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對身體真的有幫助嗎?你怎麼看?

健康知識365


該不該午睡也是因人而異,根據情況而定,對於腦力勞動者、學生、熬夜、體弱多病或者老人來說,午睡的確會對身體有一定的幫助,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得到放鬆和注意,即使只睡一小會兒,也可以緩解情緒,恢復一定的精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誌》發表過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午睡1小時,可使大腦年輕5歲,但是午睡的時間和時長不同及不同年齡等情況不同,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那麼午睡多久最好?不同的人群有不同建議。

老年人:建議30分鐘~1小時

睡得太長容易影響晚上的睡眠,午睡也應該保持規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午睡,同時不建議下午3點後睡,這樣同樣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上班族:10~15分鐘

10分鐘左右的午睡清醒度最好,午睡之後不容易犯困,效果可保持2~2.5小時。

而午睡在20~30分鐘時,醒來後會有持續犯困的感覺,並不適合上班族。

如果條件不允許或並沒有午睡的習慣,可以通過閉眼休息一下,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疲勞作用,也可以讓疲勞了一上午的眼睛得到休息。

哪些人不適合午睡?

  • 本身有失眠或者夜間入睡困難問題的朋友,就不建議午睡了,這樣會加重晚間失眠情況。
  • 晚上睡眠質量與時間較好的人群,睡的多還容易睏倦的人群也不建議午睡了,睡太多也是一種睡眠障礙。
  • 血壓過低人群午睡時需要注意,午飯後適當活動一下,再小睡一會,而不是飯後直接午睡。
所以,並非人人都必須午睡,我們要根據身體狀態和作息習慣而定,睡完覺得舒服和得到緩解就睡,睡完不舒服那就不睡,保證晚上的睡眠才最重要。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午睡讓身體得到休息,幫助大腦恢復活力,保證下午的學習工作效率。但如果姿勢、時長出現了問題,也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不要趴著睡

如果中午來不及回家,那麼吃完飯在桌子上趴著睡一會,就成了很多人的午睡方式。不過,趴著午睡對身體的壞處絕對大於好處。趴在桌上的姿勢會導致脊柱彎曲,後背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肩頸疼痛;而且趴著的姿勢容易讓人呼吸不暢,血液流通受到影響,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等問題。可以儘量把椅背調低,以仰臥的姿勢進行午睡。

吃完飯不要立刻午睡

吃完午飯之後血糖上升,很容感到睏倦。不過這時候先不要急著午睡,因為午飯後消化系統處於工作狀態,這時候入睡會讓消化能力減弱,醒了之後會感到胃脹、不消化。建議午飯後至少十五分鐘再開始午睡。

午睡時間不要過長

午睡時間太長,反而容易出現頭暈、乏力等狀況,而且會影響到晚間的睡眠。午睡時長應該儘量保持在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

午睡不注意保暖

雖然午睡時間比較短,但睡眠時的身體代謝還是會降低,全身毛孔處於張開狀態,很容易受涼。尤其是在夏天,室內往往空調溫度降低,建議在午睡前多穿一件衣服,避免受涼。


健康生活在路上


睡午覺對人體絕對是有好處的。

一,補充睡眠

午休習慣多是夏天(南方亞熱帶地區四季均可),這是因為夏季氣候炎熱,人們休息較晚,早上又起床早,睡眠時間明顯不足,再加上上午勞作,肯定感覺精神較差,也比較疲憊,午飯後休息一小時左右很有必要。

二,身心放鬆

當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難免會有一定精神壓力。有的還需要倒班(中班或是夜班),還有的喜歡夜生活,還有的網遊到凌晨,這都打破了平時的作息規律,影響了正常休息,難免身心俱疲,如果中午好好睡一覺大有益處。

三,老年健康

一般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普遍睡眠減少,因為他們往往開始不易入睡,而早上又會早早醒來,還有夜尿習慣等,這也就減少了睡眠時間,白天肯定是精神欠佳,也有不同程度的疲勞感。醫學證明,中老年人睡眠減少並不是“正常現象”,而是因年齡而導致的睡眠障礙(生物鐘失調),這對老年健康是有影響的,為此老年人每日也需保持八小時睡眠。所以午休對老年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有利心腦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大多體質較差,睡眠不好,情緒不佳,血壓不穩或是偏高,這都很不利於康復。這類患者保持充足睡眠尤為重要,良好的睡眠能平復急躁、焦慮現象,還能穩定血壓,降低風險,增強體質,有利治癒。

午睡一定要合理按排好(下夜班的要根據個人時間按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過急,下班後適當飲食,然後稍活動一會再睡,不要回來就睡或是飯後即睡,這樣不利於消化;2,睡前切忌過飽(晚上睡覺更是這樣)過飽會傷食、傷胃;3,睡前不宜飲酒或是喝濃茶,這樣會影響睡眠或是容易誤時。

……

保證睡眠,益壽延年!

