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发热咳嗽药要登记报告 请理解配合

买发热咳嗽药要登记报告 请理解配合

南都讯 2月10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紫霄、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阎武、珠海市委台港澳办主任邹桦、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沈岩出席。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紫霄表示,从2月9日开始,广东实行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的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全省所有的零售药店,包括网上药店,在销售发热咳嗽类药品时,要实行登记报告。药店工作人员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14天内从疫情高发地来粤或到过疫情高发地人员以及与之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必须劝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当地“三人工作小组”(由街道村委干部、基层医疗机构、民警组成)报告。

周紫霄表示,这么做是为了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做到病例排查一个不漏,也能让有症状的群众能够及早到医疗机构就医就诊,呼吁公众理解和予以配合。

应对返工潮

常监测、少聚集、严防护、强管理

广东正在迎来节后第2波返程高峰,给疫情防控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对此,周紫霄给出复工12字建议:常监测、少聚集、严防护、强管理。

她特别建议,每个企业要建立好返工人员的健康台账,鼓励企事业实行比较灵活的轮值制度,确保一些重点岗位在岗在位,其他人员可考虑采用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来开展办公。另外,错峰就餐、尽量不要聚集在一起吃饭,即使吃饭也要做好整个餐厅的通风、空气流动和防护。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防护物资的储备,比如说给员工备好口罩、测温仪、洗手液、消毒水等消杀用品。建议企业建立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专班,拟定一套如发现疑似病人的处理流程。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防控意识。

此外,周紫霄在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从重点疫情发生地返粤的务工人员要严格隔离14天。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也表示,继续“外防输入”,目前珠海发现确诊病例共85例,这85例里面只有12名是本地病例。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系统三部门联动,继续加大社区防控。

珠澳联防联治

每天三次互通信息

珠海和澳门两市人员往来密集、频繁,如何联动防控?珠海市副市长阎武用“三个一”来形容珠澳合作机制,通过该机制,珠海前线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分享和应用到了钟南山院士向澳门行政长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

“一座桥”:做好疫情联防联治机制,从1月23日起,两地就建立了联防联治机制,实施每日即时多轮通报的制度。从第2天起,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5点,三次相互通报病例信息、治疗方案、疫情防控措施、口岸对接事宜等。

“一张网”:两地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多架构、全方位、密切联系、四通八达的沟通联络。该机制横向贯通已有的珠澳跨境口岸合作、警务合作、医疗转诊等沟通机制,纵向上可以直达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向下可以贯穿着医生、护士、基层、社区、村工作人员和物业、保安。他举例,通过联防联治机制,珠海前线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分享和应用到了钟南山院士向澳门行政长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

“一双手”:疫情爆发后,澳门企业家等知名人士积极支援疫情防控,从海外采购医疗防疫物资进行捐助。珠海也及时收集汇总相关信息,并第一时间向澳方通报,协助澳门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工作。

两地口岸通关区域如何加强防控?珠海市委台港澳办主任邹桦介绍,目前珠海湾仔口岸运行正常,压缩了部分轮渡航班班次,每天的轮渡航班从110次压缩到56次。疫情发生以后,口岸区域加强卫生消毒,每天都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对废弃的口罩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此外,加强了口岸疫情的排查和管控工作,在口岸区域设置有专门的健康申报区,安排专人来落实每一个出入境旅客申报填写健康申明卡,加强对旅客的体温检测。

应对复工

珠海已为三批企业放贷1.6亿

企业复工,珠海有哪些措施?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沈岩介绍,珠海已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主要从劳动用工、融资信贷、科技创新、市民和企业员工金融保障以及专项政策等十个方面着手。目前珠海市工信部门和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已经共同为三批珠海市企业协调发放贷款,其中珠海市广发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已经为19家企业授信1.6亿元,目前企业拿到的相关贷款资金已经近8000多万。

珠海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开展分类指导,在疫情爆发以来,珠海第一时间启动了对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企业的提前复工,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原材料短缺、设备调试、员工短缺、上下游企业产业链不能协同开工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珠海鼓励民营业主方和承租方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租金,舒缓目前仍不具备营业条件的餐饮旅游等企业的开工压力。实施网格化的管理和服务,分别就大型龙头企业、重要重点企业、城乡运行保障企业,以及重要国际卫生企业、供港供澳企业开展点对点的服务。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张沛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张沛 谭庆驹 实习生 郑雨晨

视频:南都记者 杨杰 张驰 陈艺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