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難纏的家長怎麼處理?

歐林


1.每個家長對老師都比較敬畏的,不會輕易同老師衝突,糾纏的。

2.為了孩子誰會得罪老師呢?就是再怎麼不講理,官再大也會對老師尊敬的。

3.老師習慣了教育教訓學生,對家長的態度也會以教育家的口氣說話,有些家長聽了會高興舒服嗎?

4.現在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作業,批作業簽名。有許多家長連自己文化沒有學習好怎麼監督批作業?

5.再說現在教學深,獨生子女多,容易嬌生慣養,見到老師喜歡聽到好消息,如果每次都是批評孩子的話,家長心裡就會煩惱。

應該這樣想,老師家長都希望孩子好,就多用表揚方式說,有進步給機會鼓勵,有退步也要耐心的溝通,主要知道退步的原因,加以提醒一下家長,也要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勸說,千萬不要指責,孩子的起起落落是正常的,成人的情緒波動急躁就不正常。我培養孩子重點在獨立,而不是讓孩子依賴。謝謝悟空,真誠為理念服務。


誠念育兒


不知道你是公校的老師還是機構的老師或者客服人員。

首先,有個通理咱們作為老師一定要明白,你不能滿足所有人,但是你可以盡職盡責。

1.家長難纏肯定是由於他的訴求沒有得到解決,家長和老師的矛盾,肯定是由於孩子產生的。無非是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

2.我們要非常注意和家長溝通的方式,一定要讓他先把自己不滿情緒發洩出來,不然你說的再多,在他看來都是在辯解。多用“好的,還有沒有其他問題”、“類似的情況什麼時候開始的”、“出現這種問題的頻次有多少”等等,讓家長不停地說。

3.同時我們最好拿筆記錄下來家長反饋的內容,讓家長看到我們是非常認真的對待他提出的問題和疑義。在家長反映問題和發洩情緒的過程中,碰到不公平的言語,一定要剋制住自己不能被帶入進去。一旦發生爭執或爭吵,就很難溝通下去了。

4.家長髮洩完,我們也瞭解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同時在心裡一定要做好對應的預案和措施。

5.根據家長的問題逐一解決和給到意見。千萬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每一個問題都單獨給到解決方案。

其次,學習問題給到學習建議習慣問題給到習慣解決辦法。並且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強調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是有多大,讓家長不要做甩手掌櫃,否則不僅這次問題解決不了,還會為以後埋下定時炸彈。

最後,如果家長認死理,怎麼都說不通,那麼也沒有辦法。大家不得不承認的一個觀點是人與人溝通是建立在信任和平等的基礎上的。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所以我們願意渡人,但是對方願不願意被渡,就看他自己了。

總結一下:

1.讓家長髮洩情緒。

2.瞭解遇到的問題,原因及過程。

3.給到合理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4.得到家長理解,讓其共同協助解決孩子問題。

謝謝,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關於教學、運營相關問題都可以和我交流。


輕微數學阿杜老師


不知道你跟學生家長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因什麼事情導致這位家長對你糾纏不放,我也是一名家長,目前孩子在讀幼兒園大班。個人覺得吧,你們之間產生了這種糾纏,不外乎就是兩種情況,處理不好對你自己對學校都影響不好。但不管怎麼樣,你都得先冷靜應對。我就談談個人想法吧。

一、妙用語言技巧

與這些家長交談要 “妙用語言技巧”,

如不妨先揚後抑以表揚學生為切入口,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先向家長表揚學生的閃光點及其學校取得的點滴進步,並提醒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鼓勵和引導,使得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之後,再以委婉的方式告訴家長,如果在某某方面(因此事而招惹得家長非常“難纏”)他能夠做得更好,他會變得更優秀的。作為家長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家長“難纏”的這種事在你主動與他交流的過程中得到解決了。

二、堅持自己的原則

家長的心態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站在正確的立場上,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孩子,是真正為孩子著想,總有一天家長會理解的。

三、因“型”而異采取措施

心理學家曾對家長進行過研究,認為“難纏”的家長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即“粗暴型”、“踢球型”、“護短型”、“痞子型”等幾類,那麼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家長應怎麼辦呢?個人認為要因“型”而異采取措施。

