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楨殺掉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慈禧是如何對待丁寶楨的?

yuan_jian


丁寶楨,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晚清名臣,為官生涯中,勇於擔當、清廉剛正,一生致力於報國愛民。

丁寶楨1853年中進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1864年丁寶楨升任山東布政使,1866年山東巡撫閻敬銘退休,舉薦丁寶楨來代替自己,於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東巡撫。

1861年咸豐皇帝病死在承德行,遺命以皇長子載淳繼承皇帝位,並派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弼幼主,主持政務。可是幼主的生母慈禧暗中準備和咸豐皇帝的異母弟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最後成功地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去了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的權力。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由於充當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秘密聯繫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成了朝中顯赫的人物。

1869年,久在宮闈的安德海想出宮遊玩並藉機斂財,遂藉口預備同治帝大婚典禮,再三請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獲得慈禧太后許可。有了太后的支持,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擅出宮禁的祖制於不顧,帶領著一班隨從,前呼後擁地出京了。

清朝有個這樣的律法:太監私自出宮,但凡有觸犯者,多會被處以極刑。

安德海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在未知會任何官方衙門的情況下,便違反祖制、擅出宮禁,號稱欽差,卻並未攜帶任何公文,一路又過於威風張揚,在途經山東德州境內時,德州知州趙新立即將此事上報巡撫丁寶楨,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仗勢驕橫非常憤慨,接報後立擬密摺上奏軍機處,並令泰安縣被知縣何毓福抓獲安德海押往濟南,由丁寶楨親自審訊。8月6日,丁寶楨接到由軍機處寄發的密諭,內稱:“該太監擅離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著丁寶楨迅速派委幹員於所屬地方將六品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即著曾國藩飭屬一體嚴拿正法。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其隨從人等有跡近匪類者,並著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8月7日,丁寶楨親自查驗確實後,遵旨將安德海就地正法於濟南!

這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驚人之舉,一時震驚滿清朝野,曾國藩讚歎丁寶楨為“豪傑士”,權閹安德海伏法,也使得朝野上下人心大快,一時“丁青天”之譽傳遍民間!

丁寶楨殺了安德海之後,慈禧卻沒有對他進行報復!為什麼呢?

一是安德海屬於咎由自取:雖然獲得慈禧太后許可,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但該辦的手續你得辦啊!明知道清朝皇室的祖宗家法但凡有太監觸犯,多會被處以極刑,你不辦理相關手續,誰能證明是慈禧許可你出宮的啊?即使你出宮,你一個小小的太監,那麼高調幹嘛?你悄悄的跑去江南玩耍,誰知道你是太監私自出宮啊?還有,一路上高調收取“孝敬”,你這是自作死啊!

二是安德海之死已成定局:丁寶楨給軍機處上奏了密摺,軍機處也回覆了,要丁寶楨“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即使慈禧要發聖旨或懿旨要丁寶楨刀下留人,時間來不及了啊!

三是在安德海之死已成定局的情況下,慈禧做善後工作,趁此機會整飭宮禁,落個好名聲!

四是這件事情一時之間傳遍了滿清朝野,如果針對丁寶楨,那麼滿朝文武及天下百姓都知道慈禧是為了安德海報仇,那麼慈禧的“聖母皇太后”的名聲可就臭了!

乾脆算了,反正太監多,沒有了安德海,還有張德海、李德海、王德海…………

1876年丁寶楨受到光緒帝的接見,被授頭品頂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代替吳棠署理四川總督一職。1886年丁寶楨在四川總督任上去世,享年66歲,清朝廷追贈其太子太保,諡號文誠!




