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農曆新年伊始,希望有福之州的開篇能帶來福氣。待春暖花開,我們可以邁步出戶感受美味與美景的時候,就從有福之州開始吧!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來到福州,正值冬日,然而這裡依然暖意融融,似乎這裡還遠遠沒有過完秋天,或是春天早早地就來了,宜人的氣候讓人一來到這就喜歡上這座城。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三坊七巷中,諸多文人墨客生活過的影子還在。沿著南后街一路走,街市中古老又帶著現代文藝的風情,給人一番歲月靜好之感。福州的西湖雖然沒有杭州那麼出名,卻也有著1700年曆史,這裡風清柳綠,映著藍天白雲、波光盪漾的湖面、精緻的古典園林。上下杭那一排排百年曆史的老宅,可以讓人想象得到當年“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盛景。然而,福州最打動人的,不是浮於眼前的風景,而是當地人的生活。那是對飲食的用心,一日三餐不敷衍,放得下忙碌,享受得了生活。能在慢時光中感受生活,這大概就是有福之州的福氣所在。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福建距離廣東很近,有很多廣東廚師來到福建生活。福建菜與廣東菜都講究真味和養生,在烹飪理念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因此廣東廚師們在這裡總有很多親切感,也總是能在閩粵結合上發揮出很大空間。就像在福州泰禾凱賓斯基酒店泰福酒樓,來自廣東的行政總廚龔陽福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工作過多年,最終來到福州,他笑說這裡是“四福”之地,福建、福州、泰富,還有他的名字中也帶有福。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雖然福建是省會城市,節奏卻沒那麼快,主廚也便有時間和放鬆的心情去研究食材與菜式,一食一味中都能感受到福州的本土生活與真味。龔陽福最喜歡開著自己的小吉普車,四處尋找好食材,用朋友的話說,為了做出好的菜餚,他是那種能上山下海的主廚。曾經旅途中在鼓嶺偶遇過農科院的老教授自己種蘿蔔,那蘿蔔清甜,他便總去鼓嶺買蘿蔔,而海鮮講究新鮮,就要去長樂漳港。有一次他自己開車去漳州,順路買了50公斤春筍回來。去閩侯買雞,也要親自下田去看哪隻雞更肥美,親手抓。於是,在泰福酒樓,每道菜都能從食材的質感和味道中感受得到那份新鮮真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比起廈門的國際化與美食文化的融合,福州更有種在地本土文化的特色。紅糟是福州人從小就喜愛的味道。糟海鮮、糟羊肉都是宴席上常見的菜餚。在泰福,紅糟的黃螺來自長樂漳港。紅紅的酒糟,甜中帶著一絲酒味,爽脆的螺片在紅糟的烘托下更有回味。南煎肝,諧音於福州話中的“兩煎肝”,把豬肝兩面煎一下,搭配洋蔥便是地道的福州風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福州人說,愛喝湯的人都是有情有義之人,因為情義如暖湯,溫潤暖人心。地道的福州婚宴通常有18道菜,其中3道會是湯。雖然沒有趕上過這般隆重的福州宴席,卻在泰福的一餐中也吃了三道湯。福州的佛跳牆,有花雕酒和老抽而色味更濃郁,以小火熬出來,湯水清澈。花菇、秀珍菇、乾貝、鮑魚、花膠……一盅湯真的是應了那句“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海蚌濃湯,漳港的海蚌,廣式的湯,加上手工製作的黑豆腐,鮮甜入味。最後還有五福蓮子羹,糖水是第三道湯,溫潤甜香有餘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慢時光中尋味有福之州,閩粵結合有真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