1.如對“粗暴型”的家長最佳的上策就是冷處理,以柔克剛,切忌以暴制暴、以粗對粗。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進一步激化矛盾,使原本能夠以簡單方式解決的問題變得複雜化,給你個人及學校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又如對待“踢球型”的家長不妨從學生本身入手,多表揚學生,多讚揚學生,學生身上的每個閃光點都要想方設法讓家長知道,使家長從孩子身上看到光明和希望,從而理解、信任和感激班主任,進而配合班級工作使學生髮生大的甚至是質的變化;再如對待“護短型”家長,要儘可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情感動家長,用靈巧的方式讓家長認清護短的危害性;

3.對待“痞子型”的家長,你一定要“忍字心頭一把刀”,忍、忍、忍,一忍再忍,這樣的家長你一定要理智,要以有禮應對無禮,有理、有節地與其交談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在道義上佔得先機、佔得上風,與此同時你也要注意語言和行動的分寸以保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甚至是不法侵害。

四、做好工作是根本

作為教師,在工作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家長。遇到明理的、和善的、寬容的,是我們的幸運;遇到不講理的、脾氣古怪的,你也得面對,而且要積極、勇敢、從容地面對。只要你認真、細緻地做好各項工作,做到真正為孩子著想,問心無愧,是會減少“難纏”家長的“難纏”機會的!

總之,針對 “難纏”的家長,老師要有有效的應對措施,變被動為主動,把家長的心向學校這邊攏、向老師這邊靠,只有把異心變同心,你的工作才會好做,你的工作處理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莞漂老黎


現如今,家校矛盾、師生矛盾日益突然,讓老師們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如履薄冰”,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較難纏的家長,老師又該如何有效的應對他們呢?

一、面對不配合的家長

實際工作中會遇到這樣的家長,開家長會或是校內組織活動,幾乎不參加;每次週末發給家長的意見表,家長從來不看也不反饋;請家長為孩子準備活動的材料或是週末帶孩子參觀,從來也不帶或是不去。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該如何做呢?

首先,此類家長可能確實存在工作壓力大,工作忙的情況,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和教導孩子,寄全部希望於學校。另外,也可能是家長並不清楚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去配合學校。

針對這類家長,老師儘量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工作壓力。根據家長的時間需求,安排校內活動或家訪。同時,也讓家長理解孩子教育的特點、活動和環節的目的。讓家長實際地參與到與孩子的互動活動中,瞭解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對於家長配合的所有資源加以整理和展示,提升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面對護短的家長

有時候當老師向家長提及孩子的不足之處時,家長就立馬袒護孩子,可能還會為孩子找各種理由,反覆向你介紹孩子的優點,對缺點卻避而不談。而老師此時要做的就是打消家長和顧慮,與這類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首先,老師一定要先說明自己的初衷,讓家長感受到自己對孩子非常的喜愛,並且表明自己專業的教育立場,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教師不會因為孩子出現了問題就不喜歡孩子了,溝通只是為了讓孩子更好,請家長務必配合老師的工作。

其次,此類型的家長性格一般比較強勢,不管是在公司還是生活中應該都是比較優秀的人,當然,他們眼中自己的孩子也是最好,最優秀的。所以,當老師提到孩子的問題,家長可能會感到難以接受。老師和這類家長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避開他人,保護家長自尊心,從專業角度來分析孩子的問題,並且試著詢問家長的意見,讓家長充分參與進來,這樣家長自然就會與你敞開心扉。

三、面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

作為老師,我們常聽到有些家長這樣說:“孩子就交給您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絕無怨言,“老師您說怎麼辦,我都照做”。這類家長可能受教育程度不高,迷信老師權威。那老師們要怎樣和這類家長溝通和端正自己的態度呢?

首先,有的時候,家長很願意配合幼兒園的工作,但是可能考慮的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工作性質的原因,對於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該掌握家長的工作性質、家庭資源和特長等相關信息,佈置配合內容是因人而異,發揮每位家長的優勢,這樣做家長不但不會認為有壓力,反而會自願參與。

其次,家長的教育素養因人而異,有的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加之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態度,因此不願意配合教師的工作。面對這種情況,教師端正態度,不斷積累經驗和方法,針對不同的家長,給予不同的家教指導,使家長認可教師的看法。於此同時努力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成長,家長從孩子身上看到變化和進步,自然而然的配合教師做好工作。

