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知县坐镇一方,实力权力非常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繁华万里


以清朝为例,考中举人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而且还有更进一步考进士的机会。

七品知县,只要脑袋不进水,就不会轻易得罪举人。

大家还记得《范进中举》吗?范进中举后,还没有正式做官,张乡绅就主动前来拜望,送钱送房道贺,这位张乡绅就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仍对刚中举人的范进十分客气。

清朝官员出身以进士最优,一旦考中进士,就是光宗耀祖,前途无忧。

但清朝进士很难考,进士数量满足不了任官需要,而且大量举人考不中进士不能入仕做官,容易引发读书人对朝廷不满,于是清朝规定考中举人即可做官,主要有三种途径:

1、拣选

正常情况下,举人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一次。会试三科不中,也就是连续考三次都考不上进士的举人可以选择到吏部注册,取得任国子监丞、知县、直隶州州同的资格,谓之“拣选”。

2、大挑

朝廷还会就“三科不中”的举人进行“大挑”,“大挑”每六年举行一次,面试之后定为一等、二等,一等可为知县,二等可为教谕、训导等。

3、截取

朝廷还规定,候选期满(远省一科,近省三科)的其他举人,吏部可以按照,向朝廷申请予以截取,被截取的举人可以做官,一等可为知县,二等可为直隶州州同、盐、库各大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情况,只表明举人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有资格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做上官,最主要的还要看官缺情况。如果没有职位空缺,就当不了官。特别是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关系或者不捐钱,很多举人五年、十年甚至终身都做不了官。

这样来看,举人还是有较大做官概率的。特别是素质优秀的举人,可能因为会试临场发挥不好,没能考中进士,但在拣选、大挑、截取等途径中表现优秀的,依然可以做知县。正因为如此,范进中举之后才会变得那么疯狂,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刻意逢迎。

现任的七品知县,要么是进士出身,要么也是举人出身,辖区内的举人将来很有可能会入仕做官,跟他们平起平坐,甚至会可能超越他们,谁知道对方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当然不能轻易得罪。比如晚晴重臣左宗棠就是举人出身,最后不也是位居督抚,封疆大吏?

即便一个落魄举人,没有能力做官,也是有出身的读书人,对现任知县而言,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曾十年寒窗,没必要鄙视对方,更没必要刻意得罪。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知县虽只有七品,但是作为地方官,在县里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虽说下面有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但是这两个职务都是空有虚名,县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知县来处理的,当地的乡绅地主都不敢得罪。


知县尽管可以说是一县之主,但是对于中了举的人,是会高看一眼的。

知县不敢得罪举人是因为:举人有做官的潜质。

  • 凡是选择参加科考之路的人都是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能中个秀才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中了举的人虽然不能做官,但是很有做官的潜质,很多地方知县都是走了科考之路中了进士之后做官的,所以他们都知道举人的潜质。古人都有”穷酸秀才“的说法,但是举人可不一定穷酸,有很多书香门第里的孩子自小就被培养,最后能中举的也有不少,凡是中了举的,只要稍加努力就能中了进士,再有些本来门第就不错的,入了仕途也是会有个好前程的。

知县不敢得罪举人是因为:历来的举人是有一些地位的。

  • 举人一词源于汉代,但是当时还没有科举考试,举人都是郡国首相等举荐上去的,这些人既然能被举荐基本都是有权有势的。到了隋朝的时候,有了科举考试,唐宋两代设置有进士科,凡是被司贡部门举荐的人,都叫做举人,还有经过省内考试被荐到京中考试的人,也称作举人。隋、唐、宋的举人虽然不能作官,但是地位还是很不一样的,到了明清两朝,举人的地位明显上升,也有了做官的机会,如果某个地方缺官员,举人也有被任命做官的机会,当时人们称举人为“老爷”。

知县不敢得罪举人是因为:知县的圆滑处事大招。

  • 知县的官职虽然在朝中不值得一提,但也是在地方上也是有些威望的,对于科举之事也是熟知,更有长远的目光。在小地方上处理的事务多了,也多多少少有些圆滑世故,能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的好。举人都是当地考上去的,在当地家族根深蒂固,家族地位也是有一些的,而知县则可能是其他地方征调过来的,对当地的人不熟悉,要想被人接受自然要搞好关系,这样才方便行使职权。

  • 而且,就算举人没什么家世,但是他们的同窗很可能已经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有些知县要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会害怕有些举人为了自己前途会检举告发,所以知县都会对当地的举人以礼相待,甚至深交,却从不敢得罪。

