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有什麼功效和副作用?

鮑清


維生素C,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物質,參與人體多種生化反應,對維持機體生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人只是籠統地知道維生素C好,至於好在哪裡,可能就說不上來了。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聊聊,維生素C有哪些功效。

維生素C的功能很多,但歸根到底,都是促進了體內反應的發生。有網友跟我說,從網上查閱的資料來看,維生素C是以下兩種反應:羥基化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不可或缺之物。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可這些術語看上去蠻複雜,不少民眾表示抓耳撓腮。其實大可不看這些術語,我們只需要知道,維生素C的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在治療貧血方面,維生素C有功勞。一方面,它可以促進鐵元素的吸收,進而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C有還原性,可以還原其他物質(使其他物質的價態變低)。因此它可以使體內的三價鐵離子變成二價鐵離子,從而增大鐵元素的吸收率,有利於紅細胞中血紅素的形成。另一方面,維生素C有利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症的防治。巨幼紅細胞貧血症,是人體缺乏葉酸或者維生素B12而引發的貧血,維生素C可利用其還原性把葉酸還原成四氫葉酸,促進葉酸代謝,避免巨幼紅細胞的出現。

第二、 維生素C對膠原蛋白的合成起著重要作用。在航海時代,有許多水手因長期沒有進食新鮮果蔬而患上了壞血病(免疫力降低,牙齒容易出血等症狀),後經查證壞血病正是缺乏維生素C引發的症狀。其原理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必須的氨基酸的形成,如果缺乏維生素C,那麼機體就會缺乏膠原蛋白,使血管彈性減小,易患壞血癥。當然,膠原蛋白的存在也有利於保護皮膚,對延緩皮膚衰老有一定作用。

第三、 維生素C還有解毒的功能。維生素C有利於體內有機物毒素(如服用藥物時殘留在體內的毒素)及重金屬離子的清除,其機理也與維生素C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除此之外,維生素C還有延緩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廣泛用於醫藥行業,生活中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也廣受民眾喜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適量攝入能發揮它的益處,過量攝取則對身體有害。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只需攝入100mg的維生素C,無特別醫囑的情況下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補充所需。如果為了追求維生素C的“功效”而自作主張地大量攝入維生素C(服用維生素C片),可能會導致以下苦果:

第一、 加大罹患腎結石的風險。維生素C呈酸性,會引起機體內大量草酸的堆積,過量的草酸不可被機體吸收,則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液在腎臟內濃縮,會引起草酸鹽濃度的增高,從而誘發腎結石。

第二、 引發腸胃問題。同樣由於維生素C呈酸性的性質,過量食用會對胃粘膜造成刺激,尤其長期空腹食用維生素C片更加不可取。

第三、 對於女性來說,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片還有導致不孕不育的風險。因為過量的維C可能影響子宮中的精子穿透力,容易導致不育。

所以,維生素C雖好,但不可盲目多吃。在無特殊病情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葷素均衡,維生素C自然就能補充,而盲目補充並非“多多益善”,可能是“弄巧成拙”。


超哥話食


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由於它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此它具有以下功能:能對抗壞血病,增強免疫力,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並能減輕感冒症狀;降低過敏物質對身體的影響;促進寶寶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齒出血;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利於傷口癒合;促進神經遞質合成;降低血膽固醇;使酶的活性升高,增強藥物或毒物的解毒過程;保護DNA、蛋白質或膜結構免受氧化損傷;幫助寶寶促進鐵的吸收與利用。

缺乏症狀

膠原合成障礙,致壞血病,有出血傾向,如牙齦腫脹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傷口不易癒合;神經遞質合成受到影響;骨骼畸形,易骨折;容易感冒;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發育遲緩,體重減輕,食慾缺乏,消化不良。

據研究發現儘管維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過量攝入仍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後一旦突然停用,儘管保持正常合理膳食,仍可出現壞血病的症狀。小兒生長時期過量服用,容易患骨骼疾病。

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水洗時極易流失,因此,蔬菜最好洗完再切,以免維生素C從切口流失。

營養素搭配宜忌

維生素C與維生素E一同服用,能提高維生素C的抗氧化力,還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食物攝取途徑

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為新鮮蔬菜和水果,一般葉菜類比根莖類含量多,酸味水果比無酸味水果含量多,常見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獼猴桃、鮮棗、橘子、綠葉菜等。


東直門骨科焦勇大夫


1、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大多數動物體內可自行合成維生素C,但是人類、猿猴、天竺鼠等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2、維生素c作用及功效:維生素C在膠原質的形成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膠原質對於人體的組織細胞、牙齦、血管、骨骼、牙齒的發育和修復是一種重要的物質

作用:

③加速手術後的恢復;  

④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⑤預防濾過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並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⑥具有抗癌作用;  

⑦有助防止亞硝基胺(致癌物質)的形成;  

