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蜜蜂?

行者东海


感谢提问:关于蜜蜂要怎么养?冬天收回来的。目前养殖的蜜蜂主要有中蜂和意蜂,蜂种不同,饲养的方法会有差异,但是在技术方面基本相通的,养蜂人的蜜蜂群,有部分是从野外收回来的,因为蜜蜂每年有两个时期容易产生分蜂,还有一种是出逃的蜂群,那么在冬天从野外收回来的蜜蜂要怎么养,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分蜂群,想要留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蜜蜂要怎么养

首先来说一下中蜂,中蜂的饲养方法有土养和活框养殖,对饲养环境没有太多讲究,因为中蜂对蜜源采集方面,种类广泛,所以目前养殖中蜂如此普遍。

中蜂土养是一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已有很长的饲养历史,蜂具简便,不用投入太多时间管理,非常适合兼职养蜂人员和一些年老的蜂农饲养,每年可以取蜜一到两次,在正常情况下,土养蜜蜂相比活框养殖的发展更为迅速。


中蜂活框养殖,是从引进意蜂后,才开始使用活框来饲养中蜂,活框养殖更加职业化,方便检查蜂群,易掌控蜂群分蜂,取蜜更方便,对病虫灾害能够及早发现,也比较好防治。

在来说一下意蜂,意蜂属于进口货,其特点显著,就是采集能力强,蜂蜜产量高,但是只针对大面积的蜜源,对零星蜜源不起作用,所以蜂蜜营养成分相对单一,意蜂相比于中蜂,沾染病虫的几率更高,所以饲养意蜂,不太适合长期定点饲养,需要外出追花夺蜜。



冬天收回来的蜜蜂该怎么养

说到收蜂,几乎每个养蜂人都有从野外收到蜂群的经历,但是在冬天还能收到的蜂群,还是比较少见的,很明显这不是分蜂群,根据蜂虫虫的养蜂经验来看,这应该是一群出逃的蜜蜂,要想留住,必须做好这几点。


冬天外界蜜源不多,天气寒冷,不利于蜜蜂出勤采集,所以这时候收回来的蜜蜂群必须要饲喂,然后在做好保温,如果家里还有其他蜂群,而且是强群,那么可以采用活框养殖,需要从其他强群抽取部分蜜子充足的蜂脾来给这群蜜蜂,让蜜蜂在有蜜有子环境里安全过冬。对于家里没有任何蜂群的人来说,只能使用土养,做好保温的情况下,加强饲喂,可以放到室内来饲养,这样蜜蜂比较容易过冬。


山娃养蜂


养殖蜜蜂四大条件,缺一不可,要牢牢谨记

一、养蜂场地

首先,选场对于养蜂人来讲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个场地就是地利。我们要保证蜂场周围的2.5千米的范围之内,应该具备充足的蜜源植物和辅蜜粉植物。而且主辅要相互协调搭配。场地最好选择在向日近山坡地,能够保证光照充足,背靠高山为屏障,上面有自然遮阴,夏天也能通南冯,冬天能阻挡北风的严寒,同时也要考虑地理人文,水量,交通等,但愿不要遇到神经病。

二、选购蜂群

选购时间:如果你在北方,应该在4到5月份就该选择蜂群,因为这个时候正值蜜蜂繁殖,挑选比较稳定,而且外面环境比较好,饲养就会容易成功。

选购方式:首先在蜂箱巢门观测,如果工蜂出入比较勤,采集花粉多,一般蜂群比较有活力。然后打开检查,如果工蜂安静平稳不慌张,说明习性温顺。如果蜂王大,足粗,胸宽,腹长丰满,全身绒毛,产卵灵活,说明很健壮,还年轻,能力强。

排列组合: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蜜蜂饲养

这个是很重要的。

1、补助饲养:

什么是补助喂养呢?所谓补助,就是缺。也就是蜜源不足的时候要对蜂群人工饲喂。方法如下:

①补蜂蜜。喂蜂蜜,可以用蜂蜜加温水2成然后稀释,稀释之后的蜂蜜,可以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的饲喂器当中进行饲喂。

②补糖浆。糖浆,要以白糖然后加水5成左右,经过人工加热溶解后静置放凉到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吸收,不宜采用红糖此时。

