度儀、陀螺儀(航向、加速度、角速度、姿態)、計時器等等,在飛行過程中飛控儀就可以實時的解算出當前飛機的空中位置和飛行姿態,從而在能夠向液壓或者電動驅動機構施加命令,實現對飛機發動機、舵面的控制,完成自動飛行。

不過,由於各種傳感器的測量並不精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差,因此單純性的依靠飛控機來進行自動駕駛,對於飛行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因此,在二戰時期飛控駕駛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巡航階段,是一種輔助飛行員駕駛方法,從而讓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降低工作強度。況且,在巡航自動駕駛狀態,飛行員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立即關閉自動駕駛儀,進入到人工控制中。而在起飛和降落階段,全程都是人工駕駛的,不可能讓自動駕駛儀來工作。

進入到噴氣式時代,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航空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控制程序也得到完善,現在民航領域的自動駕駛儀已經從理論上具備了全程自動駕駛操作的能力,包括從跑道起飛、爬升,調整航向進入指定航線,抵達目的地附近下降開始進近過程,降落都是可以自動化完成。

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飛機制造商在操作手冊中允許飛行員進行全程自動化操作,也沒有民航管理部門在規範中允許飛行員進行全程自動化操作,也沒有一家航空公司允許旗下員工按照全自動化方式操作,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安全。

自動化操作的好處看上去比較簡單,甚至可以把人工取消了,但是本身具有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計算機只能按照設定的程序去執行,面對突發事件時,就無法進行判斷,並採取積極措施。說得通俗點,計算機只能教條的執行,不能隨機應變,但是人卻可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薩利機長那次遇到的情況,剛起飛就雙發停車,這時計算機就懵逼了,只能依靠飛行員,尤其是機長的經驗來處理了。

所以,截至目前,在民航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過程中,基本上以飛行員人工操作為主,只有完成起飛,進入到預定高度之後,可以切換到巡航自動模式,這樣飛行員可以輕鬆一點,到了降落階段還是需要轉成人工操作。當然,在巡航飛行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還是要切換到人工操作的。

OK,問題就說到這了,如果感興趣,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是的,駕駛員只監視各儀表參數,整個航線起降,航行,導航全部是自動控制,除非出現緊急情況,超出自控範圍,則必須由駕駛員調整,或應急處理,川航英雄機長在窗玻璃碎裂,斷電無照明,自動儀表等全部失靈的情況下,就是全憑精堪熟練的操作技術,手動盲降成功的,避免了一次重大的空難事故,和重大損失。


小貓鬍子103240101


自動加人工。人工可以修正。無論哪個,都是看數據,除非數據與事實嚴重不符,才會進行全程人工修正。

埃航就是人工沒插上手,最後悲劇了。

所以,完全自動不可能,完全人工又太累,精度有時也不夠,一半一半。

危險時侯全程人工駕駛控制。比如川航迫降,只能人工,完全憑經驗。

即使全自動運行,也需人工每個環節都在旁邊看著。比如火車現在見到紅燈是開不過去的,自動停,但是如果你不人為做剎車動作,視你違章,火車司機是要受到扣分記過處罰的。現在每項操作都有所謂黑匣子記錄。


天道力銘趣談經濟分析


國際上的主流客機機載導航設備都可以實施三類自動著陸,自動著陸的類別主要的區別是決斷高度不同,最高等級的三類著陸可以自動引導飛機到跑道高度。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機場的著陸導航系統必須達到同樣的等級和精度,國內機場的著陸導航系統大部分都是二類系統,因此著陸最後階段需人工駕駛。


24332672


555


天寒夢澤深6403554


現代民航客機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就大家最熟悉的主流民航客機,空客、波音現在役的機型,在理論上基本都能全程自動駕駛。但,這裡的自動駕駛可能和咱一般理解的自動駕駛很不一樣。這些客機還沒達到自動汽車一樣叫一聲:“起飛”,然後溫柔的回應:“好的主人,坐穩,飛……”。民航客機的自動駕駛其實是一套繁瑣的“編程”一樣的輸入過程。通過手動將諸如機場、跑道、導航點、飛機全重、溫溼度等輸入飛行管理計算機FMC,再在自動駕駛面板調好各種參數。這才僅僅做好了飛機本身自動駕駛的準備,能不能真的自動起飛-巡航-降落,那還得看緣分。對機場跑道有要求,簡單說就是滿足三類盲降的要求,甚至在起飛階段空客也能通過ILS系統引導。但是,就算各方面'o'k,在跑道上飛馳一陣你總得手動抬輪把飛機拉起來吧……所以,民航客機離我們夢想的自動起降還差得遠。而且,出於安全考慮,至少我國民航總局是不允許在起飛、降落階段全程自動駕駛的。所以,全程自動,飛機遠沒有汽車成熟,技術難度在於三維空間要解決的機器自動控制邏輯問題太多,民航機不是單個在空中無憂無慮飛行的大鳥,載客、空中擁擠的交通、複雜多變的天氣等等,使民航機不能離開人控制自由翱翔。民航機對可靠的要求遠大於技術的先進。在無人機領域,全程自動化已經不新鮮啦吧,因為無人機落下來,只要不砸到人,都不是啥大事,而這段接連墜毀的波音,可夠這公司喝一壺啦,買了波音股票的土豪,可還好😊



感覺真的很高級


起飛、降落是最難的部分,當然是飛行員手動操作!達到飛行高度後,一般就是自動駕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