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是一個真理,還是一個悖論?為什麼?

老孫遁世無悶


這是一個真理,其原因:

一、自然選擇的結果。

世間萬物,千變萬化。靜止與變化是相對的,並非一成不變。社會在不斷變化,歷史在不斷前進,變化者與時俱進,不變者遭到淘汰。這就是地球上幾次物種大滅絕,後來的物種代替原來的物種的原因。

二、人也適用這一自然規律。

人由猿不變進化而成,由動物界分離出來,成為了高等動物,成為了世界萬物的主宰。但人仍在不斷變化和進步,而且似乎永無止境。比如: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的人要聰明些,而奴隸社會比原始社會的人也要聰明些,現代人比以前所有時期的人都要聰明些。為什麼呢?重在一個“變”字。

因此,人是由普通動物到高等動物再到高智商動物,一直在變,其它的各方面(道德、文化、素質、壽命等)都是如此。



大才21



歷史逗你玩


如果理解得不錯,本題目討論的,不是“運動變化”是否絕對的問題,而是討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句話屬不屬於悖論的問題。

有必要事先明確,悖論和真理,不是同一層面的問題。悖論是邏輯問題;邏輯,只負責真假,不管對錯——就是說,邏輯,只按照既定的邏輯規則,衡量一個判斷或一個推理的外部形式上的真假,而不追究這個判斷或推理的內容是對還是錯。

那麼,儘管所有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是絕對,這是真理,但僅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句話來說,是屬於邏輯悖論範疇的。

所謂悖論,全世界有極其一致的共識——這就是“由肯定其真,就推出其假;由肯定其假,就推出其真的一類命題”。

就是說,這是一類特殊的自相矛盾的命題。

這類命題,亦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一個命題A,A蘊涵‘非A’,‘非A’蘊涵A;即A與‘非A’等值”。

本話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這句話,是符合上述公式的。把“變”代換為“A”,即可得到——

“唯一‘非A’就是A“。

你看,這不就是悖論了嗎?

當然,有人會說,“不變”是一個詞組,其含義不完全與後面的 “變”是反相關否定關係。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妨再帶換一下,亦可得到——

“唯一‘不變化的事實’就是‘變化的事實’”。

是不是悖論呢,顯然是。

前面說到,邏輯只負責形式真假,不管內容對錯;而且,是由人們總結出來的邏輯規則來衡量的。這也就產生出兩個問題——

第一,悖論一定和人們的語言表達有關。例如“唯一‘不變化的事實’”,這個概念有沒有等價的概念呢?有,實際上,它與“毫無例外的所有事實”是等價的。就是說,有時候,換一種表達方式,悖論可以變為非悖論;反之亦然。

第二,悖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語言現象,或者說邏輯現象,因而早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有了持續的研究。

舉例來說,有一個悖論,與本題目所說很近似——

“所有事情都有例外”。

這個說法,從表達的內容來說,正確無疑。但是,這句話本身,包不包含在“所有事情”之內呢?在邏輯上,明顯屬於“由肯定其真,就推出其假”這樣的命題。

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古希臘麥加拉學派的“說謊者”悖論。

轉換成現代語言,其內容是——“這句話是謊話。”

即,如果它真,即“這句話是謊話”真——它是謊話,那麼,這句話就成了假的;如果它假,即“這句話是謊話”——它就是真的,那麼,這句話又成了假話。

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命題,所以被稱為悖論,英語裡有一個專用名詞,叫“paradox”。