2、奖励:所谓奖励,就是对于小蜜蜂来说,你活干的不错,繁殖的好,累,就给你一定奖励,在蜂群的繁殖期和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方式。正常来说,是给少量的百分之60蜜液或者百分之50的糖浆,早春的时候隔一天一次,以后消耗增加,可以每天都进行一次。时间要从流蜜期前40天开始,知道大量蜜粉采完。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

3、饲喂花粉:喂花粉的目的是给蜜蜂补蛋白质。在越冬后期和春季初期,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4、饲喂水分及盐类:

①水分。普通每一蜂群一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浸湿的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在糖浆当中加入百分之1的的食盐。


中国农林科技网


在我的学老坑蜂场里,很多人会问我蜜蜂怎么养?养蜜蜂也是个技术活,需要了解蜜蜂的习性,日常也是要去管理的,平时不去管理是发展不起来的,有什么管理技术要点?下边我总结一下。

1.要会调整蜂群,通常是调子脾,让弱群强起来,强群减弱一些,免得分蜂。

2.要会育蜂王,急造王台,人工王台,自然王台都可以,但要想大面积养殖,必须学会人工育王。

3.要会检查蜜蜂,检查子脾情况,粉蜜情况,有无失王!这都是很多细节问题在里边!

养好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时看到养蜂人打蜜那么好,其实后边是有很多的付出才会得到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家大型蜂场,每天都要去管理,打理,平时有空了也要到山上收野蜂,收回来的野蜂跟自家蜂杂交,提高蜂群抗病能力,保持蜂群基因多样性,防止退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总结的这些,新手可能会很多看不懂,里边藏着大量的信息,要调怎样的子脾?怎样育蜂王?怎样杂交蜜蜂?都是问题,有一样你不会,养蜜蜂你都会感到吃力。想了解更多养蜂知识,可以关注我头条号,私信给我也行,我知道的都会全部告诉大家,虽是同行,但都是五湖四海朋友,怎好拒接!




学老坑养蜂达人


我也是养殖蜜蜂的,最近发现有些人想养蜜蜂,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养,甚至还担心养蜂是不是很辛苦。下面就介绍一些重要的蜜蜂养殖经验要求,让你养蜜蜂不再有后顾之忧。

1.蜜蜂的大量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到5月初,还有8月,9月,10月份,在这几个月最容易分蜂,需要特别注意,至少7天检查一下是否有蜂王台,如果不想分蜂可以摘下来。在春天花期,就算是有两脾蜜蜂也可以很快繁殖成一箱子满满的。



2.品种的选择,山区建议养殖中蜂,经常转场养意蜂。现在养殖最多的蜜蜂有两种,中蜂和意蜂,中蜂也就是土蜜蜂(野生的就是)。中蜂容易养殖,蜂蜜品质更好,药用价值高。意蜂适合在大面积种植蜜源地区养殖,蜂蜜产量高,成分单一,冬天消耗食物多。但是可以生产蜂王浆,蜂胶。


3.蜜蜂的养殖方式有好几种,主要有土法养殖,防野生养殖,活动箱子养殖。平时经常看见的就是活动箱子养殖,一些农村用土法养殖中蜂比较多,也有野生养殖。总的来说,土法养殖最简单,蜂蜜品质更好。

5.蜜蜂的病虫害比较多,除了常见马蜂,蟾蜍,蜘蛛这些外部天敌。还要注意蜂箱里面的巢虫,主要是腊螟幼虫,里面有很多蜘蛛丝一样的就是腊螟虫。除了冬天比较少,夏天最多。如果看见蜂巢经常大量有不封盖的幼虫,看看是不是得烂子病,是的话用烂子灵治疗。



6.养殖蜜蜂通常需要7天检查一下(蜂群大的如果不是花期可以时间长一点再检查),特别是春天花期防止蜂王分家。如果蜂群比较小,也要经常检查是不是有巢虫。

最后需要说一下,如果在山区建议养殖中蜂。要是经常外地转场养殖意蜂更好,蜂蜜产量更高,还能生产蜂王浆蜂胶。养殖中蜂其实在春天花期取蜜是忙一点。意蜂经常转场也更加忙,需要经常搬蜂箱。如果蜜源少就清闲一点。

