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自己養大的人,老是說別人家好,嫌棄自己家,對此你怎麼看?

兼聽明偏信暗


怎麼看也是你的原因,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這個孩子放我家養大或者其它人家養大就不會這樣了!原因很簡單,你的教育有問題,家風不正。

可以確切的說,現在你在去領養個不懂事的幼兒,長大後基本還是嫌棄你,能說是孩子的問題麼?


A天韻833


都是攀比風惹的禍,現在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形成的原因就是沒有正確的世界觀。


赤誠為一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了兒子,他老是說別人家好,嫌棄自己家窮,而自己又思奮進,我想說,美好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不是抱怨的,眼高手低,永遠長不大。


五峰果農1


看了很多評論談點個人淺見。這個問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溺愛所造成的。有的做父母的只知道一味地關心孩子的生活享樂,恨不得讓自己吃盡所有的苦,給孩子一個優越的生活條件。卻不知愛孩子是有很大學問的,愛的方法不當適得其反。常言說:“慣子如殺子”,很多做父母的不懂得這一點起碼的常識。家務活自己幹,孩子一邊看。自己省吃儉用,孩子要錢花來者不拒。結果形成窮家富養這一怪現象。這就怪不得孩子與富人家比吃喝穿戴bi享樂了。

二是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上的攀比風氣越刮越盛,不可能不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都是孩子我為什不如別人?

三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考試成績不夠好,有些家長也愛說你看人家xxx學習多好,考試老是頭幾名。久而久之這個烙印就深深打進孩子的腦海。長大了在生活條件上也會有樣學樣,拿自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比較。

四是一些做父母的不知道孩子的習慣形成於幼年時期,總認為樹大自然直,放鬆最佳培養期的好習慣的培養,八九歲以後就很難矯正,尤其是十三四歲進入叛逆期,與父母鬧對立就成為就成為家常事。

如果說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學生,那麼在家庭裡也可以借用這句話,只有不好的父母,沒有不好的孩子。孩子如同一張白紙,父母如同畫師,畫的好不好主要取決於畫師的水平了。如一些腦癱兒童卻被培養成優秀的人才,還有什麼樣的孩子比這更難的?

培養一株好花園丁很關鍵



洛陽艾農


這也是一個人的正常心理,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不管自己家的家境。不管自己的出身,總是會進行沒有意義的對比。這些都不用著急。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等著他長大了,也就會明白道理了。就像作為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成龍乘風一樣,到了最後沒有成為父母所要求的龍鳳,仍然接受現在的孩子一樣。這些都是家長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的,其實作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可以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傑出的人,但是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存在,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父母就不會糾結了。孩子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是他的事,不是父母的事情。孩子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無所謂181171501


可以理解,我小時候也有這種想法,總覺得別人傢什麼都好,自己傢什麼都不好,可能是自己在家呆時間長產生反感的心裡吧


星矢153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91fe212b2c546d0b2aa0710b79a7908\

壹心YI


要我看你還是對他不好,你要對他好的話,他不能出去說去,要像親生自養的一樣。


快樂這麼簡單329


他看到的都是別人家的表象,就有很多人都覺得別的女人比自己老婆強,真要是在一起生活你再試試,畢竟過日子不可能像戀愛時那樣


吉他手吳琳


還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