小姐姐讲史


七品知县,一县最高长官,不会轻易得罪举人,其原因就是举人有功名在身,朝廷已登案造册,既可以下届科举中进士直接做官,也可以通过拣选、大挑等政策进入官场,再不济入哪个官老爷府上成为师爷,也能飞黄腾达,等于说举人的仕途已清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知县何必去树立个敌人呢。

清代举人四方牌。

古代科举,只要考中了秀才,就有了身份,不但可以免些赋税,还能在私塾当个教书先生,虽不能富裕,也能养活一家人,见了知县大人,拱手即可,不用下跪;如果进一步考中了举人,那就是一只脚迈入了官场,有很多出仕的机会,对于做官来说,举人和进士区别在于,中了进士就可直接做官,举人要等着朝廷来挑选。

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是以举人身份入仕。

何为拣选、大挑,据陈康祺《郎潜纪闻》描述“举人大挑始于乾隆,吏部新议选法,一等用知县者,又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州同,州判、属州州同、州判,县丞,盐大使,藩库大使,凡九班;二等以学正、教谕用,借补训导,凡三班;时谓之九流三教”。

广东恩平歇马村,明清两朝共培育400多名举人,被称为“举人村”。

《闲谈笔记》也有类似的记载,意思是乾隆开始,考中举人的士子,可通过吏部选拔做官,一般会看文艺、相貌,选中者,上至知县,最小也是个八品教谕。当然更多的举人所衷心向往的,还是第二年赴京会试,中进士才是最终目的,有些举人屡试不中,又不被朝廷选中,会进到县府、知府成为一名幕友,也称为师爷,获得名声与地位。


图文绘历史


作为古代一个县城的最高长官,县令自然是坐镇一方,县令虽然为七品官员,但是,他们在我国历朝历代,地位和权力甚至要比正六品的很多官员都要大,特别是那些六品的武官们,在县令面前甚至连地位都没有。

既然县令的地位不小,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不敢轻易得罪举人呢?要知道那些举人们可是连官位品阶都没有。

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中都看到过这样的一幕:当这个县城中有人考中了举人,不用等举人亲自去县衙,县令就已经亲自到举人的家中采访了。

如果不是什么性质特别恶劣的问题,出现在举人身上的问题,一般县令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举人身上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我们先来看看县令的具体权力。如果将县令放在朝中大员们面前的话,他们的身份简直卑微到了极点。

但是在这个县令掌管的县城中,县令的权力无疑是最大的,即使是那些乡绅豪强都不敢轻易得罪县令,俗话说“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

在自己掌管的的一亩三分地上,县令还真的从来没有害怕过谁,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常理。

不过,放在举人身上就不同了,虽然县令没必要害怕举人,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面县令也要给举人面子,根本原因就在于“科举制度”上面了。

自从科举制度开始实施之后,按照科举制的传统,古代的那些穷苦读书人需要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等一系列头衔。

如果能够考中进士的话,毫无疑问他这个人已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久后他将走马上任。

不过,每次考取科举,能够考中进士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会考中举人和秀才。

相比进士,举人们则是获得了“准做官”的资格,一旦朝中的进士不足以弥补官位的需求之时,朝廷就会把目光转移到这些举人们身上。

即便是考中举人之后没有做官,这些人仍旧是朝廷没有遗忘的对象,说不定未来那一天这个举人就突然得到了朝廷的征召。

对于那些县令们来说,只要问题的性质不恶劣,也不严重,他们同举人之间的关系会搞得非常融洽。

在老百姓们心中,县令被称之为“县令老爷”,而考中举人的人同样也被称为“举人老爷”,说不定过不了几年,那些举人就同现在的县令成为了“同僚”,甚至他们要比县令更具有升官的潜质。

所以说,知县不会得罪举人,除非举人欺人太甚,县令才会处置他。

其实,古代虽然每个县都有一群秀才,但举人的数量非常少,一个县城中出现五位左右举人就已经很多了,甚至有些县城连一位举人都没有。

如果轮到这个县城新老县令交替的时候,新县令一般会从过去的老县令手中把这个县城中的举人等一些重要人物搞清楚,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因为这些地方人才辈出,这也让那些县令们会更加小心了。


夏目历史君


知县坐镇一方,比在京师逍遥多了,却也不敢轻易得罪举人,何也?