这里说的可能不全面,有疑问可以回复交流。


蜂果仁


每年大寒前后包装繁蜂,前往云南四川再转湖南湖北油菜场地主攻油菜花蜜。而后一路向北在长江中游柑橘场地过渡后前往陕西延安河南卢氏山东追赶洋槐蜜。抓住了油菜洋槐两个主要蜜源,养蜂人终于可以松口气,不仅去年越冬饲料转场费用解决了还有剩余。(洋槐同时赶三个花期,分别从平原向高山转移)抓住了洋槐今年赶花算没白跑,因洋槐蜜价高产量大。

洋槐结束后进山繁蜂修整,六月份前往甘肃河北赶荆条或者东北赶椴树,秋季有去内蒙赶向日葵荞麦的,有去青海脱油菜花粉的,最后打到回府落地五倍子菊花场地,全年花期结束。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老杨家纯蜂蜜


如何养蜜蜂?养蜜蜂的地域不同,养蜂的数量不同,那么养蜂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今天我结合我们南方养蜂管理方法,和总结一些资料,做了一些简单的回答,因为任何一个养殖真的非常不简单,不可能这几点能包括完,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学习和分析,下面开始:

养蜜蜂先要准备养殖设备,然后选购蜂群,再选择好的场地饲养,在饲养过程当中,要做好喂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二、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三、场地选择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我还是一那句话,根据当地情况,和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才能养殖好蜜蜂,才能增收加收;养蜂的新手要多找资料,多学习,现在互联网时代,有什么不懂的问出来,细心找,总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一日之间


养蜂首先要爱蜂,其他条件在于人,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罪。若选择意蜂一般得移动养殖,选定蜜源好的地方,收入可观。若选择中蜂多数固定饲养,由于蜜源欠缺,收入低(中蜂产蜜没意蜂高)。至于技术拜师傅学中干,干中学也行。困难在于人解决,只要有恆心。




李尔勋1


我开始学习养蜂,差不多是96年吧,养了几箱中蜂和几箱意蜂,主要考虑养哪种合适,那个时候我是业余爱好,主要工作是做木工活,蜂箱什么的都是自己做的,也能卖点蜂蜜补贴家用,后来因为在家做木工找不到老婆,女孩子都出门打工了,只能放弃家里的工作,带着几箱意蜂也出门打工,哈哈,写到这里我都不好意思,但是情况就是这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上海浦东新区认识了一位养蜂孙师傅,经常跟他交流,他送了我好多关于养蜂的书籍,包括东北虎林县的杨多福老师著作的数控养蜂法,那个时候理论知识学的比较多。

我正式专业养蜂已经是08年的事情了,离开上海回老家发展,所以还是想从养蜂入手,(那个时候晚上没事,就看多了致富(负)经,中央7套),之前的一些蜂友每个人送了我几箱意蜂,当年就发展到了二十多箱,因为繁蜂需要投资,基本没有赚钱。

第二年也就是08年,油菜花流蜜期,打了一千多斤蜂蜜,洋槐花期打了两百多斤,期间蜂王浆产量也不错,蜂场也发展到了四十多箱,因为我们家在长江中下游,夏季荆条和荆芥一直都有零星蜜源,喂糖开支比较少,主要用来奖励饲喂,生产蜂王浆,到中秋节期过后,蜂场发展到了六十多箱蜜蜂了,高箱四十多个,平箱都是育王交尾群发展起来的,进到茶花场地就都是生产群了,共脱到五百多斤茶花粉,除了开年春繁用,还有多余的可以交合作社,这是一年的生产情况,期间最辛苦的事情就是取王浆了,我负责移虫,我父亲帮我刮浆,有的时候忙到晚上还要下浆框,毕竟生产王浆就是拿时间换来的。

虽然感觉这样就不错了,丰收了,但是蜂产品收购价好低,一年到头辛苦赚到手的钱算下来还没有公司上班多(上海打工期间,因为工作出色,公司老总已经提拔我当到了公司主管,所以工资待遇还是不错),老婆又怕蜜蜂蛰,一直反对我养蜂,就这样一直坚持到2010年,蜂场发展到了一百多箱,看着规模比较大了,但是管理更累了,因为蜂群要经常检查,还有治螨,最烦就是治螨了,稍微大意就会垮蜂,不够细心的人是不行的,我附近一个朋友来跟我学养蜂,有空就打麻将,蜂箱被猪拱翻了都不知道,当然就养不成了,

10年下半年腰椎病发作,估计是经常弯腰检查蜂群,太过劳累所致,自己干不了活,老婆又坚决反对,只有忍痛割爱,将蜂场转手给别人了,期间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也交接了好多养蜂圈里的朋友,也算欣慰!

