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师范本科生是先考研好?还是先考教师编制好?

祥子178255296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各好好,各有利弊。我觉得你要有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先考教师编制是短期规划,先考研是长期规划。

从当前教师的就业环境来看,从个人的发展来看,我更倾向于长期规划师范本科生先考研比较好。

一、先考编的利弊

1.利处

先考编意味着就有了稳定收入,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职业就变得明朗化。

“传道受业解惑”,站上三尺讲台,是每个师范生的梦想。大学四年,一般的家庭经济会被一个大学生拖得支离破碎,一个普通的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是不容易的,往往很多家庭希望孩子大学四年以后就选择就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先考编就可以缓解这方面的压力。

先考编也让自己的职业变得清晰起来,考取了事业编制,也就意味着自己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有事业单位的一系列保障。

2.弊处

当前教师的就业环境和当前的教育政策来看,研究生和一本师范生可以在城市中学就业,而普通二本生只能选择乡镇中学就业,部分二本生和大专生只能选择乡镇的小学就业。

我们本地的政策也是大致如此,导致每年的师范生考取事业编制的教师竞争非常大,最后大家不得不选择考特岗,来缓解就业的压力。考上特岗的老师必须去比较偏远、落后的地方呆5年,才可以重新参加本地的教师考调,进入二次竞争。偏远、落后的地方的条件是很多当代大学生不能容忍的,没有一个好的,过硬的心态,根本就支撑不了5年。这还是在我们西南落后地区,才有特岗的考试,有很多地方还没有。

在乡镇工作5年的本科生,职称上评聘也大受影响。一般本科生出来专业技术岗位为二级教师,5年之后有条件可以参加一级教师的评聘。但是这完全是不大可能的,因为现在私立学校的冲击,乡镇学生的生源质量大大降低,想有好的教学成绩是不可能的,评聘的硬软件想取得一两个,都显得相当困难。再加上乡镇的评聘指数少,一般想让自己的职称往上走一级都特别不容易。

我认识的很多乡镇老师,在乡镇当了7、8年的老师,都还是老二级,而考调上城市学校的老师,很快职称就有了改观,二级变成了一级。一级、二级,这中间工资可是有不少的差距呀!

二、先考研的利弊:

1.利处。

考研以后,起点比较高。符合当今就业的趋势,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大城市就业当老师,或者进入小城市当高中老师。可以缓解本科毕业就业的压力。

考研以后,路子更宽了,职称更高了,收入更高了。

考研以后,走的路子更多一些。就业以后,只要是国家事业单位,一般对研究生都有很多补贴,补助金。这个补助在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出来以后,基本上享受的工资待遇就是一级教师的工资待遇,二级教师上班以后需要5年才有机会可以竞聘一级岗位,而硕士研究生出来就是一级。这和一般本科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本科上最少需要5年,而研究生只需要3年(就读)。

也就是说,研究生在就业岗位,就业城市和收入上大大领先本科生。

2.弊处

研究生需要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就业,这大大地加重了家庭的压力,会面对更多的挑战。

本科生到研究生,读了至少7年,很多家庭不堪重负,这个年龄也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假如选择结婚生子,生活就会面对更多地挑战。随着政策的变化,也会失去3年的机遇。

我们学校的年轻老师,高不成,低不就,27,28的年龄也不好找对象,这是一个老大的难题。造成很多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很苦恼!最大地38了,都还没有对象,有人说,他们的眼光高。而实际上,他们是“哑巴吃黄连”,错过了找对象,结婚的年龄,剩男剩女有这么好找对象的么!事业上有了自己的竞争力,而婚姻上,却完全没有了年龄的竞争力。

总之:师范本科生先考研好,先考教师编制也好,各有各的利弊。但是,我的观点是先考研好。自己站的起点高,很多东西虽然随着变化,但是只要自己足够优秀,这么选择才是聪明的选择。


忧优纵横侃教育


师范生毕业后,先考编还是去读研?两者优点分析,请参考!

