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好了以后,还会形成第2次感染吗?

农民大陈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还在逐日增加,但这些天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经治疗而痊愈出院。


由于病毒传播还在蔓延,这些康复的患者出院后可能会再次接触到病毒,那么他们会二次感染吗?


7日,安徽省新型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来源:@央视新闻


此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表示,现在已有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监测,这些病人感染两三周后就可产生抗体,尤其是痊愈病人。一般抗体会持续半年或更长,所以半年内再感染可能性非常小,除非病毒又变异了,但目前还无证据。


免疫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表示,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由于病毒会变异,二次感染也有可能发生,但概率会非常低下。这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本质以及病毒变异的部位所决定。



抵抗病毒:我们有两道防线

  1. 这一切得从免疫功能讲起。

人类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当病毒入侵机体,比如新型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迅速“吃掉”入侵的病毒,同时自然杀伤细胞也会攻击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如果固有免疫防线没有被病毒攻破,免疫反应就会到此为止,病毒也就被打败了。


如果固有免疫防线不幸被攻破了,不能控制局面,获得性免疫就会马上启动。获得性免疫是由T细胞和B细胞所介导,这两类细胞通常定居在机体的淋巴结和脾脏。


如果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脾脏,就会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同时侵犯组织的病毒也会在组织中遇到树突状细胞(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病毒成分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后,会经过组织上的淋巴管进入淋巴结,进而激活T细胞。除了树突状细胞,病毒颗粒本身也可以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激活B细胞,诱导抗体产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B细胞一旦激活,其消灭病毒的能力极其强大,并且两者显示出完美的协同作用。B细胞活化后转变成浆细胞,浆细胞大量释放能够识别病毒的抗体,抗体立刻进入血液和组织间液,通过结合病毒,阻断其感染周围的细胞,同时增强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抗体的作用广泛、迅速且强大,但是抗体不能够进入到细胞内,对已进入到细胞内的病毒,抗体是无能为力的。


“消灭躲藏在细胞里面的病毒才是机体或者说是免疫系统面对的最大挑战,而这个艰巨的任务是由T细胞来完成的。”黄波强调。


与B细胞释放抗体不同,T细胞一旦武装起来,离开淋巴结奔赴战场,进入病毒所在部位,就会在该部位识别病毒感染和未被感染的细胞,进而选择性消灭病毒感染的细胞。结局是,感染细胞在死亡过程中,其胞内的病毒也一同被消灭了



2、免疫记忆能够防止二次感染

那么,T细胞和B细胞清除完体内的病毒,它们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兔死狗烹?“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T细胞和B细胞最初发生过什么。”黄波说。


在淋巴结和脾脏,尽管T细胞和B细胞数量很多,但是能够真正识别病毒的T细胞或B细胞的数量却极少,这种细胞在免疫学上被称为病毒特异性T细胞或B细胞。


为了应对凶险的病毒入侵,这些数量极少的特异性T、B细胞在被激活时,要进行数量扩增,这种扩增是非常庞大的,如一个特异性T细胞完全激活,可以扩增出10万个相同的T细胞,这些扩增出来的T细胞免疫学称之为效应性T细胞。


当效应性T细胞和B细胞完成任务将病毒清除后,95%以上的效应性T细胞、B细胞会迅速死去,只有不到5%的细胞能够逃过死亡的命运,在机体内存活几年、几十年乃至终身,这些细胞称之为记忆性T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


通俗地讲,这些记忆性T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第一次见到病毒后,多少年以后再次遇见该病毒,仍能够一眼认出,从而启动记忆反应。记忆反应的速度如同固有免疫反应一样迅速,可以将再次入侵的病毒迅速控制住。


由于当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的药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激活的效应性T细胞和B细胞。一旦将病毒控制住,这些活化的T细胞、B细胞绝大多数将会进入死亡程序,仅有极少部分存活下来,转变为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保护机体避免二次感染。


有趣的是,抗病毒的抗体在血液中存在时间可以从几周到几年不等,这是B细胞的变化所导致的。B细胞本身不生产抗体,但是B细胞活化后可转变为浆细胞,抗体就是由浆细胞生产的。浆细胞通常存在于淋巴结、脾脏等部位,但是B细胞在转变过程中,还可以转化出一类数量较少的长寿命浆细胞,它们定居于骨髓,持续地分泌抗体,这是抗病毒的抗体在血液中较长时间存在的根本原因。



3、病毒变异造成二次感染的概率很低

“机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旦免疫记忆形成,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就会在体内长期存在,时刻监视最初感染机体的冠状病毒再次入侵,防止二次感染。”黄波强调。

那么,在目前疫情严峻形势下,已感染的患者痊愈后,是否绝对不会发生二次感染呢?