祝君健康!


早春記憶


很多人認為午睡是人體生物鐘的必然選擇,認為午睡很有必要,對健康的機體大有裨益,不僅如此,人們還特別指出了:中醫還推崇“子午覺”(所謂的子午覺是指夜間11-1點睡眠時間段和白天11-1的睡眠時間段)呢!可大家都能夠正確認識午睡的好處與壞處嗎?

關於午睡的好處(前提條件是掌握了正確的午睡習慣)

我們的機體好比是一個機器,白天長時間的運作會使人體的精力逐漸下降,直到午飯之後,身體就會自主發出信號告訴我們的大腦,機器需要休息一下,需要一點時間修復一下!於是,“短暫的修復”時間段(10-15min)就會給人體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1.緩解疲勞和壓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在工作的狀態下,人的大腦會調控神經,但是工作的時間越久,大腦的調控能力就會下降,直到不能控制,機體會自覺的選擇睡覺修復機體。而這段時間的修復,會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對調,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減慢、呼吸減慢、心肌耗氧量降低、動脈血壓降低,所以說,短暫的睡眠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2.修復大腦神經、提高應變能力和記憶力、修復免疫系統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大腦神經得到修復的時間進行充電,得到相應的氧供給,所以人會更有精神。

3.修復皮膚屏障、促進衰老細胞更新、使人的皮膚看起來更“光澤”。對人們來說,有一個好的午覺也是美容養顏的好方法,因為午覺時間給可以促進衰老的細胞更新,當然就會使人看起來“容光煥發、神采奕奕”了,所以工作起來也會更有精神!

4.改善情緒、降低緊張度。如果沒有午睡,大腦如果得不到休息,那麼高度的工作環境,會導致人的情緒降低,人的神經會出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而有效的午睡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5.促進淚腺分泌,有助於眼部健康。白天的時候,人的淚腺處於抑制被抑制的狀態,人的眼球得不到淚腺分泌的淚液溼潤眼球,人的眼睛會變得乾澀,所以眼睛也會疲勞!

所以午睡對人體來說很重要!短暫的午睡習慣可以給機體帶來以上的好處!但是,大家知道嗎?很多人眼看著這麼多好“午睡好處”的時候,卻懂得去掌握正確的午睡“姿勢”,活生生將有益的午睡習慣變成了一個有害健康的午睡習慣了,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1.過度的午睡時間

一般來說,適當的淺睡眠時間(10-15min)就是機體的最佳修復時間,超過這個時間,當人體進入深睡眠時間段後,再等到午睡醒過來之後,人們會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因為過度睡眠,會讓人產生跟早上一樣的“起床氣”,犯迷糊,而且還會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這就是過度午睡的副作用!事實上,這對機體並沒有好處!

2.不正當的午睡姿勢

很多人認為午睡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補個覺,但是不正當的午睡方式(比如說趴著睡),卻會讓午睡好處大打折扣!午睡的時候趴著睡覺會導致胃脹氣,另外,趴著睡會使眼球受壓、神經麻痺,繼而導致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眼球腫大、手臂發麻痠疼等。

相對來說,這兩個不正當的午睡習慣便是影響午睡健康的罪魁禍首了!

一般來說正常的午睡應該是30min以內,超過這個段,“副作用就會出來了”。


熊貓醫學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午過後大家可能會有疲乏嗜睡的感覺,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身體在下午1點到3點之間會出現自然的疲累,因此,如果有時間有環境不妨去睡一覺!


佛羅里達大學的一位睡眠研究專家說,午休已經逐漸演化成為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最初,午休可能只是人們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後來逐漸變成一種習慣。


儘管有一部分的人已經開始不再午休,但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被迫放棄的,一旦條件允許大家還是會重新養成午休的習慣。應當提倡的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要使自己無暇午休。


午覺是效率最高的一種睡眠。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睡眠專家們研究發現,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午5時,有3個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時的高峰較明顯。也就是說,人除了夜間睡眠外,在白天有一個以4小時為間隔的睡眠節律。


午休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條件。尤其是腦力勞動者會體會到,午休後的工作效率會大幅度提高。國外有資料證明,在一些有午休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其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得多,因為午休能調節心血管系統,並降低身體和神經緊張度。所以,有人把午休比做“充電”,還是很有道理的。


謝謝,希望能幫到您!


