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面對“弒父娶母”的命運神諭成真,俄狄浦斯百感交集。王后自殺後,他從王后的袍子上摘下兩隻佩戴的金別針,舉起來刺瞎了自己的雙目。然後,俄狄浦斯王宣佈將自己逐出忒拜城。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失去雙目的俄狄浦斯離開忒拜城

這是《俄狄浦斯王》這齣劇的最後一幕戲,俄狄浦斯以這樣的方式,走向了神早已為自己寫好的命運結局。

情節回顧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忒拜的古希臘城邦,這個城邦的國王名叫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的親生父親),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誘拐另一個國王的兒子,還造成這個孩子死亡。於是就有人詛咒他,“他將被自己的兒子殺死”。

後來,拉伊俄斯的王后生下了一個男嬰,阿波羅的神諭也預言他“將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由於拉伊俄斯害怕神諭成真,就用釘子刺穿了嬰兒的左右腳跟,讓王后把嬰兒丟到山上等死。王后不忍心兒子枉死,就將其交給一個牧人。牧人心疼嬰兒,給他取名為俄狄浦斯,意思是“腫脹的腳”。

再後來,牧人將俄狄浦斯轉送給了鄰國科林斯的一個牧羊人,科林斯國王波呂波斯膝下無子,就收養了俄狄浦斯。於是,波呂波斯就成了俄狄浦斯的養父,俄狄浦斯也在科林斯王宮裡長大成人。

後來俄狄浦斯聽說了自己不是國王波呂波斯的親生兒子,國王、王后對此否認,安慰了俄狄浦斯。然而,俄狄浦斯仍舊心存疑慮,於是去神廟求問阿波羅。

神諭並沒有告訴他親生父母是誰,卻預言了他將會“弒父娶母”的可怕命運。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逃離科林斯的俄狄浦斯

為了躲避這個可怕的命運,俄狄浦斯決定永遠地離開科林斯,一直向東方走去。俄狄浦斯走到一個三岔路口,與迎面走來的一行人發生爭執,俄狄浦斯失手打死了領頭的老人,然後把隨行人都殺死了,只有一個僕人活著跑了回去。其實,這個老年人正是忒拜的國王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的生父。拉伊俄斯出城是要去阿波羅神廟問問當年拋棄的兒子的生死,因為神諭說他會突然被自己的兒子殺死。就這樣,俄狄浦斯殺了自己的父親。

後來,俄狄浦斯用智慧破解了天后赫拉派來禍害忒拜國的妖怪斯芬克斯設下的謎題,解救了忒拜。於是忒拜人擁戴俄狄浦斯為新王。按習俗,俄狄浦斯娶了老國王的王后為妻。就這樣,俄狄浦斯又娶了自己的母親。

阿波羅的關於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神諭也成為了現實。

俄狄浦斯與王后生下了兩兒兩女,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直到十多年後的一場瘟疫,打破了平靜。《俄狄浦斯王》悲劇的故事也正式開始。

阿波羅的神諭說:要想消除瘟疫,必先找到殺死老國王的兇手,或殺之,或驅逐之。俄狄浦斯表示,一定查清案子,拯救城邦。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俄狄浦斯

就這樣,俄狄浦斯一步步揭開了老國王的死亡之謎,也一步步“發現”了自己的真正命運。

人類面對自己的命運,只能充當一個被任意嘲弄的玩偶嗎?

命運是古希臘悲劇的最重要主題,不同的悲劇,就是用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命運。在古希臘悲劇中,命運等同於神示,神示和命運象徵著外在於人的神秘力量。

俄狄浦斯王的悲劇,正是詮釋了人的這個困境:人在命運面前是渺小與脆弱的,面對命運的魔爪,我們人類既無法拒絕,又無處藏身,只能像一隻玩偶一樣被其攥在掌心,任其擺佈。作者索福克勒斯雖然沒有擺脫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宗教式命運觀的侷限性,但是,他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依然向世界傳遞了一種人生態度:面對無法避免的命運,人應該與命運抗爭。

其實,俄狄浦斯也一直在努力地抗爭。面對阿波羅的神諭,他先是積極行動,離開科特林,逃避犯罪。可是,他越逃卻越逃不出命運的擺佈,當他知道真相的時候,雖然他是在無辜的狀態下犯罪,但是他反而不再逃避,勇敢地擔起了自己犯下的罪行,他用自毀雙目的方式以謝天下。這裡,你會感到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愴,一種雖然無辜卻認罪自罰的崇高。

俄狄浦斯與命運抗爭的悲劇,歌頌了人類不屈服於命運的可貴精神。

事實上,悲劇也體現了索福克勒斯矛盾的命運觀<strong>:一方面他通過我狄浦斯對於命運的反抗,展示了人類試圖擺脫支配人的異己力量而走向自由王國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又通過安排一個悲劇性的結局,揭示出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也必然是一個充滿艱險的過程。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對抗命運,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因此,在命運面前,是俄狄浦斯維護了人類的尊嚴。

然而,《俄狄浦斯王》這個悲劇故事流傳千古,僅僅是為了向我們闡述“命運不可抗拒,人類要反抗自己的命運”這個老生常談的道理嗎?這也未免看輕了這部悲劇的價值了。

一雙智慧的眼睛,卻無法看清我自己

俄狄浦斯猜謎這個設定,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俄狄浦斯憑藉自己無可匹敵的智慧,解開斯芬克斯之謎,解救了忒拜城邦。<strong>俄狄浦斯王一直過分地相信理智與自由的力量,他特別自信,覺得自己的智慧、勇敢、正直、誠實是衡量世界的終極尺度。可是,這樣一個有智慧的人對自己是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是毫無察覺的無知。