“由于病毒会变异,二次感染也有可能发生,但概率会非常低。”黄波说。


他解释,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由4种核苷酸线性排列聚合成,其在人群中传播,依赖于RNA在细胞内复制,然而RNA复制却不是绝对完美的,有低概率的个别核苷酸排列顺序出现差错,此即为病毒变异。


病毒变异会导致四种结局:变异部位与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识别的部位不同,病毒依然受抗体和T细胞攻击,无二次感染;变异的部位发生在抗体识别的部位,抗体无效但T细胞监视存在,无二次感染;变异的部位发生在T细胞识别的部位,T细胞无效但抗体有效,无二次感染;变异的部位同时包括了抗体识别的部位以及T细胞识别的部位,抗体和T细胞均无效,先前感染过的个体接触此变异的病毒可发生二次感染。


“总之,由于出现上述第四种情形的概率甚低,因此,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痊愈后,再次接触到病毒,通常不会发生二次感染。”黄波说道。另外,这些患者在痊愈时,其体内的病毒应基本上已被抗体和T细胞清除干净,此时痊愈者本身的传染性风险大大降低,其出院后理应无需再隔离14天。如果心理难以接受,患者出院后可以隔离2-3天,进一步确保患者无传染性。



有二次感染风险

  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呼吸4部主任詹庆元:

  新型肺炎治愈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抗体,起到身体保护作用,但持续时间没那么长,还是有二次感染风险。在临床上,可以肯定,轻症患者治愈后没有后遗症,重症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比如说肺纤维化。

  不过,肺有很强大的修复能力,只有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留下一点肺纤维化。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临床督导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患者有再感染风险,治愈后应加强防护。

詹庆元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从临床上发现,主要还是累及肺,对轻症的患者应该没有后遗症。但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遗留一定的肺的损害修复的变化,比如肺纤维化。从临床的经验来讲,肺的修复能力非常强,绝大部分的肺纤维化都是可以修复的。但是对极重的,非常非常重的极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留下一点肺纤维化,要加强后期的随访。

詹庆元提醒,已经治愈的患者仍然要注意防护,防治感冒。另外要加强康复,初期可以在家里做一些适当活动,随着体力恢复可以增加活动量。同时,还要注意心理疏导和康复,部分病人经过这次疾病之后可能会形成抑郁,有必要的话建议去看心理门诊。

詹庆元还建议所有病人定期到门诊进行随访复查,包括肺功能、CT,便于长期的管理。


越秀李


根据梁宗安大夫讲:患者感染了冠状病毒之后,体内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在一段时间之内(一般而言几个月)相对安全。但是从长时间来看,不排除病毒类型变异、或者即使同样类型的病毒也可能被感染。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治愈的患者现在是健康的,外人与他们的接触不会被传染。但同样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墨林书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截至1月28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型肺炎5974例,重症病例1239例,累计死亡病例132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现有疑似病例9239例。

值得注意的是,28日0时—24时新增出院病例43例、死亡病例26例,新增出院人数超过新增死亡人数。

除此之外,关于新型肺炎,还有不少好消息传来——

四川第一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今日出院,高喊“武汉加油”!

1月29日上午11时许,成都首例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杨某办理好了出院手续。


据医护人员介绍,之所以判断治愈,满足了连续三天没有发烧,两次咽拭子检测均为阴性这一必要指标。治愈出院的杨某今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出院时,杨某在现场激动高喊“武汉加油!”