四、面對自私唯我型的家長

這一類家長自我意識強,處處以自己的孩子為中心,觀點容易偏激,甚至有些家長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在教師面前,強調“維護孩子合法權益”,要“滿足家長”的需求,“維權”意識很強。

對此,老師不能以某個家長的嗜好來改變原則,要有禮有節。些不合理的要求給予回絕,拿出專業的教學知識,糾正家長錯誤的思想觀念。讓家長明白,只有雙方牽手協作,才能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做好應對這四類“難纏”家長的準備,老師們在教學上才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鐵塔湖畔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老師除了要教學之外,不但要跟學生們打交道,而且還要跟學生的家長們打交道。遇上幾個難纏的學生不要緊,特別要是碰上個難纏的家長,學校再不支持,更是進退兩難、苦不可言。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是有素質、有涵養的人,見到老師也都會很尊重、很客氣的。但是也有一些極少數的家長,素質底下,而且極為難纏。作為老師可以從以下方式中找到應對策略,通過適當的應對方式來保護自己。

★一、“退”是風度,更是智慧

對付難纏家長,第一要決是知“退”。退才能避其鋒芒,緩解矛盾;退才能保全自己,伺機反擊;退才能反思問題,尋找突破。只進不能退,往往會急躁上火,互不相讓,造成矛盾的激化,不但起不到教育學生,解決問題的目的,往往使老師和家長受傷。

1、退首先是一種風度。這種風度就是理解和寬容,不計較家長的語氣和態度。面對難纏的家長,我們不要把他們氣急敗壞時的語言和態度當回事,因為那是一種一病態,我們給病人搬什麼見識?用冷靜、寬容和大度,讓處在病態中的家長意識到自己的不妥,恢復到常態後,才能利於溝通解決問題。

2、退其次是一種反思。家長難纏,往往也與我們教師和學校有關,我們不瞭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溝通太少,不理解家長的心情、面子,對家長的稱謂、語氣、語調、措詞、場合等不合適,對學生關心、瞭解不夠等因素有關,為此,我們應該深入反思。比如對家長說這樣的話:“你還來嗎?您小孩不吃虧你不來?你就養這樣的孩子?”等,把學生的錯誤遷怒、責備於家長。

3、退更是一種智慧。退讓,傾聽,沉默可以讓人冷靜,自知,甚至覺悟,避免說話失言,更不至於自相矛盾。我們要有知識分應有的氣度、胸懷和修養來讓“難纏”的家長覺愧和自知、自省。   

★二、“謀”是方法,更是策略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當面鑼對面鼓地直接交鋒,是最沒有謀略的辦法,不得已而為之。

1、交鋒前不打無準備之仗。和難纏家長交鋒之前,要做好兩手準備。首先,班主任要把學生的情況瞭解清楚。掌握學生違紀的真憑實據,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能僅憑聽說或自己主觀判斷,這樣往往底氣不足,不令家長心悅誠服,反而會造成自己的被動。比如;學生打架了,要將參與者,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經過、結果等調查清清楚楚,並讓參與者寫好書面材料,簽上姓名。其次,要事先估計到可能遇到的難題,準備好對策,有心理準備。

2、做到有的放失。抓住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一致的,關心、愛護孩子,學會做人,走正道,知恩懂禮,做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要降伏難纏家長,就要抓住這一共同點,與家長站在同一立場上。班主任老師與家長就會彼此理解,消除誤會,真誠合作,將目標瞄準孩子,達到應有的效果。當家長偏離這一主題目標時,教師要巧妙地將話題轉過來,掌握說話的主動權,不可隨順家長的話題去反駁,那樣,極易造成疆局。

3、正確評價孩子。人之初性本善,這點我們要牢記。班主任老師在和家長交談時,要正確評價孩子積極的一面,不可說的一無是處,甚至於說過頭話。比如說:“我看您這孩子早晚是坐牢的苗子”。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犯錯誤是學生的權利,改錯誤也是學生的權利,我們要相信和期待學生的進步,給予寬容和理解的力量,也能增加學生改過的勇氣,不然會導致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最好的教育是以優點帶動缺點,以善良和真誠來融化和稀釋邪惡和虛假。