在当时,举人是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是体制内的人了,如范进中举后那些破落户前来投身为仆,就是为了图免除赋税。与地主老财、土豪乡绅相比,举人优势还是很大的。

其一,凡是考中举人的,都是有一定诗书功底的,不亚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十里八乡也出不了几个。作为一支潜力股,举人说不定哪一天就飞黄腾达了,知县又何苦去招惹呢。

其二,按照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可以从举人当中进行选拔。说不定哪天公文到了,举人就和知县成同事了。都是天子门生,谁惹谁呢。比如清朝左宗棠就是以举人身份而后出将入相的。

其三、举人如果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身份等级立刻不同。当时上学的年龄参差不齐,考不住还可以“复读”,既然能中举人,他的同学肯定少不了,有强大的人脉,拉拢还来不及呢。

举人相当于公务员考试合格,已经是正式的“后备干部”,是以知县犯不着招惹举人,封建社会都是官官相卫的。

齐风雅


都别抢,我来答。

其实这个主要了解一下举人的前途就知道了。

举人是指通过乡试以后的考生,古代举人的含金量很大,基本上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考试了。

基于举人的含金量,一般的大学还靠不上,那都得是211大学才行。

秀才是整个科举制度中最低一等的学位,它没有什么含金量。

一般学子只要通过童生试以后,就统称为秀才。

但这个秀才虽然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也不是那么好考,《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这个童生试,从二十岁开始考,考了二十余次,足足考到五十四岁才通过。

主要还是周学道同情他,才让他过的。

范进虽然考起了秀才,但是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家里依然还是穷的揭不开锅。

所以古人讽刺说“穷秀才”这是有门道的,因为秀才仅仅只算是入了门,但是想要谋个一官半职还是差一点。

不过秀才虽然穷,但是秀才的地位比普通百姓要高,秀才见到官的时候可以不拜。

但是范进的境况随着他考中举人以后大不相同了,当时他中的是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不管是第一名还是第七名,总归是个举人。

这时候范进可以说就是鱼跃龙门了,你看他老丈人对他的称呼都不一样了,得叫上老爷了。

为什么要把举人俗称为老爷呢?

这就是因为考生一旦中举以后,基本上十拿九稳的就可以做官了,一般多是县令或者学官。

因为老百姓一般都称做官的人为官老爷,所以就把这个举人和老爷划等号了。

但是就官职上来说,老爷一般都是指县一级的官员,而县以上的官员都要称为大人了。

所以范进中了一个秀才以后,还想继续考试,他的老丈人胡屠夫就讥讽他说: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可见这个老爷既是指举人,也是指县一级的官员;

按照明清两代的规定,举人一般多授以知县的官职。

像范进中举以后,胡屠夫对女婿的态度立马来了一个大反转,连打也不敢打了。

就是因为举人的身份地位高,后来,连上一任退休的知县,张乡绅也跑来祝贺范进。

这个张乡绅也是举人出身,授予的官职就是知县,而这个人也很懂得整合资源,积淀人脉。

听说范进中举以后,立马封了五十两银子,还借给范进一家几间房子住。

但范进厚积薄发,后面又中了一个进士,就到六部里当差,成为了御史,没过几年,又成为了山东学道。

而举人一般都是授予知县的官职,所以我们可以说知县和举人都属于一个利益团体。

那么知县肯定不会去得罪举人,而举人也不会去得罪知县了。

因为举人属于知县的候补人选,两者在地位上已经算是同一阶层,那么知县肯定只会拉拢,而不会得罪人家了。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1、举人的由来

在先秦时代,中国的取仕制度主要是以“分封”为主,比如,周天子武王建周朝后,就将自己的属亲、有功之臣及前朝贵族按照“公候子伯男”的级别,分封到全国各地,爵位全靠世袭。在这个时代,平民几乎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

汉朝延续了秦朝的郡县制,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这就是“察举制”,凡是被举荐者,都称之谓“举人”。

而到了唐代,只有报考了进士科的考生均称为“举人”;到了宋代,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有在乡试考中者才能称为“举人”。

2、宋代的举人

在宋代的“举人”只是具有了参加京城会试的机会,并没有做官的机会,并且,“举人”的身份也不是终生的,仅仅是一次性的,如果在会试中没有被取消,“举人”身份随之取消,想下次参加会试,必须再次取得“举人”的资格才能参加会试。所以,在宋代的“举人”身份虽然重要,但是,含金量不高。

3、明清时代的举人

到了明清时代,“举人”的含金量高起来了,这个时候,“举人”的资格终生有效,进退都比较自如,进,可参加京城会试,考中了,可以授以“进士”,考不中,下次仍然可以参加会试;退,由于本身具备了当官的资格,朝廷官职一旦出现空缺,“举人”就可以顶上去。一般“举人”都是授以知县、候补知县、教谕等官职,也有授予知府的。

