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現在因為肺炎,大家都不能出門,各行各業都深受影響,很多人開始在家辦公了。相信大家最開始接到在家辦公的通知的時候,應該還是很開心的,不用出門,在家也能賺錢。

<strong>但真的在家辦公了,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許多人開始說,“在家辦公,被孩子吵得不行,原本2個小時就可以做完的,現在4個小時才搞好。”“我開始懷念上班打卡的日子了”、“在家辦公沒有小夥伴聊天,獨自辦公實在受不了”等等。

還有像我們做自媒體的,一開始想著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寫學習,寫下文章,提升下寫劇本的技巧。但是,包括我自己產出都不好,順便問問身邊幾個做自媒體的朋友,最近狀態怎麼樣的時候,他們紛紛回覆我三個字:沒心情學習,沒動力。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為什麼在家辦公的設想很好,可就是效果不好?

一是大家心裡裝著事。很多人早上一睜開眼,就開始刷新肺炎的進展情況,去瀏覽器看看,去抖音看看,然後在和朋友互通下消息,一不留意就是小半天。

焦慮的心情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讓自己的心情變差,很少人能夠做到“隨遇而安”。關注疫情是好事,但這畢竟不隨我們個人意志轉移。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不亂動,同時做好衛生安全防護。我們在關注的同時,也要多關注一下其他方面的精神生活,不要讓不安全感和恐懼心理佔據了我們的內心。

二是干擾因素太多。干擾因素一多,很容易讓我們分神和心不在焉,同時效率低下。

比方說看到茶桌上的新茶,時不時就想坐下來躺一會、喝口茶;

聽到客廳老人在看劇,自己又很感興趣,心裡癢癢的,也想看上一眼;

就像心理學中的所說的“轉換耗損”,意思是說:當A任務轉換到B任務後,執行B任務的效果明顯比直接做B任務的效果差

主要兩個原因:一是任務A留下的慣性,會對下面的任務的造成干擾,

二是:做B的時候需要對B進行認知重構,重新回憶起B的相關背景和信息,這個重構也需要時間,而且可能不完整。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解決在家辦公“沒心情”,4條錦囊來幫忙

在家辦公,最重要的是把心收回來,怎麼才能把心收回來?這裡我結合個人在家辦公的經歷,總結出4條經驗,如果能做到其中2條以上,相信會有很大幫助: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身體先動起來,然後在支配意識工作起來


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在《流動的時代》一書中寫道:“當代社會與過去的一個不同點是,過去人們常常因選擇極其有限而痛苦,而現在人們常常因為選擇過多而痛苦”。

我們在家就是因為擁有太多選擇,從而效率低下。看到零食,就伸手去拿,看到身邊有煙,就不由自主的去取,很容易干擾大腦的工作。這種行為,其實跟孩子上課玩鉛筆、玩橡皮、做小動作一樣,都是一種下意識,屬於典型的身體支配大腦的行為。

而工作的投入,我們也可以先逼自己先工作起來,就算沒狀態,先去做。做了一會,心靜下來了,工作的狀態就來了,就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專注能力。

在“心流”發生時,人就會心無旁騖,甚至忘記自己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人會獲得極大的工作滿足感。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佈置良好的環境,減少在家辦公心理門檻。

在家辦公最好有獨立的辦公空間,這樣關上門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隨著互聯網主宰生活,我們開始追求有熱點的話題,工作時下意識的先刷下手機資訊。這些碎片化、無價值的信息實際構成了一種“信息噪音”,干擾了我們對工作的集中。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我們切斷信息源,把從追求網絡熱點,變成追求“長久受益”的工作模式和學習模式。對氾濫的信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經典作品,能成長的工作或者經典書籍,可以避免無謂的躁動。

比起營造方便、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辦公環境,更應該減少在家辦公的心理門檻,不要一想到在家辦公,就覺得需要“嚴格自律”和“穿正裝”,這樣的形式和儀式感對某些人很管用,但不一定適合你。

不如,在一定時間內,丟開手機,斷開微信等通訊APP,切斷信息源,減少干擾因素,讓自己投入創作和工作。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讓自己工作快起來,生活慢下來


歷史學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會自動膨脹,直至脹滿所有可用的時間。有時候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效率很高了,領導佈置的事情有時候還能提前完成。沒想到總會有新的事情冒出來,比如:上班的時候,部門裡其他的同事又來找你幫忙。一句“能者多勞”可能會讓你陷入無休止的工作中。

比起辦公室工作,在家工作反而會切斷一些干擾,這個時候,我們更加專注於自身的專業工作即可。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面壁”,也就是在私人的時間裡面,去靜靜的聽聽自己,多和自己對話,讓心裡不同的“自我”參與對話和辯論。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而我們在家處理日常公務諸如看郵件、寫報告等,則是越快越好。哈佛大學李歐梵教授認為,生活應該有節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的求快,在工作場合和生活採用不同的時間視角,生活慢是過日子,而不是“趕日子”。

儘可能快的處理的事情:常規事務性的工作、簡單執行性的任務

儘可能慢的事情:欣賞藝術品、重大決策、與家人的閒暇時光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提升自我格局,提前做好計劃

說到“格局為何”,電影《一代宗師》已經最好了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眾生”,一個人為自己的內心樹立什麼樣的最高目標、設立什麼樣的價值尺度,反應了他的格局。

如果你現階段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標是什麼,可以採用雷教授提出過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一週,你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

  • 1:然後在回憶一下完成過程,以及內心的感受
  • 2:問自己,這件事情如此重要,是因什麼呢?

這些最有意義的事情帶來的感受,可能就是你內心深處追求的東西。不只是短期的工作目標,人生也是如此。

孩子吵鬧,注意力不集中,沒心情!在家辦公阻礙重重,這四招幫你

正如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雷教授所說:“如果一個人,處處能以最高的目標為原則,必然能在生活和工作作出正確的決定。”

不管怎麼說,我們面對計劃時,如果能夠拿出勇氣,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那麼我們就可以發現更多的更好的選項,作出更加完美的決定和計劃。

最後

遠程辦公的諸多好處在《重來2》也有提到:從折磨身心的通勤路上解放出來、更好地利用時間高效工作、不用再忍受滯悶的氛圍和千篇一律的文化、降低不必要的溝通與時間成本、時間集中,更專注高效等等。

遠程辦公雖然剛開始有點困難,但是一件看上去繁瑣的工作,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我是 ,歡迎關注我,四年職場經驗,曾任上市公司經理,一個有溫度、又有態度的職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