⑧可當做天然的瀉藥;  

⑨減少靜脈中血栓的發生;  

⑪可使蛋白質細胞互相牢聚,從而能延長壽命;  

⑫增加對無機鐵的吸收;  

⑬可減弱許多能引起過敏症的物質的作用;  

⑭預防壞血病。

3、食物攝入:

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新鮮蔬菜與水果。

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豐富;水果中,酸棗、鮮棗、草莓、柑橘、檸檬等中含量最多;在動物的內臟中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每100g食物中VC含量排名(mg)(數據引自《中國食物成分表2012修正版》)(例如100g鮮棗含維生素c243mg)棗(鮮)243 辣椒(紅小) 144 棗(蜜棗,無核)104 大蒜(脫水)79 蘿蔔纓(白) 77莖用芥菜(青菜頭)76 芥菜(大葉芥菜)72 青椒(燈籠椒,柿子椒,大椒)72 番石榴(雞矢果,番桃)72油菜薹65 獼猴桃(中華獼猴桃,羊桃)62 辣椒(尖,青)62 菜花(花椰菜)61 紅菜薹57苦瓜(涼瓜,賴葡萄)56 菜節(油菜薹,油菜心)54 紅果(山裡紅,大山楂)53 西洋菜(豆瓣菜,水田芥)52芥藍(甘藍菜)51

4、維生素C的副作用

①胃腸道反應:長期大劑量口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酸過多、胃液返流等,還可引起胃潰瘍疼痛加劇甚至出血。

②泌尿系統的損害: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引發泌尿繫結石。

③血液系統損害:每天服用維生素C達5g以上可能引起溶血,並能降低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人工流產後的婦女每天給6g維生素C,計3天,即可出現月經性出血。長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突然停藥,有可能出現壞血病症狀,如牙齦腫脹出血,牙齒鬆動等,故宜逐漸減量停藥。

④影響生育能力:生育期婦女,若每天給予維生素C2g以上,可降低生育能力。

⑤假性糖尿:維生素C大劑量靜脈給藥,可出現假性糖尿。

⑥過敏反應:個別病人應用維生素C後可出現過敏反應,如發熱、皮疹、蕁麻疹,嚴重者可致過敏性休克。

⑦其他反應:少數病人可出現面部潮紅、頭痛、失眠等。

⑧長期大劑量使用維生素C時,可致低鈉血鈉症、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等。動脈硬化病人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血清膽固醇升高,偶可引起突然死亡。大劑量應用維生素C,還可引起對高海拔缺氧抵抗力顯著喪失。對呼吸系統疾病、感冒及其它傳染病人,每日劑量不宜超過2g.

⑨大劑量高濃度靜注維生素C時可引起靜脈炎。

⑩致畸作用:孕婦長期大劑量(每日2g以上)服用,可影響胎兒發育,且胎兒出生後易引起壞血病。

⑪干擾大便隱血試驗:維生素C每日口服大於2g時,可掩蓋大便隱血試驗,造成假陰性反應。

⑫小孩服用大劑量維生紊C,往往會出現乏力、徐脈(脈搏慢)、血小板增多、腸蠕動亢進、消化不良、不安、皮疹、浮腫等。生長期兒童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兒童日後易患骨病。故小孩宜慎用。

(秦謐林中醫)


雨勇森和文化傳播


【維生素C的功效】

1、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促進傷口癒合。

2、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3、改善人體對鐵、鈣和葉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5、促進牙齒和骨骼生長,防止牙床出血,防止關節痛、腰腿痛。

6、堅固結締組織。

7、增強人體免疫力。

【維生素C的副作用】

1、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會引起草酸及尿酸結石的形成,引起膽結石、腎結石。

2、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可能出現腹瀉、多尿、皮疹等副作用。

由於我們的人體不能自己製造維生素C,所以只有依靠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者吃維生素C藥物來滿足身體需要。建議最好通過食物來補充,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糖人健康網


提到維生素C很多人都會想到遠航的人員因為得不到新鮮水果蔬菜的供應而換上壞血病的歷史,甚至英國能成為大英日不落帝國也是因為他們懂得給海軍官兵提供富含維生素C的的檸檬汁而控制住壞血病,提高了海軍的戰鬥力。維生素C也號稱是維生素之王,那麼維生素C都有哪些功效呢?