高血壓管家


在古代午睡又稱晝寢,人類的就寢週期是由大腦節制的,跟著年紀的增長而產生某種變更;同時發明,午休是天然就寢週期的一個部門。午休曾經漸漸演變成為人類自我掩護的辦法。最後,午休能夠只是人們為了迴避中午的驕陽,起初漸漸釀成一種習氣;當時的人類是生活在暖熱的地域,戶外休息是人們保持生計最根本的前提。是以午休成為人們防止遭遇熱浪打擊的辦法。

  人體除夜晚外,日間也必要就寢。在上午9時、中午1時和下晝5時,有3個就寢岑嶺,尤其是中午1時的岑嶺較顯著。也就是說,人除夜間就寢外,在日間有一個以4小時為距離的就寢節律。

  午休是失常就寢和甦醒的生物節律的表示紀律,是堅持甦醒必弗成少的前提。很多人,尤其是腦力休息者都邑領會到,午休後事情效力會大大進步。外洋有材料證實,在一些有午休習氣的國度和地域,其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晝寢的國度低得多,這與午休能使心血管體系舒緩,並使人體重要度低落無關。以是,有人把午休比喻為最好的“健康充電”,是有充足的事理的。

  晝寢的利益:

  西醫覺得,中午11點到1點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刻,此時就寢,有調理陰陽均衡的感化,使人變得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1、降血壓

  美國阿勒格尼學院研討人員的最新研討發明,假如事情壓力大使人血壓降低,無妨晝寢半晌,如許會有助低落血壓。

  2、掩護心臟

  一項希臘研討表示,每週至多3次,每次晝寢30分鐘,可以使因心臟病猝死的危險低落37%;尚有材料證實,在有午休習氣的國度和地域,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晝寢的國度低得多。研討人員覺得,這能夠得益於午休能舒緩心血管體系,並低落人體重要度。

  3、加強記憶力

  美國研討人員發明,晝寢能夠使人的精神和警覺性獲得大幅度進步;德國杜塞道夫大學的研討則表示,晝寢不但能夠打消疲憊,還能加強記憶力。

  4、進步免疫力

  午飯後為幫助消化,身領會主動改由副交感神經主導,這時候睡個短覺,能夠更有用安慰體內淋巴細胞,加強免疫細胞活潑性。

  5、奮發情感,趕走煩悶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發明,午後瞌睡可改善心境,低落重要度,減緩壓力;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討更是發明,天天晝寢還可有用趕走煩悶情感。

6、心臟更無力。

西班牙醫學研討表示,天天晝寢30分鐘,體內激素排洩更均衡,心血管體系疾病發病率也可減少30%。

7、心境更舒服。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寫了一篇報導,刊載在最新的《天然神經科學》期刊上,內容表示,午後瞌睡可改善心境,低落人體重要度,減緩壓力—後果就像睡了一整夜(8小時)。

8、養腦健腦,奮發精神。

顛末一上午的進修或事情,大腦處於疲憊狀況,晝寢不只能夠賠償夜間就寢不敷,還可使人的大腦及身材各個體系都獲得抓緊與蘇息,可使人精神抖擻,反響迅速,情感優越。


不過必要留意的是,趴著睡存在的很大危險:

1、影響胃的消化功效。

因為趴在胳膊上睡覺,多處神經遭到榨取,晝寢時每每心中焦炙、睡不紮實。同時必要留意的是:飯後別急著晝寢。因為假如吃了午飯就立即趴在桌上晝寢,會影響胃的消化功效,構成胃部的脹氣。

 

2、目力輕易出問題。

因為趴著睡覺眼球遭到榨取,晝寢後通常會呈現臨時性的目力隱約。長光陰如許,會構成眼壓太高,一朝一夕會使眼球脹大、眼軸增長,構成高度遠視,同時也輕易增長青光眼的發病率。

  

3、神經麻木或使面部變形。

趴著睡覺,歷久榨取手臂和麵部,會影響失常血液輪迴和神經傳導,使兩臂、面部發麻乃至覺得痠痛。光陰長了調演釀成局部性神經麻木或使面部變形。

留意:

小睡光陰不宜太長,以10-30分鐘閣下為好,對減緩睏乏無益。然則,假如小睡光陰跨越30或許40分鐘,醒來後反而會墮入一種“含混”狀況。


清歡說


午睡的好處是很多的,中午12點後大腦活動能力下降,適合午睡,下午上班或者上學的人都可以增加他的工作效率與學習效率……

長時間這樣下去,可達到養生的效率,使壽命延長……列舉幾個按時睡眠的優點……

1.我們一個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應在八小時左右,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達到心情愉悅,輕鬆舒適,精力充沛……




