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文|歷史時刻錄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項羽與楚懷王影視劇形象〉

楚懷王在歷史大舞臺上曇花一現,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傀儡天子”,但是你知道嗎?楚懷王曾經也努力過,並且險些成功,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出自己的人生!

樹欲靜而風不止:牧羊娃搖身一變成義帝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一鄉間田野裡,一青年男子仰臥,他破布粗衣卻怡然自得,口中哼著小曲,不停的哼唱著……

駕駕駕……,轟隆隆的馬蹄聲打破了平靜,一隊身穿鎧甲的士兵騎著高頭大馬來到此男子身前,一聲:請隨我們面見將軍!後將男子強行帶走。

此男子便是熊心,也就是後來的楚懷王。

楚懷王:熊心,本身楚國貴族後裔,秦始皇滅六國,熊心被迫隱居在鄉間田野躲避禍患,以牧羊為生。

公元前208年,隨著馬蹄聲的到來,熊心的命運迎來了改變……

一年前:

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大澤鄉發動農民武裝反秦起義,陳勝自稱楚王,一時間烽火燎原,各地紛紛起義響應。其中,有兩股勢力,一是項梁、項羽,一是劉邦等人,當然,此時的劉邦在項梁年前不值一提。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聲勢浩大,但畢竟是雜牌軍較多,隊伍參差不齊,而此時的秦國有名將章邯率領的二十萬正規軍,陳勝吳廣一觸即敗,紛紛身死,章邯率領秦軍長驅直入,橫掃起義軍,起義軍土崩瓦解。

隨著陳勝吳廣的戰敗,起義軍所剩勢力中,只有項梁帶領的“項家軍”最強,於是項梁扛起大旗,匯合各路諸侯,共同商討滅秦大計。

這時謀士范增獻計說:

“陳勝的失敗是正常的,秦國打敗六國,就屬楚國最為冤枉,楚國人也最不甘心秦國的統治,因此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將軍您一起兵,壯士紛紛來投,正是因為您祖上是楚國將軍,倘若尋找一楚國後裔,拜其為王,天下楚人必定紛紛響應,滅秦不遠!”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范增形象〉

自此,熊心登上歷史舞臺,為楚懷王,被尊稱義帝。

輝煌下的悲涼:天下“義帝”實是籠中鳥

原本的牧羊娃,如今被尊稱為天下共主的義帝,地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好是壞此時還很難說的清楚。

只有熊心他自己知道,此時的他不快樂,相反很惶恐,他看似尊貴,實則毫無存在感。

他就似籠中的鸚鵡,沒有自由,只得靠學習他人說話而生存;他又像兩軍交戰時的旗幟,最為重要光輝耀眼,卻無法自主。

天下“義帝”實是籠中鳥!

此時的天下局勢:秦朝雖腐敗,但是有章邯這根頂樑柱支撐,短時間還轟塌不了,並且秦朝有著章邯所帶領的四十萬大軍,強大的軍事力量,讓諸侯聯軍望而生畏。

在看諸侯聯軍,多為小股力量混合,如:陳地呂臣的隊伍,韓地張良的隊伍,劉邦的隊伍,英布的隊伍等,正是因為他們的力量相對較小,造成項梁一家獨大,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英布形象〉

也就是說:反秦勢力推熊心為天下共主,也稱其為“義帝”,但是他實際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實際主導者為楚軍中的項梁。

命運轉機:項梁戰死,懷王趁機奪權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對於反秦勢來說,這是哀痛的一月……

反秦勢力的主導者項梁於定陶被章邯打敗身死,先有陳勝吳廣,現有項梁,此時大家心中都充斥著一個疑問,反秦到底能否成功?

項梁的死對於反秦勢力來說是哀痛的,但是對於楚懷王來說,卻是一個轉機。

項梁戰敗的直接結果是項氏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降低,楚懷王趁項梁戰敗之際,大顯身手

在軍事上:

楚懷王將項羽、呂臣兩軍各作一處,降低項梁的接班人項羽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從而獲得軍隊的指揮權。

在政治上:

楚懷王任命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提高非項氏勢力地位、影響力,從而壓制項羽。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楚懷王形象〉

此時的楚懷王不再是傀儡,而是真正有實際影響力的“義帝”。

戰略策劃:破秦妙計,雙管齊下

小背景:章邯於定陶打敗項梁後,並沒有乘勝追擊,章邯認為楚軍主力已滅,不成氣候,於是調轉槍頭,直奔趙地,將趙國圍困於鉅鹿,章邯對自己的軍隊充滿自信,倘若無人敢來救援趙國,章邯則順勢吃掉趙國,而若有人敢前來救援趙國,章邯則圍點打援,消滅救援部隊,但是章邯沒有料到的是,他遇到了戰鬥力極強的項羽,一敗塗地……

很快,楚懷王再次出招,給出戰略總方針,熊心說道:

“秦國目前獨靠章邯支撐,而孤木難支,章邯將主力全部部署在趙地,關中則必然空虛,若出兵前往趙地救援趙國,牽制住章邯,甚至直接消滅章邯,後另派奇兵,直取關中咸陽,定可破秦,楚懷王又許下承諾,先入關中者為王!”