一直以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去“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能帮助学生们的成长,也能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子来说,当顺利通过高考,走进师范类高校之后,接下来的四年,将会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以期在毕业之后,能够脚踏实地,做好一名老师的职责。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怎样利用有限的时光,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很重要。作为一名师范生,如果充分利用好四年的光阴,想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具备竞争力和职业素养的老师,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而当同学们,经过大一、大二的忙碌学习之后,迎来相对宽松的大三学年,许多师范生将会有这样的顾虑,那就是在大学毕业后,是直接去考编,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是及早做好考研的准备,以便在毕业时,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

因为不同的目标之下,同学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努力,比如说,如果选择了考编,那么大家将会努力提升教学的能力,争取更多实习的机会;而那些选择考研的师范生,则会开始起早贪黑的学习模式,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专业课、英语、政治课程的学习上。

那么,对于高考之后,选择从事教育职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大学毕业之时,应该选择考编,还是应该继续提升自己,选择去读研呢?关于两者的利弊分析,请各位同学参考。

从考编的优点来分析

虽然说,师范类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拿到教师资格证是硬性要求;不过,并不代表着,有了教师资格证,就能拥有教师编制。

若想成为公立学校中,有编制的教师,还需要同学们,时刻关注地方教育局的教师招考信息,以便及时参加当年的教师招考。

通过笔试、面试、试讲、体检等程序之后,大家才能顺利成为一名有编制的老师。对于毕业生来说,拥有教师编制,将会有许多的好处。

1、职业规划明朗

并不是所以的师范生,都能在毕业之际,顺利拿到教师编制的,而当拿到老师的编制后,大家从事教师岗位,将会有一系列的保障,职业规划将会明朗起来。

2、有晋升的机会

和合同制的教师相比较,通过考编的教师,有着相对稳定的晋升机制,除了教师之外,还有机会从事学校里的行政管理工作等;而没有编制的老师,只能从事教师的岗位。

3、工资收入稳定

从师范类高校毕业,对于许多师范生来说,大家将会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事教师职业的同时,也能过上期待的生活,当然大家离不开稳定的工资收入,而考编则会让老师的工资收入,更加稳定。

选择读研,会有哪些好处?

对于师范生来说,考研成功后,继续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以及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提升个人竞争力,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过,若想在大学毕业之际,顺利由本科生转变成研究生,需要大家忍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并且还需要具备坚持不懈地精神,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赢得考研中的胜利。

从近年报考研究生的数量来看,大有逐年增长的势头,那么对于师范生来说,选择读研会有哪些有利的一面呢?

1、符合终生学习的趋势

随着教育的发展,国民文化素养普遍提升,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促使大家,怀着“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去提升自己。

早些年,大专生、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比较稀缺,而眼前,大学毕业生数量与年增长,市场对大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趋势之下,通过考研去提升,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的地步。

2、有机会进一线城市任教

如果说,在本科阶段,所读的大学并非师范类的名校,但是在毕业之后,却希望能够进一线城市做教育工作,那么,对于这些同学来说,通过考研达到逆袭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方法。

当然,如果选择去考研、去读研,建议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这样才能在研究生毕业后,实现走进一线城市任教的愿望。

如果说,同学们在大学毕业后,先选择考编,希望尽快步入职场,其实也可以在任教期间,继续提升自己,甚至选择就读在职研究生,来提升学历。

只不过,一边授课育人,一边学习提升,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尤其那些结婚生子的教师,还会迎来生活中的挑战。

而那些在毕业后,选择读研的师范生,他们将会错过两年或者三年的机遇,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将会面临一些抉择和考验,但是也会争取到新的机遇。

毕业之后,是去考编还是选择读研,师范生该怎样去选择?大家应该了解两者之间的优点和弊端,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做出相对聪慧的选择。


教育锦囊


个人建议,先考编。你研究生出来还是要考编,等你那时候研究生毕业,跟你竞争的研究生也会多,工作都差不多,何必再浪费这个时间呢。不过目前研究生待遇是要好一点,升职快,还有额外补贴,但只是目前,之后不一定有。而且,入编后也会支持考研提高学历的。


Coach黎


我觉得先考研,研究生考完“戏路更宽”。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