治愈者手写的感谢信,信中写到“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毫不畏惧”。



据了解,杨某1月9号从武汉回成都,实际上1月3号就已经发病,在武汉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回到成都在医院被确诊感染了冠状病毒,随后被转入成都市公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疗。


1月9日,杨某从武汉到达成都。1月11日因发热前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医院以疑似病例隔离留观。经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随即转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并按规定程序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1月21日,经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诊断专家组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为四川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入院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调集精锐力量组成医护团队,每天4班医生、护士轮转负责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对患者给予α干扰素雾化抗病毒,抗感染,祛痰,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及对症处理。

每日组织专家会诊,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和研判,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省市专家指导下,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积极救治,患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解除隔离治疗标准,症状消失,病情痊愈。

专家答疑:新冠肺炎治愈后,还有再被感染的可能吗?

四川首例确诊患者出院后,很多网友产生了疑问:治愈后有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吗?

川报观察记者采访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四川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看看他怎么说↓↓↓

对于四川省首位治愈并出院的患者杨某的情况,梁宗安可谓是“如数家珍”。从1月中旬进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院中心隔离治疗开始,梁宗安多次进入其病房了解情况,并指导医生为其治疗。

判断杨某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梁宗安:医护人员连续三天监测其体温没有发烧,同时连续两次进行核酸检测呈阴性,就符合了痊愈出院的标准。其实在几天前,我们就判断杨某具备了出院的指征,但是做第二次核酸检测时,出现了微弱阳性。所以一直到29日,杨某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痊愈。


除了杨某已经治愈之外,我省其他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患者大体情况如何?

梁宗安:我省多名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病情也在呈好的趋势发展,特别是一名广安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之后,已经从为危重转为了重症,并且还有进一步好转的可能。

患者感染了冠状病毒之后,今后还会再次感染吗?

梁宗安:患者感染了冠状病毒之后,体内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在一段时间之内(一般而言几个月)相对安全。但是从长时间来看,不排除病毒类型变异、或者即使同样类型的病毒也可能被感染。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治愈的患者现在是健康的,外人与他们的接触不会被传染。但同样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梁宗安: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此次的冠状病毒。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的重要原因,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作用在于通过用药帮助患者避免感染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

好消息传来:3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

据中科院之声今天消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刚研制出了用于研究的抗体检测试纸;同时,该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联合发现了在细胞层面上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较好抑制作用的三种“老药物”:雷米迪维或伦地西韦(Remdesivir,GS-5734)、氯喹(Chloroquine,Sigma-C6628)、利托那韦(Ritonavir)。其后续的临床使用,正在走相关程序报批。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资料图,下同

1月21日,根据疫情快速处置与应急在科技方面的迫切需求,湖北省科技厅启动了“2019新型肺炎应急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成立了新型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并快速推进了相关研究工作。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科研攻关组组织了省内在病毒学及流行病学等几个相关领域实力较强的团队,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牵头,重点围绕“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临床诊治”、“抗病毒应急药物和疫苗”、“动物溯源研究”、“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等5个方面启动了应急研究,以期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溯源,尽快揭示病原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的机制和规律,尽快为疾病处置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尽快形成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应急救治的能力。


目前,国家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新型肺炎诊疗的科技攻关。湖北省启动的这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同国家科技部开展的新型肺炎诊疗应急研究形成了关于新型肺炎诊疗的科研攻关体系。


蜗牛书局


目前还没有权威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次被传染治疗好了,第二次就不被感染的报告。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大的病毒第一治疗好了,还会第二次感染,所以只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才能一劳永逸,终身免除传染的痛苦。


九锦朝鸿


新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好后,人的身体会产生抗体,在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同样的病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抗体的下降以及病毒的变异,也很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病毒,除非你注射了这种病毒的疫苗。


刘明


  1. 新型肺炎或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治愈出院的人抵抗力强了就不会再感染了。因为从医院治愈了身体里面有抗病毒抗体,它可以提高免疫力。
  2. 即使治愈了出院接触到患有改病毒的人群如果免疫了低了还是会被感染的,所以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佩戴口罩

小威搞笑小品


患者感染了冠状病毒之后,体内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在一段时间之内(一般而言几个月)相对安全。但是从长时间来看,不排除病毒类型变异、或者即使同样类型的病毒也可能被感染。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治愈的患者现在是健康的,外人与他们的接触不会被传染。但同样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大大圣影视


会的,会形成第二次传染,所以请治愈出院的患者注意好隔离防护,尽量给国家减轻负担,共同打赢这场防疫保卫战!


大愚小者


希望在医生科技人员的努力下肺炎疫苗赶快研制出来。祖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