後來事實證明,此戰略確可破秦。

總戰略方針下,楚懷王還有自己的小心思:

“如今章邯全部主力均在趙國,實力極強,而自己軍隊實力則明顯弱的多,所以派遣軍隊前往救趙,頂多是牽制住章邯,建立大功則不可能,熊心的真正奇招是另一隻直取咸陽的奇兵,趁章邯首尾不能相顧之際,一戰定乾坤,建立大功,而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此時的楚軍,雖然隨著項梁的身死,項氏的影響力大降,楚懷王擁有了話語權,但是楚軍畢竟還是項氏組建的,人心仍然向項,項氏的代言人項羽在軍中仍有極大的影響力。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項羽與虞姬〉

所以,楚懷王為了削弱項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懷王給出了具體的安排:

西入關中人選:劉邦

劉邦雖然實力弱,但是秦軍主力均在趙國鉅鹿,西入關中路線並沒有什麼有力的抵抗,相對較易,楚懷王有意讓劉邦立功,從而提升劉邦的實力,制衡項羽”

救援趙國人選:宋義、項羽

救援趙國,面對的是秦軍主力章邯,很難對付,是一場生死惡戰,根據楚懷王的判斷,以自己楚軍的實力,能夠牽制住章邯就已經很不錯了。並且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有意壓項羽一頭。

楚懷王的計劃是:劉邦西進,直撲咸陽,完成滅秦大計,建立大功,項羽方面有宋義進行壓制,不求有功,只有無過,如此下來,根據自己的部署,完成滅秦大計,楚懷王自己的聲望必然大漲,劉邦雖有功,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威脅到自己,項羽雖有實力,但是名望不足,並且受到多方制衡。這樣一來,楚懷王便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計劃破滅:終成一場空

“人算不如天算”,楚懷王的計劃終是落了空,這不是楚懷王的計劃不夠好,而是因為他低估了項羽。

鉅鹿之戰

章邯是一個有“野心”的統帥,章邯打敗項梁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準備下一盤大棋。

秦軍有精兵四十萬,章邯讓大將王離率軍二十萬圍困鉅鹿城,圍而不攻,逐漸蠶食趙國,章邯則帶軍二十萬,遠處觀望,等待伏擊救援趙國的部隊,大有一副誰來便吃掉誰的架勢。

也因此,各路諸侯前來救援趙國的十多股勢力,卻都不敢發兵救援。

楚軍主將宋義也是如此,宋義心想:“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待秦軍與趙國兩敗俱傷之後,自己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但是當時的局勢卻是,趙國與章邯秦軍相比,很少弱小,根本談不上傷害秦軍,若坐視不管,趙國只會任由秦軍吃掉,而秦軍吃掉趙國,騰出手來,定會調轉槍頭,逐一消滅諸侯軍。

項羽正是看出此點,方才屢次逼迫宋義進軍,而宋義鐵心靜觀其變,項羽最後發動兵變,斬殺宋義,奪得軍隊指揮權。

之後,項羽破釜沉舟,九戰九勝,以雷霆之勢打敗王離,盡殲秦軍主力,逼迫章邯二十萬大軍投降。自此,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基礎。

項羽也憑藉鉅鹿之戰,實力、聲望大漲,奠定了他反秦聯盟領導者的地位。

殺害義帝

鉅鹿之戰後,秦國名存實亡,項羽直入咸陽,完成滅秦大計,此時,項羽成就霸主之位,又以親近遠疏、立功大小分封諸侯:

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小人物的掙扎:楚懷王智鬥項羽,險些改變歷史進程!

〈項羽分封諸王〉

公元前206年,項羽暗中密令英布、吳芮將楚懷王殺死於南遷途中,項羽自封西楚霸王。

楚懷王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項羽會兵變奪權,並且憑藉五六萬軍隊,打敗章邯四十萬大軍,而導致自己功虧一簣,再次成為傀儡。

時刻錄品歷史

楚懷王提出破秦之策時,起初並未確定西進入關人選,項羽、劉邦二人均願前往。

項羽:勇猛剛烈,對敵心狠手辣,若由項羽西去,定會多做屠城之事,民不聊生。

劉邦:雖有些流氓特性,但卻不是濫殺無辜不講道理之人。

楚懷王一是考慮到了政治需求,二便是考慮到了劉邦項羽二人特性,最後方選擇了劉邦,可見楚懷王也是仁義之人,他心裡也有著天下蒼生。

楚懷王於反秦勢力弱勢時,搞起內部政治鬥爭,任用沒有才能的宋義,壓制有才能的項羽,差一點導致反秦大業功虧一簣,“

他是一個不識大局的人

但是從個人角度思考,楚懷王此舉也是“無可厚非、理所當然“的,熊心在其被扶上“義帝”之位後,他便沒有了選擇,下場無外乎有兩種:一是反秦勝利,而自己被扶持自己的人秘密殺掉;二是反秦失敗,自己被秦軍殺掉。

熊心最後的結局證明確實如此,他正是看到了這兩種結局,才決定奮力一搏,走出第三條路,主宰自己的命運,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曾經努力過,對命運進行過“抗議”,他無愧自己,只怪自己孤身一人,勢單力薄,無法改變命運!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