大江侃歷史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辛酉政變期間,安德海施展苦肉計,故意惹事被慈禧太后發回京城慎刑司受刑,他隨身攜帶兩宮太后的密旨交給了恭親王奕訢,由此形成叔嫂合謀,廢除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實行垂簾聽政。安德海因此立下大功,為人處事愈發驕橫,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小命。

同治八年(1869),久在宮闈的安德海想出宮遊玩並趁機斂財,於是向慈禧太后軟磨硬泡,借備辦同治帝大婚用品為由,讓他到江南採辦龍袍和時興衣料,獲得了慈禧太后的默許。安德海夥同太監陳玉祥、李平安等一行,浩浩蕩蕩乘坐兩艘大船南下,打著“奉旨欽差”的旗號一路上威風張揚,在山東泰安被知縣何毓福抓獲,連夜送往省城濟南。

山東巡撫丁寶楨一向清廉剛正,對安德海仗勢驕橫的行為極為憤慨,當即將其沿途的種種不法行徑密奏朝廷。接到奏報的同治帝利用慈禧太后讓其看摺子的時機,夥同恭親王奕訢獲得了慈安太后的同意,回覆了一道“著即正法”的上諭並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濟南。丁寶楨接到上諭,連夜安排劊子手“出紅差”,將安德海斬首示眾。安德海在宮內杖著慈禧的榮寵,肆意妄為,把小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給慈禧,同治帝經常為此被生母訓斥,因此對小安之恨之入骨,必欲殺之而後快。出宮前,有人勸安德海說:“我朝祖制,不準太監出京。”安德海輕蔑地說:“ 太后垂簾聽政, 祖制上也是沒有的,現在不也有了?”

安德海的死還與同治四年恭親王遭打壓一事關係密切,他時常在慈禧面前煽風點火,指責恭王管理內務府過於嚴苛,竟然連太后宮裡的日常用品也要減免。同治四年(1865年),羽翼已豐的慈禧太后借編修蔡壽祺上疏彈劾之機,以目無君上的罪名,免去奕訢議政王及其他所有職務,後經朝中大臣極力求情,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並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殺掉安德海,使遭受打壓的恭親王出了一口惡氣,但卻因此被慈禧所嫉恨,間接導致了1884年的甲申易樞,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大臣被全部撤換。丁寶楨是安德海之死的直接責任人,但慈禧卻沒有對他進行報復,主要原因是安德海咎由自取和木已成舟。慈禧太后得知安德海必死無疑後,認為不如趁此機會整飭宮禁,或許還能落得賢明的好名聲。於是她召見內務府大臣,責備他們對太監約束不嚴,又明發上諭,申明朝廷整飭綱紀的決心,令丁寶楨審訊隨同安德海出京的另外五名太監,並依律量刑。丁寶楨斬殺安德海的消息使朝野上下大快人心,慈禧的善後行動也落得了好名聲,朝廷內外無不稱頌聖母皇太后聖明燭照。
丁寶楨未遭報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原來當時宮內外紛紛傳言安德海與慈禧太后存在不清不楚的兩性關係,丁寶楨將小安子斬首後暴屍三日示眾,讓濟南百姓親眼見證其是個如假包換的真太監,替慈禧洗刷了不白之冤。丁寶楨不僅沒有因此受到報復,反而因政績卓著而升任四川巡撫,死後追贈其太子太保,諡號文誠,入祀賢良祠,並在山東、四川和貴州建專祠祭祀,慈禧太后還為他題寫了四個大字“國之寶楨”。


歷史茶坊


在清末1869年,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事,山東巡撫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一時間,事情發生後,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一時丁寶楨名聲在外,許多人稱他為“丁青天”。曾國藩也非常欣賞他的魄力,把他稱為“豪傑士”。



安德海是慈禧眼前的大紅人,慈禧的貼身太監。但是山東巡撫丁寶楨,卻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太不給慈禧面子了。但是當時殺安德海的決定是慈安太后和同治帝、軍機處商量後下達的,自己也不能違背,而且丁寶楨為官清廉,有很大的群眾基礎。 因此,慈禧太后只能按捺住自己的怒火,表面上不但沒有動怒,而且還說“丁寶楨殺得好,這安德海也太不像話了。”



