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個人思考,時間與永恆

今天有些冷,比前幾天冷多了,外出的時候要穿厚點的衣服。

走在外面,明顯的感覺到寒風刺骨。看著冷清的街道,不管你有多少遺憾,你還是沒有辦法留住時間,時間已進入2020年,這是元旦這一天。

歷史的車輪滾滾,從不曾為誰停留過。無論你擁有多少富貴,多少雄心,最終都將會被時間無情收走。你屈指可數的生命時限(人生不過百年))就擺在那裡,即使你無視,全然不顧,但是,時間沒有一刻忘記過誰。他跟隨每一個人,跟隨你踏出的每一步的行走;跟隨你呼吸出的每一次心跳;跟隨你每一次對往事的回眸。他無視你做人的尺度,行事的風格,無視你任何的家國情懷,個人的狂放不羈亦或謹小慎微,他都不去計較,他看著你在人生的軌道上前行,給你所有,主動權交給你,無論你是享受還是痛苦,歷程是你的,結果是他的,再強壯的牛也會被時間帶走。

我們最終都會妥協,我們是生命,有枯有榮。當我們消耗完了我們的肉體,當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徹底的醒悟,我們就對時間產生了敬畏和無奈,他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我們感嘆,我們揮霍了太多的時間。

“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的《勸學詩》我們早已熟知,可是我們太多人還是“黑髮不知勤學早”。有一首電視劇歌曲叫做“向天再借500年”,帝王尚且還望再展雄心大志而慨嘆光陰不再來,小人物也該抓緊時間充實自己的頭腦,用科技文明包裝到內心。感慨今天的祖國高科技發展迅猛,2月10日延長休假的學子們已開始在家裡遠程上課了。

所以,既然我們無望生命永存,我們就渴望我們的精神不死,渴望肉體的生生不息。我們與自然搏鬥,與時間賽跑,在毀滅與拯救間,我們逐漸在強大。所以,精神文明就被傳承下來,信仰就被推崇下來,所以,人類的精神力量就是和這個無情的世界搏鬥的力量,和時間賽跑的力量。時間沒勝,而人類也沒有輸,代代傳承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時候我問自己,我來世上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使命?似乎,我就是來體驗痛苦的,一路走來,曲折無數,磨難重重。也許是性格害了自己,也許是眼高手低,總之,別人收穫的是人生豐滿,我收穫的是人生多難。總結到最後,書讀的太少了,對自然的無知,對生命的感悟太膚淺。接受現實,坦然面對

疫情期間的個人思考,時間與永恆

,既然軌跡不一樣,抱怨有什麼用?說我貧窮吧,有個形容詞就叫家徒四壁,可是我連家也失去了,何言四壁?還有個詞也很好,叫四海為家,可惜至今,我連海也無緣親近。

居於鬧市,心如在曠野,林密月深,聽風沐雨,開闢我寂靜家園,伴我的是歲月沉澱下來的心的寂靜,平和,和淡然,說淡然有點虛偽了,人性使然,誰不愛物質?物質富足,也難抑精神空虛。從來“有”和“無”就是相生相伴的。

所以,疫情期間,打開書本,沉靜內心,向時間要內斂,向時間要平和,用心生活好每一天。該來的已經在路上,只管低頭做事,轉機就在危機之後。

新的一年,命運給了我們與以往不同的考驗,時間掀開新的一頁,新的內容,新的思考,新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