现在我在广东这边发展,业余时间还是养了几十箱中华蜜蜂,管理不用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对养蜂事业的眷恋吧!一入蜂门深似海,蓦然回首已半生,酿得百花甘如蜜,蜂落黄尘谁人知!


岭南中华蜜蜂养殖


对于蜜蜂心里总怀有一种亲切之感,首先是蜜蜂是世上最勤劳的动物,大家对于辛勤工作的人都比作勤劳的小蜜蜂,其次是蜜蜂能酿出比生活还甜的蜂蜜,所以心里很喜欢小蜜蜂,养过蜜蜂,知道怎么养蜜蜂。

目前市场上对于土蜂蜜的购买力还是很大,部份人也是通过养蜂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我们家乡就有可以用马驮的菖河蜂蜜,很出名的,很多人都想尝试着养蜂。

蜜蜂要怎么养?

1、养殖的蜜蜂怎么来。

①发现分家的蜜蜂。

当一窝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或者另一个蜂王已经长大,这窝蜂就必须分蜂,也叫蜜蜂分家,老蜂王或者新蜂王会就会带领一部分工蜂和雄蜂飞离原有的蜂巢,去寻找另一处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会带走部份蜂蜜给自己在未安家时食用,当我们发现分家的蜜蜂时就要想办法收正在找家的蜜蜂。

②引诱分家的蜜蜂到移动的箱体。

当发现了分家的蜜蜂时,就要想办法去引诱蜜蜂到自已家里的蜂箱里,在农村要准备时一个方的或才圆,也可以是椭圆箱体,在箱体里涂上蜡蜜,或者白糖水,还要准备一砣燃烧的牛粪,找到分家的蜜蜂时,用燃烧的牛粪烟火慢慢的熏蜂群,让蜂群飞散开后,找到蜂王,引诱蜂王进入准备好的箱体,就算成功收到蜜蜂了。

③、将蜜蜂移到墙里的蜂箱。

在不惊扰蜜蜂的过程中,将装有蜜蜂的箱体带回家里,转移到墙里的蜂箱,移到过程中,要慢慢的打开箱体,用牛粪烟火慢慢的熏蜂群,让蜂群进入蜂箱,因为蜂箱里有蜜蜡或者白糖水,蜜蜂在蜂箱里在住了,就可以养蜂了。

2、养蜂。

①养蜂。

刚开始养蜂时,由于蜜蜂还稳定,还不能及时采到花蜜,还要给蜜蜂喂一点糖浆或者蜂蜜水,让蜂群稳定生活下来,两三天后,蜜蜂能正常采花,就可以饲养了。

②蜜蜂的天敌。

蜜蜂最怕的天敌就是叫葫芦包蜂,也叫马蜂,他会来蜜蜂箱里偷吃蜂蜜,咬死蜜蜂的蜂儿,或才叼走蜂儿,对蜜蜂的破坏相当大,一旦发现,要及时将马蜂打死。

总结

养殖蜜蜂一个细活,要细心观察,精心饲养才能养好,也是一门技术活,只有通过自己慢慢摸索,才能找到养蜜蜂的方法,才能养好蜜蜂,让蜜蜂产出自己喜欢的蜂蜜。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助您,如何什么没回答好的可以补充回答,交流讨论,喜欢我的回答就点击关注我。


以文温暖三农


如何养蜜蜂?

如何养蜜蜂?这个巨大的话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如果你对养蜂有兴趣,不妨跟随我的脚步,让你一步一步地成为真正的养蜂人。

第一步:成为养蜂人的条件

每一个想成为养蜂的人,必须具备养蜂的条件。

1.对蜂毒不能有过敏反应。一个真正的养蜂人,挨蜂蛰是家常便饭,如果有过敏体质会相当的麻烦。对蜂毒过敏的人虽然不多,如果过敏,可以去医院做脱敏治疗。

2.泰然自若地与蜜蜂相处并非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后天逐渐锻炼出来的。养蜂,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优秀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养蜂之前,必须先了解蜜蜂以及养蜂的知识,了解自己是否具备养蜂条件。

3.必须有合适的养蜂地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蜜源。家庭养蜂,不能给邻居和周围住户造成困扰和伤害,否则,不间断的邻里纠纷会提前结束你的养蜂生涯。

