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持续上升,死亡人数也不断增加,形势仍容不乐观。死亡病例中,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老年人居多,既往病史中,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肝硬化等慢性基础病的比例很高。为什么慢性病患者,要更加注意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结合以下这张图且听我来分析:

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一、老年人居多,多数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医学刊物《柳叶刀》1月29日刊载的最新研究,对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的首批9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55.5岁,40岁以下患者仅占10%,40-59岁、60岁以上患者的占比分别为52%、37%。此外,51%的病例患有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2019-nCoV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一致,是以ACE2作为进入细胞的受体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改变是人体的ACE2表达明显下调,经典的RAS调节途径被激活。RAS是最主要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之一,能通过两条途径来动态调节和自我纠偏,以保持人体各脏器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心血管系统为例,经典的RAS调节途径是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ng I),Ang I在ACE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Ang II),Ang II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而发挥缩血管、升血压、促凋亡和促增殖等作用。有专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强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有关,老年人的RAS活性较低,因此,被新型冠状病毒攻击后病情往往较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加重恶化。

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人体还有很多神奇的自我防御能力。自我防御和修复是人类在数百万年进化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对抗损伤和疾病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我们体内每天都有细胞老化、变性、凋亡,人体会通过细胞分裂再生出新的细胞来补充,这就是人体的自我防御。再比如,我们的基因会发生突变,突变后可能会影响基因功能,人体存在一种基因修复机制,可以主动修复这段突变了的基因,让基因功能保持正常。病毒感染时,良好的人体免疫力就是最重要的自我防御能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从而在体内引起免疫系统对身体的攻击,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但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抗病能力不如年轻人。慢病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者,由于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免疫功能减退或并发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机体防御功能会明显减退,感染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

二、新冠肺炎病毒肺炎影响肝脏功能

一项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会对患者造成肝功能异常。且这种肝异常可能不是由于病毒对肝细胞造成了损伤,而是由胆管细胞功能障碍和药物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等其他原因引起。研究人员使用两个独立队列的单细胞RNA-seq数据对健康肝脏组织中ACE2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进行了评估,并鉴定了胆管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2019-nCoV可能直接与ACE2阳性胆管细胞结合,但不一定与肝细胞结合。新冠肺炎病毒肺炎影响肝脏功能。对于原来肝脏慢性疾病的患者,无疑也是雪上加霜。

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三、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肺炎后病情加重

新型冠状病毒起病藏匿、潜伏期长、首发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发热为首要表示,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别的症状少见。对于原本有慢阻肺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冬春季本身就是难熬的季节。这段时间呼吸道系统疾病高发,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差,抵抗力弱,部分患者出现病情急性加重。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患者,原本血氧饱和度就下降,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时,冠状病毒感染导致ACE2水平下调,使RAS的正向轴和负向轴的调节失衡,Ang II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过度刺激AT1,结果是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随之出现肺水肿、严重肺损伤和急性肺衰竭,加重呼吸衰竭。

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四、慢性病患者,如何更好预防新冠病毒肺炎?

疫情面前,我们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医疗,更需要病人自身良好的免疫力。但病毒肆虐时,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免疫力很难,慢性病患者应该怎么办?

第一,加强防护,减少外出。居家是最好的防护,如果需要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摸脸、揉眼睛、擦嘴、抠鼻子,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入人体。避免交叉感染。尽能够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接近。

第二,适当体育锻炼,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力。熬夜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有“立竿见影”效果。熬夜会影响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研究表明连续缺觉一周会对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基因产生影响,继而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第三,平和心态,学会微笑。紧张、不安、焦虑,这些心理变化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力,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就会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剧烈的心理变化还会引起很多身心疾病,比如失眠、头痛、血压波动、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等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

第四,特别人群加倍强关注,对有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大等肺部慢性根本疾病的患者,家属更应当增强关注原有呼吸道症状变化,留意测体温。对持久家庭氧疗的老年人,还应当留意监测血氧饱和度。

新冠肺炎对心血管,肺和肝肾的影响?如何预防?

在面临病毒威胁时,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以上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免疫系统,剩下的,就交给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