因此,在明清朝代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举人“,基本上就实现了当官的愿望。即使暂时没有官职而当,社会地位也有极速上升,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一旦中举,自然会有人前来巴结,送上银子,生活水准步入富贵阶层,而一旦进入这个圈子,仕途的上升空间也是巨大的,比如范进,在成为了举人之后,还成功的考取了贡士,接着参加了考试,最后真的成为了进士,直接成为了一个四品官员,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中”举人“以后。

这就不难理解,"举人”即使没有授予官职,知县也不会轻易难为他们,这是因为,一旦朝廷官职有空缺,“举人”就可能马上顶上去,也许是跟自己是平级,也许还要比自己目前的官职还高,在那个官本位的时代,今天得罪了“举人”,明天就可能成为自己仕途的绊脚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一笑读史


因为古代功名的“含金量”很足,举人和知县的地位差距也就隔一层窗户纸而已。



明、清两代科举取仕,哪怕只是最低一级的秀才,在乡下老家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古人常以“穷秀才”、“酸秀才”形容秀才,这只是一种调侃而已,不要当真。

因为在古代有功名的人中,普通老百姓只能接触到秀才这一级。功名高于秀才的人,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就跟咱们现在瞧不起暴发户,但很少有瞧不起富豪榜上的大富豪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大家接触不到大富豪,便只能讥讽层次相对较低的暴发户。

但是瞧不起暴发户的人,95%都不如暴发户过得好。这是事实。

所以不要被“穷秀才”三个字误导了。事实上古代的秀才比95%的人日子过得都滋润。至少在明清两朝,只要考上秀才,就已经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了。并且每次府里考核最高一级的廪膳生员,还可以享受到国家补助。

这还只是秀才,举人更厉害。



明、清两代的举人除了享受秀才可以享受的一切待遇外,还可以当官!

就拿明朝举例说,立国276年,一共才录取11万名举人,约合每年还不到400人,数量极其稀少。而当时全国的县、州、厅约1600多个。这就相当于说,有的县三年出不了一个举人。甚至于更严重的,有的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在当时,举人要补一个副县级官员还是十分轻松的。不少能力突出,成绩靠前,关系过硬的举人,可以直接获得县级官职。就算运气极差的,也能获得教渝一职,日后升任知县也是没有问题。

很多搞不清楚情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朝中后期和整个清代,都没有这种情况。

就拿明朝山东济南府举例来说,除了历城和章丘这两个在当时是经济强县的知县是进士比举人多之外,其余诸县担任知县的人,都是举人比进士多。
清代的济南府也一样,举人任知县的比例要高于进士。(并且举人和进士任知县,待遇也是一样的,都是实授。而监生、贡生等功名出身的人则是试授,也就是先试用)

(清代统计)

所以实际上,在当时,只要考中了进士,保底就是县令。所谓进士下县,属于是基层历练性质,很快就会再升上去。而当时担任县令的主力军——实际上是举人。

因此从以上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清两朝举人担任知县,并不稀奇。

试想,县令如果只是举人功名,那么他跟同为举人功名的人在一起时,他有什么必要当举人的面摆谱呢?


即便说,县令是进士功名,那进士县令也没必要跟举人摆谱。因为举人有资格再考,谁知道举人日后再进考场,会不会高中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完成人生逆袭,成为县令的上司呢?


所以总的来说,在明清两代,县令遇见举人老爷,真没必要摆谱。

一来,当时的举人很稀罕,每个举人都有当官的希望。即便当不了县令,也可以当一个县教谕。既然大家同朝为官,都是同僚,又何必要摆谱呢?

二来,当时进士担任知县,比较稀少,并不是常态。担任知县的主力是举人、监生、附生之类的人。今天你补缺,担任县令,明天我也补缺,担任县令,其实大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

三来,举人都是未来的进士,谁知道眼前的举人日后会不会成大器?狗眼看人低,这是官场大忌讳。

另外,举人就算不出仕,也能享受朝廷发送的津贴,还可以荫庇他人免税免徭役,雍正改革前,举人大概可以免两百亩的地税,十几户人家的徭役,就算举人老爷待在在家什么也不干,把免税、免徭役的名额租赁出去,那也是个大财主。像这种身份的人,知县老爷巴结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主动得罪他们呢。


Mer86


古代知县虽说俗称“七品芝麻官”,可是这官权力还真是不小,清朝时期全中国一共才1000多个知县,作为地方父母官,知县的选拔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的重中之重,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皇权不下县”,意思就是说到了县这一层的行政机构管理工作全靠知县了,而古代的知县权力非常大,不仅仅作为一方行政长官,他除了负责替国家征税、征徭役之外还负责这一县的刑事诉讼、治安管理、百姓教化等各种繁琐的工作,他掌握着这一县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所以说,古代的七品知县那是相当的有实力。

如题,知县权力这么大,可却不敢得罪举人,这是为什么呢?