第二步:系统化的养蜂理论学习

养蜂技术是一门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养蜂新手,最缺的是养蜂经验,但并不缺养蜂资料。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并快速地成长。

1.购买专业的养蜂书籍,如果你只想养中蜂,可以购买正规出版社的中蜂养殖书籍。养蜂书籍能够帮助你比较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蜜蜂和蜜蜂养殖技术。

2.花10天的时间认真阅读全书的每一个章节,从认识蜜蜂开始,逐步了解蜜源、蜂群管理、蜂蜜生产和销售、病虫害防止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章节,做上记号,把页面折起来。

3.再花5天时间复习一遍,特别针对做记号的章节,如果还是不太明白、不太理解的问题,必须记录下来。例如,如何诱蜂、如何介王、如何合并蜂群、如何防治巢虫、如何灭胡蜂等。

第三步:网络的养蜂知识积累

养蜂书籍是系统化的学习,而网络养蜂知识是养蜂人的经验分享,是碎片化的知识积累,也是养蜂书籍知识的补充。不过,网络知识良莠不齐,养蜂新手必须仔细甄别。

1.今日头条是学习养蜂知识的最佳网络平台。平常有阅读养蜂文章的读者,平台会源源不断地推荐相关的文章。如果某篇文章对你有益,关注了文章作者,该作者的文章一旦更新,就会在第一时间跃入你的眼帘。

2.在头条,你可以使用头条的搜索功能,变被动阅读为主动学习。在第二步的学习中,不太明白、不太理解的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例如,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如何诱蜂“,将有众多优质答案展示给你,如下图所示:

分别选择搜索框下方的“综合”、“

视频”、“问答”等,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选择“视频”,将带你进入亲临其境的诱蜂现场。如下图:

如果选择“问答”,系统不仅会推荐优质的答案,还可以邀请创作者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如图:

第四步:成为养蜂族的一员

养蜂的理论至少需要经过1~3个月的时间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如果你还没有被吓倒、畏缩,接下来将带你成为养蜂族的一员。

1.通过认识和接触周边的养蜂人,你可以获得有别于书籍的、更加接地气的养蜂知识。养蜂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当地养蜂人的经验,对你的蜜蜂养殖更加适合、更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你还可以通过当地养蜂人获得蜂种。

2.获得蜂种后,你就真正成为养蜂族的一员,可以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同时检验你的理论学习水平。养殖业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建议养蜂新手先购买3-5群,开始数量不宜太多,以后再慢慢发展。

3.养蜂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南北地域的差别、气候环境的差别。因此,

养蜂技术要不能生搬硬套,想要真正养好蜂,就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适应当地环境、适合自己操作的养蜂方法。

4.养蜂,就要了解蜜蜂,从蜜蜂的生活习性入手,对蜂群进行科学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蜜蜂分蜂、飞逃、疾病等问题,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亡羊补牢、病急乱投医都是不足取的。

5.“王好、群强、蜜足”,是养好蜜蜂的准则。

勤换蜂王、蜂多余脾、养殖强群,才能获得高产、稳产,才能抵御各种干扰和病虫害侵扰。蜜蜂饲料,以留为主、以喂为辅助;蜜蜂病虫害,预防为主、以治为辅。

第五步:行百里路半九十

蜜蜂养殖是按年来计算周期的,经过春夏秋冬的磨练,经过风霜雪雨的熏陶,经过一年摸爬滚打的养蜂新手,就可以进行年度总结了。如果在这一年中,蜂群增值了一倍以上,每群产量超过10斤,那么,你就顺利结业了。

养蜂路是坎坷的,有喜悦,也有惆怅;有收获,也有困惑。俗话说,行百里路半九十,对养蜂新手来说,路才刚刚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壮大自己。接下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你去解决和面对,还有许多难题等待你来攻克。目前,中蜂养殖只是借鉴意蜂的养殖技术,并不完全适应中蜂的生活习性,还有待于养蜂人不断地探索和开拓。你有信心吗?

总结:每一个想成为养蜂的人,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养蜂的条件,然后进行系统化的养蜂理论学习,网络的养蜂知识积累,才能成为养蜂族的一员。经过一年摸爬滚打的养蜂新手,养蜂的路才刚刚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壮大自己,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开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