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防控:心連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我是一名外鄉人,但心與業主們同在、與小區同在,只要我們大家不鬆懈、不隱瞞、不冷漠、咬緊牙關、共渡時難,挺過去就是勝利。”樸實的話語,映襯出的是淄川水岸新城物業顧問董濤一顆高尚的心。

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全區上下奮戰疫情的關鍵時刻,“外鄉人”董濤在“可管可不管”之間,選擇了與水岸新城業戶同患難、共抗疫,共待春暖花開。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臨危擔責疫情防控

董濤就職於北京達爾文國際酒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北京達爾文集團招標評審辦公室主任。2019年12月,受公司委派來到淄川水岸新城小區擔任顧問,協助籌建鉑軒物業公司。2020年1月底,籌建工作完成後,董濤按計劃本該在春節後離開淄川回京復職。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但此時淄川進入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的嚴峻時刻。董濤改變了回京計劃,積極向北京達爾文集團公司彙報並得到批准,主動承擔起水岸新城疫情防控的社會責任,衝到了小區抗疫工作的最前沿。

“水岸新城的物業管理正處在新、老物業公司交替階段,新物業公司的各項工作還沒有正式接手,不具備防控條件,節骨眼上很容易出現問題。”特殊時期,董濤帶領團隊積極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來。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身在煙臺心在淄川

1月24日大年三十,董濤在煙臺兒子家中過年,但心裡依然掛念著小區、掛念著業戶。一遍遍的通過工作群對值班人員詢問小區防疫情況,發送工作計劃,不斷地將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護知識第一時間進行宣傳普及。

“從年三十到初三,三天時間裡自己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疫情防控實在讓人著急上火。”董濤說。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1月27日董濤自己驅車趕回淄川。返崗後,要求物業所有人員停止休班,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全員投入到小區疫情的防護工作中來。

在區和街道的指導下,迅速組織成立了小區防控應急小組,立即採取了封閉、消毒、控制流動人員等措施。在消毒用品和個人防護用品極度緊缺的情況下,董濤不等不靠,自己墊付8000多塊錢採購了120公斤消毒水、240付口罩、4件軍大衣等物資,組織人手每天對小區樓道、樓梯扶手、電梯轎廂、垃圾箱等公共區域進行3次以上全面消毒。購買方便麵、火腿腸發給員工和志願者,讓大家吃飽肚子繼續投入戰鬥。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雙報到”提升防控戰鬥力

大面積、高頻次的消殺對消毒水消耗大,在小區防疫物資告急的關鍵時刻,根據淄川區委區政府開展的黨組織、黨員“雙報到”工作安排,區產業轉移辦公室和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對口支持水岸新城疫情防控,積極提供消毒液、口罩等物資,極大地解決了小區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區產業轉移辦公室送來1000公斤消毒液;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送來200公斤84消毒液、10升酒精、2臺電動噴霧器、200付防護手套;將軍路街道送來100公斤消毒液、20升酒精、50付口罩,這些物資有效解決了小區防疫的燃眉之急,感謝黨委政府。”董濤說。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董濤隻身在外,租住在淄川吉祥路某老舊小區內。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街麵店鋪、餐館紛紛歇業,給個人生活造成很大困擾。抗疫期間,只能靠同事們帶飯和方便麵解決吃飯問題,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卻,大疫面前絕不含糊,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志愿防控:心连心,“北京客”在淄川“同抗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