在古代封建社会,有功名的人非常受尊重,那么功名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科举获得身份的人,功名最低一级的是秀才,其次便是举人,最厉害便是进士,当然还有什么童生,贡生等等之类很多的叫法,也有不需要通过科举获得低级功名的知识分子,比如国子监学习过之类的监生等等.....

封建社会最注重的土地,是农业发展,国家财政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的赋税和粮食的征收,“人头税”那是税务工作的重点,而且什么徭役,各种苛捐杂税都是要由老百姓承担的,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赋税的,那就是有功名的人,哪怕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不需要缴纳各种赋税,更不用服徭役,并且秀才还有着充分的人权,就是“见官不拜”,为什么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这就是硬道理,只要有了功名,稍微有点脑筋的都会过的不错,最次还能做个教书先生,收入也是在中等往上的。

既然秀才都有特权,那么举人就更有特权了,秀才虽然拥有一系列生活上的特殊待遇,但是秀才有一个硬伤,那便是不能“入仕”,没有做官的资格,但是举人就不一样了,举人的地位在秀才的基础上更高了很多,其中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了做官的资格,因为这也跟科举考试的制度有关系,要想考进士就必须要先中举人,而历朝历代并不是年年都有考进士的考试,通常频繁一点的也都是三到五年而已,甚至有时候十年也不考一回,中进士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举人作为秀才和进士的中间地带,地位就极其重要了。

举人可以不用再通过考试直接做官,举人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人才储备,比如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举人出身,还有清末的名臣民族英雄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但是举人直接做官的概率还是很低的,那么就算举人没有被选官也没关系,举人会生活的非常好,举人就是构成“士大夫阶层”最基础的成员,前文说了秀才可以“见官不拜”,但是仅仅是不拜而已,秀才和知县的差别还是上下级的关系,秀才见知县要自称学生才行,而举人就不一样了,举人和知县是平起平坐的关系,甚至可以称兄道弟。

举人的出路有好几种,第一、继续考进士,当更大的官。第二、被委任有品级的官员,多为8品、9品之类的县一级小官,极其幸运的也会被委任知县。第三、做高级官员的幕僚,拿年俸。第四、中举之后,很多地主老财和普通有田亩的百姓,做生意的小商贩都会主动找到举人,要求把自己的产业挂靠在其名下,这样就可以免赋税,而作为回报,通常都会按规矩孝敬举人。第五、国家每年会给举人补贴。所以举人有这么多好处,难怪“范进中举”之后会表现的那么癫狂......

小结:

举人的身份特殊,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而且具备做官的资格,所以知县没必要得罪他,都是同僚,或者将来会是同僚,而且中举人后基本上都有钱有势,知县又不傻,何必得罪这些士绅们呢?



鸿涵先生


县令不敢轻易得罪举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举人的社会地位不低,虽说举人不是官,但是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明清时期的县令一般都是进士出身的,当然清末时期捐官等特殊情况另当别论,单就现阶段的“学历”和社会地位来说县令都比举人要来的高,但是一个人能考中进士当上县令,他的智商自然是不低的,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和明哲保身的常识是不会不懂的。简单说,现阶段县令是比举人优越的,但是从长远看的话谁也说不准,一个明智的县令自然懂得为以后留条后路,毕竟举人一旦考中进士,那最差也能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县令了。

再者,一般来说举人在当地民间都是具有较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县令要管理好一个地方,有时候也得靠当地的士绅大户,所以县令不敢轻易得罪举人应当也有依靠举人的社会影响力来协助治理辖区的考虑。

此外,古代的读书人看重同窗和同科这层关系,一个人能考上举人,难保他的同学或同科里面没有做大官的,这应当也是县令在处理与举人的关系时会斟酌的因素之一。

以上分析的还只是没有特殊背景的举人,如果是有特殊背景的举人,那县令就更加不敢得罪了,比如某个举人是某某大官的女婿、亲戚等等,那么县令就更加不得不给这位大官面子了,这点好理解。

所以说,县令虽然不用怕一般的举人,但是也不会轻易去得罪举人,得罪举人对县令来说不仅可能不利于治理辖区,还可能给以后的生涯埋下不利的伏笔。明智的县令一般会善待举人的,毕竟举人对县令来说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都很可能是有所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