古希臘-羅馬時期,還有過其他悖論。中世紀,也要有人提出了幾個可以屬於悖論的命題。

現代,羅素說的“我只為不自己理髮的人理髮”,也算一個悖論。

1926年,英國數學家拉姆齊把有史以來的著名悖論,劃分為邏輯悖論(語法悖論)和語義悖論(認識論悖論)兩大類。

按照他的劃分,悖論問題只是邏輯問題和語義問題了。像流傳很廣的“費米悖論”,已經不屬於悖論問題。

比較重要的悖論,屬於邏輯悖論(語法悖論)的有——

1,布拉裡福蒂悖論,即“最大的序數”或“包括一切序數的良序集”悖論。

2,康托爾悖論,即“最大基數”或“一切集合的集合”悖論。

3,羅素悖論,即“一切不是自身分子的集合所構成的集合”悖論——如把集合S定義為: S由一切不是自身分子的集合所組成,即任一集合A, A屬於S當且僅當A不屬於S。如果S屬於S,則據S的定義,S就不屬於S;反之,如果S不屬於S,同樣據S的定義,S屬於S。“S屬於S當且僅當S不屬於S",這是自相矛盾的。

其中最難解的,是羅素悖論。

屬於語義悖論(認識論悖論)的有——

1,說謊者悖論。

2,理查德悖論,即“一切可以用有窮個字定義的實數”。

第二類,拉姆齊還列舉了一些,這兩個最著名。

本題目說的,應該屬於第二類了。

古代,研究悖論的基本都是哲學家。後來,從裡面分出了一些邏輯學家。再後來,加入研究的是數學家,如萊布尼茲、羅素等。然後,又有語言學家和語義學家加入。

現在,主要在研究的,是類型論學者和集合論學者。


一老沈一


世界上充滿了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變與不變是一對矛盾,類似好和壞、黑與白、上與下等。

矛盾雙方的辯證關係是對立統一的,首先是對立的,另外是統一的。

上和下首先是對立的,但是沒有上就沒有下,沒有下就沒有上,這就是對立統一。同理,沒有“變”就沒有“不變”,沒有“不變”就沒有“變”,它們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

因此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句話是符合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的,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而不是悖論。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另外一層含義是,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和物,沒有變化和運動就沒有世界。

另外,矛盾雙方對立是絕對的,統一是相對的。例如,我們駕駛汽車,方向盤隨時調整是絕對的,短暫不動是相對的、暫時的。

矛盾雙方的統一性還表現在,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在一定條件下好會變成壞,壞會變成好。通過努力(創造條件)可以把壞變成好。同理,我們可以不變中求變,也可以變中求不變,但是變是絕對的,我們只能是因勢利導,努力爭取事物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雲門磐石


變是絕對的,不變只是相對。應該肯定這是一個真理。並非悖論。客觀世界的量變和質變是有內部的矛盾引起的一種運動狀態。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就是由量變到質變,有質變到量變的循環往復,而又由低級到高級的無限過程。以物理現象來說,水的汽化和結冰,溶液的沸騰或凝固,金屬的溶解或結晶,電磁波的變化,紅外線紫外線等等,都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以化學現象來說,上學時學的化學週期表,表明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整個週期表都是嚴格按照核電荷數的多少排列的。以生物現象來說,當前我們面對著冠狀肺炎的疫情,就是野生動物的細菌感染到人類的過程,這種變化反映了生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問題。以人們思維現象來說,人們對於任何事物的認識,開始總是處於感性認識階段,逐漸的達到理性認識,回到了社會實踐當中去檢驗。提高了我們辯證思維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形式思維的能力。這個過程貫穿一個變的飛躍達到質的轉變。變,總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符合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發展原理。符合社會發展你客觀規律。符合進化論的觀點。


慈音1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一切事物是動態的、發展的、變化的,這是絕對的,而絕對靜止、停滯、固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既便事物的外在形態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其內部是不斷變化的。所謂事物的不變,只是在某一時空階段的相對穩定的狀態,而不是事物的全部本質。


文海墨韻


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人的雙腳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從常理上說,人的雙腳只能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是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第一隻腳踏入的河流與第二隻腳踏入的河流就是不一樣。

首先,第一隻腳踏入的河流,要麼是左腳,要麼是右腳,第二腳肯定與第一腳不一樣;第二,第一隻腳踏入時是一個時間點,而另一隻腳肯定是另一個時間點,肯定不一樣;第三,第一隻腳踏入遇到的水是這一團水(暫且這樣說),第二隻腳踏入的時遇到的肯定是另一團水;第四,第一隻腳入水後踩的是這個區域的河底,第二隻腳踩的肯定是另一個區域的河底,不可能重疊……