2.最佳的起床時間是:早晨5~7點,這時溫度逐漸升高,精力充沛,空氣清新……

3.我們一天最佳的飲水時間是:在早上起床刷牙後、上午十點、下午三點、餐前一小時、睡前飲水均有益健康……

4.最佳吃水果時間是:在飯前一小時吃水果有益無害,飯後兩小時吃水果其營養價值容易被小腸吸收……

5.最佳喝牛奶的時間是:在睡前30分至60分鐘喝牛奶,即可補充營養價值又有助於睡眠……




希望對大家有用,這是一個養生時間安排,如有疑問可以發私信諮詢我……


小小萌阿靜


因本人非專業醫師及營養師、養生師及周邊行業人士所做回答可能不盡人意,而且其他回答也已經基本全面的概括了午睡的好處,因從事少兒美術的工作,那麼就來談談午睡對於兒童的好處吧。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午睡,那麼午睡對幼兒來說真的重要嗎?經科學研究表明:

根據幼兒的生理、年齡特點,午睡對幼兒的身心有著積極的發展;從醫學保健角度分析:幼兒睡眠時,身體各部位和腦及神經系統都在進行自我調節,氧氣和能量的消耗量最低,有利於恢復平日裡玩耍及學習帶來的疲勞。

同樣,在睡眠時幼兒自身的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也要相比平時的時候增加3倍。因此得知:睡眠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幼兒的生長髮育,身體健康,學習情況。

正因如此,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午睡及睡眠質量問題至關重要,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

那麼,針對於一些調皮的不願睡覺的“機靈鬼”們家長該如何讓孩子快速入睡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呢?

1、習慣養成:作為家長來說首先要以身作則吧,良好的生活習慣必然會帶給孩子比較健康的成長。

2、家長可通過其他輔助方法促進孩子的入眠:如講故事、配合輕音樂帶入等等。

3、睡前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可以洗個熱水澡,不要做激烈的遊戲,以免寶寶過於興奮。

4、降低臥室燈光的亮度,給幼兒良好的帶入睡眠的條件。

個人見解,說錯勿怪


木馬創藝術美術館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研究表明,適當的午睡給我們人體帶來的好處有:

1、改善身心健康狀況,降低疾病風險。經常午睡有助於降低血壓,降低身體的緊張度,降低心臟病和腦血管意外的發病風險。

2、有助於緩解壓力。有些人工作時間一長,就感覺腦子不夠用了,如果中午午睡一會,可以使緊張的神經得以放鬆,激發人體的創造力,改善學習和記憶力,下午工作時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3、午睡以後開車,人的反應力提高,開車更安全。

一般午睡時間是下午1-4點,如果午睡時間過遲,會影響夜間睡眠,甚至會造成入睡困難和失眠。

午睡的最佳姿勢是仰臥或側臥,但最好不要趴在桌上睡覺或坐著睡。

對於上班族來說,午睡的時長最好是10-15分鐘,這種短時間的小睡,可以快速恢復身體能量,投入下午的工作中。午睡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進入深睡眠狀態,醒來後感覺頭部昏沉。


糖尿病之友


個人認為午睡的確能讓身體獲得一定收益,不過並不一定對每個人來說都絕對有很大幫助。睡或不睡午覺因人而異,有些人午睡後辦事效率提升,而也有很多人即使不睡午覺也不影響任何學習工作效率,只要自身的工作學習不受到影響,倒是沒有必須睡午覺一說。

其實人們的睡眠時間並沒有一定的限制,看看剛出生的嬰兒門是困了就睡,醒了就哭,有時候折騰到凌晨三四點,有時候又乖乖地和我們家長的生物鐘差不多,也沒見他們一定在中午午睡或在晚上睡,睡“倒瞌睡”的嬰兒可不少。只是我們逐漸長大後,隨著日落日出事情的安排規律,睡眠習慣也養成了定式,這其實是一種屬於適應“社會”的默契。我們都知道在睡眠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感官麻木,處於放鬆甚至麻痺的狀態,能修復和放鬆身體肌肉,而大腦此時海馬體活躍,能整理記憶碎片、代謝腦中雜廢物質,讓自身保持清爽狀態,所以,有規律性的睡眠是很必要的,能讓我們的神志和身體維持在精力充沛、清醒的狀態。所以中午出現睏倦的狀態也算是大腦提醒我們適當修整一下會更加的信號,我們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古人會午睡嗎?

