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的商業綜合體吾悅廣場是不是絞肉機?-以桐鄉吾悅為例


新城控股的商業綜合體吾悅廣場是不是絞肉機?-以桐鄉吾悅為例


在看雪球大V人淡若菊的帖子是,人淡兄說商業綜合是絞肉機,很喜歡綠城中國大力發展純住宅業務,自己最近在看新城控股,就恢復了下面的內容。

跟人感覺不是絞肉機,這個生意還是可以做。

綠城桂語朝陽自持8%,綠城和廬自持25%;綠城金沙鳳起朝鳴,配建並無償移交租賃住房面積:24%;春來曉園,配建公共租賃住房面積為12894平方米(10%)等,我看了這住宅用地很多都需要自持商業和配建公租房或者學校等,這個也相當於拿地成本很高,資金佔用很大。感覺純住宅回款快,但是現在政府也在不斷設置各種條件,讓開發商沒那麼好賺錢。

新城控股很多拿地都是很便宜,可供租賃面積自持面積基本保持在五萬平米左右,總建築面積在8萬平米左右,每個實際投入成本伍億元左右,只是在建設和後面建成過程中都有公允價值增加。基本每個綜合體項目都能賺回來,如果它不做綜合體,不是央企或者國企背景,又沒有大規模的情況下可能日子更加不好過。不做啥錢規模也沒有,做了還可以免費賺一個吾悅廣場,面積大的項目還不止一個吾悅廣場。

舉個例子:桐鄉吾悅2015年拿地 48,500萬元,總建築面積45萬方,計容面積33萬方,合計銷售收款 286,057萬元,銷售物業(不包括吾悅廣場)合計投入175,854.17萬元,截止16年銷售回款193,007.00萬元,商場自己持有總面積8.6萬方,可售面積5.4萬方,19年租金和管理費收入1.05億元,自持商場(吾悅廣場)實際投入5.06億元。

一年左右現金流回正數,現金流週轉速度快;這個還只是一箇中型商業綜合體,扣除各種稅費後,淨利潤還是大於5.06億元, 現在每年就算4000萬淨利潤的商場也划得來。如果是六十萬方或者八十萬方的利潤更多。開始投入只需要4.85億元,後續稍微投入一點錢,一年後收回接近20億的銷售回款。建成後現在每年至少有4000萬的淨現金流(假設商場淨利潤率40%),項目本身的賬面利潤約6億元左右,還有一個商場也可以用來做抵押借款。

個人覺得這個生意還是可以做。

新城增發股票是目前可能因為前董事長的事件還沒有結束,銀行融資沒有完全放開,如果銀行融資完全放開,個人估計也不會增發股票。每個吾悅廣場的資金投入可控,資金週轉快,不但有資產沉澱用來融資,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二線省會城市的綜合體竣工,資產質量也不一定差,很多都未來都有地鐵規劃。如果等到未來再做,各種配套都成熟了,投入資金更大,週轉更慢。現在龍湖做的就是大綜合體,現存地鐵口的綜合體,週轉很慢,拿地成本高,投入很大。新城家底沒有龍湖那麼厚,實行農村包圍城市測策略。

新城但是三四線城市的選址還是很好,很多都是百強縣的優質位置,或者地級市市區,經濟基礎好。個人覺得新城的老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傻,只是單純的為了迎合資本市場。幾萬家房地產企業能夠做到前八名,也是超厲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