★三、“攻”是技巧,更是藝術

1、直接聯繫以減少家長誤解。難纏家長到學校來鬧,與學生的片面敘述有關。有的學生為逃避懲罰,會隱瞞甚至捏造事實。家長聽到孩子的訴苦,就會理直氣壯地到學校找老師來“擺平”。即便聽了事實的真相,發現自己的不對,由於礙面子也不好再改口,只好將錯就錯地鬧下去。因此,班主任老師在學生犯錯誤後,應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的錯誤及違規、違紀情況,與家長共同研究、協商,對孩子的處理和教育,避免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而與老師和學校對立。

2、擺出事實證據先讓家長自己評判。有些家長在家長期形成了嬌慣和護短的習慣,遇到問題總是強詞奪理,無理爭三分,實在找不出理由,便會埋怨學校管理差,甚至反咬一口,還會怨其他同伴帶壞的。為防止家長抵賴,教師要事先準備好犯錯學生的事實證據,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證明人、學生的筆記、口述、照片等,等到家長來後,班主任老師把這些拿給他們看,對事情的經過有個較全面的瞭解後,即使想“護短”也沒機會了。

3、因人而異采取措施。對“暴躁型”家長不妨冷處理,以柔克剛,切忌以暴制暴,以躁對躁,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對“護短型”家長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委婉的方式使家長認清護短的危害性。對“踢球型”家長要設法從學生入手,使家長從孩子身上看到光明和希望,從而理解、信任和感激老師。對“痞子型”家長要“忍”字當頭,以有禮應對無禮,在道義上佔上風;同時也要善於保護自己,以防受到意想不到的侵害。

4、講究技巧以柔克剛。有些家長 無理取鬧,是因為素質不高、修養不夠,或個性、心理問題嚴重,如脾氣暴躁易怒、偏激執拗等。遇上這樣的家長,千萬不能“硬碰硬”,否則雙方會大動干戈,不易收場。我們可以採取以柔克剛的方法,不急不躁,耐心傾聽家長說話,千萬不要剝奪他說話的權利。有的時候,家長只是想讓老師明白他為什麼發火,但由於表達能力不佳而詞不達意、愈說愈亂,以至於惱羞成怒。這時候老師可給他倒杯水,然後豎起耳朵聽就是了。家長牢騷發完了、氣出了,又看到老師的寬宏大度,自然會有所收斂。

5、正面交鋒要做到“三不”。一不爭吵:遇到“難纏”的家長,老師首先要剋制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和家長爭吵,更不要嘲諷家長的教育觀和教育方法。只要我們耐心地傾聽,往往就能將家長要表達的意思弄明白。二不遷就: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即便家長說了些不妥的話,我們也應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去對待,畢竟我們是教育工作者。但同時,我們還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可搖擺不定,不可膽小怕事,不可妥協遷就。面對一個沒有原則的班主任老師,難纏的家長會得寸進尺,讓你更加難堪。三是不放棄:我們可以開誠佈公地和家長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共同尋求解決辦法,並且努力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其子女的關愛,相信家長遲早會理解的。

★四、“借”是外援,更是眾智

孫權說:“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班主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難纏的家長若能適時借用外援,則能起到克敵制勝、免受傷害的目的。

1、藉助通訊工具巧妙溝通。發達的通訊工具給了教師、家長雙方大膽說話、安心靜聽的機會,因為它掩蓋了羞、怒之容,緩解了衝動,增添了寬容,可以說它是新型的溝通方式。很多不好當面說的話,往往能夠準確地表達式出來。

2、藉助孩子發揮“紐帶”作用。家長找到學校,大多是孩子出了問題。有時,班主任老師不妨讓孩子到場參與談話,效果可能更好。但事先要先和孩子談一談,讓其明白自己的對與錯,最好在家長面前讓孩子自己講出來。這樣,因為有孩子在場子,即使家長再難纏,也會有所顧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班主任老師與家長矛盾的發生。

3、藉助家長互相影響。家長中也不乏各行各業的精英和專家學者,他們在教育方面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適當的時候,讓家長現身說法,往往更能夠引起其他難纏家長的共鳴,事情處理會變得出乎意料的容易。