古人基本上都會午睡,因為古人很會“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比如在夏季午後太陽普照人們熱得不行的時候,大家會選擇午睡,不僅能躲避太陽照射曬傷皮膚,而且睡眠讓身體麻木,感受不到激烈的炎熱,所以古人大多養成了午睡習慣。隨著古醫學的發展,中醫理論還認為“子午覺”是養身法寶,也就是“子時”和“午時”睡覺,子時指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而午時是早晨11點到下午1點,中醫認為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如果這段時間出去“浪”就是在耗費陽氣,但這個時候如果午睡有就利於養好陽氣。

不過傳統醫學歸傳統醫學,我們也看到過很多人不睡午覺,他們也氣血方剛的,沒準身體比睡了午覺還好,特別是國外人,歐洲人,大家基本沒有午睡的習慣,倒也不見他們的身體受到了多麼大的威脅,而且他們的精力好像也挺充沛的。這也不好說不睡午覺更好,畢竟不同人種,基因表達有差距,大概也是因為咱們的祖先愛睡午覺,所以給咱們國人留下來中午很困的苦惱。

為什麼午飯後我們很容易睏倦?

那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愛睡午覺呢?有點睏倦其實也是正常的,很多調查發現現代人普遍早餐吃得少,而早晨的工作學習安排也很緊湊,工作個四五小時候血糖低了,身體也開始怠惰起來,有些昏昏欲睡,午餐時間一到,大家飽餐一頓,那還得消化食物啊,消耗食物可也是要耗費能量的,本來能量就較低的狀態,現在還要繼續耗能,咱們身體更缺能量,大腦也跟著睏倦不已。

還有部分朋友是因為“血糖波動較大”引起,還是剛才的狀態,比如在午飯前我們辛勤勞動後血糖有點低,到了中午這頓咱們瘋狂吃一些高油高脂的美食,這一來更耗費消化能量啊,我們本來就有些昏沉,這些被消化後的食物瘋狂釋放能量,補充葡萄糖,突然我們又處於一個血糖飆升的狀態,血糖的大幅波動會抑制我們大腦中的“食慾素”分泌,食慾素其實也是身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機制,比如我們飢餓狀態下,食慾素就分泌較多,讓我們到處覓食,嘴饞眼饞的,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被調動起來,讓我們更精神去尋找食物,但如果身體突然檢測到血糖猛地上升,它會趕快抑制食慾素分泌,讓我們打住!再吃就要成大胖子了!身體聽好了,現在你們要懶惰一點,別再給我覓食了,我們就會處於一種極其怠惰,困到不行的狀態。

所以如果我們中午只吃少量清淡食物,可能你會發現就是稍有點使不上力,略有點睏倦,如果要加班乾點工作還能挺得住。但很多午飯後困得不行,不睡下午就沒法活狀態的朋友經常有專家提醒要注意自己的血糖,這種朋友可能中午愛暴飲暴食,經常下館子點外賣,這種狀態很容易是高血糖症或糖尿病前期哦。

睡午覺有什麼好處?

午睡的好處說來還是不少的,首先這午睡適合“打盹兒”,意思就是睡個小十幾二十分鐘就足夠了,不需要一矇頭就睡個三兩小時。睡得過久反而觸犯了身體的怠惰機制,越睡越昏沉,我們的睡眠還分為淺睡、深睡、快速眼動睡眠,午睡保持在淺睡眠階段最好,因為身體沒有完全麻痺,對外界還有輕微戒備,這樣清醒後肌肉能更好恢復狀態;如果我們睡了40分鐘左右,處於深睡眠狀態,身體幾乎是麻痺狀態,如果是在單位的桌子上保持不良姿勢熟睡,醒來時很容易肌肉痠痛,骨頭感覺要散架,大腦也更難以回到工作狀態,如果我們睡了1個小時以上,處於快速眼動睡眠或又循環到深睡眠就更糟糕了,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做夢,當突然被驚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處於一種突然被打斷的狀態,十分難受,更加昏沉甚至下午的辦事效率更低。

剛才提到了,在我們睡眠的時候其實能幫助身體肌肉的放鬆,還能輔助一些器官的修復,比如我們的眼睛,一早晨盯著文件、書籍、電腦,這時候是該讓它們也修整一下,睡眠的時候其實眼球能得到天然的按摩,幫助保護視力。

大腦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我們整理記憶碎片、理順思路,排出大腦廢物,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有研究還發現,血壓較高的人群如果中午有休息時間的話能夠幫助血壓保持更平穩的狀態,也有很多研究推測,午睡可以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如一項研究顯示,每週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鐘,可使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降低37%。也有調查有發現午休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所以如果有時間午睡的話的確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