這就是先知所說的:“聰明沒有用處的時候,做一個聰明人真是可怕呀!”這裡智慧與無知的矛盾,集於俄狄浦斯一身。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底——“人”,然而,俄狄浦斯自從聽說自己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開始,他忽然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生父了,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也就是說,俄狄浦斯雖然解開了“人”的謎題,卻解不開“我是誰?”的謎題。

於是,俄狄浦斯先問父母,再去問阿波羅。當他在解開忒拜國王被害之謎的過程中,發現案子和自己的身世有關時,曾先後不顧先知、王后和牧人勸阻,執意去查明真相,追問到底。這過程,其實也是俄狄浦斯發現自我的過程。

從整出悲劇來看,俄狄浦斯始終是在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引導之下,一步步走向災難的。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智慧,也不會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侷限。在這種觀念之下,他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一些人性的弱點,如易怒、多疑、自負等。這些弱點也矇蔽了他的雙眼,扭曲了他的判斷,使他陷入盲目。他有著智慧的眼睛,卻看不清自己,待看清了自己是誰時,卻發現自己是個倫理下的怪物。這時,他寧願自戳雙眼,從此看不見這一切。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自毀雙目的俄狄浦斯

所以,無論是從理性還是非理性角度看,俄狄浦斯都體現出了人的侷限性,這就與世界的無限性相碰撞而產生悲劇。

結語

《俄狄浦斯王》是一出“命運的悲劇”,也是“人的悲劇”。在當時處於人類文明初級階段的古希臘社會,人們的命運觀是“人的命運由神註定”,認為命運如影隨形、無法逃脫。然而,俄狄浦斯的抗爭,象徵著英雄對命運的反抗,雖敗猶榮。作為“人的悲劇”,《俄狄浦斯王》高度凝練了人的自我認知的困境,最智慧的人可能是最無知的人,而看起來無辜的人也可能就是罪犯。

人與命運的衝突,似乎是人類自古至今永恆的話題。那我們就來談談命運:

<strong>從理性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命運是指人無法控制的自然和社會,人無法認識的自然和社會規律。但即使是在今天,科技獲得如此巨大的發展,社會生活無比豐富,但是人類仍然沒有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每個人都被命運的枷鎖所束縛

因此,我們的命,就是結合自身環境因素,對自己人生走向劃定的兩條線——人生軌也通常跳不出兩條線。

舊社會,一個拉洋車的,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為資本家,這是命。今天,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成不了馬雲,這也是命。因為,我們一生所能達到的成就的上限,基本已經被自身所處的環境條件框死了。人的一生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大概率上就是我們經常接觸的五個人成就的平均值。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選擇認命,其實並不是認慫,而是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命運,告誡自己凡事要有個自知之明。

那麼,既然人命運被框死了,那是不是就是改不了?不,我們被寫好的命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可以改變的。因為劃定命運的所謂的兩條線其實距離很大。決定命運的,也在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

就像《俄狄浦斯王》中的故事那樣,俄狄浦斯看到了自己的命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始終都為著正義仁慈而奮鬥,始終不屈服於命運而與之抗爭,他讓我們看到了人的精神是可以超越命運的有限性的。

又如加繆《西西弗的神話》中的西西弗,他被眾神懲罰,在地獄中每天要將一塊巨石推向山頂,然後,石頭又因重力作用重新滾落到山底。如此反覆循環,永遠都不能取得成功。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西西弗的神話》中推石頭的西西弗

這就是西西弗無盡荒謬的命運,這樣的命運是讓人絕望的。然而,西西弗卻勝利了,他意識到這荒謬中的機械麻木,他自己選擇繼續滾石頭。從此,西西弗不再是荒謬世界的奴隸。雖然他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他的內心是充實的,因為他能夠從不可抗拒的命運中尋找到意義。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再怎麼努力地“滾石頭”也不能讓自己取得馬雲那樣的成就,因為努力只是馬雲們成功因素的一部分。但是,只有成就馬雲那樣的一番事業才算人生的成功嗎?難道我們通過努力讓自己的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就不能是成功地改變我們的命運嗎?

對於一個從不遵守交通規則、任意橫穿馬路的人來說,死在馬路上其實就是他的命運。因為這樣的人,一輩子做事,看問題的角度,從來不考慮這樣做合不合適,是否安全,而是認為“他們不敢撞我”。

看問題的角度和做事情的方法,就這樣,決定了人的命運。然而道理總是知易行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還是古希臘的一個故事,海勒豐到神廟去問阿波羅:“世界上有沒有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的人?”神諭說:“沒有”。海勒豐將這件事告訴了他的老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第一反應是:“不會吧,我覺得自己毫無智慧,但是神不會說謊,這到底怎麼回事啊?是不是神搞錯了?”

《俄狄浦斯王》:在命運面前,我們就是任其擺佈的玩偶嗎?

圖 |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特別,就是他連神諭都不相信。他想知道神諭到底是不是對的,先去找到一位以智慧著稱的政治家,跟他一番交談,發現此人就是個草包。然後他又滿雅典城找最優秀的詩人、藝人,發現他們都一個德性,因為自身有一技之長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啥都懂。

最終,蘇格拉底想明白了,神諭講的是對的。

蘇格拉底說,自己跟別人相比一樣一無所知,但他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而蘇格拉底知道自己無知。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將我們陷入無知境地的,通常就是我們的已知。時刻提醒自己一無所知,蘇格拉底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們常人,經常自以為有一雙智慧的眼睛(理性),可以看透世間的一切,然而,我們在命運面前碰得頭破血流後,最終才發現,這智慧的眼睛卻連我們自己都無法看清。

END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