而後來慈安太后突然暴亡,慈禧獨掌朝政,但是她卻並沒有對丁寶楨下手。而讓丁寶楨一直做了七年的山東巡撫。丁寶楨為人剛正不阿,而且特別清廉,在山東做出了很多政績,深受百姓愛戴。慈禧太后能夠垂簾聽政左右朝廷幾十年不倒,把兩代帝王玩弄於股掌間,連恭親王都不是她的對手,肯定是有一定才能和謀略的。之所以沒有處罰丁寶楨,而是重用他,肯定有著更深層考慮,丁寶楨作為一方封疆山東巡撫後又升為四川總督、晚清名臣,平叛積極,戡亂有功,在官場中影響力強大。慈禧她自己可不糊塗,也有政治遠見,安德海是什麼樣的人,她自己心知肚明,不值得為了一個太監,寒了天下官員的心。



慈禧深知,國家多事之秋,正值用人之際,斷不能因小失大。 後來,丁寶楨因為政績突出,還升任四川總督。當時光緒皇帝還親自接見了丁寶楨,雖然當時光緒帝較為年少,但是對其很是欣賞,慈禧太后也令人意外的還給丁寶楨賜了寫了四個字“國之寶禎”,對丁寶楨大加讚賞。對於這一舉動,朝野譁然,誰都沒有料到慈禧太后這次竟然這麼大度,使得慈禧的威權和聲望更加大。 而丁寶楨也深受慈禧的感動。到達四川后,整頓吏治,懲治貪腐,使得四川大治,夜不閉戶,道不拾遺,而且四川多年的財政赤字被扭轉,成為四川歷任總督中最受百姓愛戴的一位。

在1886年時,丁寶楨病死,享年66歲,慈禧太后再次大度的賜給美諡“文誠”,而且特意准許山東、四川、貴州等跟丁寶楨有關係的省、地為丁寶楨建忠良祠。 丁寶楨一生剛正不阿,清廉異常,死的時候竟然無錢辦喪事,還是其下屬和朋友湊錢送葬,和明朝海瑞有的一拼。出殯時竟然都有幾萬人送行,成為清朝末年最可敬的大臣之一。而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慈禧的做法大出所有人意料,一反瑕疵必報的常態,大收人心,更加牢固的掌控朝局,獲得漢族大臣的擁戴。


慕藩怪談


慈禧太后在對待丁寶楨殺害安德海這件事情上表現了極其高超的權謀手腕,處置得宜,進退自如,獲得了各方的一致稱讚。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慈禧能夠掌握大清王朝的權柄整整47年絕不是僥倖。而丁寶楨在這件事上的表現也是老辣圓滑至極,盡顯一代名臣風範。

丁寶楨為什麼敢於冒犯慈禧太后殺害安德海?

安德海是慈禧最喜愛、最信任的心腹太監,這不僅在於安德海生性聰明伶俐、巧舌如簧非常善於拍慈禧太后的馬屁,更在於安德海是辛酉政變的大功臣。在八大顧命大臣囂張跋扈,步步緊逼慈禧和慈安兩太后交權的危險時刻,是安德海緊緊站在慈禧一邊,陪伴慈禧度過了那段風雨如晦的黑暗時光,同時也是安德海冒著生命危險,來回給恭親王送信溝通政變事宜。所以慈禧掌權後,安德海自然成為最信任的太監。

但是隨著慈禧大權獨攬的性格逐漸暴露,她和慈安太后,恭親王還有同治皇帝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在這個過程中,無比忠心於慈禧的安德海,自然就成了衝鋒陷陣的主角,多次得罪了慈安太后和恭親王。

更要命的是,安德海為了獲得慈禧的寵信,竟然秘密監視同治皇帝,把同治皇帝的一舉一動都舉報給慈禧,導致同治皇帝心中也恨透了安德海。

所以,慈安太后,恭親王,同治皇帝,這三個大清國最有權勢的人物都要安德海死,他們選中的執行這個光榮任務的人,就是丁寶楨。山東巡撫丁寶楨文武雙全,又是出了名的清官,讓他來整治安德海最好不過。