4、藉助司法力量解決暴力衝突。有的家長自認為自己有理、有財權勢,甚至喝上點酒濛濛臉,更有甚者帶幾個“痞子”到學校來找班主任老師算賬或顯示其地位或威風,出言不遜,大打出手,讓教師受害或下不來臺,這時教師可直接打110,讓民警來做個筆錄,至少依擾亂教學秩序繩之以法。這樣,即使有些家長刁蠻兇悍,在司法機關強大的法制壓力下,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以上措施都是在遇到素質品德都不太正常的家長不得不採取的策略。正常情況下,我們教師還是要先從自身做起,崇尚師德、端正作風、愛護孩子、盡心施教,樹立起良好的師表形象。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和家長溝通、交往,雖達不到和每個家長交朋友,但也要用一顆朋友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家長,經常給他們一個驚喜、給他們一分面子、給他們一絲寬容、給他們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一份孩子成才的信心,讓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同心同德。有了這個基礎,也就有了理解、有了尊重,其他的誤會、偏見和矛盾就會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得到處理。


牛筋山有稻村朗聞先生


你好!很高興接受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沒當過老師,但愛人從事小學教育工作30多年,經常聊天談學校情況,對待難纏的家長如何處理也略知一、二:

難纏家長無礙乎以下幾種人:一是護短的家長;二是不配合的家長;三是唯我自私型的家長;四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

對於這類的家長,作為老師要換位思考,合理安排校內活動,經常性開展家訪,瞭解學生家庭情況,對症下藥。比如老師向家長提及孩子的不足之處時,家長就立馬袒護孩子,併為孩子找各種理由,對缺點避而不談。和這類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避開他人,保護家長自尊心,從專業角度來分析孩子的問題,徵求家長意見,這樣家長肯定會與你敞開心扉。

對待不配合的家長,要理解家長的工作壓力,讓家長實際地參與到與孩子的互動活動中來,要家長了解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

總之,不管遇到難纏的家長,溝通是最重要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浪哥廣告自媒體


1、做好溝通前的準備工作:        

面對難纏的家長之前,老師們可以先跟學生們交流一下,這樣就可以瞭解學生家長的性格脾氣、興趣愛好以及工作職業等情況,然後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制定溝通時的相關策略。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

2、溝通時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跟難纏的家長溝通時千萬不要流出不耐煩的情緒,要知道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好,希望瞭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生活、學習的如何,希望瞭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跟同學們相處的如何,所以在跟難纏的家長溝通時要做到耐心、冷靜。

3、以理服人:        

不管學生的家長有多難纏,相信他還是會講道理的。所以面對難纏的家長,不妨抽出一點時間跟他進行溝通、講道理,然後說清楚因為家長的難纏給自己帶來多大的不便。相信很多難纏的家長都是無心之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老師帶來多大的不便。

4、滿足難纏家長的需求:      

 要了解難纏的家長出發點都是孩子,所以老師們應該冷靜的聽取學生家長的訴說,然後反省下自己平時對該家長的孩子是否缺少關注,接著在自己的能力、職責範圍內多幫助該學生,儘量滿足家長的需求。

5、主動跟難纏的家長聯繫:        

當遇到難纏的家長時千萬不要退縮,既然事情被自己遇上了,那就不妨主動出擊解決問題,主動跟家長取得聯繫,瞭解學生在家裡的生活習慣,也可以給家長們提點如何教育孩子的建議,讓家長們知道老師真的為學生著想,為學生付出了很多。

6、讓學校領導出面協調:      

 如果有個難纏的家長老是騷擾自己,自己解決不了的情況下老師不妨把此事跟學校領導進行彙報,然後讓學校領導出面跟該家長取得聯繫。努力溝通,讓家長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讓學校領導出面解決也是應對難纏家長的方法之一。


願風載塵001


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只有解決不了事的人。




金陵衛


遇到過兩次,自己氣得不行。究其因,完全不在一個調上。他呢,不明真相就纏人;我呢,不知其所云,就上當。解決方式,耐心的走到一個調上,其一;其二、以退為進,讓他把該說的全說完,一顯得自己謙虛,二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充分想好對策。對,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服務點,那就是孩子,只要真誠的對孩子好,都不難纏了!


文章千古沐清風


1.首先要家長與學生分開談話。2.反省老師或學校客觀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時向家長道歉。3.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們是教育孩子引導孩子,無論父母家長或者是老師都要注意言行舉止。4.學校有學校的嚴格規定,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如果學生三番五次的違紀,給其他的學生造成了消極影響,那將依照規定嚴格處理。5.平時對違紀學生一定要寫檢討留檔並及時告知其監護人。6.材料確鑿,再不講理的家長也只好遷怒於孩子,當然問題不太還是要給學生機會的。7.經常找這些學生談心,讓學生信任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