如此以來,人的雙腳的確是不可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

同樣的,”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這是對世界的客觀描述。這完全符合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稍有點物理知識的都知道,世界上的一切物體時刻在運動著的。你認為它不動,是因為你的參照物的原因。

時間也是在物體的運動中而延長著。上一秒地球的位置與下一秒地球的位置肯定不相同,因為地球在運動著。其它的一切也不外如此,一直在運動著。

如此以來,可以說一切的東西都是在變的,所謂的恆星也是在變,沒有真正的永恆不變。這樣看來,“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第一個變,是說規則,第二個變是說狀態,所描述的事物不一樣。所以也不存在悖論。


傳藝工坊


大家最好不用“真理”一詞了,一旦用就很麻煩,要麼加“相對”的定語,要麼就要囉嗦一大堆廢話解釋。只需要改成“正確”,麻煩立刻迎刃而解。

之所以不用“真理”,改為“正確”,當然需要很複雜的論述。我已經多次重複過,就不再囉嗦了。“相對真理”和“正確”完全一個意思,但如果叫做“相對真理”,就必須同時說明與“絕對真理”的區別所在。不分清“相對絕對”的差異之處,就等於沒說一樣。

改成“正確”則不然,正確是有條件的,條件不滿足時,正確就變成錯誤了。這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認定“正確”變“錯誤”,只是因為條件變了而已。這種方式,不會搞亂大家的思維,讓人們糊塗“相對真理”不再是“真理”又為了什麼?

本題就是如此。“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很顯然,這是歸納統計的結果,因為人類找到的所有研究素材,都是變化的,於是得出“變化是不變”的正確認定。

它的條件是什麼?就是沒有反例出現。我們研究時,必須提取素材,而提取素材的樣本量一定是有限的,也就是特例,然而我們總結的規則必須是普遍性的,針對所有同類都適用的,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比如直到今天人類才剛剛走出太陽系,銀河系裡還有千億個恆星系,更不要說整個宇宙了。再加上,

事物是流變的,加上時間維度,就絕不可能窮盡任何研究的對象。

說“變化是不變的”,這是現階段的正確,因為人類還沒有發現反例,一旦出現反例了,也就是這個判斷錯誤之時了。


何處是家鄉


孔子適周問禮,臨行時老子對孔子講過一段話:“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老子講的這些就是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生滅輪迴,體現的是自然界永不歇止的基本運動特徵。所以您的問題答案是——真理。


簡學話題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我信奉這是一個真理。

佛法常說無常乃有常,意思是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態。

世間凡是存在的都是無常的,不是永恆存在、永遠不變的。所謂「凡是存在」的,那就無所不包,因為宇宙之間所謂的存在,有屬於有形的物質存在,我們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的都是;再來就是無形的、精神方面的,也是屬於存在的一種,譬如我們的思想、觀念、學問、學識、念頭,都不是永遠如此,永不改變;我們的心念時時刻刻、剎那剎那不停的轉變,我們即使擁有固定的思想觀念,可是遇到某種機緣,思想觀念也會改變,這是屬於無形、抽象方面的無常。

那麼,心外之物,譬如我們的身體,屬於物質界,也是無常的,是由細胞組成,而細胞卻是不停的在新陳代謝,因此我們的身體當然也會跟著無常。我們的身體從初生的嬰兒體,到童年、少年,經過了青壯年,然後就會趨於衰老,甚至病變,到時候一定會死亡 ── 所謂肉體的生、老、病、死。其它譬如桌子、椅子、田地、房子等種種器具物品,時時刻刻也都在衰變當中,不可能永遠保持固定的形狀,這就是所謂器物的「生、住、異、滅」。

至於山河大地、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整個大宇宙,也都是時刻在轉變衰敗,最後也會趨於毀滅,這就是「成、住、壞、空」。不管是精神界還是物質界,都是無常的,人最後會死,物最後會滅,這就是無常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