丁寶楨殺害安德海的過程是嚴密策劃的

1869年,同治皇帝皇帝大婚,26歲的安德海擔任總管大太監也好幾年了,可是他有一個心結,那就是這個總管大太監再厲害,在宮裡算不得什麼,只有到地方才能抖起威風。於是他趁機向慈禧請求下江南置辦龍袍,慈禧答應後,安德海派人想同治皇帝請示,皇帝的回覆說“皇上不管這事。”這句話其實就是為殺安德海做準備,可憐安德海不知道,以為是皇帝同意了。竟然沒有聖旨就出門了。

其實早在1869年正月,丁寶楨進京覲見同治皇帝時,同治皇帝就與他密談過殺安德海的事情,在拜會恭親王時,恭親王也對他進行了面授機宜。這些都是丁寶楨事後對自己的幕僚所說。

安德海行至山東地面時,丁寶楨一面讓與安德海有仇的泰安知縣抓捕安德海,一面以奏摺飛章稟報安德海“無旨出京”等數條大罪。

丁寶楨的奏章到了京城,慈禧太后的反應非常的耐人尋味。同治皇帝直接表態該殺,恭親王和慈安太后附和同治皇帝的表態。大家都以為慈禧會刀下救人,沒想到,慈禧一言不發,並沒有救安德海,而是直接稱病,閉門謝客。

慈禧太后對於丁寶楨殺害安德海這件事上,一開始就表現的非常老到。她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安德海必死無疑。而且安德海的名聲太差了,丁寶楨又是有名的清官,如果此時站出來營救安德海,不但救不了他,反而會引火燒身,恭親王和慈安一定會把慈禧也一起拉下水。但是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要是不救他,會寒了手下人的心。慈禧只能稱病謝客。

而丁寶楨殺害安德海後的表現,也表現除了非常高的情商。他把安德海的屍體曝曬五日。送了慈禧太后一個大人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坊間一直有傳言,慈禧太后如此信任安德海,是因為安德海沒有淨身,他們之間有姦情。這下曝曬五日,一下子就澄清了謠言,送了慈禧一個大人情。

慈禧太后處置丁寶楨殺害安德海時間的手段精彩至極

盛怒之下的慈禧太后不但沒有失去理智,反而非常圓滿的處置了這件事。慈禧太后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把安德海的隨行人員全部斬殺。第二件事是把安德海在京師的家給抄了,財產充公。第三件事是把此事前後所有文件彙編成冊,讓有關人員學習,引以為戒。

這三條措施一出,幾乎所有人都交口稱讚慈禧太后大公無私,慈禧因為安德海被損毀的形象一下子又重新高大光輝起來。

更能顯示慈禧成熟的政治手腕的是,慈禧不但至始至終沒有為難和打擊丁寶楨,反而對他多加提拔重用。1876年,慈禧把丁寶楨提拔為四川總督,丁寶楨在四川任上勤政愛民,興修水利,為四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丁寶楨去世後,慈禧特賜丁寶楨太子太保銜,諡“文誠”,入賢良祠。演繹了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


清墨講歷史


對於這個時候的慈禧來說,一個太監遠不如一個國之棟樑重要,閹黨易割而人才難得!不可否認,慈禧尚未上位亦或上位後根基未穩時,身邊需要能為其矜矜業業蒐羅萬象的人。太監鑑於其特殊的身份,明面上可通後宮出前朝,又因為其自身的缺陷而逐漸形成了不同於常人的辦事風格和手段,著實能給予慈禧諸多幫助,可謂為對外的窗口和策馬之鋼鞭,故可得寵。然而,當慈禧得到公認並地位穩固之後,作為一個有著“女皇”基因的國之實際統治者,她需要更多的站在皇權國體的高度思考問題。太監與封疆大吏,孰輕孰重瞭然於胸,畢竟諾大的國家要靠各級行政官員去治理,而不是梳頭捶背打鳴的太監們。況且,歷來太監的做派趨於“狗腿子”之流,名聲差的對主人影響極大。慈禧借安德海死之實,既從個體上收穫了丁寶楨之實心,又從整體上籠絡了各級官員之臣心,何樂不為?!對慈禧來說,死了一個安德海,隨時可以有另一個王德海李德海圍繞身邊,但處罰一個山東的丁寶楨,或許兩江的王寶楨李寶禎都不再實心用事,損失大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