抗氧自由基和抗氧化。由於氧自由基可以使某些酶的蛋白變性,從而導致代謝紊亂,甚至引起惡性腫瘤、動脈硬化等病的形成與發展,所以維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抗腫瘤作用。

治療和預防壞血病。這個從維生素C的發現開始並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增強免疫功能。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提高中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殺菌能力和抗病毒能力,從而提高免疫功能。

促進鐵等離子的吸收。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將三價的鐵離子轉化為可被吸收的二價鐵,從而促進鐵的吸收。

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膠原蛋白可以將細胞與細胞連接在一起,生成結締組織,構成身體的骨架,不僅決定了皮膚彈性,還可以保護大腦,且有助於人體傷口的癒合。

促進膽固醇排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低毛細血管脆性;促進肝細胞再生,肝糖原合成,增強肝臟解毒功能。

維生素C的功能還有很多,甚至有研究發現維生素C的攝入可以明顯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但絕對不是維生素C攝入的越多就越好,相反地,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副作用。

不合理的濫用維生素C可能會產生 有以下後果:促進鐵的過度吸收,引起高鐵紅細胞貧血;減少胃腸道對維生素B12 的吸收,使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加速惡化;可能會引起高鈣血癥和低鈉血癥,並降低血細胞的吞噬能力;會緩解神經肌衝動傳導的速度,引起肌肉疲勞;還會破壞視覺反應和運動反應的協調;把維生素C當保健品服用,長期每日超過3g,可引起腸蠕動亢進、腹瀉、腹痛、潰瘍疼痛加劇,甚至可以導致消化道出血;維生素C會延緩某些疾病的病程,如風溼病或其他某些傳染病或變態反應性疾病;長期大劑量應用維生素C可引起草酸鹽結石,對其敏感者可引起高尿酸血癥,加速腎和膀胱結石的形成;而長期大劑量服用後突然停藥,也可能會造成反跳性壞血病。

理論上,人們是可以在合理的膳食中獲取充足的維生素C的,而不必刻意地額外補充。當然疾病狀態除外,既然是疾病狀態那就交給專業的醫生或藥師,且不可將維生素C等當食品或補品來服用。


藥事健康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人如果沒有它,就無法存活;如果缺乏或攝入不平衡,就會引起免疫力下降,內環境失調,所以及時補充所缺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十分重要的。


維生素C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一種營養物質,也有些人還會購買一些營養品來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顧名思義是維持生命的要素。

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維生素C究竟有什麼功效呢?

總的來說,維生素C也叫抗壞血酸,是抗氧化維生素當中的一種。它參與體內羥化反應,是形成骨骼、牙齒、結締組織及非上皮組織細胞間粘物必需的維生素,可維持牙齒、骨骼、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維生素C能促進體內膠原蛋白及黏多糖的合成,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性,減低其脆性與通透性,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維生素C還具有解毒作用和抗組織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也能參與免疫,增強細胞防禦功能。

維生素C的用途還有很多:

比如緩解白癜風,降低癌症的發病率,或用來進行壞血病的預防和治療;當患者患有急慢性病、傳染病時,體內維生素C的消耗會增加,應適當補充,以增加患者機體的抵抗力;病後恢復期創傷癒合不良者,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克山病患者發生心源性休克時,可用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當發生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或砷、汞、鉛、苯中毒時可以用來治療肝損害;對於各種貧血、過敏性皮膚病、口創等,維生素C可促進傷口癒合;預防病毒性疾病、感冒、癌症和治療高血脂症;用於營養不良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大劑量維生素C可治療膽管蛔蟲症。除了這些,維生素C還可以用於中和鹼燒傷以及促進潰瘍癒合。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維生素C有這麼多功效,那麼它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呢?

如果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其實真的可能會產生一些毒副作用:例如每日服1-4g可引起腹瀉、皮疹、胃酸過多、胃液反流。每日用量超過5g時,可導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其他副作用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內溶血或凝血;降低婦女生育能力,並可能影響胚胎髮育(孕婦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能會導致嬰兒患上壞血病);兒童日後易患骨病;維生素C在體內分解代謝最終的重要產物是草酸,長期服用可出現草酸尿,形成泌尿道結石,或出現尿內草酸鹽與尿酸鹽排出增多的現象。

有時還可導致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

維生素C的一些食用禁忌:

維生素C以空腹服用為宜,但要注意患有消化道潰瘍的病人最好慎用;腎功能較差的人不宜多服維生素C;維生素C不宜與異煙肼、氨茶鹼、鏈黴素、青黴素及磺胺類藥物合用,否則,會使上述藥物因酸性環境而療效降低或失效。

維生素C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合用會加速其排洩而降低療效;服用維生素C的同時,不要服用人參;維生素C與葉酸合用也會減弱各自的作用。

維生素C片劑應避光在陰涼處保存,以防止變質失效;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突然停藥可能會引起藥物的戒斷反應,故應逐漸停藥。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潘越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維生素C的主要功效是羥化酶的輔助因子,沒有維生素C,羥化酶不能正常工作,羥化酶不能正常工作,膠原蛋白中的脯氨酸及賴氨酸殘基不能被羥化,不能被羥化的膠原蛋白不能形成穩定的共價結構,膠原蛋白不穩定,就會牙齦出血,粘膜出血,皮膚血管失去彈性,維生素C因為是水溶性的,可以隨尿排出,所以,大量服用維生素C不會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